百度搜索 道盛和 天涯 或 道盛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0:楔子没有一个人的自传能真正从“呱呱坠地”开始,也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从坠地开始的。
其实精卵结合的那一刻,一个新生便在孕育了。如果从传承的角度来讲,人的生命是父母的延续;真的是自己的儿要看到一点儿自己的影子才好,否则总有一些怀疑——像我吗?基因在遗传后出现了一些变异,这些变异从小处说是改变了一个延续的生命,从大处说是进化的必需。这当然被那些“遗传决定论”者找到了根据,也当然地为那些“进化论”者提供了支持。
据传,上帝造人后发现了不妥,有些人变坏了——当然他老人家采取了极端措施,发洪水以绝恶人。这好比咱厂子生产了一些残次品,最初看不出来,后来用着不妥,于是召回也好、补偿性消灭也好,反正是力图灭绝这些残次品。不过后来证明,似乎上帝所做不够,消灭残次品的根源在生产上,而上帝却没有改良他的生产线;仅有的一次惩罚之后竟是放任不管了。所以,在洪水后剩下的所谓“善人”又生了恶人。说这里,咱再说上帝一句:他所谓的善恶之别是“是否心向上帝,有没有私心”——没有私心也集中体现在心向上帝上,所以上帝是私心;自私者所造之物岂无私心。好像,上帝错了。于是在悔恨(这是上帝最完美的美德)中,他去了。甩手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起来了。俨然间人类成了上帝所造的其他物种的上帝——为我所用者生,为我所利者教化且发展,为我所悦者少留点儿,为我所弃者送去博物馆,为我所恨者,见上帝去。然而,上帝举手间又把他的宠物送到了地狱:前几天所造之物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光不可少,空气不可少,水不可少,食物不可少——而最后造的“人”是在条件都成熟的情况下完成的,也就是说,人类就是在炼狱般的限定中生存着。当上帝发现,他的似乎是成熟期的作品在他日渐衰退的掌控下无法改变时,他善意地、悲悯地、自我嘲弄般地为人类留了一道天堂之门,允许一部分人能够来到他的身边。而据轮回者言,有符合上天堂条件者来到门前却发现门是关着的,而且连门铃都没安。所以说,炼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永远生活在炼狱之中。有那么一批在炼狱醒悟的学生梦呓般地唱“玩儿我们的吧”——对,上帝玩儿了一把,现在他不玩儿了。如此说,上帝的不负责任,上帝创造工作的非理智证明:搞创造时上帝绝对处于童年期,智商高但情绪很不稳定。就像我们小时候挖沙筑了个城堡,很认真地做了个幼稚的成果,还没等验证其实用性呢,上帝就忙着向妈妈邀功去了。及至海浪来袭,沙城堡面目全非。这时候上帝拉着妈妈的手来看了,当然此景是上帝所不能容忍的,然而上帝妈妈的慈祥使他得到安慰,因为咱神姥姥说:儿子乖,妈妈相信你筑了个大城堡,这不要紧,咱不筑沙的,长大了做真正的石头城,不好吗?!据说某京被最初建城时就是某个领导梦到了这句话的。胡思乱想,综上所述,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几句话:上帝是不完美的,人类是不完美的;上帝做了个游戏造了人,人类在游戏中却活得极其认真。
很认真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然而睁开眼我们都哭了,以为来到天堂,谁成想坠入了地狱。是以“人之生”言曰“呱呱坠地”。
这里是一个世界。说说它可以从多角度谈起,然而其纷繁复杂程度又不是一己之力 、几万之言所能概括的。老子做了,他尝试五千言以“德、道”阐述,可谓五千言尽其一生所有。
这里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世界。无论何时,我们都能于众生芸芸中找到崇拜的对象。英雄在改变着世界,客观的、主观的、方向的、方面的。等到马克思、恩格斯出来论述,英雄就变成了无产阶级大众。当大众闻此而雀跃之时,马、恩已是英雄了。其实人之生不易:一颗精子要在亿万同敌者中杀出;一个受精卵要正确着床安胎;一个胎儿最无助时要得到全方面的无私的供养;一个新生从内环境到外环境,其变化之大可谓全新,这些他都要承受……是以,人人皆英雄也。
这里是一个英雄影响的世界。一群原始人,欲寻洞而居。其中一位是有了孙猴子般的冲动——跳过水帘——于是英雄诞生。如此想来英雄岂不是敢为天下先者?的确,这也包括英雄们的各种死法。一个在众人眼中、规则来下,行有效、绩而高者往往可以成为学习的对象,却成不了英雄。英雄是不可学的。他们总是在关节处跳进水帘,在众人唏嘘中又跳出水帘来宣布“此洞可居”;而英雄往往是逞个人之力为大众谋事。英雄没有改变事物,却于行动间改变了大众的精神认识;于是才有澎湃之力的爆发,终于改变了世界。
这里是一个英雄充满困惑的世界。上帝(或女娲)造了人,原创力是什么?人人皆欲成佛,佛国何在?人人由生到死,存在的目的又是什么?
这里,没有英雄诠释。
夫人之初,已是英雄卧于(生下来就站立的人几乎没有)天地之间,英雄求道,莫过一死。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拿现在的论调来说,孔子自私:你得道而不利惠于民;孔子无知,闻道而不用焉。然而孔子是绝顶聪明的,因他有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是己之事,不知者他人,道可闻许不可用。所以孔子携真道而去,一下子就是两千多年。孔子何惧?道的力量在于死亡,世界不毁道不可重生;怪孔子何?英雄的力量在于生,颠沛流离,他能活七十多岁已是不易了。
夫人之死,其言有善,爱恨能解;其言有恶,恩怨继续;其言有喜,不枉一生;其言有悲,道未有闻;其言有简,唉呦一二;其言有繁,说不够还立什么遗嘱;也有不言,不言者自明也。
夫,生死之间,大道漫行。求道之程等同于求死,求死之路,也谓证道之行。见面问:你得证道乎?人许不悦,回曰:已证!你赶紧跑吧,他是一死人。多恐怖!
2005年8月9日,农历乙酉年甲申月乙丑日,张小凡同志拖着道貌身躯非岸然的蜷缩在床脚,吧唧者嘴里的半根香烟,狠狠地在笔记本上砸出几行字:我来到这世界。我受到一切外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的影响,我的内环境也在不断的起着变化,向死亡迈进的过程,就是我成长的过程。其间我不停地产生需要,一些被满足了,除了生理的满足外,精神也是愉悦的;而一些被拒绝了,从被拒绝中我也学会了拒绝,又学会了感情,最基本的是爱与恨。我爱这个世界,因为我发现宇宙除了有大小之分外别无差异。所以我理解为:爱是协同与认可。我恨这个世界,欲望与满足的差异让我深恶痛绝。所以我理解为:恨是差异与否定。爱恨之间,我选择顺从。的确,小宇宙必须服从大宇宙的运动,否则就灭亡。当文学家卖文求情时,我又不得不借助nicotion和乙醇的麻醉而顺从生活。什么是生活?前提是个体的存在,即生;后续保证是群体共生,即活。我们被影响的同时,又在影响着其他。如果思维能超过光速,我倒愿意追忆那逝去的光影,在前车之鉴中寻一份未来存在的信心。所以,我喜欢历史。
于是,我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
我们的主人公,半生档案:
姓名:张小凡
性别:男
学历:中专、大专、研究生肄业
职业:教师、手机销售
百度搜索 道盛和 天涯 或 道盛和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