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御明 天涯 御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一场原本谁都认为是过场的重审,来了一个惊世骇俗的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随着真正的此案人证物证纷纷浮出水面,正三品的大理寺卿袁弘勋被直接下狱,两位正二品的部堂高官被免职,被牵连者数十人,这就成了京师当下最大的谈资,连之前轰轰烈烈的纳捐之事也成了靠边站的倒霉鬼!
而京师对于正三品大理寺卿袁弘勋的风评,刚开始还是将信将疑的态度,再加上跟其关系亲近的很多魏阉余党的胡乱散播消息,要扰乱视听,就使得形势更加扑朔迷离!
不过当一个消息传来,令京师流传的各种消息瞬间偃旗息鼓,开始一边倒的痛骂袁弘勋此人是祸国奸贼,是国朝罪人!
什么消息呢?
很简单,锦衣卫抄家,在京师众目睽睽之下,竟陆续搬出数十个装满金银的铁皮木箱,按照一箱近五千两来算,光是现银,就搜出不下二十万两!
此外,还有各种珍奇的古玩字画,名贵桌椅啊,名下的铺子啊,光这些,就能值下一个二十万两!
而且京师市井间的小道消息,这袁大人在老家还是个大地主,家族在浙江那边也是响当当的有话语权的家族,良田数千顷,仆役数百人!
好家伙,这是个家资近百万的大家族!
按照袁弘勋正三品,每年近400两的俸禄算,他要努力工作2500年,不吃不喝,才可能有如此家资!
这消息传出,不惹众怒?
崇祯帝听到消息也是愤怒至极,也愈发看透了某些人成天挂在嘴上的所谓忠心不过是欺骗,是他们敛财的保护伞,朕天天咸菜就米饭,衣服破了还自己缝缝补补接着穿,为了这个大明朝殚精竭虑,你袁弘勋倒好,一个大理寺卿,家资近百万,锦衣玉食,养尊处优,豪掷千金。
“骆养性,这次你们锦衣卫差事干得不错,我给你记上一功。”养心殿内,皇帝陛下虽然震惊于袁弘勋的家产,但对于此次锦衣卫的功劳,还是看在眼里。
他接着说道:“如今日子也过去一月有余,朕也看得到,你是用心整顿了锦衣卫内部的,你费心了!”
骆养性堆笑道:“承蒙陛下夸奖,这都是臣份内的事,是应该做的。”
“功是功,过是过,有功就要赏,从袁弘勋二十万现银里拨十分之一出来,你给下面的人分分,要想他们用心做事,该有的赏赐要有。”
“臣谢陛下赏赐,锦衣卫上下必感念陛下恩德。”
“你把锦衣卫好好带,就是对朕最大的忠心,这次查抄,你手下的人有没有手脚不干净的?”
骆养性赶紧跪地,大声道:“陛下,臣一直严加约束属下,严禁中饱私囊,严禁手脚不干净,请陛下放心,这种事情绝不会发生。”
“你们锦衣卫有功,朕肯定会赏,但若是瞒着朕发两次财的,可要掂量掂量,有没有拿钱的本事!”
骆养性赶紧大声表忠心:“请陛下放心,臣定严加管束,使锦衣卫成为陛下手中最锋利的剑!”
“下去领赏银吧!”
待骆养性走远,崇祯帝坐在御座上,疲惫地揉了揉脑袋,昨晚没睡好,精力实在是不济,旁边王承恩看着,也十分心疼:“皇爷,此时也无事,要不奴婢侍候皇爷去休息一会。”
崇祯帝没有接他的话,而是说了另一件事:“大伴,你说陈继盛和刘兴祚哪个更适合当东江镇总兵官?”
王承恩听了,也是十分惊讶:“陛下,奴婢只知道侍候陛下,对这些朝中之事并不懂,奴婢不敢胡言乱语。”
“你呀,这么小心,怎么?怕被戴一个宦官干政的帽子?说吧,朕恕你无罪!”
“那奴婢就斗胆说了,依锦衣卫和东厂调查来看,两人都是忠心耿耿的猛将,是可以独当一面的人,奴婢也不好说谁不适合担当东江总兵官,奴婢只是觉得袁崇焕袁大人如今暂代辽东巡抚,若是以陈继盛为东江总兵,其是毛文龙心腹,奴婢怕两人会有间隙,破坏辽东大局。只是如此一员猛将,弃之不用又太过可惜,所以奴婢也不好妄断!”
崇祯帝半躺在椅子上,双指轻敲额头,若有所思!
其实此事早在九月底就该尘埃落定的,只是陕西急报,打乱了部署,再加上袁崇焕一案,事情就这么耽搁了下来,如今已经是不能在拖了!
良久过后,崇祯帝轻呼一口气,对着王承恩说道:“着内阁拟旨,刘兴祚加兵部侍郎衔,加总兵衔,出任东江镇总兵,陈继盛加总兵衔,调任勇卫营副将。黄得功加总兵衔,升任勇卫营主将,周遇吉加总兵衔,任勇卫营副将,骑兵主将。”
崇祯帝一通发号施令完毕之后,接着缓缓说道:“大伴,朕近日实在是太忙,无法分心关注宫内之事,这宫里的整顿和承钱司的钱袋子,你可要给朕看住了,之后有空闲,朕会去看看的,现在就要大伴你多费心。”
王承恩抬起头,看着崇祯帝笑着说道:“皇爷哪里的话,奴婢本就是为皇爷办事的,这都是分内之事,皇爷放心,奴婢定会为皇爷把这宫里看好。”
崇祯帝拍了拍王承恩的肩膀:“大伴,这天下,你我齐心协力,当中兴!”
且不提养心殿内如何一副君臣相宜的温馨画面,远在千里之外的陕西,确实暗潮汹涌。
这几日,随着朝廷派新任命的陕西四人组及勇卫营官兵南下,陕西群寇里也是人心惶惶,颇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消杀气氛。
陕西境内最大的几股所谓的义军,府谷的王嘉胤,米脂的张献忠,安塞的高迎祥,宜川的王左桂,如今加起来已经有数万众了,直接威胁到陕西及周边山西、河南等地的官府。
说其崇祯年间爆发的农民大起义,真正细说的话,写本书都讲不完,其中牵扯之多、之杂,在整个天朝历史都是极其罕见的,我在此简单的说几点。
其一就是人口的大增长,崇祯年间大明已经接近一亿两千万的人口,人口的剧烈爆发,但耕地和食物并没有随之增加,在民间吃不饱已经成了常态,这是诱因。
其二就是社会矛盾,官府的腐败,商人大地主的残暴剥削,朝廷的诸多税赋,到头来都压在农民身上,本来就吃不饱,还要被压迫,如何会不反抗?
其三就是环境,明末的小冰河气候,前期的南涝北旱,北方无水,南方洪灾,北方持续了十几年的干旱,整个北方大地都被波及,可以说整个崇祯在位的十七年北方都是大旱,到后期连山西的汾河、漳河,河北九河俱干,而随着旱灾和水灾而来的是瘟疫和蝗灾,简直是上天的一次大屠杀!
为何我在心里一直认为崇祯帝要中兴大明是无比的困难?
为何崇祯帝正史中会愈发的暴躁和猜疑?
换位思考,连年大旱,文官们就说天灾是上天示警,是君王失德,逼得崇祯帝在位期间发了四次罪己诏,上天不眷顾,说什么都白搭,崇祯帝自己精心安排的任命,次次都取不了效果,换做谁,都得急眼!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样样不在崇祯帝这边!
近几日,王嘉胤、张献忠、高迎祥、王左桂几部义军之间探子来往频繁,联系紧密,颇有联合之势!
流寇流寇,就在一个流字,没有固定据点,没有大本营,打到哪算哪!
可以说,明末的流寇,成在一个流字,也败在一个流字!
那么四部流寇要联合起来做什么呢?
为了那批赈灾银和物资!
足足五百万两的赈灾银,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有了这笔钱粮,招兵买马,壮大自己他不香吗?
钱财的魔力是无穷无尽的,它可以让本来有着众多矛盾的各部义军纷纷握手言和,同仇敌忾!
毕竟,尝过了烧杀抢掠的快感,谁还愿意回到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中去?
一刀一个官老爷?一枪一个土财主,女人随便玩,银子随便花的造反生活这么多姿多彩,谁还会愿意再回到农田中去苦哈哈,还要给官老爷、土财主们做狗!
所以这就是崇祯帝对原三边总督杨鹤的最大不满,事实已经证明,杨鹤你的安抚那套行不通,你安抚的众多叛军全都重新反叛,你杨鹤还要一力鼓吹你的那套剿抚方略,这就是你最大的错误,也是崇祯帝决不能容忍的昏招!
这四部义军,虽然都在陕西境内,但其实离山西并不是很远,除了安塞的高迎祥稍远一些外,其余三部都在山西与陕西交界处,都是流窜作战!
此外,较大一部的义军还有名义上王嘉胤的部属王自用,飞山虎、黑煞神等!
这其中,数王嘉胤兵力最多,实力最强,还是众多义军名义上的领袖,张献忠、高迎祥、王左桂等都是他名义上的属下!
王嘉胤乃是边军逃兵出身,崇祯元年因饥荒举义,其人富有远见卓识,也是他在王二之后最先举起明末举义的大旗,号召陕西各义军要共同举事,合兵一处,是如今陕西义军的扛把子人物!
明末的起义源自轰轰烈烈的王二起义,白水农民王二于天启七年杀白水知县而举义,揭开了明末浩浩荡荡的农民大起义,而崇祯二年王二死后,起义的大旗便到了这王嘉胤的手中!
此次的义军聚义,也是王嘉胤广发英雄贴帖,邀各路义军前来共商大事!
陕西府谷,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是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也是王嘉胤暂时的大本营!
王嘉胤举事后,带领手下所谓义军攻破府谷县城,和历史上的众多起义一般无二,都是同样的套路!
杀贪官,杀奸商,杀败军!
分田地,分粮食,分钱财!
解救广大被压迫的贫苦百姓,壮大自己的义军队伍!
至于这其中造成的死亡和巨大破坏,以及城中大量的滥杀无辜,奸杀妇女,抄家灭族等事,在替天行道的义军们看来,这都是起义路上必须要经历的嘛!
王嘉胤自个就带头收了好几个城中富户的貌美小娘子日日把玩不是!
老大带的好头,手底下人的军纪能好?
君不见,上吊投河之女子,日夜不绝!
其实呢,这也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府谷城将破之日,县尊张泽跪求城中富户捐钱捐物,派府中家丁前往共同守城!
结果只求得一个个闭门羹!
城中富户个个作壁上观!
既然守城之时未曾出力!
那么就别怪城破之日,家破人亡!
叛军可没有官府那么好说话,可以让你们安坐钓鱼台!
等叛军入城时,富户们才发现,投降无用,抵抗无用!只能等死!
那么,府中家眷之凄惨境地,能归咎于谁?
归咎于那个壮烈战死城头,被一刀枭首的张县令?
自作孽而已!

百度搜索 御明 天涯 御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御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奉木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奉木并收藏御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