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宋朝不演义 天涯 宋朝不演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石敬瑭称了帝了,后唐灰飞烟灭了,后晋建立,定都开封。石敬瑭履行了和契丹的诺言,燕云十六州连同地面上所有的建筑物、人口、牛马等等这些都给了契丹。契丹人都乐疯了,本来嘛,在五代十国内个时代,这个空头支票能履行一半就不错了,可谁知道石敬瑭一点不大折扣的全履行了。
从此,从北京到开封变得畅通无阻,无险可守,异族人的铁蹄直抵中原腹地。汉族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万里长城失去了他的意义,敌人已经越过了万里长城,这直接导致了北宋时刻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如果北宋想要反击,就必须仰着头去进攻,直面异族人满天的箭雨。
本来这已经是货款两清了吧,契丹人包括耶律德光都已经乐疯了,可突然间石敬瑭就变态了,事实证明他变态的程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石敬瑭干什么了呢?他给耶律德光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这么写的。“爹诶,让我做你儿子吧。”这是四十六岁的石敬瑭给三十六岁的耶律德光写的信。
这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就算是卖国大盗袁世凯割让外蒙古、签订二十一条的时候也没认个外国干爹呀。
耶律德光没办法,收下了这个干儿子。可没想到啊,石敬瑭只做了短短六年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石重贵继位人,当上了后晋皇帝。
石重贵这个人比较有自尊,他只向耶律德光承认他是爷爷,拒不称臣。也就是说在伦理上你是我干爷爷我承认,在工作和政治立场上咱俩平级,你是皇帝我也是皇帝。
本来嘛,耶律德光也没想怎么样,你承认你是孙子就行,可接下来的举动让耶律德光就抓狂了。
石重贵在后晋国土上大肆招兵,扩充军备。将后晋境内的契丹人全部抓了起来,一刀给剁了。又打出了杀德光者封节度使的口号,意欲北上,想要光复燕云十六州。
这下子耶律德光坐不住了,他下了倾国之力,御驾亲征,石重贵的理想是好的,可他的武力值太弱了,后晋的军队被契丹铁骑轻易击败,耶律德光率兵杀进开封,石重贵被俘,后晋灭亡,立国仅仅十一年。耶律德光占领了中原腹地,驻扎在开封城外。
耶律德光很清楚,契丹能够变得如此强大,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全是依靠的汉人。说来可悲,每当中原王朝大乱,汉人总是拖家带口的逃往草原,为草原民族带去先进的科技和生产力,把异族人养得又肥又壮,然后异族人又把屠刀对准汉人,来中原肆意烧杀抢掠。
耶律德光与其他契丹人不一样,他很清楚人口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下令不准屠杀城中的百姓。就这样,赵匡胤一家又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只不过耶律德光有契丹亲卫,赵匡胤他爹失业了。
契丹人能够成为超级大国,他还有着一个其他异族比不了的东西,运气。他正好赶上了唐末大乱,汉人流离失所,被迫逃往草原,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科技和生产力。又幸运的赶上了一个石敬瑭,双手奉上了燕云十六州,生产力和科技再次暴涨。还生怕契丹一口吞不下,又让契丹休养了十年,最后由石重贵把中原腹地也送给契丹了。这种运气,是匈奴、鲜卑各族做梦也得不到的。
耶律德光拿下中原之后,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想让契丹就此成为一个像汉唐一样强大的帝国,占据中原是必不可少的,他立马决定我不走了,绝不离开中原。
耶律德光的措施是这样的。首先,稳定开封。耶律德光让士卒禁止烧杀抢掠开封市民,稳定开封市民的情绪。并且命令士兵改穿汉服,和汉人拉近距离。接着,他把后晋这些文武百官召集起来,大肆封官,拉近和百官之间的距离。告诉每个人都官复原职,并且薪水加倍,这其中还有一个名人叫冯道,这可是个妙人,我们以后还得提到他。这个举措让后晋的那些节度使松了口气,这些节度使在石重贵和耶律德光的家务事中都保持了观望的态度,所以各个节度使的兵力并未有大量损失。这个时候这些节度使们也大都选择了上表称臣,让耶律德光松了一大口气,但是只有一个人表现的不太积极,仅仅只是不太积极就让耶律德光坐立不安。这个人就是北京留守,当然不是现在北京啊,是现在山西太原,河东节度使刘知远。
刘知远也是沙陀人,后晋时期最强的藩镇,兵力远远超过其他节度使,就连耶律德光都要让他三分。这个人小时候家境贫苦,以牧马为生,长大后在后唐明宗李嗣源手下当兵,一步步由一个小兵干起,达到了身为人臣能达到的最高的高度。他在一场场腥风血雨中逐渐有了一个十分独特的性格,事实证明他的这种性格远比他同时期所流行的勇武、狡诈更有杀伤力,这种性格就是沉静。
在这个时候刘知远时刻关注战局,却都是按兵不动,就在耶律德光攻进开封城,石崇厚被俘的时候,刘知远依旧是不发一卒,真正做到了冷眼旁观,将冷漠进行到底。就算是耶律德光称了帝,其他藩镇纷纷投降,纳表称臣的情况下刘知远也仅仅是派了个人去开封城祝贺一下,也仅此而已,再无其他举措。
可耶律德光是沉不住气了,他知道有很多人在看着刘知远,刘知远不服,人心不固,已经有很多人转而投奔到南唐、后蜀去了。耶律德光决定主动出击,当然,不是发兵干一架,而是送出了一份礼物和一封书信。
礼物是一个木拐,用料已经不可考了,但汉人惊奇的发现,一路上所有的契丹族人都纷纷给木拐让路,好像这个木拐由耶律德光抓在手里一样,可见这是一个非常尊贵的礼物。
对于这份礼物,刘知远表示很喜欢,据说当天刘知远就柱上了拐。
但是对于这封信啊,刘知远就沉默了,他不知道原来白痴也会传染,耶律德光就被石重贵父子传染了。耶律德光在信得开头是这么写的:我亲爱的儿子知远。你好吗?
刘知远深呼吸再深呼吸,他没把信撕碎也没骂娘,什么也没发生,耶律德光再次郁闷了。
他不明白啊,你刘知远想干嘛呀,你要打你就来打,你要发火你就发火,你什么都不干他就不明白了。我都这么写了你要服你就服了吧,难道在中原当别人儿子不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吗。
他只好再次派人去见刘知远,你不是南朝也不是北朝你想干嘛呀?
这回刘知远有反应了,刘知远用行动回答了耶律德光,刘知远在太原称了帝了,国号,后汉。
的确不是南朝也不是北朝,大丈夫兵强马壮,何须屈膝他人,况异族狄夷也。
现在留给耶律德光的只有一条路了,发兵征讨刘知远。果然,耶律德光再次御驾亲征。这一场打仗可马上就要开打了,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刘知远,耶律德光究竟谁胜谁败,我们下回再说。
耶律德光很清楚,他必须开战了,而且要快,否则刘知远就会变成一块磁铁,把后晋的这些正观望的藩镇,迅速的拉拢过去。到那时候局势会对自己非常不利。
但耶律德光也不得不佩服刘知远的胆子,耶律德光现在已经掌握了河北、河南广大的地区。关中的藩镇多数已经投降,倒向了耶律德光,刘知远的太原可是三面受敌啊,就这样都敢突然称帝,刘知远的胆子可想而知了。
耶律德光惊怒之余,他也变得非常自信,相信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就能轻松剿灭刘知远,从而杀一儆百,平定中原。
但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耶律德光突然发现,他的部队都很忙,忙着干嘛呢?都在忙着打仗,怎么都到这个时候还打仗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契丹人的军饷制度了。
在契丹,士兵是不发军饷的,每一次开战对于士兵来说都是一次发财的机会。挣多挣少看本事,沿途抢劫的所有所得都是你自己的,这种方式被契丹人称为打草谷。
这次契丹军团深入富庶的中原地区,最肥的开封城耶律德光下令不准动了。那周围这么多市县我总可以抢一把吧。所以每天契丹铁骑就四面出击。史书记载;中原数百里间,财产、牲畜是一扫而光,而代价就是他们惊奇的发现,中原的老百姓比石重贵的正规军还能打,多则数万,少亦千百,群起而攻之,契丹人的军团陷入了人民的汪洋大海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竟然比击败石重贵的损失还大。
等到耶律德光想要和刘知远开战的时候,局面已经不可收拾了。
耶律德光叹了一口气,转向刘知远的方向,露出了复杂且诡异的笑容。“刘知远啊,自古称王争霸的人中,有你这样的吗,你这算什么啊,得嘞,既然你不主动出击,我们就这样算了吧。你呀你呀,刘知远啊,你真是个好运气。”说完,耶律德光是率兵撤出中原腹地,向着老家狂奔而去,一路上,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亲自打草谷,沿途抢劫各个州府,赚的盆满钵满也亲自遭受到了中原百姓的回击。
当他走到河北省栾城县一片树林的时候,突发暴病而死,此地被中原百姓起名:杀胡林。以此表示对耶律德光这位蛮族酋长的戏弄与仇恨。
但不管怎么样,耶律德光尽量为本民族争取到了足够的利益,相信就算是我们汉族自己人,在面对这么巨大的诱惑时也会毫不犹豫的争取利益。前后三次南下,为本民族争取到了梦想也取不到的土地。现在是契丹这个民族已经灭绝了,不然,耶律德光一定会像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一样被人们所铭记。
但话说回来,耶律德光的所作所为依旧令人不齿,就算他没有成吉思汗、努尔哈赤杀得汉人多,但如果我们处在那个时代,我们也一定会拿起手中的刀剑,保卫家园,如果没有,也一定会换成板砖。
耶律德光死后,契丹人迅速分裂,就像中原一样,抢地盘,抢皇帝位置。就算是为了传统也得干一架,就这样,中原腹地的契丹军团迅速北撤,抢地盘去了。
刘知远就这样,迅速起兵接收契丹人的地盘,据《资治通鉴》记载,刘知远兵不血刃就冲进了开封城。他的沉静使他得到了做梦也想不到的富贵,诚如耶律德光所说,自古称皇称霸的人,有他这样的嘛。耶律德光泉下有知一定会极度郁闷,梦寐以求的中原皇位竟然就这样让刘知远抢到手了。
但不管怎么样,刘知远成功了,还连一个反对者都没有。
但就在刘知远取得皇位的同时,一个少年却出了开封城,与他相反的方向出发了。这个少年是谁呢?他的命运又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我们下回再说。

百度搜索 宋朝不演义 天涯 宋朝不演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宋朝不演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轩辕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轩辕尚并收藏宋朝不演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