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我眼中的蒋介石 天涯 或 我眼中的蒋介石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蒋介石这位当年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统治中国将近22年,深刻影响了中国近代的发展,直到现在依然为人们所熟知,他的一生有太多地称呼如蒋委员长、将总统、蒋校长以及蒋总裁等一系列称呼。这些称呼都映射出他人生不同的阶段。在很长的一段人们对他是一边倒的批判,但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在中国的声望无人能够替代。种种这些似乎也并不奇怪,回顾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当人达到权力的顶峰时容易被神化,但当他失败更容易被妖魔化。那么这位极富争议的人物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呢。随着近几年档案的解密和蒋介石日记的公开,如今的我们越来越能公正地看待蒋介石的功过是非。想要了解一个人首先要从他的性格分析,让我们把时钟拨回这个混乱的年代。说到蒋介石的性格,这不得不说一下日本这个国家了。日本自从明治维新之后国力日渐强大先后进行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分别打败了清朝和沙俄。关于日俄战争相信大家并不是非常了解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此战发生时间是1904年2月8号的晚上在中国的东北进行其中最关键的地点是发生在军事要地旅顺港,同时旅顺港也是中国被帝国主义蹂躏最多的地方,说到此战的缘由还得说说中日甲午战争,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就被迫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后来由于沙皇俄国认为日本这一做法严重损害了自己在东北的利益,就伙同法国和德国进行了后来的三国干涉还辽,日本不得已从此撤军并勒索清朝3000万两白银,因为这事日本对沙皇俄国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重新夺回辽东半岛,所谓”报仇雪恨“,并从此以沙皇俄国为军事假想敌,经过十年的发展日本最终亮剑沙皇俄国并发出口号“皇族兴复在此一战”。两大军事帝国为争夺在远东的霸权特别是中国东北的霸权,展开了一次大规模战争史称日俄战争也称第零次世界大战,此战日本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军事实力与当时的沙皇俄国根本不在一个层次,所以日本决定由东乡平八郎率领联合舰队再一次采用偷袭的方式对沙俄不宣而战。此战日本全歼沙皇俄国太平洋舰队以及从欧洲赶过来的波罗的海舰队。从此日本挤进了世界强国系列。
因为这两次的大胜,使当时的日本东京更是成为了世界上公认的军事艺术中心,所以在中国的很多军事学校都聘请日本人做教官,而当时的日本更是毫不掩饰瞧不起中国,其中在中国保定军校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国的事情。一天一位日本的教官在上生物课时指着桌子的一块泥说:这里面生活着四万万个寄生虫就像中国人一样多,此话一出激怒一位年轻气盛的中国人,他不顾军纪走上前去把那块泥扳成差不多的八块并怒视教官说:日本有五千万人是不是也像微生物一样寄生在这块泥的八分之一上呢?在军校是不允许学生顶撞教官的,他可能会随时开除军校或者被秘密逮捕,最后这位教官确实恼羞成怒要求学校严加惩戒,当时的校长赵理泰,有民族气节,碍于形式将这位年轻人训斥一顿,最后不了了之了,这位年轻人在抗战之前还做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肯且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气再封侯。这位勇敢的年轻人就是后来的中国*****蒋介石。
蒋介石在他当上全国的领导人后在1927年对日本记者说他最佩服的人物是岳飞,蒋介石第一次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就发现了日本的野心,认为中国与日本之间必有一战,他一上台就积极准备对日作战,事实上早在1932年1月28日在上海发生的一二八事变时,蒋介石就派出中国最精锐的第五军全力支援19路军抗战但还是用来19路军的番号,所以世人皆传蒋介石不抗日还破环19陆军抗战,当时他并没有全面对日宣战,是想通过国际社会来制衡日本,以此让中国有更多的时间来休养生息。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用日记来记录着自己人生经历和和历史发展,但作为一位政治领袖用57年来来坚持写日记却是十分罕见的,而这个人就是蒋介石。从1915年到1972年57年的时间没有一天间断,其中写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雪耻”。自从1928年日本为了阻止蒋介石正在进行的二次北伐,通过武装直接干涉中国的统一并在济南直接与我北伐将士交战使得我北伐将士损失惨重并大肆屠杀济南百姓,共造成1.7万多人死亡,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济南惨案。惨案发生之后,当时的蒋介石采取了妥协的办法,通过绕道济南方式进行北伐,但蒋介石从来没有忘记这一天,从这一天开始蒋介石就每天在他的日记里写下“雪耻”两个字,一直写到1945年才停了下来,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立刻想到当年发动济南惨案的日本指挥官酒井隆并将其交给了军事委员会,最终判处了绞刑。
作为中国最混乱时代的领导人,蒋介石需要解决的事太多太多,不过在他看来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殖民和剥夺是中国贫弱的根源,所以激发了他革命的意志并且在夺得中国政权后并逐次废除清朝时期与西方列强订立的条约,可以这么说中国的大部分不平等条约都是在他的手里废除的。
有人说蒋介石是亲英美的,其实不然通过后来解读蒋介石的日记不难发现他多次在日记里大骂罗斯福和丘吉尔卖华,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多次拜访印度独立领袖甘地并得罪丘吉尔,后来在国际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和美国达成协议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损害中国的利益。蒋介石恼羞成怒果断拒绝,并为此蒋介石一度与美国交恶,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外****要求,蒋介石发表演讲将不惜一战也要阻止苏联的侵略,并在当天的日记写下旧耻虽雪·而新耻重重·今后之雪耻·乃雪新耻。不过蒋介石这种短视般的民族主义也为他的政权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根据有关专家统计苏联共援助我中国人民解放军1226支枪369辆坦克和300000支步枪4836架机关枪这足以装备五十万人,以至于后来一位在抗日战争屡立战功的国民党高级军官在内战时曾哀叹:今日之所见敌军之火炮之猛烈比我在抗日战场所见的都多得多。
事实上由于蒋介石民族主义强烈做事强调独立自主,不想服从美国的指令,在当时中美很多矛盾都无法协调,美国甚至一度想把通过联合当时的西南地方军阀和国民党高官把蒋介石给换掉,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代虎将薛岳将军,但是由于正值抗战时期国民党蒋介石在中国的威信极高,为此根据近几年解密的秘密档案,发现罗斯福曾经给美国驻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发送一则命令,蒋介石先生太自私、太顽固,跟这样的人很难合作下去,如果你无法与之合作又无法换掉它,那你就一劳永逸干掉他,这个命令的有效期为三个月。根据史迪威的助手少将多恩回忆到;史迪威叫他想出一个方案把蒋介石干掉,多恩想出来一个代号为“**的行动”方案,但最后由于蒋介石改变了出行安排,这才逃过美国人的暗杀。
但美国与蒋介石的矛盾还远不止这些,其中要数美国援助中国之间的矛盾最为深刻,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被称为盟军的主力,而美国则被称为盟军的军火加工厂。被美国援助的国家由英国、苏联。法国和中国,但是援助的条件不相同,援助英国和苏联则是直接分配,而在援助中国的物资则是由美国史迪威负责监管,这使得蒋介石以辞去中国战区最高长官威胁美国,最终美国妥协,在1943年将史迪威调回美国。
无论是在他在青年学生时期还是他走向政治的中心民族主义者都深深的刻在了他的骨头里,这也或许是那一代人饱受列强欺凌共同的性格吧!
百度搜索 我眼中的蒋介石 天涯 或 我眼中的蒋介石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