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明末之南洋之王 天涯 或 明末之南洋之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因为这次海战发生在巴士海峡附近,所以称为巴士海战,巴士海战的最大的意义在于稳固了台湾政权。李天龙将台湾城改名叫王城,把赤嵌城改名承天府。由于人口的增加,特别是汉人的增加,李天龙组建了一支由一万移民汉人组成的军队,称为第二军,全部仿照第一军的编制,比武选举出五个千总和五个副千总。由于是新兵,还没什么战斗力,各个方面都还需要严格训练。李天龙还组织了二千名士兵上军舰,跟随英国军官学习。李天龙向英国租借军舰的消息一下子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欧洲传开了,各国都想把老久的,或者退役的军舰租借或者卖给李天龙,赚点钱。这天,一名法兰西官员来到王城,这名法兰西官员叫戈尔滑。李天龙亲自接见了他,在知道他的来意后果断拒绝了他。开玩笑,我又不是收破烂的,而且手上的钱粮也非常有限,哪经得起折腾啊。但是李天龙告诉他,自己需要聘请大批大批的造船厂工匠,和造枪炮的工匠。戈尔滑拒绝了李天龙,戈尔滑并不笨,如果有了这批工匠,李天龙还会购买法兰西的军舰吗?这个时代虽然技术封锁没有后世那样严格,但是也不是这么轻易可以招到军事技术人才的。李天龙还不死心,道:“我可以向贵国贷款白银一千万两,并且这些钱全部用来购买贵国的武器和粮食,另外我还打算开放台湾所有沿海港口。”见戈尔滑有些犹豫,李天龙决定抛出重磅**,李天龙道:“我知道贵国一直想占领安南(后世的越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实现,如果贵国可以帮我建立造船厂、兵工厂的话,我愿意帮贵国一把。”戈尔滑双眼顿时一亮,法兰西一直想把安南变成殖民地,但是由于距离太远,没有合适的补给点,再加上安南境内多山,不好打,一直没有成功。如果有了台湾这个补给点,以及台湾军队的帮助,那将事半功倍。对于东南亚这块蛋糕,现在各国都虎视眈眈,如果法兰西能够抢在前面,这其中的政治利益不可想象。戈尔滑道:“我可以代表法兰西国王殿下同意您的要求,我现在就回去告诉国王殿下,我想国王殿下会非常高兴的。”李天龙送走了戈尔滑,心道:“安南这块难啃的骨头会让你吞不下也吐不出的。”
接下来几天李天龙一直在处理好移民安顿工作和新兵训练工作,这天听闻有三名荷兰使者到了王城,李天龙亲自接待了他们,为首的一个人叫艾瑞巴蒂尔,他首先指责李天龙强占台湾,并要求李天龙退出台湾。李天龙义正言辞的道:“台湾本来就是大明的固有领土,是你们从明朝手中抢夺的,荷兰才是侵略者。”最后艾瑞巴蒂尔无言以对,转而要求李天龙释放包括总督揆一在内的所有俘虏。李天龙要求荷兰赔偿这么多年对台湾百姓的抢夺和奴役造成的损失。至于战俘可以花钱赎买。荷兰使者不同意,最好竟然以武力相逼,李天龙不吃他这一套,李天龙道:“如果再开战,我不会怕你们荷兰人,而且我还会把揆一在内的所有俘虏全部杀掉祭旗。”艾瑞巴蒂尔见李天龙不怕武力威胁,还要以杀掉总督为威胁,顿时口气马上就软了下来,其实荷兰**早已经决定不会开战了,刚刚也是想吓一吓李天龙,艾瑞巴蒂尔道:“赔款是不可能的,战俘我们倒是可以拿点钱赎。”战后拿钱赎俘虏也是国际惯列。李天龙见好就收,最后荷兰付了十万两白银,赎走了所有俘虏。荷兰与台湾签订和平条约,互不侵犯。
过了几天戈尔滑就带着他的团队,一共八千多技术工匠和设计师来到王城,还有一千万两白银,戈尔滑告诉李天龙,法兰西可以帮李天龙建一个大型造船厂,二座大型兵工厂,所需要的材料只能向法兰西购买,李天龙也乘机提出要求,准许台湾汉人参与学习,戈尔滑表示同意。于是一座造船厂和二座兵工厂就这样开工了。几个月时间兵工厂就早好了,已经可以造火绳枪和红衣大炮了。这期间大陆方面发生了一些大事,具李天龙在大陆的探子汇报,崇祯十五年二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败明军,杀陕西三边总督汪乔年,三月、四月松山等城相继破,洪承畴被俘降清。李天龙叹息一声,心道:“明朝在这一年国力大衰,军事上连连战败,还有两年就要灭亡了,到时候清兵就会入关,汉人就要脑袋上吊根辫子,给满人做奴才,等清军统一了大陆,台湾还能安全吗?不行,一定要赶在清兵入关之前统一大陆大部分领土,建立起一支强大的火器军,才能和满清分庭抗礼,甚至是实现心中理想:驱除鞑奴、振兴中华。”李天龙看着远处的大海,心中豪情万丈,嘴上默默的念道:“太平洋、印度洋都是中国的海洋,决不允许他国染指,荷兰、英格兰、法兰西……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们强加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头上的苦难,百倍的回报给你们。”站在身边的胡千不知道李天龙嘴里在嘀咕什么,但是看到李天龙表情严肃的看着远方,也不敢多问。
戈尔滑这段日子与李天龙天天探讨如何组成联合舰队,侵略安南的事情,由法兰西出动二十艘一等战列舰,李天龙出二十四艘一等战列舰和四艘从荷兰人手里缴获来的三等战列舰。炮弹、粮食、淡水等补给由台湾方面负责。陆军全部由法兰西出动,法兰西可不想和李天龙分享安南的土地。李天龙也不想要安南的土地,李天龙只从安南撸点粮食和木材就行了。戈尔滑对于李天龙不贪安南国土,感到非常高兴,表示愿意便宜卖给李天龙五十艘大型民用运输船,和五艘一等战列舰。李天龙只需要支付二百二十万两白银,还附赠炮弹三千发。其实当时的一等战列舰售价是四十万两白银一艘,李天龙觉得不亏,就同意了。其实法兰西**也不亏,反正这些炮弹都是用来帮忙打安南的,附送还能拉拢李天龙。
五月一日,清空万里,忽然安南国南部的海面上出现了一大群大型军舰,负责探查的渔船都吓傻了,从没见过这么多大型军舰。立马有人回去汇报了。法国军舰率先开炮,“轰轰轰”,一时间原本平静的水面上出现数道水柱,渔民死伤数人,其余渔船全部撤离。李天龙和戈尔滑坐在法国旗舰上谈笑风生。这次台法联军出动了一百余艘运输船,四十多艘一等战列舰。不久安南守军全部出动,开炮还击,但是无一命中。安南国一直以来由于害怕北方明朝的侵略,再加上北部是国都升龙所在地,所以把军事重点放在北方,把北方的城墙修得很高,军队也有三分之二在北部。而南部就相对弱些,安南的海军可以忽略不计。不一会岸防炮就被全部摧毁,法国陆军开始登陆了,登陆很顺利。安南国王接到奏报后连忙把北部的军队掉一半南下阻挡法国侵略军。南部的兵力达到了六万人,法国侵略军才二万人,由于安南军队占据地理优势所以战争进入相持。李天龙带着二十八艘战列舰和五十艘运输船北上十天后抵达北部湾,攻破海防,并且威胁要攻打河内,安南国王被吓坏了,现在主力大军都在南方抵抗法兰西军队,河内一带兵力空虚。这时李天龙派了一名使者到达河内,安南国也有许多懂汉语的人,使者对安南国王道:我们是台湾王的军队,跟法兰西不是一伙的,我们很好说话,只要给点粮食和银子就撤军。安南国王问道:“需要多少钱粮?”使者道:“粮食四十万旦,白银三百万两。”安南国王道:“这太多了,可不可以少点。”使者道:“可以分期赔付,分五年,每年粮食八万旦,白银六十万两。”这样一算安南国王勉强能接受,但是安南国王还是道:“能不能再少点,安南国穷民苦。”使者道:“不想陪?那好,我这就回去告诉台湾王,大军攻入河内抢夺的钱粮比这更多。”安南王立马道:“好,我马上就给。”先打发这个瘟神再说吧,安南国王心里如此想着。使者掏出一张早已写好的条约:第一,安南国王向台湾王称臣,第二,向台湾王赔偿白银三百万两,粮食四十万旦,分五年陪完。第三,向台湾开放所有港口,自由通商。第四,台湾的商品进入安南不准收取任何税收。第五,安南需派外交人员长期驻台湾。第六,台湾也会派大史常驻河内,安南境内的台湾使臣和所有汉人都拥有治外法权。看着这些霸王条款,安南国王的心在滴血,使者微笑着对安南国王道:“我们台湾王不要你一寸土地,不要你一个百姓,够仁慈了吧,如果连条约上这点小要求都不答应,那就太不给我们台湾王面子了,台湾王会很生气,后果会很严重的。”看着使臣那笑眯眯的脸,此时的安南国王真想冲上去咬他一口,但是他忍住了,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这个道理他还是懂的,于是用颤抖的手在条约上签了字。
百度搜索 明末之南洋之王 天涯 或 明末之南洋之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