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 或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渊去了谷州,窦夫人早早和孩子们吃了饭,打发他们去学堂念书。自己来到前边院子里,看到墙边一角放着一个靶子上射了很多箭孔,这是她专门给孩子们树立的箭靶,念完书练习射箭。她对孩子管教很严,她认为她的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文武双全,虽不要求他们个个文能做大秀才,武能当大将军,最起码能写一两篇文章,几句诗,上得马,射得箭。她扶着靶子站了一会,看到管家马贵的儿子马三宝捧着一本书正从远处走来,窦夫人搬到东都,管家马贵父子已经在府中管事多日,窦夫人知道他们有可能负有皇上的使命,心里明白,嘴上却不敢说出来。
看到窦夫人在靶场站着,马三宝忙跑了过来,扶着夫人在一条凳子上坐下,夫人看他手里拿的书问道:“三宝,你看得是什么书?”
马三宝不好意思:“回夫人,小的随便看看,碰到什么就看什么,没念过书,也不知道应该读哪些书。”
窦夫人接过书看了看,是一本司马迁的《史记》,窦夫人很惊奇:“三宝,你这孩子能看得懂《史记》吗?”
三宝听了不敢抬头:“夫人,不是很懂,只能明白一个大概,这书是那日我打扫老爷书房时,老爷见小的喜欢读书,借给小的读的,有些地方看不懂,自己也找不着先生请教,一个人瞎琢磨。”
窦夫人爱怜地看着这个管家的儿子,二十来岁的样子,十步之内必芳草,自己家里竟出了一个爱看书的下人,夫人感慨道:“三宝,你平时都做些什么?”
三宝见夫人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大胆说:“回夫人,小的父亲只让小的在府里打打杂,有时帮着灶上买一些油米之类,倒是没有太多的事。”
夫人又问:“你认识多少字?跟着哪个先生学的?”
三宝笑了:“小的总共也就认的千多个字,都是跟着父亲管管账目,偷偷记的,小的家里穷,也就是到了夫人府上,才算是生活安定下来,哪里请得起先生?”
窦夫人心里一动,正想打听一下马贵家的过往,现在对着一个孩子,何不问问,因此她柔声说:“喜欢念书是好事,以后如果想读书,尽管去老爷书房拿就是了,老爷问起来,就说是我说的。不认识的字,可以问几个少爷,也可以问三小姐,他们识的字比你多,也会耐心给你讲解的。字不光要认识,还要明白它的意思,要不然,念到肚子里,也像鸭子吃了田螺,不知道什么味道,你说是不是?”
马三宝直点头:“夫人说得太有道理了,小的听了心服口服,小的记住了,以后有不认识的字,一定请教公子和小姐。”
夫人笑笑:“既然看了《史记》,你最佩服哪一个人?说来听听。”
三宝想了一下说:“不怕夫人笑话,小的最佩服的是陈胜,他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小的十他佩服他说这话的勇气。”
夫人高兴地说:“你也不简单,能从这么厚的一本书中,发现这样一个人物。陈胜适逢乱世,敢揭杆而起,虽然没有直接推翻暴秦,但是,要不是他首先在大泽乡起事,百姓不知道何时才能过上安稳日子呢。”
“夫人说得是,这也是小的佩服他的地方。”马三宝点点头,“司马公对他的评价非常之高,把他列入世家来记载,肯定他是推翻暴秦的首事者。”
窦夫人话题一转:“你父亲识字吗?平时是不是也看一些书?”
马三宝忙答道:“回夫人,小的父亲只会记账,认的字还不如小的多,小的父亲原先在乡下替一个大户家当管家,也就是管管账目,大户家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受了韩擒虎大人的牵连,灭了门,我们一家就被卖到虞世基大人家,前几个月,虞大人不知道怎么回事,把我父亲叫去,说了好久的话,我们父子就来到夫人的府上,我娘现在还要虞府呢。”
正说着话,远远的跑来一人,夫人一看是马贵,马贵看到夫人,忙跪下道:“夫人,孩子不懂事,冒犯了夫人,请夫人不要生气。”
夫人笑道:“马管家,你太小心了,三宝是个好孩子,我看他喜欢读书,和他正谈论《史记》这本书呢,他没有冒犯我,你不要吓唬孩子,以后,不要让他干些杂活了,天天陪着公子、小姐去学堂,没事的时候在那里听先生讲学,你认为可好?”
马贵忙拉了三宝跪下:“夫人,这孩子是哪辈子修下的福,我马贵是一个下人,他怎么能和公子们一起念书,马贵不敢。”
夫人道:“就这么定了,以后三宝天天去学堂那里伺候公子和小姐吧。”
马贵和三宝磕了三个头:“多谢夫人,前日老爷给长了工钱,马贵感恩不尽,今日夫人又让孩子念书,马贵真是遇到贵人了。”
回到后宅,看到世民和三女儿几个都散了学,夫人问道:“还不到午时,怎么散学这么早?”
三女儿忙说:“先生今儿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习作,让我们每人交一首诗,写完今天的习作就算是完事了,前提是诗中要有人物,最好能言志。娘,你说这事难不难?我觉得难,世民说不难,我们准备去父亲的书房,查阅一些书籍,肚子里没有学问,想写也写不出来呀。”
夫人笑了:“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世民天天认真念书,你可是天天琢磨舞剑骑马,怎么能学好呢。”
三女儿笑道:“娘,你说这话就不公平了,舞剑可是你要求的,你让我们个个文武双全。”
夫人拍拍世民道:“你大哥去了宫里,家里你是老二,要带好头,好好念书,我给你们选了一个书僮,马三宝,你们知道吗?我今日见了他,可是一个好读书的孩子,偷偷学认字,已经认得一千多个了,你们天天跟着先生,又能记了几个呢?”
“马三宝?”三女儿大笑,“娘,你先别夸他,遇到我就请教这,请教那,让他缠得受不了,不过,他倒真是念了不少书,说出话来,头头是道呢。”
窦夫人问道:”世民,你读过《史记》没有?”
李世民忙回答:“读过,母亲。”
窦夫人问:“你最佩服里面哪个人物?说来听听。”
李世民道:“儿子最佩服的是项羽。”
窦夫人一愣:“为什么是他?”
李世民道:“儿子喜欢他的勇武,他的志向远大,他说剑不足学,要学万人敌。”
窦夫人笑道:“项羽是个失败者。”
世民笑道:“回母亲,虽说项羽败了,不能掩盖他的功绩。”
窦夫人听了世民的话很欣慰,问道:“世民,你也不小了,说说你的志向如何?”
世民道:“儿子要是生在治世,当替朝廷镇守边疆,保边境平安,如逢乱世,儿子当如项羽,扫平天下。”
窦夫人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好儿子,母亲有指望了,世民,母亲活着,就要等着你能扫平天下。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吧,以前,长安那边有一个大户人家,家里有田,有钱,不料,主人年纪轻轻就死了,剩下孤儿寡母,家里有一个大管家,起了坏心,通过种种手段,把大户人家的家产占为己有,还灭了大户全家,你说此人可恨不可恨?”
世民想了一下问道:“儿子只问一句,母亲,那个大户人家,可是姓宇文氏吗?”
夫人一惊:“姓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这个大管家之手段卑劣。”
世民笑了:“母亲,如果是另一户人家,儿子就不多说了,如果是宇文氏,母亲请宽心,这家大户人家有一个亲戚,以后会帮他们重振家业的,再不济,也会帮他们报仇。”
窦夫人眼泪下来了,啜泣道:“世民,娘就等你这一天了,你父亲我是不指望了。”
三儿女疑惑地问道:“娘,世民,你们这是说得什么呀,我怎么一句也没听懂。”
世民不理三姐,接着说:“母亲不要着急,父亲应该早有准备,只不过他不便明说罢了,母亲不要逼他,秦末第一个起事的是陈胜,最后成功的却是刘邦,父亲定是等着陈涉的,儿子猜度。”
窦夫人恨道:“齐州出了王薄,河北出了窦建德,安阳出了翟让,淮南出了李子通,陈涉不是没有,是太多了,就是不见你父亲有何动静。”
世民安慰道:“母亲莫急,父亲定有考量,请母亲宽心。”
晚上回到家中,李渊看到夫人正带着几个孩子舞剑,李渊扶着夫人说:“夫人,你腰疼得厉害,怎么又来舞枪弄棒呢,倒是安安稳稳在床上躺着才是。”
夫人没好气地说:“我也不想舞枪弄棒,只不过,别人指望不上,我只好自己亲自上阵,将来说不定能有用武之地。”
李渊看着世民几个说:“你们慢慢练,我陪着你娘坐坐,你娘的腰不好,不敢大意了。”说着,拉了夫人的手,回到后宅。
李渊看着夫人说:“夫人,你的心我明白,我的心你却不明白,有些事我不能说得太直白,这院子不宁静,有些话,连万氏我都不敢说,她毕竟是皇上赐的,我不敢不小心,我们是结发夫妻,情份自然不同,你要多理解李渊才是。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李渊心里明白。今天,我做了一件事,说出来夫人或许明白我的心。今日,有一个叫李密的,在城门口让护卫拿了,幸亏我出手相救,不然,他就被押送到洛阳大牢了。李密原是皇上的千牛卫,皇上不喜欢,把他赶走了,从此,他就在各地结交豪杰,现在进京,定有所图,你说,我为何要救他?”
夫人不解。
李渊笑道:“你也有不明白的地方!皇上不日就要征辽东,杨玄感在黎阳督粮,我感觉他们可能会利用皇上亲征的时机动手,我偷偷助他们一臂,于咱们不是坏事,你说呢?”
夫人还是不解:“李氏当为天子,难道是这个李密?”
李渊笑道:“姓李的都有可能,只要能帮的,我尽量帮,大隋这个大山,不是一个人能推动的,要很多人。夫人刚才说,好好练剑,说不定哪一天能有用武之地,夫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做法却有些操切了。秦朝大乱时,有一个张良,你总听说过,他是韩人,为刺杀秦王,散尽家财,找到一个大力士,在博浪沙击中了秦王的副车,秦王大怒,全国追捕张良,张良只好改名换姓,逃亡天涯。我说这话的意思是,张良一开始走的那条路证明是行不通的,后来果然,他改弦易辙,辅佐刘邦,最终攻下咸阳,夫人现在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窦夫人想了一会说:“你的意思我有些明白了,我就是不见你有所动作,沉不住气。”
“想成大事,时,世,势,缺一不可,现在还不到时机,夫人安心等待。”
窦夫人不再坚持,小声说:“我打听到一件事,说给你或许有用,马三宝,就是管家马贵的孩子,今日说,他们家是虞世基派来的。”
李渊一震,虽说自己能感觉到,马管家一家肯定有问题,但是,真听到这个准确的信息时,他还是十分吃惊,他寻思一会说:“虞世基派来的不假,他的背后还是皇上。夫人,你这个消息很重要,以后咱们说话做事,小心就是了,临时不要让他们看出什么来,我会慢慢想办法的,其实,有些事也不是坏事,他们也可以为我所用。”
百度搜索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 或 唐谋之望长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