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 天涯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崇明岛接收了第一批三峡移民,也是接收三峡移民最多的县城之一。中国政府认为,三峡工程的关健在移民,三峡工程的成败也在移民,这让崇明这个本与三峡工程无关的地点成为观察三峡的一个地标。地处长江口门户的崇明岛形状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是中国仅功者。按照移民们的标准,刘强就是一个成功者。他的川府火锅店开在崇明文化宫内,那里距离崇明最繁华的商业街南门镇八一路不远。他还有另外一家分店在崇明的新河乡。两家店的80名员工中,80%的人都来自于三峡移民。

    但他却并非政府移民。他是同云阳相邻的贡节人。初中没有毕业,就跟着自己的朋友四处玩,其中就包括跟着他的云阳朋友来崇明。

    等到贡节也需要移民时,他的两个哥哥移民到了江苏,而他选择到了上海崇明岛。因为与其去适应新的环境,还不如挑选一个自己已经熟悉的地方。经历了最初无事可做的彷徨之后,几个朋友在一起决定要做一个四川火锅店,原因很简单,在这里四川人和重庆人需要一个吃饭的地方。

    同他的朋友相比,刘强承认幸运眷顾了自己。但在谈话中他总是百般推拖,而后则习惯性的沉默。他说他的那些朋友们才真正能代表移民生活,“他们有种地的,有搞运输的,也有做小生意的,虽然艰辛,但却真实”。

    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放弃。“我的两个女儿,上的都是崇明最好的学校。”刘涛有些得意的说。40出头的刘涛在南门镇庆城菜场的二楼拥有一个摊位,他的“三峡肉食铺”销售各种猪肉类食品。他离开新河乡崇明政府为移<u>.</u>民准备的房子和田地,来到南门镇,觅一住处,然后依靠卖肉为生。

    尽管他的家人也有从云阳移民到江苏的,但是他却选择来到上海。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下一代考虑。

    每天早上五点钟,他的三峡肉食谱就开始营业,围绕着他的肉食谱的,还有另外四家肉食谱也是三峡移民们开办的。他们满脸堆笑地向每一位经过者询问,是否要肉。

    对于这些移民们来说,下一代成了全部的希望所在。“娃娃们的适应能力总是比我们好的”,刘远清说。尽管在刚开始读书时,老师的上海话让这写重庆孩子们一筹莫展,可是很快,他们就学会了上海话,并且,比他们的父辈们拥有更多的本地朋友。

    丁方成每次出门跑车都会把自己儿子丁亮的电话号码随身携带——它写在一个小本子上,而不是像通常那样存在手记上。这个儿子,原本法院判给他的前妻抚养,可是丁方成发现前妻对丁亮不管不问。于是,他还是把儿子带在了自己身边,包括移民到崇明。

    可是现在,16岁的丁亮却必须离开疼爱他的父亲。因为他要到距离崇明南门码头40分钟航程的上海市去读一所职业技术学校。

    那天,黄万平看着丁方成带着丁亮和3000块钱坐轮渡去的上海,“可是回来之后,已经一分钱不剩了,原来报名费就花了2000块。”此外,每个月,丁亮还需要交给学校500元的伙食费。而黄万平自己在当地棉纺厂的工作,每个月的工资,也只是600万。

    “即使穷,也不能不让孩子读书啊。”黄万平叹了一口气,眼睛望着屋后已经成熟的水稻。稻穗已经显得沉重,垂下了头,低向地面。“再过几天,就该收割了。”而他们刚来时,还因为不知道如何去种水稻,而栽死了几茬稻子。

百度搜索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 天涯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李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李翔并收藏共和国记忆60年·成长地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