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英豪激斗 天涯 或 英豪激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游戏发展至今,玩家大多30出头,一直以来都是物理系的天下,选择武将的玩家至今占7成,物理战宠价格节节飙升,法宠大多被遗弃,谋士玩家苦不堪言,挂机打怪效率慢,任务基本打不过,组队还要被嫌弃,回想起三国谋士,周瑜、孔明、郭嘉、司马懿等,个个未卜先知,运筹帷幄,游戏中的这等待遇,玩家都唏嘘不已。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法系玩家的发力期就在35级左右,只要肯有一定的投入,强势输出,不可一世,在某些任务的作用上完爆物理系玩家,而且强势局面还一直持续到90级。
以石春荣的性格,选择武将角色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不过也佩服颜子良和邓睿,一番巧舌如簧,舌灿莲花,愣是忽悠了大石哥选了个谋士角色。魏势力蒋济,技能是‘诈缓’,消耗3各颗红色能量,给自己附加一定的临时血量,临时血量会在每个回合减少,直到第三个回合完全消失。同时给对方2人一个持续掉血的debuff,持续3个回合,可以叠加层数。
不论是物理系还是法系,其基础伤害都是按照人物的基础攻击(基础法术攻击)+武器所提供的攻击(法术攻击)。然后力量会对物理攻击有一个伤害系数的增加,智力对法术攻击力也有一个伤害系数的增加,大约是每100点可以使基础攻击翻倍。
也有人计算过蒋济的1级英魂技能的伤害比例是23%。这里举个例子,蒋济英魂的角色拿个一个木杖武器,连上自身的等级成长和英魂属性的叠加,假设基础法术攻击力是100,然后装备和加点提供了一百点智力,那蒋济的技能打在敌人身上,每个回合是会减少46点生命值。
所以蒋济初期很弱,但如果去到后期大约70级左右,一个+12以上的蒋济,技能达到+11以上,那就厉害了,几乎在那个阶段可以完爆一切英魂,每个回合给自己加血,给别人减血,配上一只有LV10以上毒技能的耐智战宠,装备极品一点,一个人耗死一队都不是梦。人称‘耗神’,不过缺点是,每打一场都要耗上二三十个回合,时间特别长。游戏中所有的新手英魂都有类似的设定,发力期都在中后期。所以这个游戏里,土豪的玩具不是后期的那些吕布、张辽、陆逊、吕蒙、貂蝉、十常侍的神将。而是这些不太起眼的新手货。
大石哥做完新手任务时,颜子良和邓睿也做完日常任务,组起队来就要带着石春荣刷怪升级,让他见识一下怪物横行的游戏世界。
我看着时间,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于是对他们说:“你们回不回去,我有点累了。”
大石哥新进游戏,心情兴奋至极:“不会吧,小杰,才7点,你身体怎么这么虚?有空跟我打打篮球。”
颜子良:“不如我们通宵吧?”
邓睿:“好主意,反正头两天讲课也没有什么重点。”
我:“我开学前几天都睡得不太好,得好好补充睡眠,你们玩吧。”
大石哥把饭卡丢给我:“那你明天去饭堂帮我们买早餐。”
颜子良也把饭卡丢给我:“阿睿今天没带现金,没办饭卡,你刷我的卡,把他那份也买上。”
我:“OK!”
******
早点回到宿舍的真正原因并不是我困或者是怕学校查房,而是赶着回去练功,过去我们师兄弟4个人,师傅的那份严厉,平分下来其实也不算太严厉,而且我们4个都很滑头,一旦偷懒,4个人一起偷,在法不责众的原则下,师傅对我们的惩罚也不会太夸张。但如今二师兄不在了,大师姐投身商业,三师兄在部队服役,剩下我一个老幺,面对那严肃的老头子,我是不敢偷工减料了。只好咬牙坚持着练。
这家黑网吧藏身在学校隔壁小区的民房里,回到宿舍的路程大约是一公里左右,刚好适合慢跑热身。所以原地做了几拉伸就跑起来,这个年代还没有兴起全民运动健身,我在路上跑的回头率很高,幸亏路程不是很远,否则我会羞死的。回到宿舍,关好门,拉好窗帘才开始练拳,以免其他同学见到又把我当做异类。打完拳之后一身热汗,洗了个澡就上床休息了。
大约到了晚上9点,班主任非常阴险地来了个查房,我以其他三个室友没带现金办理饭卡,外出吃饭为由推搪过去了。
我跑到隔壁宿舍,问其他班的人,其他班根本没有查房的情况,就只有我们班查了。于是我把情况通过手机信息发给了石春荣。
大石哥回信:“不管她。”
我们的学校跟传统的高中不同,是原本的初中扩建出来的高中,所以虽然说这间学校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实质上高中的出现只有三年。而且这家学校在在南山区的名气相当大,我在前生还是后来才了解到,原来所谓的名气,其实就是这家学校初中部的名气,说到高中,这家学校莫说是三流,八流都排不上号。只是高中部的盈利情况比初中部好,所以在有心人的谣传下,把学校的初高中校风成绩混淆,扰人视听。
再说说我的班,学校高层还是有心想搞好学校的,所以从我们这一届开始搞出一个重点班的项目,高一级有8个班,1-6班都是普通的学生,而7、8两班就是所谓的重点班,全部是成绩比学校的分数线搞出很多的学生,而我就是在所谓的重点班,7班。而这些高分的学生是怎么来得呢?一小部分是向我这种中考失手的学生,几乎都是外镇来的,跟我同一个宿舍的颜子良,邓睿,石春荣全部都是这种情况,我们班就只有我们4个是住宿的(所以我们班主任查房也很轻松,只查一个宿舍就可以了),其他全部都是溪镇本地人,他们是走读的。而本地的学生学校都是通过奖学金的形式“买”回来的。学校会在初中部找家庭条件不太好的优等生,跟他们宣传,只要中考达到某个分数而在志愿里报读溪镇中学的高中部就会有一笔钱以“奖学金”的形式送给他们。有整整三万元,是这个年代一个普通家庭的一年至一年半收入。还有很少一部分就是前文提及过,本身成绩就好,但娇生惯养,不愿到外镇住宿的学生。就这样东拼西凑,搞出了两个重点班。
百度搜索 英豪激斗 天涯 或 英豪激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