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江竹筠——红梅花赞 光耀日月
百度搜索 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 天涯 或 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small>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我愿意拼命!</small><small class="right">——江竹筠</small>
江竹筠(1920~1949),女,汉族,四川省自贡市人,中共党员。同志们出于敬爱,都亲切地称她“江姐”。
“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娜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这是狱中难友赞颂江竹筠(即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的诗句。
重庆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坐落在重庆市西北郊的歌乐山下,原是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白公馆”、“渣滓洞”两座集中营的旧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一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面对酷刑和屠刀,宁死不屈,顽强斗争,谱写了壮烈的英雄诗篇。江竹筠就是<bdo>藏书网</bdo>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h3>同志们亲切称她为“江姐”</h3><bdo>藏书网</bdo>
江竹筠8岁随母亲逃荒到重庆,10岁进袜厂当童工,后考入重庆南岸中学和中国公学附中。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共产党。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
1943年,党组织安排她为中共重庆市委领<var></var>导人之一的彭咏梧当助手,并和他扮作夫妻,组成一个“家庭”。他们的“家庭”是重庆市委的秘密机关和地下党组织整风学习的指导中心。她的主要任务是为彭咏梧做通信联络工作。1945年,她与彭咏梧结婚,后留在重庆协助彭咏梧工作,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和内外联络工作,同志们都亲切地称她江姐。
<h3>强忍丧夫之痛继续战斗</h3>
1947年,当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时候,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组织和领导了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她受中共重庆地下市委的指派,负责联系育才学校、国立女子师范学院、西南学院党的工作和开展学生运动。她积极贯彻党的指示,紧紧依靠党组织和进步师生,在学生中发展党员,建立支部,团结进步学生。在彭咏梧的直接领导下,她还承担了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刊辣椒水、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电刑……甚至残酷地将竹签钉进她的十指,急欲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破获领导川东暴动的党组织和重庆中共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惨无人道的酷刑摧残和死亡威胁,江姐虽然身体被折磨得变了形,但始终坚贞不屈,正气凛然:“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渣滓洞的难友们对她的英勇无畏表示了无限的崇敬:“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娅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
1949年11月14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于歌乐山电台岚垭,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江姐的事迹被写进了长篇小说,被搬上了舞台、银幕和屏幕,家喻户晓,广为传颂,教育、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歌剧<a href='/article/7453.htm'>《江姐》</a>中的著名唱段《绣红旗》、《红梅赞》等,几十年来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广为传唱。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群众,都为她的英勇事迹和不朽精神所深深感动。
百度搜索 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 天涯 或 奉献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前英雄人物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