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我的河东狮 天涯 我的河东狮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应该封,却不好封。委实是难为人。”吏部天官夏良捶着手犯愁。
“不能封,黄将军虽然已经打下了太原和附近的两个州郡,可还有君州没有占领。哪怕北汉还有一个州郡一个县城,还没有成为我大周的国土,就说明还没有完全灭国。以臣之见,不能封。”
按照旧制,只要破了一国的都城抓了或是杀了敌国君主,基本就是拥有灭国之功了。御史大夫李炎为了不封赏王斐,这是在强词夺理。
就在此时,兵部左侍郎樊德福手拿一封报捷文书,急匆匆到了御书房门外。虽然天色已黑早已下衙,但有了军情急报,众大臣还是得进入皇城商议军事。
“皇上,皇上啊!大喜,大喜啊!”樊德福进入御书房时,被高高的门槛拌了一脚,踉踉跄跄差点摔倒在地,但他不顾狼狈,依然极其欢喜地跑了过来。
众大臣闻言一愣:大喜?怎么又有大喜?是谁?不会还是黄飞那厮吧?大家现在还头疼着怎么封赏他呢!你怎么又来报捷了?这不是难为人么?这不是想让别的路的督帅羞愧死么?
皇上柴崇德脸色一喜急忙问道:“爱卿,又有啥喜事了?快说快说。”
“哈哈!皇上,河东路黄飞黄将军派出折桂英将军,一战即灭了君州,俘虏君州军四万余,生擒君州王胡勇,另收复君州所辖的三座县城。至此,整个北汉全境,已经全被黄将军攻克。整个北汉,已全是我大周的国土了。黄将军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就办成了如此大事,实在是可喜可贺啊皇上。”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这是咋说的?刚还找理由说他还没攻克君州,不算是灭国之功,可这话音还没落地呢!他咋就占领北汉全境了?这不是在打我等的老脸吗?
只有杨端和皇上柴崇德是欢喜不尽。
皇上想封赏王斐,但还害怕王斐功高震主拥兵自立,因此担心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再次把王斐连升两级。
杨端最想的是帮助皇上统一华夏青史留名,只要王斐能打能拼,能协助他这个首辅统一华夏,他不在乎王斐的军职有多高。反正再高也超不过他这个大周首辅。
首辅就是宰相,九卿之首,实权在手,比太傅太师太保等虚职强多了。
“看看,黄将军还是得封,不封赏他实在说不过去,如果闹出事端就是个**烦。诸君应该清楚,黄将军乃是折承业的女婿,折承业原来可是不服从我大周,是差点自立的。并且,折承业有八子一女和许多子侄,以及百十孙子辈儿的儿郎,那些人几乎均有万夫不当之勇。他地不广人不多,拥兵不过十几万,却在汾州四战之地游刃有余。无论是党项还是契丹,都无法奈何他丝毫。北汉经常被他欺辱,我大周也对他无可奈何。黄将军有这么个岳丈,如果···呵呵!”
杨端作为首辅,考虑的还是比较长远的。如果真如杨端所说,现今已经打下北汉全境,地盘更大拥兵二十五万的王斐,假如真有了不臣之心,以王斐的本事能耐,对大周来说,实在是个**烦。
杨端的话让皇上和众大臣都陷入了沉思。
片刻后,苏和又找理由问道:“老夫听去过汾州传旨的沈大人说,黄飞黄将军乃是德庆县苍龙岭郑家寨人,是个二十左右的少年郎,···”
太尉苏和还没说完就被皇上打断了:“你别听老沈胡说,黄飞那老小子怎么可能是个少年郎?”
然后皇帝转脸问赵颇道:“姓黄的那老小子是郑家寨人嘛?是个少年吗?”
兵部尚书赵颇想了想,没想起来。
王斐以前的军职太低,他的卷宗送到兵部的衙门,只是会被兵部司曹看一眼就会被锁进档案库。大周八品以上的军官成千上万,作为兵部侍郎,他才没空看那么多卷宗。
于是他看向了手下,就是兵部左侍郎樊德福。
樊德福想了想,也没想起来,他这个兵部衙门的第二人,也是兵部的实际执行人,每日忙的要死,哪有空看一个七品校尉的卷宗啊?
王斐没有德庆县的吿身文书,就没有详细的档案记录。侯老将军把他升为七品校尉时,档案又记录的很是含糊。兵部收到七品校尉的档案后,有的看一眼有的甚至都不看。就是看也是司曹看一眼,然后就封存了。
等王斐被升为五品时,是另立卷宗,也没有记载王斐的年龄。因此,此时导致两个兵部的大佬,竟然都不清楚王斐的年龄。
但此时此刻皇上问话呢,如果说不知道那可太不好,是失职啊!
于是,兵部尚书一看属下也是一脸懵逼,知道他也不清楚,就只能糊弄皇上道:“怎么可能?黄将军一战即杀破了党项军,挽救了侯老将军率领的五万步卒。再一战即攻克了北汉全境,灭国之功啊!怎么可能是个少年郎能做出的事?是吧皇上?”
赵颇没有说的太清楚,明显就是猜测的。可皇上先入为主,早就认为王斐就是黄飞,他的年龄就应该是四十多五十岁左右,不可能是个少年。
“看看,我说黄飞那老小子是四十多岁,没错吧?既然他不是个小娃娃,那就还得封赏啊!可咋封赏那老小子呢?唉!头疼。”
柴崇德揉着脑瓜发愁地说。
“皇上,要不这样吧!先封赏别的有功的将士,黄将军的以后再说。”杨端建议。
苏和马上赞成,他是太尉,大周的国防部长,军事第一人,所有武职的将领都归他管理。
“就是就是,先下旨封赏别的将士,稳住他们的心,好言抚慰黄老将军,让他把原北汉全境稳定以后回京诉职,然后看情况再说。假如黄老将军忠心为国,那就再封赏他不迟,假如黄老将军···哼哼!”
苏和的最后几句话说得阴恻恻的,众人都懂他的意思。但以前几十年近百年,大将拥兵自立,或者是杀了主子登基为帝的例子太多太多了。现在躺在床上的这个皇上得位虽正,但最初起兵的太祖却是姓郭。因郭太祖起兵前全家都被杀光杀净了,他因此才愤而起兵。后来因为没有儿子继承他的霸业,这才把手下的兵马全部交给了干儿子柴氏,也就是柴崇德的爹爹。
有很多前车之鉴,朝廷就对折承业十分忌惮,对已经研制出了大杀器震天雷的王斐更是忌惮。
把他封的太高军权太大有点担心害怕,不封赏又怕寒了他的心闹出事端。因此,这些天几位重臣躲在皇上的书房里,已经吵吵了多天,却始终拿不定主意。
“唉!朝廷如果这么做,不但黄老将军会心灰意冷,其他的将士也会产生别的想法,不是太妥,但也唯有如此了。”
兵部尚书赵颇叹息说道。
“另外,黄老将军所率的将士,是不是太多了些?”左侍郎皱眉问道。
“是啊!委实太多了,可那些将士部分是折承业原来的将士,部分是北汉的降兵降将,他自己本身的兵马只有一个旅。就算多了些,暂时也不能拆散或者打乱那些将士,补充别的部队,一着不慎就会产生大乱啊!”
苏和愁眉紧皱缓缓说道。
皇上柴崇德思索了片刻问道:“黄老将军怎么说?”
“黄老将军说太原养不起那么多兵将,要求朝廷拨钱拨粮拨生铁拨食盐拨布匹,好吧!凡是军需物资,就没有他不要的。”

百度搜索 我的河东狮 天涯 我的河东狮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我的河东狮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愤怒的老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愤怒的老狼并收藏我的河东狮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