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填四川 天涯 填四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忠贵带着姜东等十名官兵,押解了三十多名小强盗。官兵少,押解的强盗多,担心有的强盗不愿回家种地务农,中途逃跑,甚至聚众暴乱,反抗官兵,李忠贵十分警惕。他负责押解的小强盗要送到重庆、涪州、忠州三个地方,一行人从南天门起身,沿着重庆到贵州的驿道,第一站到重庆府,然后沿长江而下,到达涪州、忠州,把押送的强盗分别交给各州府衙门后回綦江探亲。第一天晚上住在赶水,离鱼沱山只有二十里,李忠贵很想趁机回到鱼沱山,向唐蓉妹妹、陈伯伯报喜,告诉自己立了战功,被提升做了千总。李忠贵又想到了母亲、姐姐、忠信弟弟,在麻城的时候,一家人亲亲热热,进四川的路上分散了,好不容易才又见了面,不料自己被强盗抓去,投了官军,不能随便离开军营。李忠贵想亲人,盼望见到亲人,可是押送任务重,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秦将军信任自己,把押送小强盗的重任交给自己,一定要尽心尽力完成任务,不让秦将军担心。

    晚上,李忠贵到关押强盗的地方看了,又四周巡查,然后回到住的地方,让驿站的衙役拿来纸笔,他给陈伯伯、唐蓉姑娘分别写了信,告诉了自己的情况。李忠贵把信装进信封,准备让驿站的衙役送到鱼沱山。

    第二天,李忠贵率领官兵押解小强盗从赶水起身,路过东溪时没有停留,晚上住在三溪驿站,路过綦江县城也没有停留,他们一路辛苦,用了五天时间,押送强盗到了重庆府。李忠贵让姜东带着官兵把押送的强盗看管好,带着秦将军的文书到了知府衙门。衙役将文书呈给了黄知府,知府大人看了文书上李千总的名字,猛然想起就是綦江县考了头名秀才的李忠贵,他没有料到秀才被强盗抓去,因祸得福,在军中立了大功,被破格提拔做了千总,急忙让衙役把李千总迎到客厅。黄知府穿戴好官服,又找来了孟通判,拉着通判大人的手就往客厅走,弄得孟通判丈二高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两个人进了客厅,看见一个英武的青年将领正在等候。李忠贵看到知府进来,身后跟伯。不能在忠州耽误太久,李千总押解剩下的小强盗离开忠州,到了涪州。移交了押送的小强盗,完成了秦将军交给的押送任务,李忠贵要去看望在涪州乡下开荒种地的刘叔叔,然后取道南川回东溪,先看望鱼沱山的陈伯伯,问明母亲住在重庆府还是綦江县城,再带着唐蓉去见母亲,李忠贵想让母亲认下儿媳妇。李忠贵嘱咐手下兵士抓紧时间回家探望亲人,然后回军营报到。姜东是綦江人,他不放心李千总一个人去探望刘叔叔,要跟着一路。于是,李忠贵带着姜东,和众位兵士分手,找涪州衙门要了一个带路的,到涪州乡下探望刘家兄弟。

    刘家兄弟开了三十多亩荒地,可是,第一年遇到旱灾,第二年遇到水灾,收成不好,借了债,陈雄义帮着还清了债,日子仍然过得有些艰难,看到州府衙役带来一位将领,不敢相认。李忠贵说明了身份,刘家兄弟摇着头疑惑地说:“忠贵?你真是雄义大哥带着进川的李家二娃?变了,认不出了。”

    李忠贵和姜东在刘家兄弟家里住了一晚,走时留下了十两银子。刘家兄弟千恩万谢,送了李千总很长一段路。

    李忠贵想早一点见到陈伯伯和唐蓉,和姜东一起,顺着涪州到南川的大道急步走着,一天时间到了南川,找了一家小客店住了一晚,清晨起身,天黑时到了东溪场,李千总带着同伴到了大雄宝殿,看见庙里透出灯光,上前敲开了门。

    普慧大师已经知道李忠贵作了千总,听到敲门声,打开门看到一位英武的将领站在门前,有一些不敢相认了,揉了揉眼,仔细端详,终于认出是李忠贵,高兴得大声叫起来:“李施主,变了,变得让人不敢认了。”

    李忠贵“扑通”跪下了,大声说:“没有大师的教诲,忠贵不会有今天,忠贵叩谢大师指点教化之恩。”

    普慧大师急忙扶起了李忠贵,说:“李施主,李大人,你现在有官位在身,贫僧受不得你行如此大礼,施主勤学苦练,且天资聪明,所以有如此造化,还望李施主日后不忘体贴百姓,多为百姓做善事。”

    李忠贵点头回答:“大师的教诲,末将记下了。”

    普慧大师知道李忠贵惦记着鱼沱山的唐蓉姑娘和小铁匠,赶忙找人到鱼沱山送信。李忠贵要连夜赶往鱼沱山,大师拦住了,说:“李施主赶路辛苦,先在小庙休息,施主放心,送信的是可靠的人,一定会连夜赶到,最迟明天早上,小铁匠和唐蓉姑娘会赶来会你。”

    李忠贵和姜东赶了两天的路,确实非常疲倦,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是,离开东溪将近一年,李忠贵非常想念东溪场上的亲人和朋友,他想起弟弟李忠信,想到太平桥看望。普慧大师笑着说:“李施主,你安心休息,想见什么人告诉贫僧,我派人去找。”大师派了人到太平桥去叫李忠信。一会儿,李忠信气喘吁吁赶到了,一些认识的年轻人也随着李忠信来看望,把庙里挤得满满的,人们七嘴八舌询问李忠贵被强盗抓走后发生的事,害得李千总不知道回答谁的问题好。

    李仁洪听说儿子李忠贵当了千总,也想去庙里看,又想起以前做的糊涂事,害怕儿子不原谅自己,没有敢去。

    李忠贵和前来看望的朋友摆谈了很久,夜深了,普慧大师担心耽误了李千总的休息,催了几次,人们才散了。李忠信没有走,他和哥哥睡在一张床上,亲亲热热摆谈了一夜。

    第二天天刚亮,小铁匠和唐蓉到了,唐蓉姑娘看到忠贵哥哥长得比原来更英俊,高兴得眼里闪着泪花,很想扑进李忠贵怀里,可是,普慧大师和小铁匠在场,害羞不敢了,只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落到李忠贵身上,痴痴地望着不眨眼睛。

    李忠贵讲了被强盗抓走后的经过,大家都很高兴。问明了罗娟和陈伯伯都在綦江县城,李千总很想早一点见到亲人,要急着上路,他让唐蓉陪着一起去见母亲,小铁匠、李忠信也要跟着去,于是大家一起上路。姜东要回家看望,和李千总约好了会面的时间,回家了。

    李忠贵一行四人,急匆匆往綦江县城赶,太阳快要落坡的时候到了,陈雄义正在盐引商店忙碌,看见一个小将进了店,后面跟着唐蓉姑娘、小铁匠和李忠信,终于认出是李忠贵,高兴地一把抱住,大声叫:“忠贵,穿上了官军将领的衣服,伯伯快要认不出了。”

    李忠贵非常激动,他已经把陈雄义当成了亲生父亲,要跪下来行大礼。陈雄义一把扶住了,说:“忠贵,我们是一家人,不要讲究礼数,快进屋去看母亲。”

    霞妹子正给罗娟捶背,听到儿子当了千总,罗娟的病好了一些,不过,仍然经常咳嗽,霞妹子看见母亲咳得厉害,天天给罗娟捶背。李忠贵进了屋,看到母亲黑了,瘦了,想到自己被强盗抓走,母亲一定担心挂念,因此病成这样,心里悲痛,扑上前一把抱住了母亲,大声喊道:“妈妈,孩儿回来看你了。”

    罗娟看到一群人进了屋,听见喊叫,认出了李忠贵,喜出望外,把儿子的头捧在眼前,仔细地看了又看,眼泪流了下来,说:“忠贵,真的是你回来了,妈妈想死你了。”

    李忠贵也流出了眼泪,说:“妈妈,忠贵回来了,孩儿没有早一些回来看你,孩儿不孝。”

    母子俩抱头痛哭,李忠信、小铁匠、唐蓉也跟着流起了眼泪。陈雄义在一旁大声说:“娟妹子,忠贵回来是喜事,不要哭了,要高兴。”

    罗娟急忙擦了眼泪,说:“对,忠贵回来是喜事,我不哭,霞妹子,快扶我起来,我要给忠贵煮饭,他一定饿坏了。”

    霞妹子笑着说:“妈,你还是陪弟弟多说说话,我去煮饭。”

    陈雄义拦住霞妹子说:“不要煮饭,忠贵回来是喜事,我请客,让店伙计到街上叫一桌酒菜,好好吃一顿团圆饭。”

    陈雄义出去安排酒饭了,李忠贵望着母亲,一会儿流眼泪,一会儿笑,他忽然想起唐蓉姑娘,拉到母亲面前说:“妈妈,这是鱼沱山唐蓉姑娘,我要娶她做媳妇,你答应吗?”

    罗娟把唐蓉拉到身边坐下,高兴地说:“妈妈知道唐蓉姑娘和你好,忠贵有了媳妇,妈妈放心了!”说得唐蓉脸蛋红了,害羞地低下了头。

    团圆饭吃到深夜,很多年来,罗娟盼着一家人团圆,可是,一家人分成了几处,终于团圆了,儿女们偎依在母亲身边,亲亲热热说话,给母亲敬酒,小铁匠罗锤、唐蓉姑娘也给罗娟敬酒,罗娟喝了一杯又一杯,实在不能喝了,陈雄义帮他喝,罗娟醉了,陈雄义也醉了。

    酒席散了,霞妹子扶罗娟回了屋,陈雄义安排了众人住处,也回屋休息了。唐蓉不想睡,李忠贵也不想睡,整整一天,因为旁边有人,两个人没有好好亲热,人们都睡觉了,身边没有了人,李忠贵拉着姑娘的手出了门,两个人在黑黢黢的大街上走着,来到城西边的小山下,綦江县城西边的小山叫崇山,以前山上有庙,动乱中庙被烧毁了。崇山上长满了树,李忠贵和唐蓉姑娘选了一棵树,两人靠着树坐下,唐蓉从小在乡村,后来到了鱼沱山,帮着母亲煮饭洗衣,不像大户人家的女子,看见男人就脸红,和自己心爱的人也不敢亲热。她把身子靠在李忠贵身上,头偎在男人怀里。

    李忠贵轻声说:“唐蓉妹妹,我不在,你想不想?”

    唐蓉脸上发烧,说:“想死了,听说你被强盗抓走,晚上睡不着觉,一闭上眼睛就看见你站在面前。”

    李忠贵亲了姑娘额头一下,说:“我也想你,想妈妈,想陈伯伯。”

    唐蓉讲起了李忠贵被强盗抓走后的情况,罗伯母急得吐了血,陈伯伯带人在大山里寻找了几十天。李忠贵听着,心里十分感动,说:“妈妈和陈伯伯都是我最亲的人,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

    李忠贵和唐蓉姑娘在崇山脚下小树林里亲亲热热摆谈着,直到东方发白才回了盐引小店。

    天亮了,罗娟把李忠贵叫到了床前,拉着儿子的手说:“孩子,你有出息,当了千总,妈妈有事求你,你一定要答应。”

    李忠贵说:“妈妈,有事你就吩咐,只要孩儿能做到的,一定尽力去做。”

    罗娟眼里有了泪,说:“忠贵,你知道,我和霞妹子在大江中是被周老板救起的,周兴是我的救命恩人,现在他落了难,被人诬陷私铸铜钱,关进了大牢,你要和陈伯伯、小铁匠一起想办法,把周老板从大牢中救出来。”

    李忠贵已经听唐蓉说起周兴冤屈的事,他跟了陈雄义多年,学了陈雄义的为人处事,也成了一个有侠肝义胆的人,听见母亲吩咐,大声说:“妈妈放心,周伯伯是妈妈、姐姐的恩人,也是我的恩人,我一定尽力帮周伯伯洗清冤屈。”

    李忠贵从母亲房里出来,找到了陈雄义,两个人商量起营救周兴的事。李忠贵想到县衙门看一看翁县令对周兴冤案的态度。陈雄义同意了,陪着李忠贵到了綦江县衙门。翁县令听说秦将军手下千总求见,急忙让衙役将李忠贵、陈雄义请到客厅,泡了茶款待,穿戴好官服,到客厅会见客人。

    翁县令看到陈雄义和李千总一起,心里奇怪,问明了两人关系,哈哈笑着说:“陈老板,恭喜你有这么好的义子,能文能武,将来前途无量。”

    李忠贵和翁县令互相行了礼,千总开门见山说明了来意,大声询问:“县令大人,一个知府衙门委派的盐引商人居然私铸铜钱,大人不怀疑里面有隐情?”

    翁县令叹了一口气说:“千总大人问得有理,我也曾怀疑周兴案子有冤,可是关在大牢里的强盗死死咬住周兴铸造假钱,又从东溪周记店铺附近搜出了私铸的假钱,本县不能不抓人。”

    陈雄义在一旁插话说:“县令大人,周兴一案肯定有冤,望大人查明实情,还周老板的清白。”

    翁县令诉起了苦,说:“李千总,陈老板,我到綦江不久,不了解綦江的情况,衙门里差役不力,周兴的案子迟迟不能办结,如果能找到证据证明周老板清白,我立刻放人,向周老板赔礼道歉。”

    李忠贵听到强盗死死咬住周兴私铸铜钱,想起了南天门抓住的强盗头子苏老四,大声询问:“县令大人,咬出周兴私铸铜钱的强盗是不是福林山上的余党?”

    翁县令点着头说:“正是福林山上的强盗,苏老四带着大队强盗到大娄山了,剩下的一些余党被抓住关进了县衙门的大牢。”

    李忠贵高兴了,大声说:“县令大人,苏老四在南天门被官兵抓住了,要弄清周兴有没有一起私铸铜钱,审问苏老四便可知道。”

    陈雄义大声赞同,说:“忠贵,你如果能够得到秦将军应允,审问苏老四,周老板的冤情就能洗清了。”

    翁县令也十分赞同李千总的主意,说:“千总大人,你如能提审苏老四,帮助审清周兴私铸铜钱<var>?</var>案,本县非常感谢。”

    翁县令、李忠贵和陈雄义商议决定,李忠贵带上陈雄义火速起身,赶到秦将军大营,征得将军同意审问强盗头子苏老四。因为担心綦江县衙门有参与诬陷周兴的人,案子没有查清前翁县令不在衙门里说出李千总前往军营审问苏老四的事。

    李忠贵和陈雄义告别了翁县令,找了两匹好马,一人骑着一匹赶往秦将军大营,两人在路上用鞭子催得马儿跑得飞快,第二天一早就赶到了军营。

    秦将军看到李千总带着一个中年汉子回到大营,有些奇怪,询问押送小强盗的情况,得知小强盗已分别移交重庆和涪州、忠州衙门,非常高兴。李忠贵把三个地方衙门接受强盗的文书呈交给秦将军,并没有退出。秦将军看出李忠贵有事情要讲,大声说:“李千总,你有什么事情要讲,说出来我听。”

    李忠贵禀报了綦江县衙门审理的周兴私铸铜钱案,请求说:“将军大人,周兴是我母亲的救命恩人,一个守法商人,遭强盗诬咬入狱,我们抓获的强盗头子苏老四以前在东溪场福林山聚众为盗,诬咬周兴的强盗曾是苏老四手下,恳请将军准末将提审苏老四,弄明白私铸铜钱的真相。”

    陈雄义也要求说:“将军大人,我是綦江炼铁大使和江津、綦江两县盐引商人,知道周兴含冤入狱,恳请将军开恩,提审苏老四,还善良百姓的清白。”

    秦将军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说:“李千总,陈壮士,你们想为善良百姓讨回清白,值得赞扬,可是,宋老八、苏老四已押送省城,现在可能走在半路,如果这伙强盗关进了巡抚衙门的大牢,不在本将军管辖范围,本将军想帮你们就难了。”

    李忠贵大声说:“将军大人如愿意帮助末将为恩人讨回清白,望讨得将军令箭,乘快马追赶上押送强盗的将士,就地审问苏老四,弄清私铸铜钱的事。”

    秦将军想了一会,准了李忠贵的请求,给了令箭,还让兵士从军营中挑选了几匹好马,让李忠贵和陈雄义骑着追赶押送强盗的将士。

    李忠贵和陈雄义心里仿佛有一团火,非常焦急,两人骑着快马日夜不停追赶,好在押送强盗的将士走得不快,追了五天五夜,终于在隆昌驿站追上了押送强盗的将士。李忠贵把将军令箭交给负责押送的将领看了,在驿站提出苏老四审问。苏老四自从被官军抓获,自知必死无疑,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把私铸铜钱的经过情况,详详细细供了出来,没有半点虚假,还在供状上按上了脚模手印。李忠贵和陈雄义拿到苏老四的供状,强盗头子的供状清清楚楚表明周兴没有参与福林山私铸铜钱。两个人非常高兴,顾不得一路疲劳,没有休息,拿着苏老四的供状往回赶。

百度搜索 填四川 天涯 填四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填四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张泽 胡世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张泽 胡世博并收藏填四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