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莫来大清 天涯 或 莫来大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不是杨莫不想说话,实在是渴得嗓子都快冒烟了,连口水都吞干了。已经三四个小时未进一滴水,加上炎热的天气大量的汗水流失,他整个人都快虚脱了,要不是当过几年兵,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极强的忍耐力,他早就支撑不住一头晕倒了。即便是这样,杨莫也感觉自己再也支撑不了多久了。“来,喝口水!”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竹筒递到了杨莫面前,杨莫一愣,有些犹豫,这他妈里面的东西能不能喝都是问题,总之眼前的两个人至少目前是不值得完全信任的。见杨莫犹豫,那人也便明白了杨莫的心思,随即拉开塞子,仰头就是咕咚一口。
“拿过来!”杨莫这哪里还忍得住,管他的,先救命再说。一把毫不客气地夺过竹筒一个反转,头一仰,就往自己肚子里灌。
“他奶奶的,怎么这么好喝啊!”杨莫暗道,也难怪,都快渴成牛肉干了,喝尿也好喝啊。直到竹筒里的水全部被倒空,使劲摇一摇都没有一滴了,这才抿抿嘴唇,将竹筒还给那人。
杨莫感觉到了,这水真的好喝,堪比后世的矿泉水。看来古代人的生活质量在某些方面比后世还要高,都是环保无污染的食物。这是他喝到这个时代的第一口水啊,想想也感慨!
“谢谢!”杨莫对那人道。
“英雄客气啦。”那人将竹筒挂回腰间道:“看你的样子也没受过这种苦。”开玩笑,二十一世纪的时尚青年,细皮嫩肉的,比起这个时代长期生活在温饱以下终日劳苦的人,那肯定是天壤之别。
就在这时,前面的人停下了脚步转头道:“九宝,提醒英雄小心点,跳过去,咱们到了!”
“知道了,顺子哥!”后面的人答道。
李莫这才知道,前面那位,也就是被他一记扫腿绊飞了的叫顺子,而后面那位瘦小黝黑被他一记左钩拳打晕过去的叫九宝。
只见那叫顺子的朝着草丛边一块巨大的岩石一跃而过,等李莫走到跟前,发现在杂草从中有一条近两米宽的小溪,是从山上溜下汇入大海的,对面就是一块近两层楼高的巨大岩石,月光下显得格外巍峨。对李莫来说这种小水沟轻轻一抬脚就过去了,随即两人也就跳了过去,跟着顺子围着巨石转了大半圈,到了背海的一面,赫然有一个岩洞!
漆黑的岩洞里,伸手不见五指!
“九宝,取火镰点火!”顺子道,随即又在捣鼓什么,杨莫知道肯定是准备干草用于点火。
杨莫一听,火镰?非常费解,这个时代已经有火柴了呀,他们称之为洋火,就连后世现在还有年纪大的人叫这个名字,他们居然还在用火镰取火这种古老的方法。
”呃,二位没带洋火吗?”杨莫问
“洋火?”这是九宝的声音,“那可是宝贝啊,一般人家哪里用得起!”说着正从包袱里取火镰。
哦,原来火柴在这个时代都属于高级玩意,杨莫愕然啊。历史上1879年第一盒火柴才在广东佛山生产出来,距现在才四年时间,确实还不能普及到平民老百姓手中,想一想他就明白了。
“我这里有!”杨莫说着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了他那个五毛钱的打火机,随即一按,整个岩洞都照亮了!
两人惊呆了,一时间竟鸦雀无声,瞪大了眼睛万分惊奇地盯着李莫和他手里的神器。杨莫走过去在顺子的脚边捡起一把干草点燃,又引燃了一推干草,收起打火机。
回头一看,两人竟还是一副不可思议的眼神盯住自己,太神奇了,世上居然还有比洋火更神奇的取火方式。
杨莫瞬间明白了,原来二人被打火机震住了,也难怪,连洋火都是稀有之物,更别说打火机了。
“哦,这叫打火机,是.......”杨莫想了想,总不可能说是自己从100多年后带来的吧,这样二人非把自己当妖怪不可。于是接道:“是我从西洋带回来的,没什么大惊小怪。”
“哦.......打....火机”二人这才有些理解,他们这个时代的人习惯了洋人那些新奇玩意,都是他们从没见过的。这也悲哀啊,其实洋人所谓的新奇玩意儿很多都是在明宋时期甚至更早以前从中国流传过去的,比如**、纸,还有他们认为神奇的火柴,其实也是中国人最先发明的,只是欧洲人在此基础上延伸发明出了现在的工业火柴,甚至于就连后来的石油最早也是在中国古文里记载的.......杨莫不禁悲愤,都怪满人达子,让这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停滞了200多年,就在满清之前的明代,中国的科学和工业在世界上都是遥遥领先的......
正逢酷暑,但点一堆火似乎也没觉得温度高了多少,火不仅是照明,更能驱散蚊虫,这在没有杀虫剂、驱蚊水的情况下也不乏算一个好办法了,在这个时代也没有其他办法。
杨莫这才借着光打量了一下这个岩洞,不算大,大概10平米左右,也不高,比一个成年人高不了多少,差不多两米的样子。再仔细看看二人,脸上的血迹却已不见,而是一脸的汗垢,黝黑的皮肤在火光的映射下发出油亮的反光,叫顺子的可能四十岁左右,个子还算敦实,差不多1米6出头的样子,在这个年代的南方,还算中等了。而那个九宝,活生生就像个猴子,黑瘦的小脸不比杨莫的巴掌大,最多也就1米5的身高,这身板能有个80斤都算顶天了,从面貌看他差不多30岁。
三人徐徐围着火堆坐下......
“还未请教英雄尊姓大名。”却是顺子先开口了。
“杨莫,别一口英雄英雄的,我又没干什么了不起的事,叫我....."杨莫顿了顿又道:“杨老弟吧!”
“那怎么行!”九宝道:“我就叫你杨大哥!”
“我去!你装嫩啊!”
“呵呵....”顺子岔道:“他叫郑九宝,今年17岁,我看他应该叫你叫大哥!”
我勒个去!杨莫再看看郑九宝,无法淡定了,这也长得太着急了吧,不过马上他就明白过来了,这个年代的人们生活水平和后世那是两个概念,老态、病态应该是普遍现象,而且现在的人早熟,十几岁能当爹,三十几岁能当爷爷.....那些古装片的白面奶油男全是骗人的啊!
“我叫宋大顺,二十有八了,我看我称你为老弟.....”顺子停了一下又拱手道:“不知妥否啊!”
“太妥了,没问题!”杨莫对这些人轮班排辈一点兴趣也没有。
杨莫摆摆手,接着道:“二位既不是官军,岂不真的是贼?”
郑九宝一听,立马跪了下来接连磕头:“杨大哥冤枉啊,我们怎么是贼,我们都是苦命人呐,冤枉啊,冤枉啊......”
“又怎么了?”杨莫简直无语了,一言不合就要跪。“起来,起来,有话慢慢说!动不动就跪,烦死啦!”
“九宝,你杨大哥说得对,烦.....呃...烦死啦!”宋大顺接口道,他学着杨莫的口语,感觉今天遇到的这位说话很是奇怪,不过有些言词却非常有意思。并示意郑九宝起来,随即转头对杨莫再一拱手,看得出,这宋大顺还是受过一定的教育,言行举止中竟有一些礼节。
宋大顺正言道:“我们二人说来也算半个官军,只不过我们是在海防营的伙房做杂役。”
杨莫点点头,示意宋大顺继续说。
宋大顺抿抿嘴接着道:“我二人本是广州府新宁县广海乡人,祖辈都靠打渔谋生,但近十年洋人犯进我两广地区以后,海上捕鱼的生计越来越难,这日子过得......”说着宋大顺叹息地摇摇头。
“光绪六年,新宁县名绅赵老爷为平乱匪患保一方安宁,获朝廷恩准招募编练乡勇,我带着九宝投报了赵老爷门下,呃......最先跟随队伍保送赵家粮油买卖,后又被安排进赵府做家丁护院......今年四月,朝廷下旨要重建虎门要塞沙角、大角等废弃炮台,以防洋人有可能再从海上犯我大清江山。两广总督曾国荃曾大人下令广东9府4州抽调各地乡勇的青壮劳力赶赴虎门充作劳役,并组建了临时巡防营监管重建事宜。我二人便再次被抽调至此处,混得一巡防营伙房杂役的差使......”
只听宋大顺将两人来历徐徐道来,一边听,杨莫一边回忆起自己在历史书籍上看到过的资料。乡勇,也是后来的练军又叫团练,典型的合法私人武装,是中国历史上存在很久的准军事组织,甚至于后来曾逆袭超越过正规军,以至于在民国时代都还存在着类似的武装组织,在平定内患、抵御侵略上,各朝各代的乡勇武装力量都发挥过决定性的作用。
而眼前这个时代,清朝的武装力量构成非常复杂,正规军主要有八旗和绿营两大阵营。简单说,八旗就是满人组成的军队,这是当年努尔哈赤入关就已经有的,现在也可以理解成皇家部队。而绿营也就是汉人组成的军队,这是延续明朝的武装力量。
八旗、绿营都是正规军,朝廷一直有保障的,每月饷银足额到账,也就是后世的公务员一样的待遇,有着绝对的优越感。但长期的贪污腐败使得两支军队早已失去了应有的战斗力,杀敌不行,扰民绝对不输任何外敌,靠他们保家卫国,呵呵......就连朝廷也知道,还不如投降算了。
清朝末年时期就有朝廷官员上奏折,建议在八旗、绿营的基础上再设置团练乡勇,令地方绅士训练乡勇,清查保甲,坚壁清野,地方自保。办团经费均来自民间,团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他平日里跟着主子干,一旦有大事需要还是要受国家整编调度。他们发展对个人而不是对国家忠诚。“军”的大帅从他的亲戚朋友中挑选统领,统领选择营官也是如此。每营都在附近的村庄招募自愿者入伍。说白了,谁有钱有势那就可以干起自己的军队!杨莫知道,这个时代清朝最精锐的军队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严格意义上都是乡勇性质,典型的私人武装,只不过人家大哥牛逼啊......
“那二位不好好在伙房当值,持刀埋伏这深山老林是为何?”杨莫问到。
“不是埋伏,是碰巧看到你了,我们才躲起来,打.....打算生擒你还可以回去领赏,将功补过!你.....你真的太像洋人了......"郑九宝接话道。
“此事说来话长,”宋大顺一摆手示意郑九宝停住。
“几日前,我们兄弟二人等十余众随营中一把总奉命由水路前往广州城押运上头拨付的粮草,回程途中大伙上岸休息,那把总见一户渔民家中有一丫头生得好看,故起了色心,乘家中无人,令人将其强行捆绑至运粮船上,并胁迫小丫头嫁其为妾。”
说到此处,宋大顺有些愤然,继续说道:“将丫头带回营中后,命我兄弟二人悄悄囚禁在柴房,待一日他向上面交接粮草事宜后,告假领丫头回新安老家完婚......”
“我看人家最多15岁!”郑九宝也愤愤不平地插嘴道:“那个王作虎简直就是禽兽不如!”
看来那位把总名叫王作虎。
“哦?那后来怎么样?”杨莫对这种欺男霸女的行径也是恨得咬牙切齿,问道:“那禽兽得逞了吗?”
“哎......”宋大顺叹口气继续道:“那丫头被堵着嘴,一天下来滴水未沾,拼命挣扎。九宝他不忍见到小丫头如此可怜,对其好言相劝,准备给她喂食一些米粥.......”看了看郑九宝又继续道:“谁知刚一取出堵嘴的布团,那丫头片子顿时大呼救命......把总大人可是吩咐过,此事一旦暴露,定不轻饶我二人,他可真是狠人啊”说着,宋大顺从腰间取出另一个装水的竹筒准备喝点水。
郑九宝乘机接过话道:“那姑娘的叫声立即引来了两名官军,是那王作虎的跟屁虫,一到场就给了我和顺子哥一人一个响的,并准备对小姑娘下手,当时......”郑九宝突然停了下来。
宋大顺接回话题,“当时,九宝一时冲动,再也看不下去,抡起屋角的担水棍子就朝着准备动手的那人后脑勺用力劈了下去,情况紧急,我也顾不了那么多,抓住另一名的辫子用力将其脑袋撞上了墙壁,瞬间两人生死不明...."
"干得漂亮!”杨莫不禁拍手称赞。
“那小丫头见此也吓呆了,再也没有呼叫,我二人心一横,既然祸事已起,不妨协助小丫头一并逃走,所以才取了那二人的军刀,拿起仅有的细软,带着小丫头从伙房旁的小树林逃了出来......”
“那,小姑娘呢?”杨莫问道。
“我们把她安顿在这个岩洞里,嘱咐她不要出去,我二人准备去附近觅条舢板无果,就打算进林子砍树扎个筏子,就......”郑九宝又停顿了。
“就遇到杨老弟你了,看你在林子里无头苍蝇一样窜了几圈,以你的装扮我们断定你恐怕是前来打探炮台修建的奸细,所以打算生擒后回去领功,有此功也不惧那姓王的再找我兄弟二人麻烦,何况他也是作恶在先有违军纪!”还是宋大顺表达能力好一些。“可天黑前回到此处,那丫头却不见了踪影......”
“原来如此”杨莫轻声道,不由得都向二人投去敬佩的眼光,此二人还挺正义!转念又道:“荒山野岭,那姑娘想必也走不远!”
“我们搜寻了差不多两个时辰,也不见踪影啊!”郑九宝道。
“但我们见你久坐岩石,若有所思,想必你真的是不知去向,这官军夜巡马上来了,我才吩咐九宝提醒杨老弟。”
“哦,我明白了!”杨莫向两位一拱手:“谢谢顺子哥、九宝老弟!”顿时感觉眼前的两人亲切了不少。
“还没问杨老弟为何迷路在此山林中?”宋大顺一拱手回礼后问道。
“我.......”杨莫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合适的解释,随即道:“我看我们还是先找到小姑娘吧,我的事慢慢告诉你们,反正,绝对不是坏人!”
“哦”二人齐声应到,似乎对杨莫非常信任,这个时代的人单纯!
“总之,我们现在是好朋友啦!”
“好.....朋友?”
“呃,好兄弟!”
二人这才欢喜地忙点头:“三生有幸!”
于是,三人熄灭火堆,走出岩洞,一头扎进月光下的夜色中,九宝压着嗓子喊:“翠儿姑娘!翠儿姑娘!......”那姑娘必定叫翠儿。
百度搜索 莫来大清 天涯 或 莫来大清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