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乱明何去 天涯 或 乱明何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不知为何我们要从后门进?那秀才一进书房便满脸疑惑的问道。只见那知府半开玩笑的说道,怕被人看到!
那秀才先是一愣,然后便好奇的问道,难道知府大人不打算让别人知道?这秀才心里感觉费解,这个大人如果只是要利用他的话,绝没有必要这样做,直接把自己从大门带进府邸,更能彰显自己的目的啊,难道这个人并不是为了利用他?那秀才开始自己犯嘀咕。
那知府好像看出了那秀才的想法,慢慢的把他找这秀才的初衷说了出来,只见那秀才听完之后才打出一口气,心想逃过一劫,原来大人是想从我这了解南阳府的民情啊!不早说,害得我这么担心。
只见旁边那个所谓的随从瞬间就暴怒的说道,你这小子,知府大人找你还能有什么恶意吗?你怎么可以如此看待我们!
这时知府劝慰那随从道,他久历官场险恶,这样的防备心还是可以理解的,我在朝廷上也经常这样,就不用苛责他了,这位公子不必介意,我这随从有的时候就是这么随性,有失言之处还请海涵,还是给我说说这南阳的民情吧!
嗯,那秀才本来对那随从的插嘴很不满,因为他认为一个随从没有权力在知府大人的问话中插嘴,觉得这样的行为很不尊重自己,但是看到知府大人都没有怪罪那个随从,而且还替那随从赔礼,可见那随从不一般,所以也就不再计较,然后那秀才开始慢慢的道来那南阳的情况。
在南阳地界,无法避免的要说到这唐王,这唐王在南阳府内可是荒淫无道,骄狂跋扈,就我知道的事,这唐王手上不止几条人命的官司,可是地方官员都畏惧于唐王的势力与权力,所以也不敢接手那些官司,以至于很多人有冤无处伸冤,并且这个唐王大肆在地方兼并土地,以至于很多自耕农被迫成为唐王府的佃农,他们不光要缴纳国家派下来的高额赋税,还要给唐王缴纳大量地租,相比知府大人在路经北门的时候还看到一些难民吧?那不是特例,整个南阳城基本每个巷子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难民,还不包括城中的乞丐之流,这些难民大多都是因为缴纳不起国家的赋税和唐王的地租。
难道周围的土地都被唐王兼并了?知府问道。
那到不至于,可是你要明白,唐王拥有如此的权势,肯定会培养自己的地方势力,地方的人肯定会依靠和贿赂唐王,那些大地主因此更会肆无忌惮的兼并土地,甚至有很多当地卫所的将领因为贿赂唐王,私下把军屯的田地私有化,把卫所军户变为自己的佃户,同时还吃空饷,一旦南阳城需要军队的时候,那些被当作佃农的军户还要上战场,所以也有很大一部分军户为了躲避高额的赋税和参加战斗而宁愿到别处当难民。这南阳府也有很多,毕竟河南是藩王最多的省份。
原来如此,那我为什么看到这南阳城的市民也面黄肌瘦?知府问道。
这南阳城的大部分官员勾结唐王府,在城中增加了很多赋税,而且很多衙役也自己私下搜刮民脂民膏,这是其中一个原因,最近这几年南阳城周围的村庄很多农民流失,大量土地荒芜,再加上最近几年的天灾,整个南阳府粮食奇缺,这是另一个原因。
这时旁边那个随从随即问道,那可以从别的省份调来粮食买呀,那知府也说道,既然这里缺粮食,那商人来这里卖粮食应该还是有赚头的,为什么还会使南阳城如此?
知府大人有所不知,这南阳城最重的税就是商税,很多商人经过南阳府就算不在南阳府做生意都要缴纳不少的过路费,更不用提要在南阳做生意时要缴纳的积货税,个人税等等各种名目的税收,所以就算南阳这个时候闹饥荒了也不会有外省的商人来这里卖粮食。
那我为什么在路上看到了许多粮食店?知府又问道。
大人有所不知,这南阳府不缺粮食,你要知道这天灾才持续多久,听说唐王府内就有够南阳府上下吃上三年的粮食,不过这唐王不会怜悯这天下的百姓,他所关心的是他的个人名利,每当有朝廷派人到南阳视察的时候,唐王就会从府里拿出一些粮食在城门口施粥,用来博取朝中名声,你刚才说的那些粮食店没有一个和唐王府脱得了关系的,他们基本都是唐王把控的,每当出现饥荒或者粮食歉收,这些店铺就会把粮食的价格翻倍的往上提,当然当南阳地界的饥荒非常严重的时候唐王也会适当的降低粮价,这也是为什么南阳府至今没有发生大规模饥荒,但是大人看到的都是面黄肌瘦的市民的原因。
后续那秀才有滔滔不绝的说着关于那些达官贵人丧尽天良的罪行,每一个都会让人刻骨民心,都会让人不寒而栗,就在愤怒之中这三人讲个良久,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这三个人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三个人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睡到,他们的讨论,讨论着这时间的不平,这世间的黑暗,他们试图道尽,但是他们没有在短暂的夜晚把那些道尽。
逐渐,整个南阳城都被黑暗笼罩,就连那些达官贵人在西城的笑声也越来越小,那象征着他们宣泄快乐的灯光也越来越暗,直到整个南阳城都沉浸在黑暗中,直到大家都沉睡在这乱世的黑夜中!
百度搜索 乱明何去 天涯 或 乱明何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