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乱明何去 天涯 或 乱明何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一批一批的衙役的搜刮下,基本每家的村民就连来年的春种都不足,更何谈口粮呢?大家跟我流亡去吧,在这里我们肯定是活不下去了,一个村民说道,大部分村民还是很眷恋自己的故乡,因为这个让他眷恋的土地毕竟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然而他们的内心却也有对故乡的抱怨,对养育自己几代人的土地的抱怨,他们抱怨为什么今年粮食产量不够他们生存下去,而很少有人去思考生存不下去的真正原因,也许他们不敢说出或者去想那种非常反抗的原因,所以大部分村民既怀着眷恋又怀着抱怨。
一批一批怀者对故乡眷恋的村民被迫的离开了他们世居的故土,犹如荒野孤魂行走在那些不属于他们的土地中,老者,孩子,体弱者,相继在这个残酷的征程中累死,饿死,渴死,死在走向远方希望的路上,怀者对生存的希望,村民们希望其他地方并没有饥荒,并没有旱灾,并没有剥削,他们此刻宁愿相信自己是个例,其他地方还是太平盛世,所以流亡成了他们活下去唯一的希望。
报,大人,小石村以及傍边的几个村子的老百姓基本都逃亡了,我们几个人去收税的时候连人都找不到,这个赋税该怎么征?
把城中的商税提高,把城中的个人税提高,对!还有你们这几个衙役的薪水也要降一降,就这样,你们去街道那边收税去吧!
几个衙役愤愤不平的走在街道上,其中一个衙役说道,我们工作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把我们的薪水扣掉!这让我等还怎么去酒肆喝酒?
另一位衙役冷笑道,我们去问那些商人多要点税不就可以了?反正他们有的是钱。
几个衙役来到一家商铺门口,对着那商人说道,今年的税银提高一倍。
这税不是交的好好的吗?怎么又要多交税?
辽东鞑子又来闹事了,要增加对辽东军的军饷,这是为了给他们筹措军饷的税,所以把税提高了,别抱怨了,赶紧把税交了!不然别怪我等不客气!
这商人没办法,只好交税,待这几个衙役慢悠悠的走离了街道,几个小商贩聚在一起说道,这样下去大家不但不会挣到钱,还是要亏本的,我们要不要也跑了算了,与其在这等死,不如出去找找别的商机?其他几位商人也同声说道,我等也只能如此了。
官家这是收上来的税银。
嗯,你们下去吧!
几个衙役退下之后,一个衙役说道,喂你多收到了多少钱?另一个衙役说道也就十几两吧,嗯,我也是,那个衙役也说道,走别想那么多了,我们去酒肆喝酒吧!
几个衙役乐呵呵的走进酒肆,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战绩而十分开心,小二!小二!
诶,怎么没声音了?走我们进去看看。
喂,小二,来客人了怎么不接客?
那小二无精打采的回答道,店家都走了,这店也盘出去了,不开了,所以我也就不用接客了!
怎么会这样?一个衙役惊诧的说道。
店家实在交不起税银,昨天晚上就连夜跑了,这个店铺也被官家盘出去了,说是抵税银了。
诶?我等专门没有来你店里收税,你们怎么还是交不上税银?另一个衙役奇怪的问道。
唉,不说了,你们几个去乡下收税的时候,官家派了他们的家丁来店里收了好几次税了,几位大人还是另寻酒肆吧,我过几天也得走了,这地方真的是没法呆了!那小二一脸生无可恋的回答道。
几个衙役开心的脸庞也顿时消散,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他们那么认真的执行公务,只是学着官家赚点小钱,就会导致这样,他们现在连喝酒的酒肆都找不到了。
报,前线军报,一位传令使走到宫门口,在大殿上上朝的崇祯接到军报后,脸上的镇定自若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鞑子又从喜峰口进关了,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制胜良策?
平时特别喜欢讨论天下大事的百官此刻竟无人出来说话。
崇祯急切的问道,兵部尚书,现在京城还有多少兵马?还能调集多少官军来京城驰援?
兵部尚书怯懦懦的走出来说道,京城有三万禁卫军,但是具是兵器残旧,不堪一用,此刻可以调来宣大的卫所军,还有山东的卫所军,不过这两处也是欠饷久矣,如果不发给粮饷估计也很难调动。
户部尚书,如今国库中还有多少钱粮?
户部尚书慢悠悠的从队列中走出来说道,前段时间陕西,河南大旱调集国库钱粮赈灾了,现如今国库就是个空壳子。
如今这鞑子入寇京畿,府库空虚,诸位爱卿可有退敌良策?
内阁首辅,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臣不知。
吏部尚书,你有没有什么想法?
臣不知。
诸位爱卿,现如今社稷危难,尔等何不捐些资产以作饷银?
内阁首辅?
臣家中有老母需要照养,族人几十口需要维系,臣实在拿不出许多银子,这五千粮是臣每日粗茶淡饭节省下来的,希望能对朝廷起到一定帮助。
内阁首辅果然清贫廉洁,竟为国如此,真忠臣也!
我等原捐。。我等也愿捐。。。
崇祯一场乞财下来,也就弄得十几万两银子,捐的最多的还是内阁首辅那五千两,以下的诸尚书,诸侍郎,基本也就交个小几千两。
退朝后,崇祯气愤的说道,平常安宁的时候他们朝上话语挺多的,今天遇到事情了,一个二个的没有什么良言!这几个尚书,阁臣那个家里不是上千亩,上万亩家田?一个二个都给我哭穷!真让人失望!
退朝后,几个阁臣走在一起,一个阁臣说道,首辅大人今天是出了血本了?哈哈哈!
唉,不提了,这个崇祯竟然问我们要钱!这好端端的大明内帑里不有的是银子,还问我们要!真应该当初另立皇帝,真让人失望。
至行大哥,至行大哥,有消息说鞑子入口京畿了,好多商家都往南跑了!
嗯?朝中大臣就没个对策吗?
谁说不是呢!我听说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要银子,说是要充做粮饷,支援军队作战。
诶?之前倒阉的时候不应该有很多银子吗?国库怎么会没有银子呢?
谁知道呢!
你好生在家呆着,我去去便回。
开门!开门!我是刘直!
原来是刘公子,快请进,快请进,请公子现在客厅等待一会,我这就去人。
不一会,一个白发苍苍显得非常颓靡的老人从庭院慢悠悠的走到客厅,那老人显然感觉很吃惊的问道,至行今日为何匆匆来此?
本不欲打扰师父清修,可是这几日朝廷内部的事情让我感觉很不安,所以来找师父请教,还望师父不吝赐教。
怎么?发生了什么事?
关外鞑子入寇京畿了!
什么?唉,该来的还是来了。
这么大的事没人给您老说?
最近老夫身体欠佳,而且本就是图个清闲,故而也不与外界走动,所以不知道,但是鞑子入寇京畿这么重要的事,你不在职位上恪尽职守,跑到这作甚?
唉,我一个谏臣又能对这世局有什么影响,东林党把持朝政,整个朝廷上下竟然没有一个可以为君分忧的,还逼得当朝天子问臣子要钱以资军饷,真的是乌烟瘴气!
这也是意料之中,不必太过难受,想当年我还是天启朝臣时,便多次向先帝谏言,东林党纯属夸夸其谈之辈,无一人有堪当大任,想先帝在位之时尚且对于东林党有所戒备,才使得前朝天下大抵稳固,如今天子,轻信东林士子,让东林士子把持朝政,怎不会酿成国患!
如今天子视听皆被东林士子蒙蔽,我做这谏臣实在不能拯救这天下乱想,我也想效法师父,图个清静。
你乃是老夫最中意的门生,你若不辅佐这危如累卵的大明王朝,难道要眼睁睁的让这帮东林士子祸害大明社稷吗?
可如今朝中皆为东林士子,如之奈何?
我本先朝老臣,与天子尚有一份情谊,带我这就进京面圣,与汝讨得一份实差,不知意下如何?
倘若如此,我定能倾尽毕生所学匡扶这危如累卵的大明朝!不过如今东林党控制朝政,师父又如何能进得了这大明皇宫?
这你就不用为老夫担心了,你快回汝住处,好生准备,待我消息!
多谢师父,我这就回去准备!
待刘至行走出府邸后,这位面容沧桑的老人,神清之中更显得憔悴了许多,看着远去的背影慢慢的说了句,如今大明朝真正在意 这天下的臣子难道只有我等师徒了吗?
报,皇上,蜗居城东的那位老臣请求面圣,那太监心里忐忑的说道。
嗯?快宣!
老臣年迈昏聩,不能为国分忧致使天子朝前受辱,老臣无能啊!刚见到皇帝的老臣,不及行礼,便是哭泣的说道。
爱卿年迈,切勿行礼,不知老臣入宫有何见教?
老臣不敢言见教,只是因为最近听说鞑子入寇京畿的是忧心忡忡,又闻皇帝于大殿之上为国事受辱,老臣实在夜不能寐,坐立不安,这才斗胆进宫,以输己见,还望吾皇拨冗聆听。
爱卿这是何处此言,当初老臣扶我上位之功尚且不谈,就爱卿这忧国忧民之心也让朕深感倾佩,如有谏言尽可直言。
吾皇如此看重老臣,老臣也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如今外有鞑虏入寇京畿,残害大明子民,对大明社稷有倒悬之患,内又有东林士子把持朝政,阻隔吾皇视听,望我皇早做打算!
爱卿忧国忧民之心,朕自是知晓,但这东林士子把持朝政,朕缺不能苟同,你看这如今天下士子安于学业,大臣勤于朝政,鞑子入寇京畿,实在是武人弄权,不修兵戈所致,在家上今年大旱频发,故而国库空虚,这等东林士子如今大殿之上仍愿意以己之资以充军资,可见忠心,爱卿不必太过担忧。
唉,老臣老了,天子听不进我这昏聩之言了,老臣有一门生,颇有才能,此人之才可以辅国,如今却只做一谏臣,老臣希望吾皇能给他一个实职以展抱负。
此人名甚?
姓刘,名直,字至行,寿春人士,还望吾皇能提拔用之。
老臣忠言,朕已知晓,还请速速回府,切勿伤着身子。
老臣多谢圣恩,这就告退了。
这老头竟然持功自傲,当着朕的面要官,真让朕失望,唉,不过念在这老头为国操劳的份上就给那谁一官半职吧。
唉,天子昏聩啊!竟然听信东林士子之言竟如此,难道大明的气数真的快尽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经朕审察,观刘直为人端庄,敢于谏言,恪尽职守,特令为南阳县县令,钦此!
臣谢主隆恩。。。
这天子宠信东林士子如此,真令人失望。
不管这么多了,能在这乱世保一境平安也是份功德了。
百度搜索 乱明何去 天涯 或 乱明何去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