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宋往事 天涯 或 宋往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三人并没有久等,大门很快又被打开来,只不过不是童子开的门,开门的是个青袍年轻人,见到王桐,稍稍一愣,随即拱手笑道:“果然是王学长。”王桐摆了摆手,道:“幼之,别来无恙否?”
“随老师于书院教教书,倒也荡不起波澜。”
说罢,两人相识大笑。
王桐先是侧身指向王樟道:“这是我家幼弟,你们当初见过面。”
年轻人点头称是,眼光又转到了李定身上,王桐随即介绍道:“这是我前些日子收下的学生。”又对李定说道:“这是张维,你师叔。”
李定站在两人中间,拱手对张维行礼。
张维笑着摸了摸李定的后脑勺,打趣道:“小友可是我学长的大弟子啊。”
片刻之后,张维便带着三人进了书院,李定紧跟在最后,脑袋在肩上转来转去,能听见讲课的洪亮声音,也能看见匆匆来去的学子。他这初建不久的岳麓书院充满了好奇心。
王樟见此,便一边行走,一边回头轻声对李定介绍起了书院,众人多次拾级而上,来到了书院深处,再回望,已能俯望层层屋舍上的青黑石瓦了。
张维指了指面前的门,道:“山长已经院内等候了,学长暂且进去,我先去上课了。”
王桐点了点头,目送张维下了台阶,才扶正衣冠,推开了院门。
院门不宽,李定站在最后,视线完全被先生和王樟的宽袍遮住了。
只能看见先生后背躬下,似是在行礼,院内传出一人的声音来,“既然已经有了功名,还留在潭州闲度光阴做甚?”
声音沙哑却有力,李定听来,说话之人应该是和祖父同等年龄,而且能让先生行尊礼,应该是先生的先生。
果然,只听见王桐答道:“学生无心任官。”
院子再次静了下来,背后隐隐能听到学子的读书声,李定看着前方先生一动不动地躬着的后背,猜测着造成现在这个场景的原因,“先生有了功名?却没有被起用,为何?”
过了许久,院中的声音才重新响起,“罢了,进来吧。”
三人依次入内,李定站在先生的侧后方,才看见那山长,坐在亭中石凳上,手中拿着一本书,也不知有没有在看。
“这是你的学生?”
“城中李府公子。”
“好生教导便是。”
山长说完,放下了手中书本,转过头来,示意三人入亭中,李定抬头看了看,亭檐下的牌匾书有枫亭二字。回想到自己前身来这旅游的时候,并没看见过这么个亭子。大概是后边被毁了吧。
待到三人站定,山长又对王樟问了几句,都是教导的话,听来厚朴,却不枯燥。老人又对李定问道:“李府小友取何名?”
李定有模有样的行礼道:“晚辈李定,家父李府,石。”
山长点了点头,“定国安邦之意?,那更当潜心修学,待他日成就功名。”
李定拱手称是,便退到了一边。接下来,就没他什么事了。
山长示意王氏兄弟坐下,也招呼着李定坐在一旁的环椅上,李定下定决心为先生长面子,坚持立侍先生身后。如愿从这位山长眼中看到了满意。
山长问了问王桐近况,话锋一转,突然问起:“之后可有前往京都的打算?”
王桐答道:“学生的确没有打算出仕。”
听到这话,李定看到山长眼中透过一丝失望,“十年寒窗,研习书经,未能得机会施展本领,却是养了一身的傲气,何故?”
王桐平静答道:“学生自知天资愚钝,即使侥幸进士及第,也不敢说兼济天下这类的话语,只想潜心读书,修正自我,至于傲气,学生以为是没有的?”
“荒唐!”
山长的声音忽地变得严厉,王桐随即起身来,双手作揖,将头低了下去,一副“任你风吹雨打,我油盐不进”的模样。
山长似是在平复气息,待到片刻之后,才又说到:“老夫当初教你的是经世济用之学,你当初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如今,只因有奸人作梗,就忘了圣人之道了?”
王桐没有回答,只是将头埋的更深,山长又说到:“咱们读书人也只是这天地一片蜉蝣,归根结底,与那目不识丁的农夫是没有什么差异的,但,人生如白马过隙,在这数十载光阴中,你,我,还有这书院中岑岑学子,不仅仅是要安身呐!我们是要以继圣人之学,开天地太平为己任的!”
李定听到这,心中不免泛起波澜,这话在他这现代人的灵魂中犹如晴天霹雳,震的人耳晕目眩。他不自觉的想起那著名的横渠四句,似乎理学在此时已逐渐有萤火飘荡了。
王桐同样被这话震慑到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徐徐答道:“学生受教,但,学生有心无力。”
山长犀利的目光扫来,掠过李定时,李定心中一惊,心想这山长不会强行让自己退学,让先生去寻找门路出仕吧。
不过好在山长接下来的话与此无关,而是转变了话题,道:“回潭州三四年了,怎么到现在才来见我这个老师啊?”
王桐收了礼,答道:“学生有负先生期许,无颜以见。”
“呵。”山长一字带过,倒也没深究,继续问道:“有没有打算到书院任职?”
王桐却是摇了摇头,:“书院乃官学,学生虽有功名在身,但也有污垢缠绕,不敢给老师添麻烦。”
山长轻声叹了口气,站起身来,道:“也怪为师疏忽啊!忘了你的性子,又岂是肯服输的人,既然目前为官之路不通,那就专心修习圣人之道吧,日后再做打算。”
王桐拱手称是。
山长又看向李定,这个孩童站那一动不动,形态端庄,一丝不苟,倒是颇为入眼,于是颔首道:“这孩子,蒙学过后,送进书院来读书吧。”还未等李定开口,山长却是抛出了一个问题给李定“李定啊,今日侍立一旁,可曾听懂我们在讲什么?”
李定表面平静,却腹诽不已,“我一个小屁孩懂什么!”
他抬头看了看先生,先生道:“但说无妨。”
李定点头称是,道:“山长,晚辈没有什么看法,只是觉得,山长说的那句“继圣人之学,开天地太平”,颇有道理。”
山长听后,倒是笑了起来,王樟在一旁打趣道:“那小李公子是如何理解这话的呢?”
李定低着头翻了个白眼,又昂首道:“我还未研读圣人书,不明白其中解释,只觉得听着舒坦。”
这番话又是将院内几人给逗笑了。
但,李定话锋一转,道:“我曾听祖父说过,动而后见天地之心,天地之心以人心见之,人之心,即天地之心。而父亲曾说过,儒者立志,须是今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方为圆成。这些话我听着的感觉是与山长所讲的话的感觉是一样的。”
空气突然安静下来,李定突然有点后怕,自己好像有点作了。
院中三人皆沉默不言,李定所说的话,有的他们听过,有的没听过,但这些话,确实是能直指内心,让人自觉身负重则,但又说不出是什么缘由。
李定偷偷地打量着三人,见他们都紧皱着眉头,一言不发,更加无奈,于是轻声道:“晚辈只是胡言乱语,请山长,先生,兄长见谅。”
“不,这都是真知灼见。”山长的声音响起,“李定,你虽年龄尚小,但悟性却是极高,可切莫浪费了…”
又是山长与王桐的一番问答后,三人准备离去了,山长从桌上拿起那本书,放在李定手上,道:“送你一本《论语》,待到不久后,你就能读了,圣人言语,每每揣摩,总有新的体会,你要好好跟随你家先生学习,将来,进了书院,我是要亲自考问你的。”
李定忙拱手称是,山长笑着挥了挥手,道:“去吧,我便不送了。”
三人一路下行,出了大门,不过没再见到那张维了,想必是有事要忙。
此时阳光稍稍温和了些,李定跟在先生后边,问道:“先生得罪了什么人?”
不料得到了一个不相干的答复:“回城直接去我那,再差下人去告诉你家里晚饭不用等你了”
“学生知错了,先生!”
山道两旁,有惊鸟飞起。
百度搜索 宋往事 天涯 或 宋往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