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奉化江 天涯 奉化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天际拂晓,蔡白杨披衣而起,今天睡不得懒觉,冯督军派来的兵士,已经等候在院外,他穿上他那件三件套的西装,又把先施百货的毛背心塞到箱子里,北方尚寒,以备不时之需。至于不穿长衫,这是冯督军的建议,因为好多赶路的商人,都喜欢穿长衫,衣衫宽大,便于藏匿钱财,反倒成了沿途士兵、路匪最喜欢搜查的对象。箱子里,四样宝贝用厚厚的宣纸包裹,压在底部,蔡白杨透过衣服摸了摸,甚是放心,合上箱盖,提箱走人。
刚要上车,想起没带吃的,连忙叫住司机,回到院内食堂,张阿娘昨晚摊了夹虾肉的麦饼子,做为蔡白杨路上的干粮,进了厨房,摸索灯绳,却碰到一个东西,咣当一声砸到脚上,蔡白杨提着箱子,不方便弯腰,便喊起张阿娘来。
张阿娘就住在食堂伙房的后厢房,连忙起来开灯,灯光咋亮,蔡白杨看清是个盛放图纸的桶子,奇怪地问:“张阿娘,图纸桶怎么跑到厨房了?”
张阿娘慌张地拢着头发,一副刚起床的样子:“那天和你为徐小姐清理办公室,我看你那里这桶子很多,又结实,拿一个用来压面饼子。”
“那都是有编号的,张阿娘还是还回去罢!回头让后勤给你买个粗点的擀面杖好了。”蔡白杨随口一说,啃着麦饼子匆匆出门。
时隔不久再来上海,时局已有大不同,街头贴满了通缉布告,不明身份的武装人员沿街设卡,幸亏有建设厅开具的证明,蔡白杨和兵士才得以脱身前往码头乘船,甲板上,蔡白杨遥望码头上拥挤的人群和后面木架上示众的人头,心里明白这就是历史课本上所说的“四一二”事变,心有凄凄焉,真实地经历历史,和历史课本上一行简单的总结:“四一二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转折点。”感觉完全不同,此地不宜久留,蔡白杨计划是避开战乱中的内陆,走水路取道天津赴北京。杯抱皮箱,蔡白杨进了船舱。
安全起见,陈经理让蔡白杨买了头等舱,里面仍旧歌舞升平,蔡白杨寸步不敢离皮箱,过了会儿,实在感觉太麻烦,灵机一动,还不如演出空城计,他把四样宝贝取出,硬币夹在钱夹里,黑碗随意扔在床头,又点烟弹了些烟灰进去,小盒子放进随手的皮包内,粘衣碾般的宝剑反正也看不出来是什么玩意,一同放入皮包,手柄上依旧包着宣纸,露半截在外面,并看不出是什么。蔡白杨对自己的计谋十分得意,跑去餐厅吃东西。
带着两个穿便衣的兵士,蔡白杨一手插兜,一手提着包,黑社会老大一样来到餐厅,服务生殷勤地送来菜单,蔡白杨正沉浸在装老大的快感中,便随手将菜单推给士兵:“你们看着点吧!”
两个士兵年轻精干,这是冯督军专门给他挑选的,一个名叫张兴、一名叫马继业,比冯督军那两个卫兵态度好的多,起码对蔡白杨很尊重,他们此刻面露难色:“蔡总管,我们不识字啊!”
嗨~蔡白杨只得自己点菜,一看,全是西餐。西餐就西餐吧,蔡白杨点了三份西冷牛排,嘱咐侍者煎的尽量全熟。反正此次旅途公帐报销,蔡白杨何不享受一下,顺便不花自己的钱卖个人情?牛排好了,蔡白杨看着两个士兵面面相觑的样子,又为他们要了两副筷子,一起吃起来。
大口吃肉总是一件快事。饱餐后三人一起闲聊,张、马二人都是安徽人,像同时代的走西口和闯关东,安徽人大都喜欢到江浙沪三省讨生活。二人参加了冯督军的部队,一路征战来到冯督军的老家奉化,成了冯督军的卫队成员。蔡白杨也从他那儿知道了,原来看似神气的冯督军,也并非国府嫡系,不过一路无名的小军阀,只不过与领袖沾亲带故,北伐关键时刻又审时度势站对了队列,被领袖委以拱卫自己家乡的督军一职,成了实际上的“奉化王”。也就成了陈经理此番到奉化来,不得不伺候好的“地头蛇”。
三人正在谈天说地。警觉的张、马二人突然合住嘴,示意蔡白杨回头看,蔡白杨回头,一位衣着得体的女士款款而来,看年龄,和他接近,可蔡白杨并不认识。
女士也一副不太确定的样子,走近后仔细端详着蔡白杨,过了片刻,小心地询问:“你可是燕京大学土木系的蔡白杨?”
“额……这什么情况?莫非是太爷爷的熟人?”蔡白杨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这位女士也不确定,就干脆否认:“不好意思,你认错人了。”
女士连忙道歉,迟疑地转身回去。
要不是怎么说,好奇害死猫?蔡白杨脑子一抽,问了句:“您可是董江云?”而“董江云”,正是太奶奶的名字。
那位女士回过头:“我就是!你方才骗我?你正是蔡白杨先生?”女士一脸不高兴。
蔡白杨想抽自己嘴巴子,没事找事,这又是太奶奶,惹不起是小事,话说的不对,拆散了这桩姻缘,还有没有自己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张、马二人见状,识趣地换到后排桌椅上,给蔡白杨腾出会客的位置。蔡白杨连忙起身,给“太奶奶”请到位置上来,蔡白杨端详着自己的太奶奶,感慨这太奶奶端庄美丽的相貌,怎么遗传到了他这一代就所剩无几了?又不知该说些什么,中间隔了二代人,太爷爷和太奶奶又都在70年代就过世,蔡白杨未曾谋面,除了知道名字,别的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太奶奶却先发话了:“笔谈多年,有幸在此偶遇,上来却说不认识。唉……无情”。
蔡白杨小心翼翼地答:“时局动荡,不得不防呀!这不是确定了名字才敢相认嘛。”
太奶奶似乎对这个解释还算满意,话匣子也打开了:“你比寄给我的照片要胖些,可见毕业后生活不错嘛。你毕业后去了哪里?我最后给你寄的信,附上照片,你可收到?”
听到这儿,蔡白杨感觉出来太奶奶和太爷爷原来是笔友,这网恋奔现的场面可不要太刺激呀。心想可要替太爷爷好好表现一番,便转移话题开始追本溯源:“书信来往的多了,都忘记和你什么时候开始联系的了。”
太奶奶白了他一眼:“京津学刊,高校联谊专栏上,还是你先给我写的信,你竟然忘记了,唉……男人!”
蔡白杨替太爷爷脸红,民国学生原来这么会玩,什么网恋、交笔友,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太奶奶接着问:“毕业以后音信全无,都不知道你是生是死,且不说说这两年你干嘛去了?”
“女士优先,先听听你的罢,我就是老本行,在南方筑路。”蔡白杨把话题又搬回到她身上。
太奶奶兴致勃勃,开始讲述她毕业后的经历,原来太奶奶是医学生,毕业后在青岛德资同仁医院工作,此番来沪进修,还没结束,就遭遇四一二事变,匆匆逃离上海。
蔡白杨不断发问,促得太奶奶侃侃而谈,太奶奶也聊的神采奕奕,蔡白杨感觉这样挺好,自己也不用多言,乐得听听前辈们的往事。却在此时,张、马二人猛地起身,将他俩扑倒在地。
餐厅外枪声大作。
太奶奶吓的尖叫起来,蔡白杨连忙用手捂住她的嘴,说:“小声点,别怕!有我在!”张、马二人从包里抽出手枪,护送两人逃离餐厅。
根本搞不清楚形势,外面乱做一团,似乎有两派人马在餐厅外交锋,一派江湖打扮,一派西装革履,短兵相接,子弹打在狭窄的走廊上,船上都是铁皮,打的到处冒火星。
张、马二人到底是军人,临危不惧,拉着他俩跑回客舱,路上拐弯,迎面有两群人正在厮打,眼看躲不过去,张兴持枪大喊:“两方豪杰息怒,路人借过一下!”
江湖打扮的喊道:“既是中国人,便不是路人,与我们一起打日本鬼罢!”
话音未落,西装打扮的日本人便一枪扫过来,张兴躲开,端起手枪一枪毙敌。
狭路相逢勇者胜。
几番回合,马继业在角落护着蔡白杨他们俩,张兴手持双枪,轮番射击,又有江湖风格的那群人配合,不一会儿,日本人便都成了尸 体。
众人松了口气,有人向张兴致谢:“少侠好枪法!敢问来路?”
张兴回礼,看看蔡白杨说:“行商护卫而已,并无来路。请问阁下为何在船上这般?”
先问话的本想回答,却被其它人按住:“为国尽忧而已。”话罢就撤了,此时天色已晚,转瞬便不见人影。就留下一地尸 体。
年轻漂亮的太奶奶吓的瑟瑟发抖,也不敢从死 尸上跨越,蔡白杨心想:“替太爷爷表现的机会来了!”便背上太奶奶送到客舱,一路上好生安慰,得知同船还有太奶奶的12名同事,便放心让她回去,太奶奶不想进去,说自己害怕,想留下他,蔡白杨想那是坚决不能同意的,便心生一计,学着那些江湖打扮的说话风格,神神秘秘地说:“我此番有任务在身,有些事情无法明说,请董小姐留下地址,莫要相忘,日后我一定专程寻你,给你解释清楚,让这海上清风明月为信,再不与你断了联系!请放心!”蔡白杨学起了琼瑶腔,张、马二人强忍着不敢笑。但是太奶奶显然很受用,含着泪给蔡白杨写了地址,目送他们离开。
“太爷爷,不客气!”蔡白杨得意地走了,深藏功与名。

百度搜索 奉化江 天涯 奉化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奉化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海格力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海格力斯并收藏奉化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