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我这样的八零后 天涯 我这样的八零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4.传统钓鱼。
随着岁月的增长,做过的事容易忘却,而儿时的记忆越来越清晰,仿佛就在昨天。特别是爱上钓鱼这行,更加怀念过去儿时、少年时代钓鱼时光。稍大一点的时候,因为脑子开始想一些事了,开始研究一些新玩法了。于是乎,钓鱼就成了当时,最时尚,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玩法了。当时因为农村条件受限,我们每天都在村头小河边、鱼溏边疯玩,看别人在钓鱼,觉得挺有意思的,经常就是一个人在钓鱼,周围聚一堆人,当钓到鱼时,最激动的却是围观的人,好像是他们钓到的一样。后来,自己也非常想学钓鱼,可是没有装备,于是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开始了人生第一次(DIY),钓竿是用农村常用来搭瓜架的硬竹竿,超硬调,为寻一根大小适宜的竹竿,我会翻遍成捆的竹竿,为此没少挨家人的“毒打”。鱼线,就是用化肥口袋封口线,也是那种透明的细线,看着和大人用的鱼线一样一样的。鱼钩,就是用小号的缝衣针,在煤油灯上灼热,拿二把钳子弯曲成型就成。铅皮,就是用牙稿皮,多卷几圈就成了。浮漂,就是用鸡毛粗节部分,或者干大蒜心,剪成相同的1.5公分长,再用鱼线穿过,就是最原始的“七星漂”了,灵敏度超级好。
串好漂,绑好钩、捏好牙稿皮,固定到竹竿上,然后在田间挖好蚯蚓,激动的时刻来了。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小河沟边,串好蚯蚓,下竿钓鱼。那时候,农村每条小河沟,鱼很多,什么锂鱼、鲫鱼、白条、鲶鱼等都有,就看你能不能钓上了。刚开始,不懂得钓鱼的技巧,只要看到“七星漂”沉到水底了,就提竿,时机和力度把握不够精准,常常是蚯蚓被鱼吃完了,提竿晚了,而没有钓上鱼。要么就是提竿力量太大,再加上竹竿比较硬,经常是光钓到鱼嘴,不见鱼身,太吓人了。往后,钓的次数多了,装备也不断的改进,技术也更进了一步,钓到鱼获的机会也挺多的。经常性也出现了,手里提着鱼,拿到父母面前说:我钓到了大鱼、脸上两眼放光,一脸的成就感,那种喜悦就真如小学考试得了双百分一样,虽然在多年过后,我所钓的鱼获比那时多很多,但那荡漾在心理的强烈欢喜却犹不及。一个人,一生可以忘却很多人,但始终会有一个人不能忘怀。一个人,一生可以忘记很多事,但儿时垂钓记忆却永不磨灭。
5.野钓黄鳝。
黄鳝,我想大家都知道,每到水稻秧苗插到田里的时候,过几日,你就会发现,在田坎上、水田里、水渠边上、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洞穴,洞穴比较明显这也是钓黄鳝重点之一,一般的洞穴为成人大拇指粗细的孔洞,只不过洞口稍大不规则;又或者黄鳝将洞穴藏在水边的小水洼下;再就是石头缝下、碎石堆中,杂草下的泥洞。“狡兔三窟”,其实黄鳝也一样,通常有2个以上出口,但肯定会有一个靠近水面,因为黄鳝的鳃退化呼吸需要将头伸出水面,上文说了黄鳝不喜流水,越是安静的地方越是黄鳝筑巢的好场所。和钓鱼一样,钓具也是自己(DIY),小时候我们最常用的钓黄鳝的工具,就是用一根5号粗细的铁丝,或者用旧自行车轮子的辐条,拆下来,都可以。一端打磨成针尖形状,然后用钳子钮成鱼钩样,到就近田间挖好蚯蚓,带好蛇皮口袋,就可以出发了。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施钓,因为黄鳝吃食不分时间断,只要发现有小洞穴,就可以钓了。钓尖串上蚯蚓,然后在洞口处轻轻的晃动,如果黄鳝不吃,再继续向深处洞穴,一般只要洞穴中有黄鳝经过几次逗钓,都会前来吃食,吃饵后黄鳝会迅速缩回洞穴深处,此时就要抓住铁丝,松一下,提一下,慢慢往洞外扯,不多会就会钓上来。我个人觉得,钓黄鳝是比钓鱼要简单一些,所以多数时候,收获也挺不错的,难点就在于,是否能够找到黄鳝的洞穴。黄鳝不像鱼,个体小,大人觉得将黄鳝做菜,不划算,所以一般都是我们自己做。俗话说的好“鸡鱼面蛋,不如火烧的黄鳝”,就是这个意思。将钓到的黄鳝,开膛破肚,清洗干净,切成3—4公分长的小断,放在干净的荷叶上,撒上辣椒面、盐、味精、花椒面等包好,烧一堆火,将包好的荷叶放在火堆里烧,待到荷叶外皮全部烧成黑色,成黑碳,并有清香味道时,取出来,剥去黑色表皮,一阵绝世香味飘出,每当此时,周围的小伙伴都会不停的吞咽着口水,瞬间分食,那种味道,真的是没法形容,我觉得世上再美丽的词藻也形容不出这种美味。

百度搜索 我这样的八零后 天涯 我这样的八零后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我这样的八零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七月半的小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七月半的小子并收藏我这样的八零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