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海印 天涯 海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在南沙巡逻多日,水兵们也懒得记“今天是几号,星期几”了,能知道24小时,白天和黑夜即可,有点像鲁宾逊给土著朋友起名“星期五”,不问时间,只问大海,今天是何时!
舰上的补给也越来越少,食物还能支撑一周左右,淡水储备告急,人员的日常用水,基本上靠老天爷。
“舰长,舰上淡水不足了,你看是否请示下基地补给下?”,机电长向舰长报告。
舰长也知道远航,主机设备所需淡水是个问题,舰艇自身带有淡水净化装置,基本上是一吨油换半吨水,代价太大,还是要节约,基本上不用。
“再坚持下吧,水舱里的水,全部用于机器,舰员用的水,靠天收吧,此次远航也就是测极限自给力。”,舰长再三考虑,还是不能发报,全舰的潜力要再逼一逼。
多数时间,军舰只能随着海浪四处漂移节省燃料,只在出现敌情时,才发动主机前往查证,遇到礁盘时,放小艇登陆查验。
别看南海的小礁盘,地方不大却有人居住的痕迹,有棚子有灶台,有时真是感叹人的伟大,适应能力之强超乎想像。
“前方发现礁盘,有高脚屋!”,观察哨报告。
值更官举起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着。
“应该是我方礁盘,有五星红旗!”,值更官报告大队长。
大队长与舰长对着海图,寻找着标识,是“赤瓜礁”。
赤瓜礁在南海的南端,离最近的永兴岛约830公里,离海南岛则有1600多公里,当年只是露出海平面的礁盘,自1988年“314”海战后,建设有高脚屋3座,有一个班的兵力驻防,每半年防换一次,每周由补给船送补给,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时,半个月没补给都属正常,可想而知,驻防官兵的心理得有多强大,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到了2014年,赤瓜礁完成填海作业,目前已有6平方公里左右,驻岛的设施及环境极大的改善,成为永暑礁、华阳礁、美济礁南沙铁三角的中心,现在应该叫岛了,几个岛礁均在200公里范围内,并建有直升机机坪,成为南海的重要战略支撑。
“准备放艇,登礁。”,大队长命令到。
“前主炮班、报务员、卫生员,中甲板集合。”,值更官传达指令。
军舰放下小艇,人员依次通过舷梯上艇,正准备出发时,大队长突然喊停。
艇上人员一脸疑惑时,都在反思着,是按部署操作的,没什么违规的啊,怎么回事,这时却看见炊事班送来了蔬菜和淡水。
大伙暗地里为大队长的细心点赞!
“我是536舰,正准备登礁,请确认。”,信号兵向高脚屋打出旗语。
“收到!欢迎登礁。”,高脚屋回复到。
“检查枪械,关闭保险,报告情况。”,带队枪炮班长低声命令到。
“56式***2支,***手枪1支,7.62弹药70发……”,登礁人员按《水兵条例》程序核报。
“欢迎,兄弟!”,小艇还未靠上高脚屋,驻守的兄弟们挥手致意,一脸真诚的笑脸,如同《甲方乙方》镜头中等待亲人的场景。
登上高脚屋,才发现驻守此地兄弟们的不易,一共三个高脚屋,大一点的直径有5米,清一色地铺,一个简易的工作台,一台发报机,一台发电机和一台手动发电机,四个瞭望口,两支14.5高射机枪,满屋的枪油味混杂着各种气味。
可想而告,每天生活工作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除了无聊就是压抑,真不知平时他们是怎么渡过的,看到这些,同为军人的水兵们眼眶湿润了。
当看到蔬菜和淡水时,驻礁的兄弟们把水兵抱得更紧了,驻礁班长带着水兵们参观了另外两个高脚屋,当走到最小的高脚屋时,班长介绍到:这是最早的高脚屋,现在基本上不用了,养了一头小猪,小猪不挑食,养了半年多,还是这么大,没怎么长,大约60斤,一个字“廋”,但很精神,猪粪用来网鱼,一举两得。
看着可爱的小猪,折射出驻礁兄弟们的坚强。
通过简单的沟通,原来驻礁也是相当的危险,曾在一个夜里,除了一个兄弟身体不适,返回基地疗养,后被隔离审查半年,提前退役。
那天夜里,一个班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礁上,融在祖国的海疆里,就在那个弃用高脚屋的墙上,剥开墙皮还能依稀可见暗红的血迹,足见当时的凶险。
守礁的兄弟或多或少都有些失眠,时刻得竖起耳朵,个个练就了“耳诊”神功,一海里外的移动物体,就能知道是补给船,还是渔船,还是敌国的舰船。
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与后方通讯,听听女声也是一种安慰吧,一到联络时间,大伙都竖着耳朵听那天赖之音,对于他们而言,是极大的享受。
这里不是祖国大后方,而是最前沿,一切皆有可能,也算是给我们这些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一个警示,南海就是在前线,容不得你犯错,那怕是一点的疏忽,可能都是致命的。
临走前,驻礁的兄弟送上一堆漂亮的海螺,水兵们把随身带的香烟都留了下来,相互久久拥抱。
夕阳洒在这群守碓人的脸庞上,古铜色的坚毅,炯炯有神的双眼,有种大片的感觉,至今印象深刻。
回到舰上,枪炮班长汇报所见所闻,让全舰官兵的致敬,化作两声汽笛“敬礼”,高脚屋方向也传来三声清脆的枪声,回荡在礁盘的上空。
政委也及时让枪炮班长现身说法,讲目前的严峻形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太平盛世,我们是在前线,敌情复杂,随时要提高警惕,说到心里去了。
当夜巡航至永暑礁附近漂航,在广袤的南沙群岛,夜是那么的安静,只有海涛拍打舰体的声响,一轮圆月挂海空,月光洒在海面上,那夜空中最闪亮的群星,在海中跳跃着,像音符又像跃动的海精灵,一闪一闪亮晶晶,整个世界如此寂寥……
水兵们头枕着波涛入睡,值班的水兵瞪大眼睛搜索海区,生怕错过什么,雷达兵聚精会神盯着蓝色的屏目,分析着那些是移动的物体,那些是海底的礁盘,声纳兵听着海底交响曲,甄别那些是海洋生物,那些是水底的敌情,看不见的电子信号反复扫描着海区……
“嘀、嘀……”的报警声,触动了雷达兵的神经。
“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现移动物体向我舰靠拢。”,雷达兵大声汇报。
“注意观察,测定大小速度。”值更官指令。
“大小50米左右,速度10节。”,雷达兵报告。
值更官快速翻看周边敌情舰艇名录,查找对应舰艇型号。
“某国炮艇,或是**艇。”。
如是某国舰艇,最近的金兰湾也有500多公里,小炮艇续航无法到达,那只有某国控制的岛礁部署的舰艇,或是台湾控制的太平岛部署的舰艇,此两岛离永暑礁海域最近,约40公里左右。
值更官与航海值班人员反复测算,最终因敌情复杂,小心为上,叫醒了大队长和舰长,南沙情报官也紧随到了作战指挥室,此时四个目标越来越近,大队长不敢疏忽,下令拉响战斗警报,一时间警铃大作。
5分钟各战位就序,舰艇也启动,火控雷达锁定目标,从雷达反射情况看,目标对雷达锁定无反应,大队长才松了口气,说明目标暂未发现我方。
“537舰,你舰机动至我舰右后侧2海里。”,大队长下达命令。
不一会,537舰消失在黑夜里,536舰作为诱饵也好,突前也好,总不能让两艘舰被人包饺子。
“目标离我舰15链,三个目标调整为西北方向靠拢,一个目标朝东北方向靠拢,预计10分钟后交汇。”,雷达兵报告。
“两车进二,方向目标,前主炮就位,前副炮就位,导水部门锁定目标。”,大队长连续下达几道指令。
“正前方发现目标3个,左舷目标1个。”,观察哨报告。
“妈的,虚惊一场,是四条渔船。”,大队长拿着望远镜愤愤道。
“打照明弹,发信号,停船接受检查。”。
三发照明弹瞬间把夜空照的如白昼,四条渔船从未见过这阵势,调头逃窜。
“537舰,合拢收网!”。
几个回合下来,渔船那里是军舰的对手,一艘渔船晕头转向钻进网里,另外二艘一看情况不妙,老老实实停船待查,其中一艘不甘心就范,**西冲,垂死挣扎,终究抵不过舰艇的速度与机动,被撞了个正着,失去动力,被536舰顶着一动不动。
“枪炮长带队前甲板集合。”,大队长下达命令。
“枪炮班长,你带2人到弹药库取枪,其他人带消防斧跟我到前甲板。”,事发突发,让枪炮长略微慌了,只能看到什么就拿什么了,一群兵拎着斧头,在前甲板集合等待着。
别说这些常年在海上打鱼的渔民,生存能力确实强,十几个人从光滑的舰首爬了上来,着实吓人一跳。
登上舰后,统一标准姿势,个个抱着头蹲在前甲板,看样子是经常性被抓,有经验了。
枪炮长这群人只有2把斧头,一时间大家都僵在那,不知所措。
“来了”,枪炮班长带着***,气喘嘘嘘及时就位,有了枪在手,大伙才有了底气。
国语、广东话、福建话、英语轮流上,没反应,可急坏了枪炮长,这些人油盐不进,只得下令全绑了,漂亮的水手结用在这群人身上了。
那夜月光出奇的亮,一群典型南亚人的面孔,带着恐惧的神情,加上语言不通,双方都很紧张,个个神经绷到极限,只需一丁点火星,后果将不堪设想。
“新操,鹅佬,……”,情报处长一番鸟语,打开了双方互通之门。
接下来,叽叽喳喳南亚风情的语风,让大伙知道了,是伙越南渔民。
“这里是中国海域,你们是非法越境……”,情报处长用听不懂的语言,严厉地告诉他们,这里是中国的地盘,不能在这里打鱼!
按照流程,收缴非法入境者的生产工具,渔网、对讲机、给养等,放人放船驱逐,个个磕头作揖回船,充分展示泱泱大国的风范。
快到东方鱼白时,观察哨发现四条渔船始终跟着军舰,想寻仇?
“后副炮瞄准渔船警示!”,大队长下达指令,想吓走他们。
没用,还是跟着,让大队长不理解,难到非要开上几炮,才行?这样的话,也不符合我军政策啊,正着急时,情报处长建议,“大队长,让枪炮班长带两挺盘式机枪到后甲板,试试?”。
别说,这一着全世界通用,都看明白了,只见如影随行的渔船,一看这架势,调头跑了。
“哈哈,啥情况?”,大队长问道。
“简单啊,他们都知道我军的政策,晓得你不会开炮,但开枪不一样,打了没证据,哈哈。”,情报处长说出了答案。
“他们是想追上来问你要渔网呢,别看这几幅网,得好几万元呢,心疼啊!”。
在南沙巡逻的每一天,让水兵们养成了“战时状态”的好习惯,再小的情况,做最坏的准备,不敢有一点的侥幸。
就这样白天驱逐外国渔船和登岛礁核查,一天又一天,水兵们又多了些见识。
在大海上,只要有岛礁就有人,人厉害就在这,鸟不下蛋的地方,都会有渔民中转歇脚的痕迹,不管什么人走后都会留下一点食物和水,供后续遇难的渔民使用,这一传统已有千年,典型的国人智慧,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凡事留有余地。
而军舰在南海查证时,也是讲道理的,遇上外国渔民,讲完政策后,收缴物品,登记后驱离,这是原则。
海军在此海域巡航,得到消息的渔民,通过“海上电话”,一传十,十传百,中国渔船越来越多了,跟着军舰巡航,有点像老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南沙群岛“巡食”,真是军民鱼水一家亲,渔民在此打鱼的底气也更足了,经常向我们报告那些外国渔船踪迹,一抓一个准。
完成南巡80多天,终于等到上级指令,待命返回母港。
最后一天,军舰巡航至曾母暗沙,是祖国的最南端,清澈的海水,依稀可见静静躺着早年投下的界碑。
开始返航了,离敌情复杂的南沙群岛越来越远了,离祖国的怀抱越来越近了,大伙紧张的心情逐步得到舒缓。
到了西沙群岛,开始恢复正常了,回到祖国身边,大伙开始潜水,在原地等待补给船补给,难得有几天的放松时光,欣赏海天一色的风光,美哉!

百度搜索 海印 天涯 海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海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熊仲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熊仲黎并收藏海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