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海印 天涯 或 海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经过近一年的适应,536舰真正接纳了郑晓,经过一次次风波,又被任命为中士副班长,负责后报房的工作。舰艇有前后两个报房,前报房在舰指挥室下面,便于及时上传下达,是信息处理的枢纽。
后报房是备用,位于机舱边上,主机的轰鸣声和热量不时传进报房,只要出海就需要有人值班,郑晓和另外一个兄弟轮流三班倒,联通工作主要由前报房承担,后报房只是在前报房受损或是其他原因,才会接管全舰的报务工作,用如今的话说是个闲职。
本章节所说故事至今还没有解密,相关的时间和任务也只能说个大概,以免小编又不给发布。
一个明媚的夏日,在父亲的运作下,硬是逼着郑晓上了支队的军校苗子班。
“爸,我不想上军校,现在这样挺好的,还是想干个2年回地方工作。”,郑晓第一次打长途电话回家。
“我们家是军人世家,你太爷爷当年还参加过新军,后来还参加过北伐军,你们这一辈也要留一个在部队。”,父亲殷切希望。
“那好吧,不过,我还是想地方。”,郑晓还是固执表达内心的想法。
支队军校苗子班,不是谁想上就上的,而是经过层层选拔的,都是组织部门的培养对象,如不出意外,十有八九会上军校。
每天上课学习,虽说就离码头不远,但集中培训,吃住都在支队教研室,也只是闲暇之余上舰与兄弟们小聚。
开始有人戏称郑晓为“长官”了,哈哈。
苗子班里不仅有舰艇兵,还有岸勤兵,所以上苗子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退伙食费,小赚一笔,如海灶是7元/天,陆灶是3元/天,差价4元/天是要退给个人的。
因为离码头近,有时想改善伙食就溜回舰上吃海灶,丝毫没亏待自己的肚皮。
类似校园生活的日子过得很快,日子一晃,悠哉悠哉过了一个多月,一个消息传了过来,让郑晓有了人生第一次决择。
“郑晓,你还知道,我们舰有可能被选中南下执行任务。”,卫生员老乡遇见郑晓时,冒了一句。
“远航南沙执行任务?跨海区了,到南海舰队的地盘?真的假的啊。”,郑晓也很兴奋听到这个消息。
“反正支队是接到任务了,但那几条舰去,支队还在讨论,消息应该错不了,军医他们内部开会时透露的。”,卫生员老乡悄悄的说。
“对了,我们舰去的可能性较大,军医这几天都在准备了,从不摸手术刀的,现在每天都在医院里练习刀法,你懂的。”,离走前,卫生员老乡又说了句。
536舰可能要出远海,去南沙巡航,得到这消息,让人有种莫名的兴奋,以前出海顶多就在东海防区溜达,去祖国的南沙,能看看传说中的曾母暗沙,也是人生之幸事,心已动,身燥动,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一天,郑晓正在教室里认真听课时,码头传来一阵熟悉又振人心肺的警铃集合声,挠乱了上课的苗子们,连教官都伸头向码头张望。
536舰、537舰全体舰员列队在码头集合,在支队首长陪同下,一位大首长在码头下达命令,断断续续的飘来几句话,“南…沙…军…委……命令”,应该是军委的首长宣布命令了,去南沙巡航执行任务是真的。
苗子班的学员们,开始议论起来,眼尖的认出大首长是军委管作战的参谋长,“南边有战事”,536舰、537舰作为当时新型主力战舰被选上了,要去南沙执行作战任务。
郑晓听到这些,心里那叫一个痒啊,恨不得立马跑回舰上一探虚实,下课铃一响,冲出教室,飞奔上舰找到舰长。
“舰长,我也要随舰去南巡”,郑晓喘着粗气。
“你瞎起什么哄,好好待在苗子班上学,没你什么事。”,舰长有点不耐烦,认为郑晓不识相。
“来当兵就是为了打仗,难得有这机会,我肯定要去!”,郑晓倔强道,心想你不同意,我就杵在这,不走了。
“去去,我正忙着了,别在我这浪费时间,不行!”,舰长一边整理海图,心里盘算着航海路线,头也不回的说道。
郑晓也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让舰长同意,僵立原地,用最原始的办法“等”,等舰长心软,等舰长不耐烦,等新的转机。
一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
也许是考验郑晓的决心,也许是让其知难而退,也许是没当回事,舰长不在理会,自己忙着自己的事,潜台词“你愿意杵着,就多站会吧”。
舰长和航海长继续研究外海图,过了好久,才意识到郑晓还在,舰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还是航海长解了个围,说道:“舰长,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别人一听说是要去打仗,就找各种理由装病不去,难得!”。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要么去找大队长。”,舰长松了口风,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
“得咧,谢谢舰长!”,郑晓一溜烟跑去找大队长,不在,就在他办公室门口一直等。
大队长的参谋见郑晓站在领导门口,问道“你有什么事吗?”
“我找大队长请战!”,郑晓笔直站在门口答道。
“小伙子,别等了,大队长去支队开会了,何时回还不知道呢,你明天再来吧,不过要早一点,这两天大队长忙着呢。”,大队参谋说道。
“谢谢首长,大队长晚上回来吗?”,郑晓又问道。
“他不回来,能上那去啊,这里即是办公室,又是他的宿舍。”,大队参谋笑道。
得到这个消息,郑晓赶紧跑去军人服务社买了一串香蕉,继续在门口等,见大队长不能空手啊。
等到晚上9点,大队长回来了,看到郑晓一点也不吃惊,招呼进了门,看样子大队参谋已告之大队长,有个兵堵门了。
进了门,郑晓就开门见山,“大队长,这次南巡任务我要参加”,而不是我想参加。
“为什么,好好苗子班也不上了?上学的机会,好多人都轮不上呢?”,大队长笑呵呵说道,顺手给郑晓倒了杯水。
“我从小就佩服上战场的军人,当年老爸去南疆,全家都很自豪!”,郑晓斩钉截铁。
“哟,你怎么知道这次的任务!”,大队长口气变了。
“我估猜的,南沙最近不太平,看《军报》的社论,这次我们去南沙,肯定跟这个有关。”,郑晓坚信答道。
“可以嘛,看样子苗子班没白上,学会分析时局了,我的建议这次就别去了,还是好好上学吧,以后有的是机会。”,大队长劝说道。
“叔,当兵打仗的机会,这辈子可能就这一次了,求你了。”,郑晓这次改变了策略,想拉近与大队长的关系。
“你要想清楚了,还有,你能做主吗?”,大队长显然吃郑晓这招,把自己当晚辈了。
“能,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吐沫一个钉。”,郑晓当即答道。
“好,你回去找你们舰长,看你表现。”,大队长好像是在打太极。
回到宿舍,郑晓翻来覆去一夜,终于想到一招,才安睡。
一大早,找来一张信纸,敲开舰长室,当着舰长的面,咬开右手食指写下四个字“我要参战”。
别说,写个血书还真不容易,血很快就会凝固了,来来回回咬了4次才写好,还真疼!
“找过大队长了?”,舰长看着郑晓说道。
“找过了,大队长让我来找你,说这事你能定。”,郑晓把大队长原话带到。
“去,把政委喊来。”,舰长被郑晓的决心打动了。
郑晓屁颠颠找到政委,一起来到舰长室。
“政委,你看下。”,舰长拿着郑晓写的血书。
“你写的?”,政委显然不太相信,城市兵为了参加这次南巡而放弃上军校的机会,重新认识了城市兵。
“报告政委,我积极要求参战!”,郑晓精神抖擞。
“太好了,这件事可以鼓舞下全舰的士气,让那些有畏战情绪的看看。”,政委快步走出去,都忘了跟舰长打个招呼,忙他的思想政治工作去了。
舰长盯了郑晓半天,才出声:“都想好了吧”,他还是有点不太相信。
当天,父亲打来电话,肯定是大队长征求了父亲的意见,父亲在电话里也没说什么,他深知战争对一个兵意味着什么?对于国家意味着什么?只是在电话那头,反复叮嘱“听从指挥,执行到位”,家里的事不用担心等等。
就这样,郑晓顺利回归536舰,开始与战友们一起备战。
又成了舰上的知名人物,有人叹息,有人不解,有人看看……
军港码头开始繁忙了,吊装各型DD及DY,忙乎了一整天,紧接着各类给养堆满了整个码头,两艘舰的。
不用动员,所有的人鸦雀无声,只是默默地搬运着,有序的忙碌着。
当一切准备就序时,一阵急促的哨声打破了码头的宁静,连在周边飞舞的海鸥都吓了一跳,只有滩涂上的跳跳鱼立在那,观望着人群的动静。
“全体集合!”,值更官扯着嗓子。
“集合部队,清点人数。”,支队军务处王处长下令。
报数声此起彼伏,**神圣。
“报告首长,536、537舰应到***人,实到***人,住院*人,请指示。”,浓浓的仪式感,撞击着每个人的内心。
“全体都有,稍息。丁参谋,分配下上舰的工程师。”,王处长下达命令。
“随舰工程师***、***……到536舰,***……到537舰……”,看样子是动真格了,平时只有DD实射辅助工程师才会随舰。
丁参谋宣布完命令后,指挥水兵纠察摆上4张方凳,大伙排队剃光头,快得很,2分钟一个,有几个不太情愿的,依旧被按着剃了个光瓢。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的,笑出声来,却换来一个严厉的眼神,只能憋着,看样子真是要上战场的节奏。
在军旅生涯中仅有的两次光瓢,一次是新兵连,才到部队,杀杀地方小青年的气焰,这次是为了上战场便于救护。
“所有人,上舰把个人物品清理下舰。”,军务处王处又下了道指令。
一阵“咚咚”杂乱响声,水兵们的节奏明显加快,不一会,个人物品整齐摆放到码头。
水兵纠察开始发放笔、纸张、信封,将个人物品放入军袋,写上名字,标清身高、血型、骨折处、换牙位、胎记等。
然后开始写留言,其实就是写遗书,多数人是憋了半天,才写上几个字“爸爸妈妈,如果我牺牲了,请不要伤心,你的儿子是为国捐躯,是一件光荣的事。”,感情丰富的,眼眶红润了,千言万语只能在心里,纸上也就是只言片语。
看着这些人,郑晓当时还不理解,略带蔑视“不就上个战场嘛”,现在回想当初,还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办完这一切,眼睁睁看着纠察把大伙的物品用车拉走,也拉走了与陆地的联系,有种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离码头部署,离码头部署”,舰艇冒着黑烟移动着,不一会536、537舰完成离码头部署,望着送行的领导、战友,还有家属渐行渐远,变成一个个黑点。
快出港口时,舰艇拉响了两声汽笛,像是在说“再见”。
536舰作为编队指挥舰,大队长也随舰出海指挥。
“编队航行部署,537舰前出,保持两车进三,方向东南幺拐洞。”,编队指挥权归大队长。
编队沿着祖国的海岸线一路向南,沿途的观通站都发来信息,预祝成功。
航行了15个小时后,开始边航行边操练,对武备系统和损管部署反复操练,假想各种敌情并处置……
快到福州海域时,前面就是台湾海峡,大队长、舰长、政委召集全体后甲板训话,大意是某小国在美济(以下简称MJ)礁抓捕我渔民60余人,编队奉命前往出事海域警戒。
动员令一下,全舰上下摩拳擦掌,不用指令各自坚守岗位。
“狭水道航行,前方台湾海峡,注意观察”,舰长发出指令。
“报告,台湾某某观通站:祝一路顺风”,信号兵反馈。
“共抵外辱,华夏有责。发”,大队长指示道。
“报告,对方发来:两岸同心,马到成功”,大队长笑了,随舰的情报处长也笑了,暗号对上了,顺利通过台湾海峡,剑指海南岛。
百度搜索 海印 天涯 或 海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