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海印 天涯 海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经过新兵连和专业学习后,严格的新兵生活按说应该结束了,也由列兵变成了二等兵,多了道细杠。
郑晓在训练基地里算成了一个老兵了,此时却想起了一款经典游戏“红警”,新兵训练后升级,可以上战场作战了。
但到了舟山海防一线舰艇部队,又成了军衔最低的新兵蛋子,但凡上舰的水兵都要经历当两次新兵的经历,这也是海军舰艇兵独特的地方吧。
上了舰才发现,水兵生活并不是像宣传的那样,“阳光、沙滩、椰树、比基尼……”,舟山定海军港的海水只有夏天才是蓝的,平时都是黄绿色,跟家里的大水塘差不多,究其原因,是受长江黄泥水的影响。
初到海边的水兵,看着满天的海鸥,竟然用鱼钩穿上小鱼钓海鸥,本想烤着吃,那味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微酸臭“,所以也就没人打海鸥了,现在想想也是缺德了,哈哈。
舟山普陀山才有金色的沙难,蓝天碧海,而军港没有沙滩,只有黑色的滩涂,每当潮起潮落时,爬满了小石蟹,还有跳跳鱼在欢快地谈着恋爱。
军港的防浪坡上长满了夹竹桃,在海风中飘摇,军人俱乐部和军人服务社在蝉鸣声中迎来送往,这就是即将要生活3年的军港。
每到夜晚来临的时候,码头上的路灯如星星点灯,灯光随风摇曳在夜空中,大海印着满天的星空,听着涛声依旧,几个人、几瓶酒、几支烟,笑声过后,一句“散了”,回到兵舱,听着“军港之夜”,梦回大唐,一日一月一年,往复过着。
……
报务专业里有两个专业:双边带、单边带。通信信号频谱振幅分为上边带及下边带,双边带就是正常的双边频谱。而单边带顾名思义,只用上或下边带的信号,好处是节约频带、节约功率,能在复杂环境下,对微弱信号仍能勉强维持通信,信道之间的抗干扰强,保密性好,信号稳定,不会象双边带那样会出现啸叫声,海军一般非战斗水面舰艇都用双边带,大型水面战斗舰艇用单边带,有点绕不知说清楚了没。
6月份第一批学双边带的学员兵下部队,主要是分到登陆舰、扫雷舰、**快艇、后勤船上,还有通讯基站,要么在大山里,要么在海岛上。
郑晓因业务精熟,被东海舰队驱逐舰第六支队选中,还要留校学习单边带3个月,一起留下还有3个京南老乡,一共26人,在训练基地成了老兵油子。
每天除了学习报务专业外,还要学习电工、电路、通讯信号等专业,还有英语,这是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学英语?主要是因大型舰艇经常要出远海,需与外军联络。
6-9月份,除了26个单边带的学员外,整个训练基地的新兵全都分配下了部队,部队大院显得空旷,偶尔才能见到教员和机关干部,也不像新兵那时管得严了,可以四处走动。
日子久了,郑晓与基地的医务室、机关食堂的老乡混熟了,找来挂水的橡胶管,5号铁丝等材料,做了几幅弹弓,开始打鸟了,起初是打麻雀,有了准头后,什么斑鸠、鸽子、野鸡,都成了猎物,每天都有不少的收获,升火烤食,日子好不快活。
打到最后,院子里的鸟都相互认识了,只要看到郑晓他们,从不敢停脚,见面就飞了。白天难打了,那就换成晚上,用强光手电照树,一照一个准,夜里的鸟儿对强光晕菜,呆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剩下的就是瞄准、击发、捡拾、升火、食之……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终于等到分配了,是一个冬日的下午,经过一天的火车、汽车、轮船,才在宁波白峰码头登上东海舰队驱逐舰第六支队(北海有驱一支队、东海有驱六支队、南海有驱二支队,为当时中国海军水面舰艇三大主力)派来的一艘登陆艇,直奔舟山群岛定海军港,而身后训练团的生活场景也就渐行渐远了……
第一次登船在大海上航行,郑晓一行很是兴奋,站在前甲板上大喊大叫,惹得老兵们也回忆起自己上舰的情境,“上了舰,有你们受的,新兵蛋子。”。
半个小时后,登陆艇停靠军港,一共有六个码头,停满了十几艘战舰。
第一次看到战舰,心里那个自豪难以言表,就像乡下的孩子到城里一样,又好奇又感叹,我靠!归纳为两个字“雄壮”,就像电影大片一样,一群新兵背着行囊,看到扑面而来的钢铁杀器,有种跃跃欲试的冲动。
大一点的是驱逐舰,小一点的是护卫舰,从舷号上区分,“1”字打头的是驱逐舰,“5”字打头的是护卫舰,支队下设大队,支队是师级单位,大队是副师级单位,逐驱舰是团级单位,护卫舰是副团级单位,有逐驱舰大队、护卫舰大队,每个大队有3-4艘舰。
一上岸,支队军务科长唱名分配,郑晓他们一个个地被各条舰的老兵领走了。
郑晓和另外一个兄弟,被分到了531舰“鹰潭舰”(以江西鹰潭市命名)观通部门,接兵的是1988年江苏老兵“老倪”,班长是山东“老陈”,还有个1990年的广东老兵“老罗”,报务班加上郑晓俩新兵就5人,信号班记得有个河南的“老吕”、湖南的“老邱”,浙江同年的“小葛”,再加上一个观通长,一个副观通长,总共10人。
简单说说“鹰潭舰”:1975年3月15日服役,武器配备双100毫米主炮两座、37毫米高炮四座,满载排水量1755吨,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4000海里/15节,自持力10昼夜,是中国海军首艘备有红旗-61防空**防空战舰,武器系统实现了自动化,乘员198人,副团级单位。
1988年3月14日,该舰曾参加过南沙赤瓜礁海战,与其他舰艇协同击沉越南舰艇一艘,重创两艘,是共和国的英雄舰。为此,特批每年”314“为庆祝日,还多了一次会餐的机会,哈哈。
1994年7月15日,鹰潭舰退役,在服役期间内有幸遇见军舰退役,机率还是很小的,这是后话……
上舰时已近黄昏,郑晓小心地走上跳板,在摇晃中登上军舰,自右侧后段甲板走进舱内,在窄窄的过道里穿梭,走下左舷梯,下到后段兵舱室里,经过枪炮弟兄的兵舱,跨过一道水密门门槛,到了另一个兵舱,才到了郑晓居住的兵舱,在兵舱里绕来绕去,都有点晕向了。
观通部门的铺位在舰艇右侧,有两个圆形舷窗可透气,床铺分三层,上铺不用说,跟火车上一样。
中铺是由钢索链斜挂钩起的,只有睡觉时才放下来摊平,人要钻进去。
底铺是由三个箱柜组成的,木制带锁扣顶盖,铁制外壳,箱柜是水兵们搁置私人物品的柜子,柜子上搁一条帆布面的棉垫,铺上床单或毛毯就是床铺了,一箱两用,早晨起来要将棉垫折叠搁到一端,不能妨碍大家坐下休息。
郑晓是扛着二等兵军衔的“新兵蛋子”,在这满眼望去都是些下士、中士、上士、专业军士的军舰上,理所当然的睡地柜,刚开始还以为是优待呢,后来才知道为什么?
到了新地方,舱内的空气混浊,当晚一夜无眠,搞得睡中层的老吕骂骂咧咧,真想等他睡着了,放上几枚图钉,让他晚上乐上一乐,哈哈。
最后在彼此起伏的鼾声中,好不容易才睡死过去,做了好多梦,唯一记得有一个声音“起床出操了”,郑晓都怀疑可能是老吕在换更时,故意在自己耳边喊上的一嗓子,这声音还怪得很,一直到现在还在耳边回响。
有时候睡到半梦半醒时都会跳起来,要出操,狗日的老吕,以这种方式让郑晓记了大半辈子,每次见到他,总还忘了问这事,光顾着战友情,哈哈。
晚上总有人半夜起身拿东西,譬如说,拿裤衩,个中原因您开动脑筋去想吧!嘿嘿,你就得起身让贤,让这个讨厌的家伙手忙脚乱地开锁,头探到箱柜里折腾半天,找裤衩,你还没底气催他,老兵,自个是新兵,只能在心里替他一起找,快点,等他忙完了,才发现刚才的梦没了,也找不回来了,这就是睡地柜的好处!
难怪这些老兵宁愿睡中铺,我操!白天这箱柜又成了座位,老兵都爱坐上边,你要是休更在睡觉,这些家伙也视若无物地坐下,你还得将身子往舱壁里靠靠,多挪些空地儿让他们坐着高谈阔论、谈笑风生。唉!在这个充斥着老兵的地儿,谁教你是个小小的二等兵呢!嘿嘿!
每天晚上九点,舱门边上的小扩音器,准时会传出一声短促的口令:“熄灯,就寝!”,随即灯就全灭了,除了在过道里几盏夜灯如幽灵般亮着外,里面漆黑一片,不时有影子在眼前晃过,肯定是老兵在灯下黑里干一些快活的事。
慢慢的舰上生活让郑晓有规律了,值更官定时在播音室下达口令:起床、出操、吃早餐,舰面扫除、整理个人内务、各部门仪器检修……
当过兵的人退伍或转业后,染上了这种特讲究时间观念的后遗症,什么时候干什么事,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不理解的人认为是刻板教条,理解的人,一句话“当过兵的人都这样”,想象未来的军旅生活都得这样,莫名的压抑感像大海一样涌上心头。
郑晓不想当“机械人”,无趣的生活是自己不想要的,时间真是一个杀器,个性张扬的郑晓,竟然慢慢上道了。
一天早上,吃过早餐后,回到兵舱整理内务,老吕急冲冲跑了进来,在两舱之间的通风机室门口大喊道:“都到后甲板集合,观通长要训话!”。
郑晓随着班里的老兵来到后甲板,后甲板巍然耸立着一座双管100主炮,炮口仰起向上,晒着日光浴,有点像**,哈哈。
大伙站好队后,观通长上尉老唐已背着手站在那儿,大概在三十来岁,四方脸庞,上唇和下巴的胡子刮得铁青,双目有神。
“嗯!大伙都来了吧?”,他一张口,一股浓浓的混合味扑面而来,还好有一段距离。
“想来的会来,不想来的也请不动的,就不等他们了。”,老唐开腔布置工作了。
“我简单说个事啊,召集大家来,目前设备抢修时间很紧,大伙手上要加紧点,说不定那天就要出海了,别到时拉稀,给我丢人显眼,平时稀散点我不管,关键的时候要能顶上,听到没有。”
“听……到”,稀稀拉拉的回答,让老唐无可奈何。
“现在新同志也上舰了,你们老同志要做好表率,一个个跟死了娘似的,没个精神气,对了,还有,要尽快让他们熟悉业务。”
“观通长!咱们舰还要跑一年啊!什么时候去搞中修?!”,一个体形瘦小,嘴唇上有些稀疏胡髭的志愿兵打断了他的话,是老倪。
“老倪!不行啊,陈老大说了,531舰还得泊在码头。”
“老倪想回家了,想婆娘了!有劲啊!”,另一个高大肥壮的志愿兵笑道,是信号班长老李。
“哄”地一声,大伙都笑开了。这时,一个少尉军官悄悄地从兵舱里上来,站到队伍左侧。
“好了!严肃点。”观通长止住笑。
“咱观通部门的兵都是好样的,只是老大、副长经常对我说,瞧你们观通的人就是不爱穿军装到处跑!我重申一句:平时不当班不值更的同志,不要老是穿身工作服在舰上晃来晃去。我就讲这些,欧阳还有话要讲吗?”
这时,那少尉走到前面,声音不大也没什么力道,看上去就没什么气场,倒是像个小媳妇。
“我没有什么要说的,我刚才从兵舱里过来,看到衣服晾得到处都是,有的人被子也没叠,铺也没收拾。舰长老说观通部门作风稀拉,大家要争口气,早晨叠个被子又不费劲,咱们也不是没要求,你们看枪炮部门的内务,个个都叠成豆腐块,就简单叠一下,现在天气好,兵舱的衣服还是多拿到码头上去晒,我就讲这些。”
“大伙没什么事了吧?”,观通长发问。
“就是成天靠码头,又不进船厂中修,也不让请假回家,老大帮我争取下吧,得回家看看,要不家里的地荒了。”,老倪又插了句。
大伙好不容易憋住笑,又迸发出来,哄笑声一片。
“这个事要等舰上统一安排,如果其他没什么事,解散!”,老唐有点不耐烦。
……

百度搜索 海印 天涯 海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海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熊仲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熊仲黎并收藏海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