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夏明志 天涯 或 夏明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却说高行明被使者押往京城后,元洋早知消息,便于崇化宫召亲信商议如何处置。护殿校尉伍亮直言道:“只需杀一儆百,以此震慑宵小之辈。”
司空王卓闻言不悦,问道:“暂无凭据,因何杀之?”
伍亮不假思索,起身喝道:“高行明这厮私定和约,违背圣命,岂非怀有二心之人!”
元洋见状,亦感不悦,令其坐下,且听王卓细讲。
王卓拱手道:“今番天下战乱,强敌环饲,宇文泰觊觎龙庭久矣,朝中唯高行明能与之抗衡,若公然杀之,于国不利,此其一也。高行明掌权已久,朝中上下恐多为其党羽,若贸然杀之,必将震动朝野,致使政局动荡,此其二也。其三,高行明权势主靠军旅,今陛下收其兵权,高行明已如去牙之虎,失爪之鹰,暂无大患,留之还可震慑宇文泰。而朝中高行明党羽见其势弱,自会相离。待政局稳定稳定之时,杀之方能无患,陛下睿明,必知其理。”余众皆附议。
元洋闻言,点头称是:“司空所言,正是朕之所想。但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当贬高行明为庶民,三年不用。”
众人拜道:“陛下圣明!”
御史中丞郭济忽问道:“若此时宇文来攻,为之奈何?”
元洋正自得意,见其发问,不免恼怒,厉声道:“若贼来犯,朕亲往迎战,干汝何事!”言罢,喝退群臣,又往后宫,召人相陪。
数日后,行明一行抵至南京。未及入城,便有太监携旨前来,宣告元洋旨意。行明得知元洋决断后,拜呼万岁。当下一刻未停,连日赶回会稽故里,闭门谢客,数日未出,似与外界决断。
元洋从影卫处得知行明所为,心中大喜,便卸下防备,不再留意。转念想起荆州战事,于是派遣使者告之萧明,令其三月内平定南越叛乱。
萧明得令后,拜别使者,回营后急召众人商议对策。
营帐之中,萧明将旨意告之众人,疑虑道:“皇帝颁布如此旨意,莫不是我军之中有人泄密,使皇帝得知我养寇自重之策,而欲谋我?”
辅军将军黄兴起身道:“想我军中,皆是亲信,应是无人泄密。而皇子元平亦在我军之中,虽为挂名,实有掣肘之意,若是皇帝谋主公,想是会暗中调派影卫,再做图谋,必不会如此大张旗鼓。”
策士徐穆之亦附言道:“黄将军所言有理。前日高行明刚被罢黜,今日皇帝就来催促主公进军,岂不正是逼反主公。皇帝虽昏庸但朝中能人必会看出此间道理,故此诏真假难辨。况元平昔日最受皇帝宠爱,其生性暗弱,今日在主公之手,元洋应不会相难。此番即便是真,也应是试探之意。”萧明然其意,又问如何应对。
徐穆之思索道:“主公可上表称我军粮草、甲胄不足,南越地势险要,叛军凶猛等,再求援军。总之,极言我军不利,以此换取喘息之机。再另以元平名义上表,两者相为佐证,此事便不了了之。”
萧明直道此计甚妙:“如此,我便只需作壁上观,待时而动。”于是依计而行。
元洋得萧明来信后,知其心思,极为不满。但顾虑元平安危,不敢逼迫,于是加封萧明为荆州牧,荆州之事皆让其自行决断,只需让元平回京即可,至于援军,则未往发放。
而萧明知元洋之意后,心中大喜。领旨拜谢后,便遣回使者,至于归放元平之事,只字未提。
元洋知晓后,虽是大怒,却也无奈,暗遣影卫欲夺回元平,却被萧明杀退,终是未果。
元洋渐渐意志消沉,常对部下道:“江山之大,难以驾驭,朕得一半即可,何复他求。”于是整日沉迷酒色,日渐消瘦,朝中政务愈发混乱。
内中侍臣,多为行明耳目,见元洋如此,早报行明知晓,行明便暗中积蓄力量。
谋士杨逵暗遣死士假扮影卫,故意行刺宇文泰,以此激怒其南下。
转看徐州彭城,宇文府中,有一身着金色华服,腰缠玉带之人端坐在上,正于众臣议事,此人正是徐州之主宇文泰。
泰生于徐州世家,祖上世代为将。泰年幼之时,长相俊美,深受长辈喜爱。弱冠之年,迎娶元让之女,两家联姻。因元让之故,不久便升任徐州都督,领兵镇守一方。
后元洋登基,恣情享乐,朝政日非,盗贼蜂起,元让苦劝被杀,泰为报仇,举兵反叛。
后与行明大战互有胜负,见难取胜,遂定和约欲北伐青州。近日却被影卫行刺,因此大怒,欲举兵南下。
军司马独孤诚起身进言:“属下认为行刺之事尚有蹊跷,应查明之后,再做决断。”
宇文泰忿然摆手:“事已如此何须再查,我自有数,今日只需进言如何报仇即可。”
独孤诚默然,策士苏卓知其意,拱手道:“主公已知此是元洋所为,今番出兵,正好是师出有名。但近日魏豹战败,足见后方青州亦是隐患,发兵南下前,却是不得不理。”
宇文泰抚须而叹:“此亦我之所虑,诸位有何对策,尽可道来。”
独孤诚拱手答道:“主公若执意南下,属下倒有一计稳定后方。”泰闻言欣喜,急问对策。
独孤诚道:“属下知青州陶逊与张邦昌有隙,可派人游说,令其出兵牵制。我军再调偏师镇守边境,声援陶逊,张邦昌两边受难,自顾不暇,如此,后方暂可无忧。再遣使与兖州秦衡之结盟,许其淮南之地,邀其出兵相助。如此,事定成矣。”
泰闻言大喜,道:“先生之言,令我茅塞顿开,皆依先生之计。”于是遣使往兖州,与秦衡之商讨结盟之事。秦衡之见可得淮南之地,自是欢喜,于是议定盟约,两军合力,南下攻夏。
泰又派人告之陶逊,许其青州之地,令其出兵牵制张邦昌,自为其援,共讨邦昌。陶逊见之,亦是心喜,满口答应。议定之后,魏豹为将功赎罪,自请为先锋,宇文泰许之。
于是,宇文泰留宇文弘镇守徐州,亲率十万将士,以魏豹为先锋,发兵南下。
早有细作报于南京。元洋闻之后惊怒不已,在其亲信劝慰下,御驾亲征宇文泰。
而秦衡之为夺淮南之地,派遣大将黄胜军率军南下。萧明亦是觊觎淮南之地久矣,闻其南下,便亲率大军前往迎战,数日后,两军相遇合肥一带。
百度搜索 夏明志 天涯 或 夏明志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