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 或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转眼到了一九六五年的冬天,山里的深冬比之城市里要冷的多。西北风吹过小溪山的山坳,呼啸地摇撼着河堤上那毫无一叶的柳树。村后的竹林里,时不时传来萧瑟的声音,村东的岭头上,更是松涛阵阵,充人耳鼓。田野里成千成万的乌鸦时起时落,叫个不停。天空中灰蒙蒙的,恰一似混沌初开的景象。突然,鲁屏周的院子外面,传来了一个久未听过的熟悉的声音:“鲁兄在家吗” ?淑芬听了,赶忙去开了院门。只见院门前站着一位浓眉大眼,腰圆背阔的中年汉子。头戴老式警官帽,身穿制服,脚穿一双半旧不新的大头皮鞋,肩背着一个草绿色帆布挂包。见了淑芬,高兴地说道:“哎呀,真叫我好找啊” !淑芬也惊喜地笑道:“哎呀,是李局长来了,稀客啊,稀客”!一边把客人往屋里让,一边喊道:“屏周,你看是谁来了,你昨天还念着他呢” 。正在书房里看书的鲁屏周闻声,来不及整理书桌,便笑着冲出房门道:“果真是李大局长来了吗?真令我蓬荜生辉呀”!说完握住李局长的手,使劲的抖了起来。李局长笑道:“老兄,你好悠闲啊,几年不见,便学着陶渊明,三径早成了呢。这大白天的独坐书房,是不是在赋你的 ‘归去来兮’ 呢” ?屏周却笑道:“先坐下来吧,我问你,是什么风把你这个大忙人吹来了”?李局长一边接过淑芬递来的冰糖茶,一边笑答道:“自然是西北风啰” 。接着又道:“我带了局里两个人,到你公社来查一个案子,事情办完了,我便想起了大哥来。因机会难得,我打发两个随员先行回去后,便匆匆来找大哥了”。屏周叹道:“说来惭愧,我为了工资和粮食问题。也不知往城里跑了多少趟,却不能抽出时间去看你。此刻却劳驾你大老远的来看我”。李局长笑道:“这个能理解,我知道你很忙,而且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你的问题,县委会上也讨论过,但政策如此,有什么办法呢”?屏周只是点头。李局长喝了一口茶又说道:“这几年过得还好吧”?又朝淑芬道:“特别是大嫂,你这个大家闺秀,又上过洋学堂的人,能适应这农村生活吗”?屏周道:“谈不上好与不好的,日子也还过得去。淑芬初来时,什么活也不会干,不过现在已熟能生巧了”。淑芬却笑道:“熟是熟悉了,巧是谈不上的”。屏周接着道:“毕竟我是这里土生土长的,所以父老乡亲们都很看得起我们”。李局长接过话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回来了说不定是一件好事呢。你还不知道吧,中央要有新的动向了。据说是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风闻从中央到地方要揪斗一批,打倒一批。谁也难保不是专政对象呢”。屏周疑惑不解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社会主义建设不是在稳步推进吗?国民经济不是也在稳步增长吗?怎么突然冒出个走资派来了”?李局长小声答道:“据说是有人认为目前这样的社会主义建设步子太慢,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太大。又有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远没有结束,人民公社来得太早了”。屏周道:“哎,自古以来,政治斗争风起云涌,谁是谁非,只好留待后人去评说了” 。李局长接着道:“可不是!还听说县委、县**机关内部也有拉帮结派现象,现在大小事情都无人过问,生怕惹火烧身呢。你看我,性子直,又不会奉承,说不定哪一天就要和你一样解甲归田呢”。屏周转过话题道:“好啦,不说这些啦。光顾着讨论时局,还未问及你的近况,娇妻爱女可都好?当公安局长的滋味如何呢”?李局长笑道:“我李明两袖清风,些尘不染,对得住良心的事情,我就认真去办,否则,管他谁的指示谁的命令,我一概不卖账。我宁愿丢了乌纱帽,也不愿留下个千古骂名。素琴还在妇联上班,不理政事,倒也罢了。可是小女紫云却让我有些担心呢”。淑芬插言道:“紫云也该上初二了吧,记得她是个很乖巧的孩子,怎么会让你担心呢” ?李明道:“鬼丫头脑子倒是聪明,学习上却不甚努力。最是思想激进,满口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地喊。我真担心这样下去会出乱子呢”。屏周却笑道:“这有什么,紧跟形势嘛。毕竟还是学生,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是错不了的。既然她脑子聪明,可千万别让她荒废了学业才是”!李明道:“可不是,今年春上,她陪着她妈妈逛了一次街心花园,回来后我要她写一篇日记,谁知隔日竟交了一首七言律诗来了。我看了一遍,觉得还像那么回事呢” 。屏周忙道:“念来听听吧”。于是李明慢慢念道:
花 园 春 景
翠叶莺声动我情, 小园花木正争春。
游蜂蕊上弹金翅, 粉蝶花间舞彩裙。
晓露润枝珠欲醉, 轻风拂叶韵如琴。
人生可否如花朵? 羡煞痴心小主人。
念毕,便笑对屏周道:“这赋诗填词,你最内行,你点评一下吧,回去我好叫她修改”。屏周听完,连声称赞道:“写得好,写得好!足见这孩子是块读书的料。你大可不必为令爱操心了”。又说道:“你看我们家小寒,算起来比紫云还大一岁呢,却连一个像样的诗句也做不出来”。
这里屏周正在说小寒,不期小寒放学已回家中。于是屏周把儿子叫了过来,告诉他这是县公安局来的李叔叔。小寒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气宇不凡的李叔叔,然后说了声李叔叔好。李明一边答应着,一边伸出手来摸着小寒的头,见小寒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已成半大小伙子了。便道:“好快呀,都长这么高了,要是换在别的地方遇见你,我可就认不出你来了” 。接着又问:“上初几了”?小寒道:“上初二” 。李明又问:“你手上拿着什么书呢?能给我看看吗”?小寒道:“是习字本” 。说完把本子递了过来。李明接来一看,见封面上端端正正地写着 《陋室铭》三个楷体字。遂把本子打开,映入李明眼帘的却是满纸行书。李明一边欣赏着行书,一边念道:“山不在高,有胜则名,水不在深,清幽宜人”。突然停止不念了。他望着屏周疑惑地问道:“怎么这个《陋室铭》不是刘禹锡的《陋室铭》吗”?屏周笑道:“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我纵有满腔怨愤,又不能像刘梦得那样被再召回。所以写出来的《陋室铭》也就不一样了”?李明道:“既然这样,那我来读读大哥的《陋室铭》有什么不同”。 遂念道:
山不在高,有胜则名。
水不在深,清幽宜人。
斯是陋室,足寄无形。
苍松沿牖绿,翠竹绕庐青。
往来无显贵,谈笑尽平民。
东篱菊灿,西圃梅吟。
堪称世外天真。
桃花源里, 也满不过如此风情。
李明念毕,笑道:“果然是不同刘郎。他是‘往来无白丁’,你却是‘谈笑尽平民’,足见你已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了” 。又问小寒道: “这上面的字你都认识吗”?不待小寒回答,他紧接着又补充道:“这些字都是你自己写的吗”?小寒不知道写得好与不好,把一双眼睛紧盯着李明的脸,好像要从李明的脸上找出答案来似的。可是李明脸上一直没有答案,小寒只好点头默认了。谁知这一默认不要紧,倒把个李明弄得大吃一惊。他盯着屏周半晌,才把眼神从屏周那若无其事的脸上移开。然后对着小寒道:“是你爸爸对你要求太高了,你这一手字连我都写不出来,就更不要说像你这般的小孩子了”。接着又问小寒道:“你临的是哪一家的帖呢”?小寒听李明这一夸奖,知道自己的字算是写得好的了,便高兴地回答道:“开始是临颜真卿的《多宝塔》,最近才临王羲之的《兰亭序》”。李 明又抚摸着小寒的头道:“不错,不错,继续努力吧”。小寒却又说道:“我虽然很喜欢王羲之的《兰亭序》,但我更喜欢孙过庭的《书谱》”。李明听了道:“怎么你现在就想临《书谱》吗”?小寒听了李明的口气,已知道是自己心急,便小声道:“我爸爸也不让我临”。李明点点头,笑道:“学书非一日之功,你现在应该把已学过的东西巩固好,也就是说要循序渐进,心急是吃不成热豆腐的”。说完又朝屏周拱拱手,笑道:“亏你教子有方,才几年功夫,就让你**出这等苗儿来了,我真的是很佩服你老兄了”!屏周摇头笑道:“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培养了他在法书上一点兴趣,他自己又多花了一点时间而已。令爱才是有真才实学的好苗儿呢”。
二人正说着,淑芬已从厨房里传来了叫吃饭的声音。小寒便跑到厨房里去了,一会儿饭菜盛了一满桌。淑芬笑向李明道:“到我这里来了,可是比不得在你家里的。这穷山沟里别说没有钱,就是有钱也难以买到肉吃”。她一边说着,一边把金黄的荷包蛋向李明碗里夹。李明笑道:“大嫂,你不要客气,让我自己来好了。这年头,城里也是一样,买肉要凭票,有时上个月也难吃到一次呢”。屏周道:“我这里蔬菜还是有得吃的,别看现在是冬季,你看干豆角,咸菜,白萝卜,干辣椒,上海青等都不缺。淑芬又补充道:“鸡蛋也是不缺的,家里养了十来只母鸡,一年四季都有鸡产蛋,甚至孩子读书所需要的纸笔,都可以用鸡蛋去换得来”。于是,两人碰杯干了一杯糯米酒。李明道:“嫂子不来一杯”?淑芬笑道:“我向来不喝酒的。你多喝两杯吧,天气这么冷”!李明又向淑芬道:“回过娘家吗”?淑芬笑道:“没有啊,农家一年四季不得闲。好在父母兄妹经常有信来,倒也减了好些牵挂。大家边吃边聊,不知不觉中,瓦缝里便淅淅沥沥掉下了好多雪粒来。于是小寒把堂屋里炉火烧得更旺,淑芬收拾完碗筷后,也坐到了炉火旁边,准备着忙她的针线活。屏周自烟盒里取出两支“欢腾”香烟来。递一支给李明,然后两人就着炉火点燃了,一番吞云吐雾后,李明笑道:“好久没听嫂子弹琴了,我看是不是先请嫂子把针线活搁一搁,弹一曲琵琶听听如何”?淑芬微笑道:“敢情是江州司马来了不是,好端端的怎么便想着要听琴呢”?李明笑道:“江州司马以外,就没有喜欢听琴的吗?‘停杯且听琵琶语,斜照江天一抹红’ ,不是现成的例子”?淑芬又笑道:“你别出难题了,我是说久不抚琴,如今却恐难成曲调了呢” 。屏周接过话来道:“是呀!这些年来,我们只顾着养家糊口,早把琴棋书画束之高阁了。你就随便弹一曲吧,我们这里故友重逢,围炉煮茶,一边听琴,一边赏雪,岂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吗”!李明见屏周也如是说,便更加来劲地笑道:“说不定咱们一高兴,便要吟出几首诗来,岂不称为美谈”!淑芬无奈,只好叫小寒取来了琵琶。拂去箱子上的灰尘后,便整顿衣裳,轻拢慢捻地边弹边唱道: 想起了往日苦哟, 两眼泪汪汪。 家破那个人亡哟, 好凄凉。 哎咳哟哎, 哎咳穷人那个好心伤。 不怨我的爹呀, 不怨我的娘呀, 只恨那个地主呀, 黑心肠。…… 曲调低沉忧伤,催人泪下。但是工农翻身得解放,好日子来之不易,谁也不敢忘怀。所以当年那些忆苦思甜的歌曲,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唱毕,淑芬已觉此调不合此时此刻的情景,于是笑道:“先忆苦嘛,再思甜,就不会翻身忘本呢”。说完又弹了一支欢快的曲子: 江西是个好地方, 好也嘛好地方。 山清水秀好风光。 八一起义在南昌, 革命摇篮是井岗。 红都瑞金闪金光, 闪金光。 红色土地万年长。…… 曲调一变,大家的心情也就跟着变了,满屋子里便有了一种暖洋洋的感觉。李明屏周都鼓掌叫好。淑芬却笑道:“真真的是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不觉已生疏到如此地步了”。 又指着窗外道:“雪越下越大了呢”。屏周打开大门一看,不觉朗吟道: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真是要写一首诗来赞美一下眼前的美景呢”。于是大家都来到门前,看着那鹅毛般的大雪花儿洋洋洒洒,盖地铺天。对面的小溪山像银蛇起舞,篱边的湘妃竹似李广弯弓。淑芬遂兴奋地说道:“你们快作诗吧,莫辜负了这诗情画意才是呢”。于是屏周吩咐小寒取来文房四宝,只见他展开薛涛笺,拿起右军笔,一气书成了雪天即景呈李明诗:
一昼梨花舞碧苍, 滕王世界好风光。
山峦起舞披银练, 松柏参差着素装。
一盏清茶欢叙旧, 两支妙曲绕雕梁。
难为好友殷勤访, 炉火相催觅句忙。
屏周写毕,自己又朗诵了一遍。李明听罢,鼓掌称赞道:“正是即景诗的佳作, 我是望尘莫及的了”。淑芬笑道:“不要尽说奉承的话来听,先把你的大作献出来吧”。于是李明踱着方步,沉吟片刻向屏周道:“我自做我的诗,可不能和你的韵哈”?屏周点头笑道:“无妨,你只管做来”。于是,帮李明铺开素纸,只见李明蘸得笔饱,不疾不徐地也写出了一首七律来:
谁遣龙鳞舞太苍, 染成大地白茫茫。
琼枝默默横窗外, 玉树婷婷立岸旁。
一竹弯腰疑疾苦, 几家举酒压寒凉?
花飞六出呈祥瑞, 但愿来年五谷香。
李明写一句,屏周便跟着念一句,念完后笑道:“到底是父母官的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啊”! 淑芬也笑道:“但愿托你的吉祥佳句,我们明年有个好收成吧”! 这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两个昼夜,平地里积雪已有一尺多深。因此李明只好要小住几天了。 这一天,李明早早起了床。屏周躺在床上问道:“你一大早爬起来做什么?不是想学着小孩子堆雪人吧”?李明道:“我感觉今天天气要放晴似的”。屏周笑道:“莫说天气没放晴,就是放晴了,这深一脚浅一脚的也没办法走。更何况是五十多里的山路呢”。说完便从床上坐了起来,他一边穿衣服一边又说道:“今天不会让你闲在家中的,我们应该着手改善改善生活了”。李明却笑道:“已经很不错啦!还要怎样改善生活呢”?屏周道:“不要急,待我穿好了衣服,你跟着我走就是了”。一会儿,屏周穿戴已毕,又拿来一双雨靴,让李明换上,并叫李明拿着铁锹,他自己拿着簸箕及一根长绳,打开了通往后院的耳门。突然一股清新的寒冷香气向二人迎面袭来,两人不禁打了个寒颤。屏周喜上眉梢地道:“别是我那两株梅树开了花吧?好香啊”!李明也道:“真的是梅花香味”。于是屏周忙放下手中的簸箕,拉着李明穿过西边屋角的菜地。只见菜地尽头的竹丛深处,两树梅花果然开放得鲜艳无比。李明朗声吟道:“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屏周立马接言笑道:“那就少不得又要李大局长赋诗一首了”。李明兴奋道:“真是要赋诗一首了。好在有大哥在此, 我是不怕赋之不工的”。于是,李明一边欣赏着梅花,一边喃喃负手,不消片刻工夫,便吟成了一首咏梅的七言律诗来:
迎霜斗雪自甘心, 不慕繁华富贵春。
玉骨嶙峋持劲节, 冰肌清淡永精神。
赢来雅士添诗兴, 搏得幽人把酒尊。
岂要人夸颜色好, 但求清气满乾坤。
“好一个但求清气满乾坤”!屏周抱拳道:“妙极了,我是要甘拜下风的了”。李明摇头笑道:“别只顾着说妙不妙的,你得马上和我一首来才算妙呢。否则,岂不是辜负了这霜姿雪态吗”!屏周笑答道:“我答应你就是了。但此刻我们必须去把那改善生活的事情办好,以免错过了机会”。于是两人又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后院。拿起铁锹与簸箕,向后山脚下的空地里走去。他们找到一块平整的开阔地,铲开厚厚的积雪,露出一块三尺见方的地面来。然后在地面上撒一些谷粒,再把簸箕盖上去。屏周又顺手折下一根树枝来,在树枝的下端系一根长长的绳子,上端将簸箕撑起离地面一尺来高。他拽住绳子的另一端,拉着李明后撤到老远老远的竹丛下。 向李明说道:“ 这便算是布 置妥当了。你想,接连两天的大雪,鸟雀找不到食物,突然发现一块空地,它们能不过来看个究竟?鸟雀大都醒来的早,所以我们必须趁早安排”。
话音刚落, 早有两只小雀朝那块空地飞了过来。接着又有一只山鸡也提心吊胆地串到了附近。那山鸡临近空地时,便走几步停一步,东张西望地进入了簸箕底下。这边二人看得真切,屏周用力一拉绳子,簸箕立即罩了下来,二人便不约而同地如飞赶到。屏周忙自口袋里掏出一个网袋,将网口张开,对准了将要掀开簸箕的方向,然后叫李明轻轻地将对着网口一边的簸箕揭起。说时迟,那时快,山鸡和小雀立即向外一扑,便一一扑入了网袋中。
李明觉得非常有趣,开怀大笑道:“不如依法炮制,再弄几只山鸡来”。屏周却笑道:“ 别小看它们,也是非常乖巧的。他们发现同伴被捕时,便不会再来上当了。只有那些个不明就里的小雀才有可能重来,所以我们短时间内是不会再有收获的”。李明点了点头,觉得似乎有理。屏周又接着道:“这还是小玩意呢。如果你不怕吃苦,我们还可以带着猎犬上山寻小兔,觅山羊呢。道理大致一样,饿了几天的小动物必须出来觅食,因为处处是积雪,它们每走一步都要留下深深的脚印来。况且积雪又深,它们自然行动缓慢,我们又带着猎犬。所以是很容易逮住它们的”。李明兴奋地说道:“那我们何不试试”。屏周笑道:“算了吧,现在我们没有防雨裤,机会多得很呢”。于是,俩人高高兴兴地提着战利品回到了家中。午餐时,二人少不得又推杯换盏起来,李明自少不得又要夸奖一番淑芬的厨艺。
第二天一早,声声鸟唱把屏周和李明从梦中唤醒了。送目窗外,他们发现雪已完全停了,风也止了。东方的天边已现出了鱼肚白。不久,一轮红日便冉冉升了起来。到吃过早饭,刺眼的阳光已洒满了大地。积雪开始融化了,门前的小路上,已被来来往往的行人,踏成了深深的路径。小树已开始舒展枝丫,那屋檐下的雪水滴个不停,就好像李明那似箭的归心,留之不住。屏周没有办法,只好让李明穿着自己的深靴,沿着早行人踩出的路径而去。临别时,屏周握住李明的手道:“这诗债嘛,我很快就会还你的,政策上有什么变化,还望及时来函见告。到了明年开春,我还想把小寒送到县里去读高中,那时少不得要你帮忙的”。李明笑道:“好说。这事包在我身上,你留步吧”。于是,两人互道一声珍重,李明便迈开大步,向正南方的县城进发了。
百度搜索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 或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