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 或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一九六一年的春天,杜鹃花开遍了小溪山的沟沟洼洼。山下的田野里,麦苗青青,微风吹来,麦苗儿就像大海里的波浪,层层起伏,向前推进。当起伏的波浪涌到了尽头,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河堤上那婀娜多姿的江南垂柳,柳叶藏莺,莺歌婉转。给山脚下那古老的村庄增添了无限的生机。这时,只见绿杨阴里,一对城里装束的中年夫妇,正指点着四外青山,八方碧野;欣赏着小桥流水,彩蝶穿花。那中年男子身段颀长,书生意气。三七开的发型,梳得漂漂亮亮,成熟的脸上露出稳重和坚强。上穿一件得体的藏青色中山装,下穿一条笔挺的黑色西裤,脚上一双黑色牛皮鞋,雪光锃亮。上衣袋里插着一支钢笔,显得是那么的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只听他喟然感叹道:“一别十二年啦,终于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故乡!” 那中年女子牵着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见丈夫不胜感慨,忙安慰道:“是呀,屏周,你看这乡间的一草一木,就是与城里不一样啊。那桃红柳绿,百鸟争鸣,溪水欢歌,锦鳞戏浪。还有那一路上所见村庄,竹篱茅舍,鸡犬相闻。城里人又如何领略得来!走吧,你不是说咱们马上就要到家了吗”?于是,鲁屏周领着妻子孩儿,背着满大的一包行李,沿着曲折的乡间小路,走进了阔别十二年之久的古朴山村。
古朴的山村一下子沸腾起来了。男女老少们纷纷奔走相告,说是俺们村里的秀才带着妻子孩儿回来了。
年纪大一点的人们都记得:当年小屏周十一个月丧父,七岁丧母,十一岁时便离开了收养他的大姐。孤苦伶仃的他,靠着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薄田,艰难度日。村里人谁不夸他:真是个有出息的孩子,竟然自己管着自己,读起了私塾来。后来又节衣缩食,上了县城办的中学。中学毕业后,做了两年教书先生,便毅然只身来到市里报名,跟着共产党闹起了革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他的工作能力强,革命情绪高涨,十九岁就当上了区委书记。土地革命时期,忙得不可开交;肃反运动中,更是走在共产党员的最先行列。谁曾想到,这个山沟沟里少有的知识分子,此刻却带着家眷回到了故乡。
晚饭过后,村上人围了满满一屋,问长问短,追昔抚今。屏周那一脸阳光,眉清目秀的漂亮媳妇汪淑芬,终于把回乡的原因告诉了乡亲们:“屏周这次携全家归来,是响应党的号召,带工资带粮食下放,支援农业生产的。估计要呆上两三年呢。今后还要请叔伯们多多指点,多多关照才是呢”!大家听了都非常高兴。能不高兴吗?多少年来,村子里没有个读书人,遇事总是搔首踟蹰,长吁短叹。如今好了,俺们自己的秀才回来了,而且是很见过一些世面的秀才回来了。这以后,俺们什么事情也就不用求外人了。于是乎,这龙门阵一摆,便摆到了半夜三更。
大家还在兴头上,只见屏周的儿子小寒,摇着妈妈的手,说要睡觉,淑芬只好把儿子先行安排睡了。然后又出来给乡亲们沏茶、闲话。
却说小寒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因为他出生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时节,所以有了这个名字。他圆圆的小脸蛋,乌黑的大眼睛,白皙的皮肤,温文的气质。大家都说这孩子和他爸爸小时候一模一样,定是个有出息的苗儿。别看小寒今年才刚满十岁,可在他父母的教导下,已经认识了四五百字。而且还会背很多古典诗词。什么“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呀;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呀。他不但背得滚瓜烂熟,而且是什么意思,他也能说得头头是道来。尤其他一双小手,灵巧非常。写出来的正书毛笔字,循规蹈矩,个个饱满又精神。过不了几天,他便要跟着村上的孩子们,一同去大队里念村小呢! 鲁屏周虽然生长在农村,可他对农业生产却一窍不通。三十开外的人,开始务农,走在人前人后,老是样样不如别人。尤其他的妻子汪淑芬,这个出生在乡绅家里,后来又上了洋学堂的女人,更不知道什么是育秧,什么是筑堰,什么是锄草,什么是犁田。但村里人却很爱戴他们。因为一来一笔写不出两个 “鲁” 字,二来读书人通情达理,遇事能够虚心请教,外加上村子里以及大队里办正经事儿,都要仰仗鲁屏周的才能。比如几个村庄合修水库呀,没有他,测量、计算会有困难;年终决分呀,有了他,算起账来就轻车熟路,得心应手。 农家人的活计,自古以来就是冗繁复杂的,而且一年四季不得清闲。比如春天来了,他们就要开始播种,然后育秧,秧苗育成了,就到了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的初夏了。于是他们就要着手犁田,犁田前还要割取新绿的嫩叶,散布在水田里。犁田时,嫩叶被翻压在泥土里,腐烂后便成了绿肥。田整好了便要开始插秧,然后便是耘禾除草,施化肥,喷农药等田间管理。田间管理的同时,旱地里还要插红薯、种棉花。还有头年冬天种下的油菜已经成熟,他们又要趁着大好的晴天进行收割。秸秆晒干后,又要进行人工脱壳。等到了仲夏稍闲时,他们便要进行人工土法榨油。
这人工土法榨油,可算是一项劳动人民了不起的发明创造,也不知始于何朝何代?首先是把油菜籽晒干,炒熟。然后在牛拉的大碾槽里将菜籽碾成粉末。再将其包裹在用开水煮过的稻草之中,置入直径约50厘米,厚约10厘米的铁环内,压实成圆饼状。再后又将这些 “圆饼”,整齐地排列在一棵直径约两米、长约六米的大树的人工凿成的圆柱型凹槽内,(凹槽的直径与“圆饼”的直径相符)凹槽的一端是“圆饼”,另一端,用上下两排方木填实,再用一头大、一头小的锥形方木挤进其他方木间,以撞击锥形方木的方法,向圆屏一端挤压。上排的方木挤紧了,下排的方木就自然松动了。再在下排方木中塞进锥形方木,撞击挤压锥形方木时,上排方木便又松动了。如此上下排轮流挤压,方木便越加越多,圆饼便被越挤越紧,最终便挤压出菜籽油来。
到了盛夏,早稻已经成熟。这便是农家一年之中最忙最累的时节。农家俗称之为 “双抢”。即抢收成熟的早稻,抢栽晚稻。那割稻的割稻,脱谷的脱谷,晒谷的晒谷,犁田的犁田,扯秧的扯秧,插秧的插秧。好一派繁忙的景象。双抢过后,已到初秋。旱地里的作物已经成熟。他们又要收豆类,收芝麻,掰玉米,摘棉花。深秋又要收割晚稻。难以详尽。到了冬天,他们又要开始种油菜,种小麦,挖红薯。红薯的作用可大着呢,一是可以作为杂粮充饥,二是红薯藤可以喂猪。红薯藤是生猪的主要食物,将其煮熟后,封在大缸内,可以管上大半年。其他时间段里,生猪的食物来自女人们在空闲时所割的野菜。农家人都希望年终自己家里能杀一头肥猪,自家把猪头猪脚和猪内脏留下来过年,然后把猪肉卖去大部分,以添新衣、备年货。农事忙完了,时序便到了农历的腊月。大家以及放了寒假的孩子们,便一窝蜂地涌向山中砍柴,以备一年的炊事。 如此春去秋来,花开花落。鲁屏周夫妇经过这数年的勤劳与努力,也就慢慢地适应了农村生活。一家人倒也过得充实安稳。
百度搜索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 或 悠悠岁月忆峥嵘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