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永历十三年春 天涯 永历十三年春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朱温看着永历皇帝给自己留下的四百骑兵和六百亲卫,心中感慨万千,曾几何时,自己也是如这般的意气风发,还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白丁,如果说自己不是参加了黄王的队伍,那么,可能所谓的大梁只不过就是南柯一梦,自然也不会有后来的一切,前世,他年过三十才将天下当做棋盘,而今世,年轻的朱温已经有了一根可以翘起历史卷轴的杠杆。这根杠杆便是他的太子身份以及永历皇帝留下来保护他安全的四百骑兵和六百亲卫。
朱温其实想过投降,但是很快就将这个念头抛之脑后了,其他人都可以降,但是朱温不可以,一来是因为他的身份血脉,二来是因为朱温的傲气,朱温不信命,只信自己,还没有到最后的绝境,不是吗?一切总归还是来得及的。
朱温看着加在自己脑袋上的一长串头衔:永昌卫指挥使、云南承宣布政大使、都督云南诸军事......道:“鞑子吗?让我来好好的会一会你们,这里人人都说鞑子凶狠,再凶能凶的过契丹人?再狠能狠得过李亚子?”永昌府是滇西南要地,原因在于这里屯积了大量的粮食,都是从滇西南各个土司手里面征集过来的粮秣,原本是用来向前线输送的,可是现在兵败如山倒,粮秣也用不着再往前线运送了。朱温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只要手中有粮有兵局势就大有可为。
永昌府只是名义上叫做府城,非但不是一处军事重镇,实际上却只是一座小城,这样的一座小城并不能给朱温心中踏实,朱温决定将自己的眼光放的更远些,随着朱温的眼睛看向了西南方向的大山时,朱温的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那片茫无边界的大山更确切的来说,应该称呼为尖高山,朱温已经打定主意,等到情势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自己甚至可以上山,聚啸山林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自己也算是老山匪了,在朱温踌躇满志的视察了永昌府后,朱温一头扎进了房间,盯着地图狠狠的端详。
朱温的目的只有一个,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四百骑兵加六百亲卫,便是朱温的赌注。
在此后的日子里,朱温见识到了领先他那个时代很多的兵器,名目繁杂的火铳鸟铳,还有各类火炮,永昌府库存兵器的种类还是蛮多的,朱温便让兵士演练了起来,谁知道不练不要紧,一演练朱温就发现了大问题,火器虽然看起来犀利,但其实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兵士演练时或将铅子先入,或忘记下铅子,口径大小不一,铅子并不适用,亦尖斜大小不一,临时有装不入口者,有只在口上者,有口大子小临放时流出者,有将药线捻不得入,用指引唾而捻者,而将火线灭了者,此类皆放不出,已有二十杆矣。放出高下不准,润湿不燃者,又有四十余杆。
得中者,不过二十余杆。内有中其腿及马腿,非致命所在,又不能打他死。其中他致命处而死者,不过十数人。朱温看后大失所望,心中暗道:若敌以数千骑冲来,这火器仅能打死十余人,如何能抗敌?还未接战,便已经算输了。
演练是彻底的失败了,看着兵士们沮丧的神情跟萎靡的状态,朱温明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这只军队已经失去了斗志,尤其是当一个王朝走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一次次的失败严重的打击到了军队的士气,但朱温并没有迷茫,也没有气馁,他在思考自己应该如何才能挽回这样的颓势。在经过昼夜苦思后,朱温的信心再次复燃,这次他不再把战胜清军的希望放在火器上了,再好的兵器,最后决定战争胜利的依然还是手持兵器的人!
正视现实后,朱温开始重新审视起自己的人马,他要清楚自己的强弱所在。
四百骑兵是永历皇帝从护卫他的御林军手中硬生生划给自己的,永历皇帝的御林军其实就是大西军的余部改编而成的,统领的是一名千总,叫靳元方。此人是陕西泾阳人,也是李定国的得力部将靳统武的义子。
交水之战后靳统武从驾永昌府,率兵四千护驾,护送永历帝去缅甸,临行之前,将自己的义子留在了永昌府,对于靳元方而言,划拨朱温部下要比呆在永历皇帝手下强得多。他知道,跟着太子留在境内远远比客居缅人要好得多,而靳统武对永历皇帝身边的马吉翔李国泰等人溜须拍马欺上瞒下早有不满,现在能有机会两头下注自然是势在必为。
靳元方相信自己一定会在太子麾下混的如鱼得水,因为自己手下的四百骑兵可是大西军当年遗留下的百战精锐,只因内讧这才没落下来,可是只要有出战机会,定可以再扬威名。
靳元方想什么,朱温不知道,但他知道这四百骑兵要比自己的六百亲卫强得太多。要知道永历皇帝给自己的六百亲卫是当年桂王府上的王府卫队,论起战斗力来比一般的明军强太多了,但是操演起来却依然比不过,孰弱孰强,一眼便知。
这天朱温正在带着王延业在城头巡逻,王皇后不放心朱温的安全特意将王延业留了下来,保护朱温的安全的,朱温闷头走着突然只见神情一动,刚想要张开口说什么,却听城头上告警的锣声突然敲响,有士卒在此起彼伏的叫喊:“鞑子来了,鞑子来了!”
鞑子来了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永昌府内人人脸上都变了脸色,大家带着惶惶不可终日的表情不安的朝东北方向望去。有些胆小的士卒更是吓得躲到城墙垛子下面,瑟瑟发抖。朱温三步并作两步趴到城垛上看向城外,只见东北方向的崇山峻岭之中,隐约可见不计其数的大旗迎风飘扬,阵阵马蹄声从远方传来。马蹄带动的灰尘如漫天卷雨般黑压压一片。
朱温定睛细看时,脸颊微微一抽,吸了口气笑了起来:“来敌不多,从蹄声和灰尘来看,应该不会超过千人!”
旁边的王延业心中一惊,他是骑兵出身,他自觉经验要比太子殿下丰富些,眼下他还没看出来,却没想到太子殿下仅从远处的灰尘和蹄声便辨出来的来的骑兵大致人数,。
知道来的人不多,王延业松了口气,连忙请示道:“殿下,咱们怎么办?要先行撤离吗?”
朱温正自思量着下一步的对策,猛地被王延业这句话给惊呆了,什么?来者是敌是友尚且分不清楚,更何况不会超过千人,怎么就要撤离了呢?咱这永昌府内的兵马不是还有不少人马吗?难道是泥捏的不成?再说了又是据城而守,不知道王延业这厮脑子里面想的都是些什么?难不成都跟着永历皇帝跑路跑习惯了?
朱温正准备说两句的时候,却突然瞥见了城头的上的士卒有一个算一个脸上都显露出恐慌的表情来,胆子大点的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胆子小点的直接就躲在城垛后面瑟瑟发抖,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些什么,看着这样的一副样子,朱温心下也是一阵无奈,将无战心兵无战意,还一仗还没打从气势上便已经是输定了。
其实,朱温还没有想过这么快就和清军较量,倒不是害怕,只是觉得现在不是时候,眼下自己只是据城而守尚且能有一线生机,若是出城跑路的话,军心肯定会更加散乱,而且到时候百姓肯定会跟队伍一起出逃,到时候清军杀来,军民混杂肯定是乱成一团,成为最大的麻烦。清军骑兵只要几个来回冲刺,自己这点人马肯定就会被冲散,然后全军覆没,自己没准儿还要被活捉,然后被鞑子活剐了,刚活了没几天就要嗝屁了。
朱温冷冷一笑,管它什么鞑子?看老子出马杀他个落花流水,震慑一下这帮虾兵蟹将,随即招呼王延业准备披挂上阵,等到朱温走下城墙之时,却看到准备就绪的骑兵领军之人并不是那靳元方,而是一个瘦小枯干之人,这人长得畏畏缩缩,身形佝偻,不像个好人,就好像是个还没长大的小孩儿一样,四两棉花都比他要重些,身旁一匹浑身红毛的骏马,冷一看如火焰一般。
他见到朱温望过来,也是冷眼望着朱温,不发一言,眼中隐有轻蔑之意。四周已经准备就绪的骑兵也是一片静寂,人人脸上面无表情。朱温看到此情景还没来得及发话,王延业早已按耐不住了,一下子跳出来指着那瘦小之人大声喝道:“靳东,见到太子殿下还不行礼?尔等这是何意?莫非要降鞑子?”
那瘦小之人就是靳统武的家将靳东,此次跟随着靳元方来到了永昌府,护卫着朱温,众人看到眼下敌情未明,太子殿下就慌里慌张的召集骑兵,怕不是要跑路?众人心中早寒,只是冷冷的看着,场面寂静无比。
朱温面沉如水,也不多说什么,来到了那匹红毛骏马身边,将身上的红绸披风一甩,顺手一拽缰绳,不等红绸披风完全落地,已经翻身上马,双腿轻轻一夹马腹,纵马跃出,像奔腾而出的火焰一般。
朱温气运丹田,用有些稚嫩的声音叫道:“诸军随我出城杀鞑子!”
王延业正纠结着不知道该怎么办,眼下只能先叫靳元方他们保护太子殿下出城,迟滞清军,自己再带着太子殿下伺机跑路,哪里知道,还没等他的嘴巴张开,朱温已经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这时,永昌府的城门竟然像电子感应一样缓缓的打开了!

百度搜索 永历十三年春 天涯 永历十三年春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永历十三年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胖胖的猫头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胖胖的猫头鹰并收藏永历十三年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