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将士打红眼了
百度搜索 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 天涯 或 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双方继续增兵。10万大军云集在上甘岭周围。
此时,第45师伤亡4000人。第134团已无兵可调,团长刘占华甚至亲自带领团部卫生员、司号员、通信员、宣传干事,打起了冲锋。
坑道里挤满了战斗员、伤员和烈士的遗体。硝烟、血腥混合在一起。粮没了、水没了、药也没了……
此时,秦基伟军长,作为一线的指挥员,已经连续七个昼夜坐在坑道指挥所里,几乎没有睡过觉。
据秦军长自己回忆,前方激战到关键时刻,他抓起电话,直接接通了前线允许王司令随便出去。”
这场实力、意志、智慧的大较量,这场人类极限的大较量,志愿军能坚持下去吗?
志愿军司令部把不准。
第3兵团把不准。
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把不准。
他打电话问秦基伟:“是继续同敌人拼下去,还是适可而止?”
秦基伟:“打下去!但是兵团在人力和弹药上要大力支援。”
秦基伟的意思:一、要撑;二、独木难撑,需要支援。其实,仗打到这个地步,能不能坚持下去,秦基伟的心里也没底。
秦基伟军长有两个特点:一、冷静,刺刀戳到屁股照样不慌;二、头脑灵活,遇事爱琢磨,不僵化。
于是,他召开作战会议,指挥员们纷纷表示,一定打下去!听了大家的意见,秦基伟下了决心。
1952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届慰问团第二分团来到了五圣山前线慰问。这届慰问团由刘景范为总团长,陈沂、李明灏、胡厥文、周钦岳为副总团长,有9个分团1097人。慰问团要求到前沿,去看看子弟兵如何打仗。最后,两位代表——工业劳动模范牛汝森和作家陆柱国到了前沿观察所,用望远镜观察阵地上如何打仗。
两人一看,就落泪了。他们边看边哭,最后索性号啕大哭起来。陆柱国说:“我不走了,我要留在这里,把上甘岭的英雄们写成小说,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是为什么在打仗,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打仗,是怎样打赢这些仗的。”
陆柱国走遍参战的每一个连队,噙着眼泪听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在熬过许多个不眠之夜后,写出了《上甘岭》。这部作品,后来被新中国的电影工作者搬上了银幕。
作家巴金在采访的基础上,写下了另一个动人故事 href='/article/2232.htm'>《团圆》,这就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故事蓝本。
百度搜索 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 天涯 或 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