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横山魂 天涯 或 横山魂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复仇行动山鬼没有返回苏家旅店,直接赶回了大山坳东山坡茶林。
刘一民看见山鬼急急赶回就知道高老板那边有了消息,山鬼将掌柜的话原原本本地重复了一遍,刘一民心里就有了主意,当即找来章山豹和李有忠说明情况:“余荫道知道自己作恶太多,结仇太多,平日只敢呆在县府,如要外出,必前呼后拥,很难下手。这次,我们要利用来视察的这个要员与余某的关系将计就计,为二哥报仇。根据内线得到的准确情报,这位要员是省府第二绥靖区的行政督察专员,姓费叫费本钱,三天后就到达本县。”
刘一民接着又详细说出自己的计划:“余荫道之所以看重这位费专员,主要是因为费的姐夫是近邻几大城市的国民**接收大员,据说从接收的日军有关文件资料中掌握了余荫道通敌的一些证据,余荫道不惜血本,通过费本钱打通了关节,不仅未按汉奸处理,还摇身一变顺利地谋了个县长的官。这次,为了勾结费本钱,牢牢地抓住这位费专员,他挖空心思打算演一出美人计,将这位要员安排在自己的住所,让他新娶的小老婆负责接待,他自己则住进与县府一街之隔的苏家旅店,房间都安排好了。还有就是那两个军统特务也被余荫道安排进了苏家旅店,目的当然是怕打扰到费本钱这位要员与“小花猫”的好事了。这也正好让我们有机会一道解决这几个刽子手。余荫道在县府和苏家旅店都安排有大批警察守卫。我的意思是先安排几个枪手住进苏家旅店,行动当晚,我率领几十人佯功县**余某住所,苏家旅店这边的警察必会增援县府那边,以确保费本钱的安全,我们预先留在苏家旅店的人则乘虚攻入余荫道和军统特务的房间,将其击毙。”
章山豹觉得刘一民计划得很周道:“苏家旅店这边的事交给我。”刘一民想了想说:“也行,你挑选几个人装扮成商贩,明天就提前入住旅店,让山鬼继续住他入住的地方,和你们一起行动。我本想自己动手杀了余荫道以报二哥之仇,但很多警察都认识我,如果入住旅店被人认出来,会对整个行动不利,当晚我会带十几人提前潜入狗儿巷旁边的巷子。”
刘一民又看着山豹说:“参加行动的人不能太多,人多了容易暴露目标,只要一半就够了,完成任务后就迅速撤离县城,剩下的另一半人,由李有忠安排他们继续在茶林这边准备安葬二哥的事,大大小小的事都要大张旗鼓地操办,目的是不让外人看出其他人的去向,尽量掩护我们在县城的行动。”李有忠点点头。
章山豹想起了五年前的一件事,那是立秋后的一天,山虎带着他和三十多名游击队员潜入县城,趁夜纵火袭击了日军在城里的一个军械库。随后,在山虎的指挥下,大家趁乱打出了县城,向横山游击队营地撤离。途中经过余家村的时候,队员余有德提出想回家探望一下常年卧病在床的爷爷,当时天已快亮了,又突然下起了大雨,山虎同意后,命令队伍进入村旁的一座已空无一人的庙里休息,又排出两名暗哨在相距二百米的路口警戒。队员们连夜奔袭,这时躺到地上便睡着了。每逢这种时候,山虎和山豹都会轮流休息,留一双眼睛保持着警觉。
临近中午,忽然通往县城方向的大路上,远远地出现了一小队日军,两名岗哨急忙返回报告,山豹叫醒山虎和全体队员,大家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转眼这一小队日军便顺路跑进村子,不大一会又原路返回急速离去。山虎觉得有些古怪,这时,探望爷爷的队员余有德回来了,小余当即向山虎报告了一个情况,说自己正要出村的时候,发现一队鬼子进了村,便连忙躲进巷子里,这队鬼子直接进了余家大院,功夫不大,这队鬼子又出来了,然后直接离开了村子。余家大院的主人是余家村大户余荫道,全村人都知道余荫道是大刀会的一个头目。鬼子占据县城后,常派出大股日军下乡扫荡,很多村庄和百姓都受祸遭殃,唯独余家庄好像成了被鬼子遗忘的地方。小余说,爷爷告诉他,余荫道对村里人说,余家庄能平安无事,全靠他能与日本人周旋,要大家记住他的恩记住他的好。山豹要带人闯一闯余家大院,被山虎制止了,山虎说,现在还没有证据能证明余荫道通敌当汉奸,余家村的老百姓如果不明真相,会让游击队陷入被动。自那以后,山虎便不时派人跟踪余荫道。
余荫道像一只狐狸,表面上并不同日本人合作,还时不时为游击队和自卫团出钱出粮,余荫道有一次竟然当面对山虎说,感谢他暗中派人保护自己,山虎非常尴尬,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冤枉了好人。直到抗战胜利前夕,新四军首长托人捎信来让章山虎注意余荫道这个人,因为新四军在缴获的日军文件中发现,余荫道资助了大量物资给日军,并多次提供横山地区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游击队有关行动的情报。山虎这才知道余荫道背地里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是个实实在在的汉奸。
刘一民从身上解下那把伴随了章山虎数年抗战岁月的盒子炮,转手郑重地递给章山豹:“我在府后街打响之后,你们再趁乱行事,务必看准时机,不可盲动,不可滥杀无故,干掉余荫道,既是为国除奸,也是为民除害,这把枪还是交给你。”章山豹接过盒子炮,想到堂哥山虎被害,想到这个汉奸的种种恶行,山豹恨不得将余荫道千刀万剐。
百度搜索 横山魂 天涯 或 横山魂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