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庙堂往事 天涯 庙堂往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陈执中因为后院起火受到牵连丢了官,儿子陈世儒不争气,演绎活生生的悲剧。家属犯错误这一问题历来棘手,官员本人可以使劲清廉,无奈人无完人,利益面前各显其能,你不拿不保证家属不去拿。家属不拿,不保证门客、仆人不犯错。所有与官员有裙带关系的,过错的恶果必须由官员本人来埋单。另一位宰相宋庠丢官罢相的经过与陈执中差不多。

    宋庠原名宋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状元,与弟弟宋祁时称“二宋”,文学上有一简忽然改变意见,明显把宋庠卖了,得罪人的事儿让他一个人去干。在吕夷简的进攻下,宋庠离开了中央政府。经过庆历新政后他才回到中央,又过了几年,皇祐中期,宋庠登上了相位,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晋升之路可谓跌跌撞撞,每到关键时刻总有人在背后捣乱。拜相时宋庠五十三岁,仕途混迹了二十五年。同时拜相的文彦博只有四十三岁,仕途二十二年。

    宋庠兄弟入仕之前家里经济拮据,当了官之后生活渐渐得到改善。宋庠兄弟腐化生活由来已久,可能以前穷怕了,所以当了官有个收入往死里挥霍。《钱氏私志》记载,上元节时宋庠在院子里读《周易》,闻听弟弟宋祁那院华灯初上,饮酒狎妓,搞了一个通宵达旦。次日宋庠?命亲信给宋祁带话,听你昨晚上穷极奢侈,挑灯夜战,你是否还记得某年上元节咱们哥俩儿学校里面吃剩饭的经过?宋祁听了兄长的话就笑着说,吃剩饭的日子多了去,不知道大哥你说的是哪一年?通过这则小故事可见宋庠兄弟以寒士身份入仕,两人求学经历非常艰辛。飞黄腾达之后,好似暴发户,穷奢极欲,恨不得再活五百年享受人生。这种风气很容易感染到身边的人,从而犯错误。宋祁不听大哥的劝告,继续他花天酒地的生活,并不为兄长的形象考虑,果然出了事。

    宋祁时人称为“小宋”,本该他是状元,因为伦理秩序排名第十。《东轩笔录》评价他“博学能文,天资蕴藉”,文学、史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宋祁欧阳修合作修了《新唐书》,宋代财政著名的“三冗三费”问题是他提出来的。宋祁完全有理<q>藏书网</q>由有资本腐败,他那首著名的《木兰花·东城渐觉风光好》全词曰:“东城渐觉风光好,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词的上阕写盎然春意,下阕写人生得意,说明了宋祁的性格,在宋祁眼里人生得意只须尽欢。因“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千古名句,时人称他为“红杏尚书”,这是宋代乃至中国有史以来最浪漫的官员雅号了,比明代“炼尿尚书”顾可学、清代“驴车尚书”戴敦元高出好几个层次。

    宋祁的人生取向影响到了下一代,他儿子与张贵妃生母越国夫人曹氏的门客张彦方交游友善,哥俩儿感情挺好,两人一琢磨,该怎么挣点儿钱?思来想去想到了卖官。宋仁宗时官员是明码标价的,大理评事一万贯,主簿、县尉六千贯,最低一级文官将仕郎三千两百贯等,卖官的巨大利益让他们两个走入歧途。他们两个不是衙门,不具备卖官的资格,这并不能难倒他们。两人“伪造敕牒”,伪造朝廷任命公文为人补官,以大伯宋庠为当朝宰相的幌子忽悠一些急于入仕的人,从中收取佣金。可是做这件事时他们就没想到后果的严重性。忽悠来忽悠去忽悠出事儿了,假的永远真不了。宋祁的儿子与张彦方被有关部门逮捕,论处死刑。目前甭说能不能救两个孩子,大伯相位、父亲官位能不能保住都难说。这件事给了朝野官员一个强有力的进攻理由。

    知谏院的包拯以纵容子弟为由弹劾宰相宋庠。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首都父老乡亲全知道了。宋祁的儿子与张彦方究竟是否斩立决并不清楚,宋庠、宋祁受到了牵连是真的。先说宋祁,时任给事中兼龙图阁学士,因为衙门犯事儿被踢出了朝堂,知亳州兼集贤殿修撰。事件影响中最吃亏的当然是宰相宋庠,摸爬滚打了二十五年之久,宦海沉浮,呕心沥血,刚登上相位三年,家里人捅了这么大的娄子。在谏官的进攻下,宋庠只好引咎辞职,以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河南府。老了老了,名节不保。所以说与官员有裙带关系的人员的过错必须由官员本人埋单,通常埋单的风险概率与官位成正比。位置越高,责任愈大。

    “纵容子弟”事件背后折射出的道德问题即是“教不严,父之过”,长辈对子弟缺乏管教,甚至长辈的行为影响到了子一辈。按照我们尊师重道的传统,这算极其严重的道德问题。《国语·晋语一》:“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君食之,师教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一事之。”即把老师与父亲、君王提升到同一层次,社会上出现“尊师重道”的风气。一个人的最高道德观即是孝悌、忠君、尊师。所以人们骂人时有一句极难听的话——有娘养,没爹教。

百度搜索 庙堂往事 天涯 庙堂往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庙堂往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赵家三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家三郎并收藏庙堂往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