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历史深处的民国3·重生 天涯 历史深处的民国3·重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h3>汪精卫又回来了</h3>

    权力,堪称悠悠五千年天下第一的绝世武尊。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所以几千年来,人们似乎在重复着同一种游戏——权力与利益的游戏。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游戏的最终获胜者。但他们不知道,在权力的游戏中,绝不会有永远的胜者。

    随着北伐的捷报频传,蒋介石在民间、在党内的威望也不断地攀升。但是与此同时,蒋介石独断专行的行事风格也引起了国民党人的不满,他们开始怀念汪精卫在位时的民主作风,急切地希望汪精卫尽快回国,以限制蒋介石越来越高的声望,分散蒋介石手中的权力。

    于是“拥护汪主席复职”的呼声日渐高涨,孙中山的儿子孙科和国民党左派的邓演达等人竟然成立了“迎汪行动委员会”。

    蒋介石当然不愿意汪精卫回来分权,只好暂停北伐,从北伐前线赶回来做同志们的思想工作,试图努力挽救自己在党内的形象。

    但是努力无效。因为事态已经无法控制,国民党左右两派、苏联顾问、共产党都支持汪精卫复职,蒋介石孤掌难鸣。所以蒋介石也只好站出来,欢迎身在法国的汪精卫回国主政。

    汪精卫对于自己因为“中山舰事件”灰溜溜下台一事,也一直心有不甘,有此台阶自然乐意。于是在1927年2月下旬,汪精卫踏上归程。

    汪精卫回国时转道苏联,斯大林接见了这位国民党的左派领袖,并希望他能协调蒋介石和苏联顾问之间的关系。

    不过蒋介石和苏联顾问之间嫌隙已生,斯大林同志的亡羊补牢还有用吗?

    其实,斯大林并没有完全指望汪精卫,他之前已经走了一步棋,一步可以制衡蒋介石的棋。

    1926年9月16日,从苏联考察归来的冯玉祥,在三国名人吕布的老家<tt></tt>内蒙古五原发表宣言,先是肯定了苏联革命的万丈高潮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伟大,接下来略表自己伟大的爱国情怀与献身革命的决心,最后他决定率国民军全体将士加入中国国民党,出师北伐!

    冯玉祥再次跳槽的背后,当然是斯大林和苏联的努力。更准确地说,是苏联指示李大钊具体操作了此事。

    冯玉祥的跳槽对汪精卫来说,当然是一件难得的好事,不说多了一支革命的力量,但至少是多了一支可以制衡蒋介石的力量。

    当前局势于己于国都有利,未来可期!就在汪精卫意气风发之际,国内的形势却已渐渐不妙,又到了考验他汪精卫执政能力的时候了。

    <h3>失控</h3>

    北伐军之所以能够势如破竹,和苏联的大力帮助是分不开的,但这些帮助不是无偿的,他们的条件是允许共产党在北伐所到地区发动工农运动和进行反帝宣传。

    可随着北伐军的节节胜利,所占的地区越来越多,一些问题也就随之出现。

    在苏联“城市暴动”政策的鼓动下,无产阶级似乎一下子觉醒了,各地的工人运动如火如荼,他们组织工人纠察队,组织工会,和资本家斗争,翻身做主人。表面上看起来有声有色,风风火火,工会人数高达数十万,纠察队也有好几万人,但是这一支组织并不严密的力量不久就失控了。

    以武汉一地为例,从10月北伐军占领武汉起,接下来的短短三个月中,罢工已达一百五十余起,平均每天一点六次。

    罢工的起因也简单:为了提高待遇。譬如工人们要求起码把工资涨到八十大洋,而当时一块大洋在武汉可以买二十斤大米,如果按购买力折算的话,八十大洋相当于21世纪的三千多人民币。其他诸如不能有加班、年假必须超过三个月之类的要求不知凡几(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如果资本家不答应,工人纠察队就会出动,逮人、私设牢狱、没收店铺,给你来个一条龙服务。

    再加上战争本身对生产和贸易的冲击,企业被迫停工,银行被迫歇业,各大商业公司纷纷倒闭,两湖地区日渐陷入生产瘫痪、市场萎缩、经济停滞和物价飞涨的局面。

    农民那边就更热闹,失控得更厉害。两百万农会会员“打土豪”、“分田地”,“一切权力归农会”。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这样描述农会运动的情况:

    <small>的确,农民在乡里颇有一点子“乱来”。农会权力无上,不许地主说话,把地主的威风扫光。这等于将地主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把你入另册!”向土豪劣绅罚款捐款,打轿子。反对农会的土豪劣绅的家里,一群人拥进去,杀猪出谷。土豪劣绅的小姐少奶奶的牙床上,也可以踏上去滚一滚。动不动捉人戴高帽子游乡,“劣绅!今天认得我们!”为所欲为,一切反常,竟在乡村造成一种恐怖现象。</small>

    这一切的一切,引起了广大国民党人、军队士兵的不满,甚至包括发动者共产党在内,都觉得闹得太过分。

    总体来说,工农运动失控了,组织不严密,打击面太广,程度也过激,得罪了很多人。

    在当时,控制基层组织的是广大士绅停在国民党内的活动。

    接下来,汪精卫找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介绍了蒋介石的情况,并告诫他:你一定要控制住你们党的活动,千万别给蒋介石挑事的机会。

    陈独秀此时也是进退维谷。

    就在前些天,中共中央下定决心在上海等地发动工人运动收回租界,打击帝国主义,给蒋介石来些强硬的表示,但他们万万没想到,斯大林从现实利益的角度出发,要求他们对蒋介石做出一些让步,保持目前国共合作的局面,不要把蒋介石逼向其他帝国主义一边(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

    陈独秀正为此事发愁之时,汪精卫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于是,4月5日,汪精卫和陈独秀联合发表“汪陈宣言”——《告两党同志书》,重申共产党承认中国国民党及三民主义在中国革命中的核心地位,无产阶级是不会搞独裁那一套的,工农武装坚决服从政府管理,国民党也不要怀疑联共政策,关于国民党驱逐共产党员,解散工人纠察队的说法都是谣言,国共两党将为中国革命事业携手奋斗到底,绝不受任何不良用心者挑拨离间。

    这篇联合宣言实际上是汪、陈二人企图缓和局势之举。可二人高估了自己在党内同志们面前的威信,结果事情没办好反把自己搭了进去。

    首先是陈独秀。由于苏联和共产国际一直越过他这个总书记直接给共产党发号施令,他手中根本没有实权。而在党内同志对蒋介石的排共政策生出诸多<s>..</s>不满的时候,他却发表如此退让的声明,令其党内威信大为降低。

    至于汪精卫,其处境也好不了太多。国民党右派本来是既反对联共又反对蒋介石,结果看到汪精卫宣言中坚定的联共立场后,气急败坏,居然转而支持蒋介石。毕竟在右派眼里,他们和蒋介石毕竟只是党内矛盾,但和共产党却有着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

    更为重要的是,蒋介石对此大为失望:汪精卫完全没有兑现承诺,不但没有暂停共产党活动的表示,居然还自作主张,保证国民政府没有制裁共产党的意图!

    看到事情偏离了预计的轨道,蒋介石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4月12日,蒋介石发布“武力清党”命令。

    这是血腥的一天,上海街头枪声大作。

    三百多人被杀,五百多人被捕,数千人失踪,工人领袖、工会委员长汪寿华牺牲,周恩来侥幸逃生。

    鲜血染红了上海街头,染红了黄浦江。

    4月15日,广东李济深起兵响应蒋介石,讨伐共产党。这次有更多的著名共产党人倒在枪口之下,熊雄、萧楚女等牺牲,黄埔军校数百名共产党员和同情共产党的同学被枪杀,省港罢工委员会被查封,工人纠察队被强行解散。

    随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省也开始武力清党,白色恐怖骤起,无数人头落地。

    陈独秀、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纷纷避往武汉。

    严格地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依靠的并不是他的基本部队——黄埔军。

    由于黄埔的政治教育已经根深蒂固,面对此种局面,连何应钦、刘峙这种蒋介石的铁杆心腹都有些不知所措,担心发生兵变,一度想辞职走人。而有的黄埔下级军官心灰意冷,干脆直接走人了。

    蒋介石当时依靠的还是答应跟他一起干的地方军阀,如李宗仁、李济深等,甚至连当年混江湖时的关系户——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麾下的上海青帮都用上了。

    “四·一二政变”中,虽然国民党左派也被杀了不少,但是毫无疑问,共产党方面流血最多,也最冤枉——我共产党人拥护“三大政策”,帮你国民党成就北伐大业,劳苦功高,现在你却过河拆桥,捕我的人,杀我的人,这笔账一定要算清楚!

    实际上这场纷争源于国民党内部的争权夺利,以及国民党和苏联对革命领导权的争夺,真正的主角是国民党右派、左派和苏联顾问,是蒋介石、孙科、邓演达和鲍罗廷这些人。

    蒋介石利用了军队内部对工农运动的不满,成功地利用反共清党把军队团结在他的周围,目的其实是想打垮国民党内部的反对派,消除苏联、共产国际对国民党的影响力。

    “四·一二”的枪声击碎了国共携手前进的所有幻想和期待,从此共产党称蒋介石为“反动派”,蒋介石则叫共产党为“共匪”。

    远在武汉的汪精卫急坏了:咱们不是已经达成共识了吗,你蒋介石怎么背信弃义?于是他发表了措辞严厉的讲话:蒋介石的“武力清党”只是一.99lib.种借口,是反革命,是丧心病狂,是自绝于党,是自绝于民众,罪该万死。

    汪精卫随即以国民党中央的名义发表通电,宣布开除蒋介石党籍,免去其所有职务,悬赏二十五万元捉拿蒋介石,杀之者亦奖赏十万元。

    武汉对蒋介石的攻击达到了炽热的程度,这使得身在武汉的蒋介石支持者无不噤若寒蝉,纷纷秘密出走。

    蒋介石看汪精卫已经撕破脸,也就干脆一路黑到底,在南京建了一个国民政府,自任中央军委主席兼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至于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人选,他已经找好了,此人就是唯一资历能与汪精卫匹敌、因为“刺廖案”赋闲的国民党右派领袖胡汉民。

    由此,国民党一分为二,史称“宁(南京)汉(武汉)分裂”。

    北伐本来是要统一中国,结果打到半截,竟然出现了奉系北京民国政府、汪记武汉国民政府、蒋记南京国民政府三个政府。

    蒋介石原以为“分共”后就可实现国民党内的团结,排除干扰,完成北伐。可他没想到,分共是实现了,可国民党也分裂了。政治上,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各有主张;军事上,蒋介石和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军阀互相攻伐不已,几乎无日不战。国家陷入了更深层的混乱。

百度搜索 历史深处的民国3·重生 天涯 历史深处的民国3·重生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历史深处的民国3·重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江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城并收藏历史深处的民国3·重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