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那小屋里的人 天涯 或 那小屋里的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高三的一个周日中午,我和妈妈在姥爷家吃饭。姥爷盘腿坐在炕东头,一边吃一边冲我笑,说:“我跟你这么大的时候,都去高密推煤去了,不像你现在还上学。”“那年我17,我记得很清楚,推着小木车(以前农村的一种木制独轮手推车)去高密推煤,两天一个来回,背着一袋子干粮”,姥爷头向上微仰,眼睛也朝上盯着天花板不停地眨着。
“去推煤干什么?”我问。
“挣钱啊哈哈哈哈”,姥爷道,“推一趟挣一趟的钱,得走得快还要走得稳,不稳小木车就翻了。当时推一个来回是2块钱,那些人都两天半推一个来回,我两天一个来回”。
后来我回去查高密到密州的距离,接近一百二十里路,一个来回也就是二百四十里。算正常人一天走80里路,姥爷推着一车煤很累,但速度是降不下来的,否则容易翻车,也算80里路一天,那么走完这二百四十里路得需要两天加一个晚上。也就是说,除了白天在赶路,姥爷每个晚上只休息一半的时间,另一半时间仍在不停地走着,果然符合他的铁人本性。
姥爷平时就闲不住,是那种让人一眼看上去就具有吃苦耐劳和勤劳品质的人,不干活的时候就在家里东敲敲西打打,南忙忙北忙忙,还经常会“发明”一些新物什。比如用自己修剪好的筷子粗细的小木棍与圆形矩角的硬纸壳做成的扇子,我还曾经用毛笔在上面作过画。若是哪一天去姥爷家刚好碰到他坐在炕沿上看电视,那一定是近两个小时内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忙的了,让他得以偷闲一下。
姥爷不仅自己忙,还喜欢帮别人忙。对自家亲人的忙不必说。如果有人因为三轮车坏了挡在路中间,后面堵了一群人又等又嚷,他一定是那个上前去询问情况并帮忙把三轮车挪开的人,时不时体现出一身老大哥的气质。
我高三时的早上算是至今起得最早的早上了,每天5点20左右起床,刷两下牙洗两下脸擦都不擦就闭着眼往教室跑,然而在姥爷的生物钟看来,这已经算是赖床了。姥爷每天4点半起床,冬天冷会多睡一会儿,仍旧5点前起床,起床后如果没给自己安排像挑水浇园之类的事,一般会去小屋后面跑步。就沿着小屋东侧的小路向北跑到渠道再跑回来,距离不长,不过经年累月的这样坚持,让姥爷的身体一直很硬朗。其实最开始催促姥爷跑步的,是多年前他的一次腰痛,医生建议他没事跑跑步,没想到他竟然一直坚持了下来,甚至连姥娘住院他跟着陪床的时候都会在医院的走廊跑两个来回,以至于每次社区给老人查体的时候那个大夫都会惊叹这老汉身体竟如此健康。
比起姥爷对待劳动与身体的态度,我很自惭形秽。
百度搜索 那小屋里的人 天涯 或 那小屋里的人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