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破碎都市之核爆后尘 天涯 破碎都市之核爆后尘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今夜大事,打破了沉寂多年的168避难所:一个师近万人经过地铁上方、厚重的钢铁大门在末世首度开启,接收了一整个陌生连队……
这些消息让地下负二层的居民迅速喧闹开,居民们唧唧咋咋对上层的来者议论纷纷,他们纷纷朝负二层执勤官兵打听动静,真可谓被冷落的好奇心也是一种强大的求知(八卦)动力。
所以……,这究竟是希望的临近还是危机降临?没人说的准,包括那些不期而至的神秘士兵们。
刘毅连长走进了安置仓库。他们看到战士们已经退下了动力装甲,那些厚重的装甲矗立在墙边,整齐划一,后背装甲鞘左右展开露出了动力核心。
这些装甲的缝隙里正往外呼呼地散着热气,地下淌满了动力制冷器的冷凝水。
凌晨四点,第八装甲连的连长李作霖在整顿完毕后没有休息,他立即跟李毅连长要求了一次情况通报会议,在这次会议,他们要把外部世界的形势准确地传达到168连。
在负一层媒体室,班级以上干部分坐两列,两位连长就坐最前,一次“跨越时空”的会谈就要开始。
李作霖连长把一个视讯模块摆在长桌中央:这是战前一种常见的科技:轻碰两下之后,桌面上方形成了一个广视域全息投影,坐在四周的人都能看到画面。
“我先挑明了讲吧,外边的局势十分严峻,正如在座忧虑的那样,我们对S国的战争还在继续,S国的先头部队——幽灵部队在战后第一个月就登陆我国。
最近几年我们跟他们有过几次遭遇,虽然每次都打退了他们,但就人员损失来看,每次我们都处于劣势。
我们一边要提防这个神出鬼没的S国幽灵部队,还要时刻与外面无数变异怪物作战,频繁的战斗让我们失去了越来越多的人……。
这种程度的消耗对我们极为不利,缺少了中心军部的领导,我们师长不得不做了战略调整。” 李作霖连长郑重地说道。
他用手势控制全息投影,打开了一段影像。“这是电波封锁计划的执行记录,你们电台没有信号不是辐射的影响,而是因为这个,看吧。”
影像内容一:2091年2月4日。天府市郊野深山中,A国中心军部地下指挥所内,一群身穿着城市迷彩作战服的军官们在中央作战大厅内注视着环形指挥大屏上的战斗形势图,坐在最中央的正是A国大元帅。
他们正在观察二十架轰-60对避难设施周边进行石墨粉覆盖,这些石墨航弹在地面上空爆炸后会把里面的石墨均匀散布在大地上,这样地上地下的无线电波会被扰乱阻绝。
但是,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中心军部指挥大屏上,战斗局势地图上用白、红、黑色标注着各个地区的状况,白区表示未遭到核子污染;红区表示遭到核子污染,而红区中心是爆点;黑区表示与该地区失联。
在大战爆发的一个月前,各军队驻扎的避难所直接或间接地与总部保持通讯,战争开始后第一个月,北方的城市开始陆续失联,这是高层们不曾料想到的:
那些特定区域的大范围性失联,似乎可以断定那些地方的避难所遭到了精准的核打击!
这些经过特殊改造过的地下避难所,如果不是被直接命中,那么他们仍然可以存活下来,继续建立通讯,
难道是讯号暴露了?这种基于点对点无中继式的特种通讯要被侦测到几无可能,但眼下国内最精英、最老练的科技人员也没法给出其它解释。
看着大屏上一个个黑掉的城市,军官幕僚们开始向大元帅提出“电波封锁计划”……。
影像内容二:2094年6月7日。在距离第168工程兵连驻扎的避难所西北方200公里处,李作霖的第八装甲连和其他各团与第21师会师,这次成功集结并没有带来多少胜利的喜悦,而在大部队的师团里更多人表现得沮丧而默不作声。
连团会师后,大军开始南进军,沿途零散的变异怪物几乎成了士兵们的发泄对象:从废弃大楼窗边闪过的、在废墟里冒出来的、游荡在大街上的,不论是尸鬼还是突变野兽,只要入了战士的眼,下一刻迎接他的就是一串致命的空尖弹。
当变异生物零散地在附近时,战士们还能处变不惊;当他们群聚在一起,一场大的歼灭战就免不了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遭遇S国部队的偷袭,他们将恐将落得溃败甚至全军覆没的局面。
实际上,第21师的确经历过这样的危机。
战场日志显示:21师的各团从金釜堡垒向南方的陇山堡垒前进期间,几乎每个连队、甚至团总部都遭到了幽灵部队的袭击,这些袭击绝大多数发生在被尸鬼围攻的恶战中。
战士们两面受敌,死伤惨重,当他们终于从节节逼近的尸鬼中腾出手脚时,幽灵部队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幽灵般的消失了。
战士们甚至没能看清他们的武器装备,但生还者对那划过空气擦过耳边的子弹的声音格外深刻。
当21师抵达陇山堡垒时,统计到的牺牲数已经超过了五百人,如果要继续南行军,恐怕队伍的完整性会受到更严重的破坏。
南方的城市群中有数以百计的避难所,如果这些避难所还有幸存者,那么这些人会是A国最宝贵的资源。
面对战争绝境,每个健全的人都是一个关键的战斗单位。
在21师不断减员的现实面前,师长以中心军部的名义做了一次战略决断。
这个战略决断就是战后第一份司令书——《后备军一号指导文件》。
什么是《后备军一号指导文件》? 大体就是:“以连为单位访问沿途地下避难所,做到:1.老兵员补充、2.战时募兵、3.休整与补给,4.重返地面、5.向下一地面堡垒集结。”
现在,21师已经按指导文件执行了将近一年,这段时间,光是装甲八连就已经造访过这座城市的两个避难所了。
“征召兵员!?战时募兵!?也就是说我们连和其他居民们要和你们一起去往地面作战?”168连的赵排长疑惑地问道。
“没错,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这份命令是用来补充兵力,保持战斗力的,不是大战的集体动员。
自从最近一次与S国部队遭遇已经过去了半年,下一次恐怕就不只是偷袭这么简单了,他们可能会对我们的地面堡垒主动进攻!避难所里的人需要经过实战才能更好的了解危险和保护自己。” 坐在赵排长对面的八连同级排长答道。
李作霖连长说,“其他的地面堡垒依然有作战力量,中心指挥部无法调度,一旦某个地方出现信号源,那个地方很快就会遭到S国部队的突袭,我们作为后备力量被派遣出去,不单单因为是装备先进战力最强,更是要做各个战斗堡垒之间的联络桥啊!”
苏凌云和几个班长坐在会议长桌最后,他心里一想到要出入地表执行任务就激动不已,对面几个同为班长的战友看出了他的想法,微笑着眨眼示意。
正当这时,负责观察地面监控的士兵突然赶来报告,“连长!班长!我们发现外面有几头不知是啥的生物,很大,黑色,鳄鱼一样的鳞甲,眼睛放着绿光,很粗的尾巴,呃…就像恐龙一样!”
李作霖连长心起疑虑,没多想,跟着其他人立刻赶往了控制台。
来到屏幕近前,“啊呀!真是这些该死的畜生!”
李作霖看到画面顿时怒不可遏,“前几年我们连队在一号启明堡垒周围巡逻时就遇到了一只这样的大家伙,它的攻击性非常强,外面的鳞甲简直就是天然的防弹衣,在它冲来的时间我们朝它打掉了至少20管热激光电匣,它还是很快地接近我们,很快扑倒杀了我们两个战士。
李继续说到,“我们一路退到堡垒防御圈,哨所里的人朝它打了两发破甲铅弹,烟消雾散之后,它竟然还活着!尾巴根部藕断丝连血肉模糊,身子被炸出无数缺口,但就这样它还能逃脱。我们拼命的在它后面射击,但那对他简直就像挠痒一样。”
现在我的外装甲上还有它的三道爪痕。之后我们都叫那危险的家伙“黑三爪”,自那次遭遇之后,我们就再也没见过这么危险的东西。”
“它们来这儿不会是被你们的部队的动静吸引的吧?他们会不会有危险?”在场几个人提出这个疑问,既然“黑三爪”这么这么残暴,21师的大部队有办法应对吗?
“你可别小看了他们,师部行军时首尾方有观察哨,左右翼有火力网,任何一个观察哨发现敌情,密集的火舌就会淹没敌人,况且我们的主力已经离开半天了,这些走兽也不一定会威胁到他们。”一个装甲连的战士说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战士就是八连在上一个避难所里征召的,他们的避难所在都市的“小康区”,战前那儿人多且密,这也导致了避难所里人满为患,好在那儿经过几年的军队化管理,那里俨然成了一个秩序的大社区。
后来遇到资源短缺危机,驻扎的军队甚至冒险外出补给,这样的行为让他们受到避难居民的拥护与爱戴。
刘毅连长今晚了解的信息已经足够多了,抬腕瞧了眼时间,已是早晨7点多。等到众人的好奇和忧虑离开那“黑三爪”的恐怖异闻,168避难所新一天的早餐也已经摆到负二层的餐区……,为迎接友军,今天餐点不单数量多了,种类花样也多了。
八连的战士们在居民们的热情招呼中就坐餐区,一些好奇的居民争着坐到战士旁,恬着脸争问外面的种种事情。
在外不知疲倦地连续行军了许多天的八连士兵,在避难所饱餐一顿后个个昏昏欲睡,回到仓房里麻利地铺上行军垫,倒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征召现役队伍和招募新兵的工作正式拉开。
两个连长在会议大厅组织了全体动员,李连长站在高台上宣布了征召现役士兵和招募居民新兵的决定,决定的人将会暂隶属于后备部队21师,要踏入危险的地表和21师各部一同执行重大任务。
台下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人们迅速躁动起来,在人群中,士兵和居民两拨人群有非常不同的氛围:
居民们听到要募兵出征踏入危险的地面,还要和怪物面对面,许多人眉头紧锁,握着攥着的拳头,和周围的人低语谈论,显得格外忧虑。
他们当中很多人于内心深处确实是想离开地铁,去经历与地下平淡截然不同的人生,但他们对安危考虑似乎大过一切。
而168连的战士们最期盼的就是能回到战场,执行保家卫国的任务。
这群血气方刚的年轻战士们早就厌倦了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地下生活。作为军人,他们就应该走在危险的前面才能更好的保护其他人!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机会,这话我是说给168连的战士们!听好了,你们当中要留下一半人继续待在这里,以班为单位随机抽签,没有抽中的班将会留在避难所。” 刘毅连长接过这话犹如给所有战士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为什么宁愿把危险的任务给平民百姓也不给我们啊?哪有放一半又留一半的道理啊!我们还是不是兵了?”苏凌云第一个站出来质疑。
“干什么!你老几啊?什么你们我们的?军和民是两家吗?都十多年的兵了,还不懂服从命令?”连长黑着脸训斥道。
“好吧,师长的这条军民动员令是按照中心军部的指导制定的,当时中心军部考虑到核战场环境的复杂性,给每个千人容量以上的避难所都安排了军队驻守,战时避难所的管理都要由军队负责,单就这一点考虑,我们就不应该统统把战士安排上战场,而置众多平民于不顾。”李作霖连长解释道。
苏凌云自知理亏便没有再说。
李连长又说:“招募是以自愿为原则,在体质检查通过后就是21师的一员了,具体分配还要等集结之后再考虑。其他留守在避难所的人们也用不着生离死别一样的忧心,上一个避难所里一群人跟我哭丧,闹得我现在小心脏还压抑着……”
“注意了,我们师的任务是打通南方五个地面军团的通讯,也就是说我们会一直在南方活动,有需要可以随时回到这里,明白吗?”
经过两位连长耐心的解释和说明,底下群众们的疑虑一个个解开,他们的忧虑也渐渐消退,整个场子逐渐有了活跃的气氛。
反观168连这边,场面就冷清了许多,每个排长们给各自班发了签号,班长怕手上的汗沾染签号而影响中签,索性两手交替拿着签,很快地把签投到暗箱,暗箱由连长亲自摇匀,亲自抽签……
有那么一群人即将离开安全庇护,他们要为更多人的和平而砥砺前行……
黄昏时刻,透过地面监控画面,金色晚霞投射在钢筋水泥的废墟上,残垣与断壁的阴影把阳光剪成一缕缕彩霞;
远处破败都市的天际线与蓝天相接,通向市中心的马路两边堆满了碎石,折断的枯木、散架的汽车、摇曳的街边招牌、腐朽多年的人类骨骸,这些东西在霞光的照射下竟有那么点废土之美。
可控制室里没人可以看到这种景色,因为他们都在负二层为即将离去的战士送行。
168连赵排长的三个班:幸运地都抽中了签,赵排长刚准备和他三个班长好好慰问一下,马大力班长和他的战士们就找到赵排长,“排长,我知道抽签结果不能随随便便说改就改,但我要还是要提出来,我们班经过慎重讨论,决定放弃资格!”
赵排长眉头一紧,刚要质问,马大力赶紧说道:“排长!我们是工程连里唯一懂电子精密技术的班啊,当初排长你把我送去军校学习电气化,现在学成归来,带出一帮新式学徒,还在避难所里搞了大工程,你说要是我们走了,原先改装的电路设施要是出现情况:像监控失灵、聚变流衰退、超导发生器故障怎么办?其他人能解决吗?这些不都是威胁地下居民安危的因素吗!”
赵排长长叹一气,语重心长地说:“马大力,你小子不晓得身为一个排长跟他的满编班一起行动的快乐啊,你能有这想法很好,当兵就应该为人民保驾护航,这事我会跟连长反应的。”
至此,168连最终决定派遣五个班共七十三人赴命;民间招募共计三十八人。
第二天。
当最后一箱武器搬出库房,授枪仪式也要开始。他们换好了蓝白相间的辐射服,头戴核工作头盔,防护面罩,手戴一块盖格计数多功能表,人人照兵役集训队形排列,齐步走向长桌前。桌上铺着红布,上面架着一支支钢枪,排长连长们站在桌前,向每位光荣参与任务的新兵配发武器。
这种授枪仪式继承过去近一百年的传统,已经成为正式入军前最重要的环节。
马大力的机电班走在居民前面,他们来到避难所大门前,目送这两百多人的离开。主大门旁穿着动力装甲的八连整齐列队,他们背着又大又重的行军背囊,手提精密的单兵电脑,胸前挂着QBZ-99自动步,对即将在废土的执行的各种任务充满了紧张的期待。
马大力输入了开门指令,出口隧道两旁的警报灯闪烁着金黄光芒,装甲主大门缓缓打开,在洪亮的蒸汽警笛长鸣下。
门开,一副衰败、残破、萧条,万物崩坏的城市景象展现在所有避难者眼前……
八连穿着动力装甲的士兵从容地走出了地铁。
168连的战士们,踏着标准战靴,第一次走出避难所,踩在废土那满是灰尘与建筑颗粒的地面,空气中可能还存在着辐射尘埃。
抬手看,盖格计数器显示不过三毫希弗,但即便是三毫希弗仍是超过了“大众每年非自然辐射最大值”的二毫希弗(mSV)
和大家最终告别过后,班长马大力按下了关门电钮。168所的成员一行,跟着八连铿锵的金属脚步,远离了缓缓关闭的地铁大门,向第三军团地面堡垒正式进发……

百度搜索 破碎都市之核爆后尘 天涯 破碎都市之核爆后尘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破碎都市之核爆后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黑邑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黑邑人并收藏破碎都市之核爆后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