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柯为君探案记 天涯 柯为君探案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上一章说到柯为君自信满满能破陈宇辉被撞案。说完后,柯为君又让扬北灵调取了案发地以外的监控查看。扬北灵调出岭南路其它监控后柯为君发现,贾安当天早上5点50就进入了岭南路,随后贾安就把车停在了距岭南路斑马线大概一百米的距离。直到时间进入七点,贾安才启动车向前开去,可走不多远就在斑马线将陈宇辉撞到在地。
监控还清楚的显示,贾安当时挂的空挡,让车自由滑行,并没有人为的加速或者减速干预。看完监控后,柯为君问扬北灵,刚才为什么没有提到贾安停车的事情。扬北灵答道:贾安当天把车从林荫区的家开到岭南路后发现时间还早,于是把车停在岭南路休息,还把闹钟调到七点。至于为什么选择岭南路停,他在口供中给我们说的是岭南路车流少,没有交警巡逻,既安全又不会被贴罚单,所以就把车停在了这里。
闹钟?七点的闹钟?柯为君重重的疑问了一下。扬北灵回答道:是的,闹钟,我们交警那边的同事赶到现场后闹钟还一直在响,即使第二天,贾安的闹钟也还会在七点钟响起。这证明贾安确实在事发当天七点之前就调好了闹钟,贾安没有说谎。所以才没有提到。
扬北灵说完后柯为君只是看着扬北灵笑了笑。而后扬北灵又继续说道:这也让我感到非常奇怪。可能连陈宇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几点几分到达岭南路斑马线,贾安怎么又会知道呢?如果贾安不知道,又怎么会提前将闹钟调到刚好七点呢?七点闹钟响后,贾安才开车向前走,随后才能撞倒陈宇辉。所以这让这一切看起来更像意外,而不是人为阴谋,不然贾安的闹钟该怎么解释?这一切可都是在闹钟响后发生的事情呀,扬北灵看着柯为君问道。
柯为君答道:开始我也感到奇怪,但仔细想想其实这并不难解释,闹钟和贾安撞陈宇辉的过程。我演示一遍给你看看。说完拉着乔新礼,对乔新礼说了几句话,然后让乔新礼从门外走进来。随后柯为君拿着闹钟捏在手里,看到乔新礼开始向书店内屋迈步进来时,柯为君开始调闹钟。乔新礼一只脚刚踏进书店内屋时闹钟响了,于是柯为君在闹钟响后,从书店内屋从西向东走,而乔新礼进门后顺着方向从北向南走。两秒后柯为君与乔新礼撞倒了一起。
柯为君解释道:先假设我和乔新礼相撞的地方为A点。当我看到乔新礼大概要三秒后第一只脚才踏进来的时候,我开始调闹钟,调一个两秒后就响的闹钟,两秒后闹钟响了,我开始准备走,准备好后又过了一秒,这时三秒过去了。乔新礼第一只脚已经踏了进来。而门口到A点大概两米,按照乔新礼一秒走一米的身高和步伐,两秒后乔新礼就能到达A点。这时我刚好等在我也两秒就能到达A点的地方,于是两秒后,我们在A点相撞。
扬北灵听完后说道:你是说贾安把车停在自己事先计算好的地方,然后等陈宇辉出现,陈宇辉出现后,贾安就调了一个陈宇辉出现时刻的闹钟,闹钟随后便响。这时,陈宇辉踏上了斑马线。贾安也松开脚下的刹车,让车自由向下滑行。于是几秒后,他们就在贾安事先设计好的“A点相撞了”?而闹钟只不过是贾安的障眼法和用来替自己作伪证的?
柯为君答道:是的,如果贾安是故意撞陈宇辉,那么整个过程目前来看就只有这一种解释。这种方式是最合理最可行的。其它的方式我试想过了,要想在固定的地点,但没有确切时间,又不惹人怀疑的情况下撞倒陈宇辉,太难了几乎不可能。柯为君虽然有了上面的假设,但这一切都还只是假设而已,还没有证据。为了找到证据,柯为君决定去案发现场岭南路看看,但在去岭南路之前,还有一个问题柯为君要弄明白。
这个问题就是,四月七号早上陈宇辉为什么会出现在岭南路呢?贾安如果是故意撞陈宇辉,那么他又是怎么知道陈宇辉四月七号会出现在岭南路,以至于他才提前去岭南路等待陈宇辉的呢?柯为君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之前他并不了解这起案件的背景。于是扬北灵为他解释道:据陈宇辉的妻子赵红羽介绍,陈宇辉之所以会出现在岭南路,是因为陈宇辉从家到公司上班,期间途径岭南路。然而四月七号虽然不是工作日,但是为了能和瑞典南亚公司签约,陈宇辉领导的项目组已经一个月没有休假了,这就是陈宇辉四月七号出现在岭南路的原因。
而至于陈宇辉为什么会选择步行这种出行方式,赵红羽的解释是:他们为了方便陈宇辉上下班,就把家搬到了陈宇辉公司附近。可是最近丈夫陈宇辉的公司所在的开发区开始施工,导致部分路段阻断,开车到公司需要绕行,用时甚至超过步行到公司的时间。加上陈宇辉爱走路的原因,所以最近陈宇辉上下班才都是选择步行。
扬北灵说完后,柯为君说道:根据你上面所说的,那么贾安获取陈宇辉四月七号早上会路过岭南路的信息的方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陈宇辉的身边人获取,但这种方式不但要花大价钱收买,而且还会多一个知情人,费力又危险。所以这种方式我认为不太可能。最有可能的是第二种。情报分析加跟踪监视。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比如当你得知陈宇辉家住公司附近,但最近因为施工原因,陈宇辉选择了步行上下班。陈宇辉最近又有重要工作需要主持。当你知道这些后你只要搞清楚陈宇辉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在哪,然后监控着他家出门的必经之地,只要陈宇辉当天回家后,晚上没有外出不归。那么第二天早上陈宇辉就有极大的可能性从家出发,路过必经之地,步行到达公司上班。
这种方式我认为是最可行的,既不用花钱收买谁,也免除了不必要的知情人,减少了整件事的风险。而做到这些,我认为对于飞行的对手四海来说并不难。柯为君说完后得到了乔新礼和扬北灵的一致认同。之后他们一行三人来到了岭南路的案发现场。
到达现场后,柯为君又让扬北灵从公安局开来了贾安撞陈宇辉的那辆车牌为:昌A·E58的车。柯为君根据监控,把肇事车E58停在了事发当天贾安停车的位置。而后松开刹车,让车自由向下滑行,到达撞陈宇辉的地方时,用时11秒。而后因为乔新礼与陈宇辉身高差不多的原因,柯为君让乔新礼模仿陈宇辉,从岭南路斑马线右侧走到左侧陈宇辉当天被撞的地方,结果用时不到四秒,这结果与贾安停车的地方到撞陈宇辉的地方用时的十一秒相去甚远。
柯为君心想:陈宇辉从岭南路斑马线最右侧出发到达被撞的地方,只用时四秒,而贾安从停车的地方到撞陈宇辉的地方,用时十一秒。因为时间差的关系,他们自然就不能在他们的“A点相撞”。于是柯为君让乔新礼站在陈宇辉当天被撞的地方往回走,而后在用时十一秒的地方停下。乔新礼在十一秒的地方停下后。柯为君心想,这才应该就是贾安开始给陈宇辉计时的地方,事发当天陈宇辉走到这里时,贾安便松开脚下的刹车,让车向下自由滑行。那么贾安又是怎么判断陈宇辉刚好走到这个位置的呢?我想那一定是贾安用了此地的某样东西作为参照物,当陈宇辉走到该参照物时,贾安便立马松开脚下的刹车。
可柯为君仔细看了看,乔新礼站的地方左右空无一物,脚下又是一模一样的地砖。似乎没有可供贾安参照的参照物,于是柯为君根据以往的经验,拿出放大镜,在乔新礼踩着的地上附近仔细观察,终于,柯为君最先在乔新礼左脚的地砖缝隙里发现一个小白点,而后柯为君又在其它地砖的缝隙和小凹槽里发现更多的小白点,如果将这些小白点连起来,是一根从从左到右的白线。贾安应该就是用这根白线作为参照物的。但这根白线被人为擦掉了,这里又没有监控覆盖,所以当初这里的情景就没法从监控里看到了。
这根白线的出现让柯为君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推理。于是柯为君让乔新礼双脚跨着这根用棉线还原出来的白线,而自己则回到肇事车E58上,准备完整还原当天的经过。可当柯为君坐上E58肇事车驾驶室后才发现,由于自己刚才的疏忽大意,竟然没有发现,因为路边绿化带的原因,站在白线的上面根本看不见贾安停车的位置。就是说在贾安停车的地方也完全看不见画有白线的地方。
今天坐在E58肇事车上的柯为君看不见今天站在白线上的乔新礼,更别说地上那根白线了。那么事发当天的贾安自然也看不见到达白线的陈宇辉。既然看不见到达白线的陈宇辉。那么贾安又是怎么知道该什么时候松开脚下的刹车的呢?如果这都不知道,那又怎么能准确无误的撞到陈宇辉呢?怎么会这样呢?难道先前的自己的推理都是错误的嘛?难道这一切真的只是一场意外嘛?不!柯为君摇了摇头,让自己清醒了一下。
柯为君再次心想:就算在贾安停车的位置,看不到画有白线的位置。但贾安停车的地方到陈宇辉被撞的地方,这中间的任何一点都能看到到达斑马线的陈宇辉。当天陈宇辉到达斑马线后,贾安虽然从停车的地方已经向前走了几十米,但离斑马线上的陈宇辉也还有二十几米。这么远的距离,他应该能发现陈宇辉的呀!马路中间又没有可以阻挡视线的东西,就只有一根用来分向车流的黄色虚线。好吧,就算如贾安所说,他是因为疲劳驾驶的原因。
那么那根白线呢?和贾安停车的地方到陈宇辉被撞的地方,都是用时十一秒。而且那根白线好像还是根据陈宇辉的身高量身定做的一样。换一个身高后也许要不了十一秒,也许十一秒又不够。这一切不可能仅仅只是巧合吧?还有,贾安当天既然调了闹钟,闹钟响后就说明时间到了,没时间做别的了,更没有时间在半途耽搁。那他为什么又要让车一开始慢悠悠的起步呢?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车提到正常的速度呢?这些看起来都太可疑了。
这些柯为君都没推理错,柯为君想不通的就是贾安是怎么知道陈宇辉几点几刻到达那根白线的。除非……。终于,柯为君想通了一切,并且知道E58肇事车上有贾安受人收买,故意驾车撞陈宇辉,导致陈宇辉死亡的证据。柯为君与乔新礼翻遍了驾驶室,找到那个证据。于是一行三人来到公安局关押贾安的地方。要让贾安认罪伏法,并交代幕后真凶。
来到公安局后,柯为君提审了贾安。贾安坐在受审席上,双手戴着手铐啊,面对着聚光灯。柯为君开口问:你与陈宇辉无冤无仇,为什么要开车撞他?贾安看着柯为君穿着便衣,便问道“你是谁”?柯为君:“我是昌东公安局刑警支队特别顾问,我有权审查你和对你问话”。柯为君说完后,贾安看向了柯为君边上的扬北灵,似乎在向扬北灵求证柯为君身份的真实性,但见扬北灵并没有对柯为君的话进行否认。于是贾安才意识到柯为君没有骗他。但他这时还是没有回答柯为君的问话。
柯为君又开口问了,“你知不知道,你这一撞,让陈宇辉陨命,让他的妻子失去了丈夫,他父母失去了儿子,让他孩子失去了父亲”。贾安开口了 “我不是故意的,我撞完他后我非常后悔和害怕,我非常自责,我给他打了120”。柯为君“你说你不是故意的,那当时陈宇辉就出现在你前方,又视距充足,你怎么会完全没看见他呢”?贾安“前一天的晚上我打了整个通宵的麻将,没有休息,第二天眼神模糊,没能及时发现他,直到撞倒了他,我才知道我自己撞了人”。
柯为君“行了,你别装了,你知道我问的是什么。我看你还是自首吧,把什么都说出来。给自己一个自首的机会,争取一个立功表现”。贾安“我不知道你什么意思,我已经自首了呀,你还要我怎么样自首”?柯为君:“好吧,你不说,那我替你说”。
柯为君“你们通过跟踪和信息分析知道陈宇辉四月七号早上会通过过岭南路斑马线,但你们不知道他到到达的确切时间,于是,四月七号你们早早来到岭南路等着陈宇辉的到来。你的幕后主使人告诉你,陈宇辉到达岭南路附近后,你就调一个和陈宇辉出现时间差不多的闹铃,好事后为你作伪证。而只要看到陈宇辉一到那根白线,你就立马松开脚下的刹车,让车向下自由滑行,不要加速,也不要去减速。这样一来,十一秒后你的车就刚好到达岭南路斑马线左侧。当然,你停车的位置是你们事先精心算好的,甚至实验过的。而陈宇辉呢,从那根白线开始走,根据他的身高和步伐,十一秒后也正好到达斑马线的左侧。这样一来,你的车就能不偏不移的刚好撞到他。当然那根白线的位置也是你们算好的。我说的对嘛”?
贾安“我听不懂你说的什么,什么白线?什么十一秒?当时我停车的地方离斑马线有近百米远,我开车下去最少要十几秒才能到。而岭南路斑马线总共也不过六七米宽,他从右到左走完也不过几秒。我到斑马线时,他早就过完了。还有我到岭南路后发现时间还早,就休息一会,但又怕睡过头了,就调了一个闹钟怎么了?所以你刚才说的都是什么?我看你全是胡说八道”。
柯为君“是的,他几秒就能走完全程,而你下来却要十一秒。所以你不是在他靠近斑马线才松开刹车,而是在离斑马线还有几米远的那根白线那里就松开了”。贾安“这就更不可能了,路边都有高高的绿化,我停车的位置只有在靠近斑马线时才看得见,后退一点都会被绿化挡住,就更别说离斑马线几米远的地方了。我更看不见你说的那根所谓的白线,”。
柯为君“你是看不见,但是你的帮凶,或者说你幕后主使的人看得见”。贾安“什么意思”?柯为君“当你们发现你停车的位置看不见那根白线后,你的幕后主使人就为你安排了一个帮凶。于是四月七号那天早上,你在车上等着,你的帮凶则在斑马线右侧附近等着陈宇辉的到来。时间快到七点的时候,你的帮凶发现了陈宇辉,于是立马告诉了你。然后你把闹钟调到了七点。当你的闹钟响后你就等着陈宇辉到达那根白线的消息。当你收到消息后你就立马松开了刹车。就这样,陈宇辉就不知不觉踏过了那根你们为他准备的死亡白线”。
柯为君“至于你们为什么不把车停在看见陈宇辉后,才松开刹车并且还能在左侧撞到陈宇辉的地方。我想是因为你们通过精密计算,除了你原本停车的地方外,就没有合适的停车地了吧,其它地要不就比陈宇辉先到,要不就比陈宇辉后到。是这样嘛”?贾安“如你所说,如果我当初怎么计划。那陈宇辉呢?他可是活的,有眼睛,有耳朵。他只要微微向右看一下然后停下脚步,那我的计划岂不是要全部落空了?我能计划怎么精密的计划,又怎么会留下这么大的纰漏呢”?
柯为君“不,在你们看来,陈宇辉踏上斑马线的那一刻,甚至跨过那根白线的时候你们就成功了。事先你们肯定不知道陈宇辉在过斑马线之前不会左右观望。而你们也是算好的陈宇辉会左右观望才过斑马线。陈宇辉到达斑马线时车俩是先从自己左边开来,于是他会先观察自己左边是否有车。车辆极少的岭南路那时候是没有车的,所以不会耽误陈宇辉过马路的时间。陈宇辉过完右侧斑马线后,在即将过左侧斑马线的时候,这时车辆由他的右侧开来。就是由你停车的那个方向开来,这时他如果向右看。他会看见一辆车正快速开来,并且没有减速让自己先过的意思。于是这时候他会怎么办呢?他不会抢在车辆到来之前就过左侧斑马线,因为这太危险了。更不会转身返回路边,因为这没有必要,他当时并不知道你是冲着他去的”。
柯为君:“那他会怎么办呢?他会留在原地等你先过,等待你的车辆过后,他才过左侧斑马线。而这正是你想要的。当他停下不动后,这简直就成了活靶子。在你你的车快靠近他的时候,你会朝他打方向,以你当时的车速和突然之举,他根本逃不掉。事后你就把原因推在疲劳驾驶上,所以你之前才约朋友玩了一个通宵的麻将,对嘛”?
贾安见柯为君完完整整的说出了所有经过,他变得没有之前那么自信了。开始虚心,害怕。但为了掩盖,他故意抬高声调说道“你胡说,你在胡说八道,证据呢,你有证据嘛”?柯为君“当我想通一切后,找到证据就非常简单了。你和你的幕后主使是怎么联系的?事发当天陈宇辉出现在岭南路和到达那根白线后,你的帮凶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告诉你这些的?撞到陈宇辉后你又为什么近半分钟才下车?是在藏证据吧?证据就是你和你的幕后主使,以及当天用来和你的帮凶联系的那部手机。当天从你停车的地方到撞倒陈宇辉,所有过程都在监控下。这让你没有办法处理掉这个证据,你只是在撞倒陈宇辉后匆匆将这部手机关机,并藏到了你驾驶室的座椅下”。
柯为君“当然我说的不是被警方检查过的你自己平时用的那部手机,而是警方并不知道它存在的那部”。柯为君正说着呢,乔新礼就将放在证物袋里的贾安用来犯罪的那部手机放在了贾安眼前。贾安见事情彻底败露,瘫软地坐在椅子“我说,我什么都说”………………。
本章完。欢迎观看下章(六旬菜农遇袭身亡,柯为君接手第二案)

百度搜索 柯为君探案记 天涯 柯为君探案记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柯为君探案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不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不地并收藏柯为君探案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