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百度搜索 短篇小说合集1234 天涯 或 短篇小说合集1234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宋江的一生何其悲哀,我们一块来看看:六岁的时候丧母(我猜的,实际他母亲病故那会是多大我也不知道);
十二岁,结交晁盖这个好朋友,只可惜同道殊途;
二十八岁,为帮晁盖逃避劫取生辰纲的事情;
然后刘唐送来一百两黄金和一封书信,这封破书信给他人惹来了大祸:阎婆惜说他如果不给人家一百两黄金,就告到公堂上去,争执之中宋江误杀了阎婆惜;
于是带着弟弟流落江湖大半年,受了多少苦就不说了;
后来回到家直接被抓了,判了江州牢城营三年;
半路上刘唐找到他,让人家一块上梁山,宋江死活不肯——为什么呢?你真以为落草是啥好事啊?只要有一点挽回的机会谁愿意把自己前途搞得一片漆黑?
这人够倒霉的,结识了李逵和戴宗,偏偏碰上了黄文炳。找人家俩人没找到,写了两首诗,可让人家有当官机会了。
前途彻底被毁的宋江决定把他亲手抓到手,怎么抓的呢?在他家门口放了堆稻草,点燃以后做出失火的假象,于是闯进去装成救火的,结果把他全家老少都给杀了;黄文炳外出巡查,看到自己家冒出浓烟,于是慌忙跳上船去,结果掉到水里被抓了;
第一次出战是和祝家庄的人干上了。祝太公的三儿子祝彪闲的吗?时迁是不是梁山的人咱先不说,你干嘛非得招惹梁山?你又不知道时迁是不是梁山的人,如果不招惹李家庄,给**和石秀就成了,结果得罪了李家庄也招惹了梁山,也连累了扈家庄的扈太公一家,让李逵给灭门了。宋江应该跟他说过不要为难扈家的人,当然李逵才不当回事呢。
第二次交战遇上了高俅弟弟高廉。有人可能要问了,林冲为啥不亲手杀掉高廉呢,他跟高俅不是有仇吗?算了吧,别拿他和高俅相提并论了。这人嘴就跟火车似的,跑起来压根刹不住脚,第一,看看人家张贞娘被高衙内调戏,他上去就说自己是林冲,得,知道人家是高俅义子看着自己老婆被人调戏当没看见了。谁逼你非得说自己的名字啊,你自己有病怪谁?第二,在野猪林里,一不小心说漏了嘴,说出了鲁智深的工作地点。人家董超和薛霸正愁没法交差呢。然后,嘴巴特快,办事效率极低。宋江是抓了高俅,可人家有什么必要让你报仇?人家有那义务吗?想都不想的抓起刀就上前去,宋江不拦住你,其他人也难保(除了个别打心底里没兴趣招安的),要我说,人家哪是在救高俅,应该是救你呢。我要没猜错的,不仅是谋略,论武功,他也很难跟高俅过几招。事实上,我估计那天宋江要是没拦住你的话,你准让人家一脚踹水里。第一,高俅陷害他的理由,是这货买了把刀,要找人家比试,直接让人家给说成了行刺。为什么要比试?答案很简单。这人的功夫应该跟高俅不相上下。第二,有很多次机会看可以杀回东京,都被这人拒绝了。答案很简单,这人的惧怕心理很重,都不敢跟人家过招,就是那会真让你报仇,你不让人家踹水里才怪。再者,你说你气量真够让人服气的,看见《三国演义》里的周瑜了吧?你就跟他差不多。我记得以前有人对我这样说过:“你痛苦就痛苦着呗,凭什么跟别人撒?”这话其实说的很对。你报不报得了仇,跟别人什么关系?说句难听的,你妻子上吊了而已,你岳父病逝了而已,值得那样吗?看看宋江去,好歹你妻子对你一心一意,阎婆惜怎么对宋江的?出轨就算了,还把人家书信藏起来,勒索人家一百两黄金,人家误杀了人才逃亡到江湖上,你被逼上梁山后,好歹住的安心,人家什么感受?人家有说阎婆惜什么吗?跟你似的早气死一万回了。有病找你父母去,要不是他们给的基因不好,你能倒霉成这样?
第三次出战是和呼延灼交兵。第四次,曾头市因为抢了段景住送给宋江的马,你说一匹马而已,值得吗?这个段景住的嘴真跟火车似的,说重要的就行了,非得嗡嗡个不停。如果段景住不说那马其实是送给宋江的,自己入伙到梁山,总得给人家送点礼物,搞得梁山的首领这时候就是宋江了,晁盖如果没被气昏头的话,估计也完全没必要为了匹马那么拼命。一大把年纪了(他那会大概四十吧,不好好呆在山寨里养老,非得闹点事),于是不光打了败仗,还身中毒箭,不治身亡了。后世有一种解释,说他被暗算的,幕后指使人就是宋江。好像靠得住,但我认为,没比这更离谱的说法了。晁盖本身下山就是匆忙之中定下的,而且看那点兵手法,跟带上几个小混混打群架玩去了像的不能再像,(照我看根本不是去打仗),没有让人探路,没有打探地形,叫上二十个人就去了。这充分证实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人不是活到老学到老,事实上,活到老作到老更切实一点。人家宋江自打上了山,没事还看看兵书呢,这人给我的感觉压根不认字(跟卢俊义那个像,晁盖在天上应该很庆幸,他可算后继有人了,一个爱逞能一个爱管闲事,卢俊义管闲事真叫一个教父啊,上山东烧香做点小买卖辟邪啥的还说得过去,碰上梁山的直接抓几个?你说朝廷多少武将都没那本事,你想风光咱干的别的不行吗?看见晁盖了吧,倔的不行,作死也得一条道走到黑,你就那样。带着李固去,好了吧?让人家抓了住段日子又放回来,人家吴用正好诬陷你在梁山落草没个证人呢,你给人家送上门去了。回到家,大老远看见燕青,哭哭啼啼劝你不要回去,你才听不进去呢。唉,你也不想想,卢府要是呆的下去,人家跑出来干啥?从某个角度上讲,单纯其实无罪,但自负成这样真得赶紧改改了。有首诗怎么说来着?人许风流自负才,偷桃三度到瑶台。至今衣领胭脂在,曾被谪仙痛咬来。说白了,做人不要太自负,仙桃偷一次不成?非得偷三回。你是风光了,也被人家咬了,衣领装扮是好好的,疼不疼你自己不知道吗?卢俊义上梁山,与其说被陷害的,不如说他自己的性格缺陷导致的。就跟晁盖的死一样,虽说死的方式蹊跷,但死的结局谈不上冤枉。好比你没办法证明那只箭是史文恭射的,你也找不到证据说是宋江暗算了他啊。对于那只箭到底咋回事,我估计不会是徐宁或者林冲干的好事。因为你想啊,在古代,谁都没有夜视镜和瞄准器,在箭上放一追踪器那更不可能了,徐宁根本做不到;林冲为他拔的箭,然后用了毒箭?也不可能啊,去曾头市前,谁应该都没听说过史文恭这号人,晁盖又没打听过;至于段景住的马被劫,那是曾家五虎干的啊,林冲怎么可能不用未卜先知造那么一支箭呢?还带在身上?不嫌麻烦?对于那支箭,我只能这样解释:曾家原先来自金国,所以对那匹马很识货,金国的人在箭头涂毒早成习惯了,那么那只箭如果只不过是曾家的普通庄丁干的,那它上面怎么刻着“史文恭”三个字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史文恭的箭,但刻着他名字可不一定就是他射的。燕青射了两只箭射死董超、薛霸救下卢俊义,来巡视的官军一眼就看出是浪子燕青的箭,那两只箭上就刻着“燕青”俩字啊。放在军器库里,是谁的武器,尤其是毒箭这种珍贵的东西刻上名字是必须的,应该是某个军士拿错了。黑灯瞎火的,谁知道用的谁的箭,射的什么人。晁盖回到梁山,奄奄一息地说:“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人,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不想让宋江接替自己位子是肯定的,毕竟宋江架空了他啊,谁那么神父?但却不包含宋江暗算了他,这方面的意思。我估计那种情况下,晁盖自己也不知道是谁射中自己的,更何况他应该本身就不认字,然后宋江见他死了,哭昏过去。一方面是悲痛,另一方面,对于晁盖这个条件,他应该特别为难:我怎么会知道谁射死的你?反正就是曾头市的没错了。哎,正好,这箭上不刻着“史文恭”三个字吗?我估计,史文恭被抓,卢俊义说他杀害了晁盖,也是一头雾水的,可惜解释啥也没用,黑锅背定了啊……)
三十二岁,救出卢俊义,走上招安道路(个人感觉人家没做错什么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了救晁盖他们几个,人家基本上毁了一生啊,反正前途无亮了,那要如何拿回自己的一生呢?办法只有一个,招安赎罪呗,结局爱咋地咋地,反正自己留下了个忠臣孝子的好名声。)
三十四岁,这人被毒死,悲剧的一生总算落幕了。我觉得吧,谁一生来,不亏欠自己父母的,更不亏欠国家的。因为生了你难道不养?那你爽的时候咋不戴个避孕套?当然那时候是没避孕套的,所以父母道德绑架儿女都很理所当然。但给了人家生命也不是道德绑架人家当孝子的理由,就好比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当孩子或者国家子民这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孩子被父母道德绑架很少能得到别人的同情,孩子一旦对自己父母有一点不孝顺准被骂死。国家可以对不起人民,比方八国联军时代的中国,可以称得上是内外交困。爱国者固然可敬,但谁要是走头无路当了汉奸或者卖国贼,准被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河东狮吼地骂的狗血淋头。此外,看看宋江最后的结局,你还觉得到这世上走一遭是多绝对的好事吗?谁生到这个世界也不是自愿的,爱国是一个道德高尚不是法律义务。国家对得起人家,人家才应该回报祖国,我不觉得抗日年代汉奸有多可恨,人家大多是被逼无奈的,谁一生下来骨子里就有卖国贼的基因?倒是现在一些拿着国家的钱,说外国这好那好,各种贬低中国的明星才根本洗不白。这就好比我在中学,杨龙“叫兽”好像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在场的不少同学带来了家里的老人,不用问我也知道,这是你们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说到这里我就更得批评同学们,这些老人从小过得就非常苦,你们却把人家当成一个不花钱的保姆,你们……”
所以你想表达什么?那些人打小过的苦不苦关那些孩子啥事?那些老人值得可怜,那些孩子就不值得可怜了?父母要么是死了,要么他们父母忙着给人打工。你有什么资格这样说?我看那些老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小时过得苦,老了没人养,谁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孽了?那些孩子才是可敬之人必有可悲之处。明明过的连孤儿都不如,却能那么坚强的活着,你比得上人家一根头发?还有脸说人家?先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什么玩意儿!国家是没给那些隔辈老人分配义务,可他们养老工作、养小工作做的彻底吗?如果那些没有父母照顾的孩子能到孤儿院,那些空巢老人不用高额聘请保姆,会有这烂事?说真的当时我差一点笑出来,这人真是我见过的头号“叫兽”了。
百度搜索 短篇小说合集1234 天涯 或 短篇小说合集1234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