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狩匈传 天涯 狩匈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汉元朔二年,渔阳郡下有一村落名为“渔南故里”,这村落东、北两面为山,西南面便是去往城里的方向,北临燕山,山下有一湖,湖水清澈见底,湖中常见鱼儿在水中嬉戏,不是飞出水面,湖边也常有垂钓者,立杆而坐,这些垂钓的人,很是耐心,虽说钓一斤鱼只能换的10文,但是他们还是依旧如此逍遥,仿佛是视金钱如无物。虽是常见垂钓者,但这里未尝以垂钓为业,湖东20步便是百亩农田,这里的人常以麦为主食也不常吃糜,甚至可以说是四季食麦,将其制成饵或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人们不光吃的简谱,穿的和住的也很是简谱,都住的那草屋、木屋,穿的那麻衣、布衣。人们都居住在田旁以便耕作,这里普遍住的都是平民百姓,但这渔南故里中有一户人家却曾是那豪门望族,那就是仲家。
渔阳仲家,世代居于渔阳,汉初的战争中,时常能见的材官。所谓“材官”,他们大多都是能引关蹶张、材力武猛的战士:有的随高祖皇帝击破项羽,有的曾为太子卫士,还有的平定淮南王英布之乱。那是许多燕人,不论出身显赫还是那偏远僻陋的乡里,都乐意应征为卒,以应国家急难。这是家君生前常常给我讲的故事——我的大父,仲家大父随高祖皇帝征战数载,为大汉立下汗马功劳,最后回到了渔阳郡,不仅可以“复身”(终身免除徭役),甚至还凭借军功获得了左庶长的高爵,在渔阳郊外有着大片农田和宅子。郡里的各个豪门、县令、丞常登门造访,大家对大公都很客气,还常邀请大公做客。大父去世时,军刘德官员还亲自前来探望,并送上的木简上恭敬地写着“谨使吏奉谒,再拜再拜。”
不过到了家君这一辈,继承的爵位连掉了两级为公乘,家中的境况也大不如前:大概是因为生长于文景之年,渔阳平安无事的缘故,加上家庭富裕,父亲少时对兵戎只是毫无兴趣,倒是热衷于藏书,,尝去百里外的豪门家相求,我的母亲便是那豪门家君的最小的女儿,那是父亲对着女孩一见钟情,最后带着本书和他一起私奔回了渔阳。自我记事起,父母一直很是恩爱,家母虽居住的偏僻,到底还是娇生惯养不事生产,父亲对家业也未尝上心,二人每日以吟诗作赋为乐。母亲讲起昔日与父亲初见,认为他博才多学,甚至满是幸福的回忆着他宴上鼓琴的情景,我却不以为然,甚至还认为父亲是个无用之人——夫妇唱和虽风雅,却不曾有过收入。眼看田地日渐减少,家财所剩无几,最终父亲只得卖掉宅子,遣散了奴仆,凭借最后一点钱,再者依靠大父生前与渔阳官吏们的交情,在郡里某了个亭长的职务,这亭长日常也无大事,倒也顺利。可不久后父亲在巡查乡里之时,遇到一个不识水性的人落水,便下河救人,然而父亲也不识水性,但人最终也是救了上来,而父亲却没能上来。那时母亲怀胎九个月,在悲秋惊惧中剩下了我的幼弟。家中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安葬父亲耗尽了最后的一点家财,孤儿寡母已难以再在城中生活。好在外大公虽怪罪母亲私奔,还是分与了她数亩薄地。因父亲在执行公务时殉职,我得以继承爵位,但只得到了“大夫”。目前便奏报了郡里,将户籍迁回了娘家。母亲日夜纺绩,我时常下田耕作,闲时若不须服役,边去湖边垂钓,所得到的也可以支撑全家活下去了。幼弟体弱多病,常在家中休息。外大父去世后,叔父叔母逐渐不喜欢母亲,母亲一气之下售卖田产,携我兄弟二人离去,在父亲生前的友人的帮助下,总算来到了一片净土,便是这渔南里。我少时好角抵,常与佣人比霍拳脚,也喜欢听长辈们将古代的英豪的辉煌战绩,每次都听得津津乐道。父亲也希望我能有所作为便给我取名“成”。我虽有大夫爵位,但因叔父贿赂那郡吏,将我爵位改成“簪袅”。使得我便无法免除兵役。

百度搜索 狩匈传 天涯 狩匈传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狩匈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拽猫five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拽猫five并收藏狩匈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