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大明神剑王朝 天涯 或 大明神剑王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顶盔掼甲的洪承畴骑在一匹宝马上面,看着一望无际的荒野,抿紧了嘴唇。他可不是什么瘦弱的文臣,跟徐光启这种需要待在马车上面的不一样,他也是有点功夫架子的,而且还是军队的武术架子,跟那些江湖佬的武术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其实中国鄙视江湖武术是有传统在的,比如俞大猷这个拿着一根棍子横扫整个少林寺的狠人,他可是跟戚继光同个时代,合称为戚龙俞虎的猛将。
他就说少林功夫没看头,他们的棍法上面就只有两招跟农民锄地一样的招式得其棍法三味,其他都是花架子。
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本《剑经》回馈给少林寺一套棍法,虽然这书名字说的是剑,但是里面所讲的就是棍法。
民间武术大概要到咱大清入关之后,军方的武术流传到民间,再结合江湖上的战斗套路,才得以绽放光彩——还是在民国才绽放出来的。
深吸一口气,洪承畴想起了崇祯皇帝临行前给他的嘱咐,心里不禁有些暖暖的。
别误会,他是觉得自己未来的仕途有了保障,崇祯皇帝亲自保着他,只要他不当那马谡,不当那赵括,这一次抵抗皇太极突袭喜峰口之后,他估计就加官进爵,走上人生巅峰了。
哎,简在帝心的生活就是如此朴实无华啊!
感慨了一下,洪承畴向自己身边的近卫军士兵喝道:“快点快点!都快点!没吃饭吗?每天吃这么多肉,跑这么慢,想什么呢?就这样你们如何报答万岁厚恩啊!”
和洪承畴的那一身银白色的直身甲和凤翅盔不同,近卫军的士兵普遍穿着类似于咱大清的那种布面棉甲,以红色为主,而且护肩上,还有胸前都刻画有张牙舞爪的猛兽。
这一身穿上去可是又热又重的,让他们带着这一身跑长途基本上是和军事训练级别的负重跑没什么区别了,也是这段时间他们吃饱了喝足了,个个膘肥体壮的,不然也不可能承受得住这种负荷的训练。
“洪参谋!”徐光启还是穿着文臣的服饰,在一个有点像是战车的马载车具上面探出头来:“今日已经跑了约有五十里了,兵丁们不知能够再支持下去了。”
洪承畴很是不以为意地撇了撇嘴:“徐尚书,近卫军乃是万岁之心腹所在,是万岁给予厚望的,是要去护卫京城的!
您当过一段时间的兵部尚书,虽说是兼任罢,但是您也知道大明边军糜烂到何种程度!万岁除了仰赖我们这支近卫军之外,再无别的军队可以信任啦!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我们近卫军死则死耳,但是万岁却是不容有失!”
听到洪承畴的话,徐光启也是摇了摇头,满脸的无奈。毕竟在他被崇祯加了一个兵部尚书的头衔之后,能够接触到的事情也开始多了起来。
同样,他知道的事情也更多了,这辽东的边军糜烂得程度,简直是让人瞠目乍舌,不,应该说是一看就让人不寒而栗的,真真是个触目惊心。
大明边军的作战思路是怎样的呢?首先卫所军,也就是近卫军之前那个鬼样的,乞丐都不如的农奴能打头阵,让建奴他们冲杀过来,要是那些卫所军农奴顶不住(本来也不可能顶得住)的话,就让自己的家丁们上前当督战队,杀得他们往回跑。
等到全线溃败之后,就让自己的家丁往前冲,点燃一个三眼铳,射一轮之后就跑。反正他们的家丁都是有战马的,等到战场硝烟过了之后,再回来收拾一下自家卫所兵的尸体,看到样貌不像中原人人,或者已经认不出样子的,就把脑袋砍下来,当做是敌人的首级。
又是一场大胜!
说实话,知道了这些事情的徐光启心里那种绝望,真的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
如果不是当今的陛下有志于改制军队,并且创立了一个近卫军,还放开手让他徐光启去训练这一支军队,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同时还在朝堂上给他们撑腰,估计徐光启早就不想管这些事情,埋头去写什么农政全书啊,或者去跟利玛窦那些人交流泰西学说,再也不掺和朝堂了。
但是现在,徐光启还是很有动力的。
同样,他对于这一支近卫军也是很下心血的,说是把他们当做是宝贝也不为过,所以他这样跟洪承畴说道:“洪参谋,据万岁所言,他们的战力已经足够与那建奴一决雌雄了,却欠缺的,不过是战场上的血与火的经验罢了,如今他们训练如此沉重,若是在上战场之前便折了兵马,恐怕是万岁不愿看见的啊!”
洪承畴对于徐光启这种“妇人之仁”很是看不上眼,毕竟历史上他经常杀降,而且多数是农民军,后期杀得是南明的军队,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好人。
“不说这个了,让他们再跑一会吧!”洪承畴最后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没有下达停止跑步的命令。
对此徐光启其实也无可奈何,因为这近卫军很多时候都是听洪承畴的命令,多于听他的命令的。只不过现在洪承畴在崇祯的命令之下,能够尽职尽责,甚至于犹有过之地执行徐光启的练兵方案,这才让二人之间保持了一定的平衡。
他苦口婆心说的一大堆话,很多时候都不如洪承畴瞪一眼好使。
不过既然再跑一会就算了,徐光启也不打算再争什么了,而是和洪承畴说起了战争的事情:“洪参谋,根据万岁的说法,喜峰口估计就我们一支孤军,在没有城池,又没有马匹的情况下,我们须好好想想如何去抵御喜峰口!”
“这有何难?”洪承畴冷哼一声:“若是野战,本参谋的心里大抵还是没底的,但若是凭借坚城防守,哪当是来个百万大军,本参谋也不在话下!”
“坚城?哪来的坚城?洪参谋,你莫不是想要入遵化城?”
“不,我要去哪三屯营!”洪承畴对徐光启摆了摆手:“临行前,万岁嘱咐下来,务不使我等闹出大消息,想来那建奴的探子早就已经埋伏在周围了!我们若是进了遵化城的话,怕不是明日就能让消息送到哪奴酋的案头上!”
其实有些话洪承畴没说,而徐光启也是心知肚明的,谁知道遵化城的守卫里头有多少建奴的细作?
崇祯倒是知道遵化城的巡抚是自杀殉国的,他应该信得过,不过崇祯更加知道遵化城是被内应打开的,这城不可能是安全的。
所以他才嘱咐洪承畴和徐光启他们不能走漏风声,就连离开京城,那都是在大半夜悄咪咪地离开的,行军路线更是借着拉练的名义,左拐右拐好一阵。
甚至于洪承畴为了更加谨慎一点,专门挑晚上来跑,导致每天都有人受伤。
现在是因为已经过了遵化的地界了,甚至于过了三屯营了,就快要到达喜峰口了,这时洪承畴才打算让人回去三屯营驻守。
说他狡猾如狐也不为过。
徐光启会练兵不假,但是他打仗的本事真的需要实践来检验一下。况且洪承畴的职位是参谋,也就是专门出谋划策的,你说是参军也不为过,再加上现在近卫军基本上是听他的,所以他也就听从了洪承畴的计划。
随后他们就把接下来计划送到了崇祯的案头上面。
“三屯营啊……我记得好像有一个赵率教的人在这里战死来着……”
接到他们的密奏的崇祯正在跟黄立极和崔呈秀打太极,商量一些有的没的军政事务呢——其实挺像元首的,都是纸上谈兵,要去微操一些压根就不存在的军队。
在崇祯眼里,不听话的军队不就是不存在的军队吗?
放下密奏,崇祯看了一眼崔呈秀,又看了一眼黄立极:“崔爱卿啊!你此前是兵部尚书对吧!”
“呃,是的!”
崔呈秀苦着脸应了一声,现在的他算是虎落平阳了,没了兵部尚书的位置,还进了这压根不知道有什么作用的军机处,以前对他阿谀奉承,给他送冰敬碳敬的人统统就不理会他了,你说他怎能不苦恼?
“那就行!你还记得赵率教这个人吗?”
崔呈秀愣了一下,然后拧紧了眉毛,好像是在思索什么,最后他才从记忆的深处把这个人挖出来:“呃,万岁,臣知道,这赵率教乃是……”
“别说了,知道就行!”崇祯摆了摆手,懒得听崔呈秀说这赵率教是那年那月出生,那年那月的进士,顺便把刚建立没多久的内厂番子送回来的奏折放在桌面:“你用军机处大臣的名义,再加上我的命令,密令这赵率教去三屯营!
还有,你要记住!这事一定要够秘密!一定要让那赵率教私底下行动!如果这事走漏了一丝一毫的风声,你就给我去诏狱里面呆着吧!”
崔呈秀一个激灵,整个人浑身颤抖了一下,他的大脑在这短短的时间内飞速运转。
这,万岁居然还要我去做事情?这不就是代表我还有权力?
这样想写的崔呈秀立马站了起来,然后推金山倒玉柱一样跪在崇祯前面:“回禀万岁!臣万死不辞!必将此事处理周全,处理圆满!”
能做事就好!能做事就好啊!能做事就意味着有权力啊!这军机处,也不是一无是处啊!
崔呈秀伏在地面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笑容。
百度搜索 大明神剑王朝 天涯 或 大明神剑王朝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