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学习知识总结 天涯 学习知识总结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中医内科简答题
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的鉴别。
.相同点:二者均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等症。
不同点:1)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鼻流清涕,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感冒:恶寒轻,发热重鼻流浊涕,有汗,多半咽喉肿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鉴别。
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多属实证,多半有外感表证,治法:疏邪宣肺,忌收敛。
内伤咳嗽:起病缓,病程长,咳嗽伴脏腑内伤证,多属虚实夹杂之证,
治法:调理脏腑。
喘证虚实鉴别。
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病势多急。
虚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慢时轻时重遇劳则甚。
哮病与喘证鉴别。
相同点:二者有呼吸急促、困难表现。
不同点:1)哮病: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2)喘证:指气息言,为呼吸急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中风的先兆。
头晕头痛;(2)肢体麻木;(3)一过性言语不利;(4)视物昏花。
胃脘痛辨证要点。
辨寒热虚实:
1)实者病程短,起病急,多痛剧,固定不移,拒按,脉盛;
2)虚者:病程长,痛势徐缓,痛处不定,喜按,脉虚。
3)寒证:胃痛遇寒则痛甚,得温则痛减。
4)热证:胃脘灼痛,势急迫,遇热则痛甚,得寒 则痛减。
(2)辨气血
1)初病在气:多见胀痛,或涉及两胁,或兼见恶心呕吐,嗳气频频,疼痛与情志因素显著相关;
2)久病在血: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紫暗或有瘀斑, 脉涩,或兼见呕血、便血等。
泄泻与痢疾鉴别诊断。
(1)共同点:多发于夏秋季节,由外感时邪内伤饮食而发病,病位在胃肠,主症以大便次数增多为特点。
(2)不同点:
1)泄泻:湿邪内伤,脾虚湿盛,运化失职,湿浊内生,混杂合污而下,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
2)痢疾:湿热、疫毒、饮食壅滞于肠中,与气血相搏,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多有里急后重。
呕吐辨证要点。
(1)暴病呕吐一般多属邪实,治疗较易,预后良好。惟痰饮与肝气犯胃之呕吐,每易复发。
(2)久病呕吐,多属正虚,故虚证或虚实夹杂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较为难治。若呕吐不止,饮食难进,易变生它证,预后不良。
黄疸的辨证要点。
(1)阳黄:发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常伴身热,口干苦,舌苔黄腻, 脉象弦数。
(2)急黄: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 疸色如金,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舌质绛红、苔黄或黄厚而糙脉弦数或虹数。
(3)阴黄:病程长,病势缓, 黄色晦暗,常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迟或细缓。
水肿的辨证要点 。
阴水:饮食劳倦, 先天或后天因素 ,病位多在脾肾,发病缓慢,病程较长,肿多由足踝开始, 自下而上, 继及全身, 肿处皮肤松弛, 按之凹陷不易恢复, 甚则按之如泥, 属里、属虚或虚实夹杂, 如正水、石水。
阳水:常因风邪、疮毒、水湿侵袭,病位多在肺脾发病较急,一般病程较短, 肿多由面目开始, 自上而下, 继及全身, 肿处皮肤绷急光亮, 按之凹陷即起, 多属表、属实, 如风水、皮水 。
淋证癃闭鉴别诊断。
相同点:小便量少,排尿困难。
不同点:1)淋证尿频而尿痛,每日排尿总量正常;2)癃闭  无尿痛,每日排尿量少于正常,严重时甚至无尿。
血尿血淋鉴别。
(1)相同点: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
(2)不同点:1)血淋: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2) 尿血:无疼痛之感,虽亦间有轻微的胀痛或 热痛。
13.咳血吐血鉴别。
相同点:二者血液均经口而出。
不同点:
咳血:由肺而来经气道咳嗽而出,血中常夹有气泡,颜色呈鲜红,咳血前多伴有胸闷、咳嗽、咽痒等症状。
吐血:由胃而来,经呕吐而出,常夹食物残渣,颜色呈紫暗,吐血之前多有胃脘不适,或胃痛、恶心等症状,大便多呈黑色。
14.简述胃脘痛肝气犯胃型的特点、治法及代表方剂。
特点: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每因情志而作痛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剂:柴胡疏肝散。
15.简述痹证的病机及治则。
病机:经络闭阻,气血运行不畅。
治疗原则:祛邪通络,缓急止痛。
16.简述水肿肾阳虚型的主症及治法。
主症:面浮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陷下不起,尿量减少或增多,腰部冷痛或酸痛,舌淡,体胖,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17.简述哮证冷哮型的主症。
答:主症: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音,咯痰清稀或痰白而粘,胸膈满闷如室口不渴,喜热饮,兼以外感风寒表证舌苔滑白,脉弦紧或浮紧。
18.何谓血证及治血四法?
活血化瘀
凉血止血
活血止血
收敛止血
19.简述郁证肝郁化火型的主症及治法。
主症: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胸胁胀痛,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泻火。
20.简述内伤发热肝郁发热型的主症。
答:发热多为低热或午后潮热,热势随情绪波动而浮起,精神抑郁,胸胁胀满,或烦躁易怒,口干而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21.简述着痹的主症及代表方剂。
主症:多见于下肢,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浊,或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不仁,活动不便,得热得按略缓,苔白腻,脉濡缓。
代表方:薏苡仁汤
22.痰湿蕴肺型咳嗽的症状和治疗方剂各是什么?
(1)症状:伴胸闷、脘痞、纳呆、便溏、体倦乏力。舌苔白腻,脉 濡滑。
(2)治法: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3)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3.水肿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基本原则: 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具体应用视阴阳虚实不同而异:
阳水以祛邪为主, 发汗、利水或攻逐, 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法; 阴水以扶正为主, 健脾温肾, 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祛瘀等法。对于虚实夹杂者, 则当兼顾, 或先攻后补, 或攻补兼施。
24.简要回答内伤发热中气虚发热的症状和治疗所选方剂。
主症:发热常在劳累后发生或加剧,热势或高或低,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
方剂:归脾汤
25.简述风热感冒的证候。
(1)恶寒轻发热重;(2)口渴;(3)少汗或有汗;(4)咽喉肿痛;(5)舌苔薄黄;脉浮数。
26.简述水肿的基本病机。
答:肺失通调, 脾失转输, 肾失开阖, 三焦气化不利。
27.简述痰浊中阻型眩晕的治法和治疗选方。
(1)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2)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简述呕吐脾胃气虚证的证候。
答:食欲不振,食人难化,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畅,舌苔白滑,脉象虚弦。
简述水肿阴水脾阳虚水泛证的治法方剂。
治法:温补脾阳,利湿消肿
方剂:实脾饮
简述胸痹寒凝心脉证的证候。
答:胸痛撤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重则喘息,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细,或紧或促。
简述淋正的病因病机。
病因:
1).风邪袭表;2).疮毒内犯;3).外感湿邪;4).饮食不节
5).禀赋不足;6). 久病劳倦。
(2)病机:肺失通调, 脾失转输, 肾失开阖, 三焦气化不利。
中医外科简答题
何谓消法及其适应症?
答:是指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使初起的肿疡得以消散,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适用于尚未成脓的初期肿疡和非化脓性肿块性疾病以及各种皮肤疾病。
简述颜面疔疮初期的临床表现。
答:初期,在颜面部某处皮肤上忽起一粟米样脓头,或痒或麻,以后逐渐红肿热痛,肿势范围约3~6cm,但根深坚硬,状如钉丁。中期,约第5~7日,肿势逐渐增大,四周浸润明显,疼痛加剧,脓头破溃。后期,约第7~10日,肿势局限,顶高根软溃脓,脓栓(疔根)随脓外出,肿消痛止,身热减退。病程一般10~14天。
简述走黄与内陷的病因病机。
答:疮火毒炽盛,早期失治,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正气内虚,火毒炽盛,加之治疗失时或不当,以致正不胜邪,反陷入里,客于营血,内犯脏腑。
简述乳癖的临床特征。
答:**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
如何辨脓的有无?
答:通过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等方法。
简述内痔Ⅱ期的临床特点。
答:Ⅱ期内痔 周期性、无痛性便血,呈滴血或射血状,量较多,痔核较大,便时痔核能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
7.简述瘾疹血虚风燥型的症状及治法。
答:(1)证候: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
(2)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8.简述脱疽的临床特点。
答 :好发于青年男性的四肢末端,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继则出现剧烈疼痛后期坏死脱落。
9.简述瘾疹的临床特点。
答:皮肤上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发无定处的瘙痒性、过敏性
10.简述湿疮湿热浸淫型的症状
答: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等。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急性湿疮以丘疱疹为主,炎症明显,易渗出;慢性湿疮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11.简述颜面疔疮初期的临床表现。
答:初期,在颜面部某处皮肤上忽起一粟米样脓头,或痒或麻,以后逐渐红肿热痛,肿势范围约3~6cm,但根深坚硬,状如钉丁,重者有恶寒发热等症状。
12.简述内痔Ⅰ期的临床。
答:Ⅰ期内痔 无明显自觉症状,痔核小,便时粪便带血,或滴血,量少,无痔核脱出,镜检痔核小,质软,色红。
13.简答疮疡逆证的特点。+
答:初期:形如粟米,疮顶平塌,根脚散漫,不痛不热;已成:疮顶软陷,肿硬紫暗,不脓不腐;溃后:皮烂肉坚无脓,时流血水,肿痛不减;收口:脓水清稀,腐肉虽拖脱,新肉不生,色败嗅秽,疮口经久难敛,疮面不知痛痒。
14.简答内痔分期。
Ⅰ期内痔 无明显自觉症状,痔核小,便时粪便带血,或滴血,量少,无痔核脱出,镜检痔核小,质软,色红。
Ⅱ期内痔 周期性、无痛性便血,呈滴血或射血状,量较多,痔核较大,便时痔核能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还纳。
Ⅲ期内痔 便血少或无便血,痔核大,呈灰白色,便时痔核经常脱出肛外,甚至行走、咳嗽、喷嚏、站立时也会脱出肛门,不能自行还纳,须用手托、平卧休息或热敷后方能复位。
Ⅳ期内痔 平时或腹压稍大时痔核即脱出肛外,手托亦常不能复位,痔核经常位于肛外,易感染,形成水肿、糜烂和坏死,疼痛剧烈。
15.简答浅Ⅱ度烧伤的临床表现。
答:损伤组织:可伤及生发层,甚至真皮**层;外观特点及临床体征:水疱较大,去表皮层后创面湿润,创底艳红、水肿,并有红色颗粒或脉络状血管网;感觉:过敏;温度:增高;创面愈合过程:如无感染,1 ~2周痊愈,不留瘢痕。
16.简述辨脓的操作方法。
答: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17.简述乳癖的特点。
答: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活动度好。本病好发于25~45岁的中青年妇女
18.简述神经性皮炎的预防于调护。
答:避免过度劳累与精神刺激,调节良好的情绪
局部避免强烈的搔抓内衣以棉织品为宜,衣领宜柔软
忌饮浓茶、咖啡及戒烟戒酒,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9.简述一度脱肛的证候。
答:为直肠粘膜脱出,脱出物淡红色,长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
20.简述疖之热毒蕴结证的治法和治疗选方。
治法:清热五味消毒饮、
方剂:黄连解毒汤加减 解毒
21.简述如何辨脓的有无。
疼痛、肿胀、温度、硬度。
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22.简述瘾疹血虚风燥证的治法和治疗选方。
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当归饮子加减
23.简述粉刺的预防与调护。
24.如何从皮肤颜色辨别疮疡的阴证阳证?
皮肤颜色
红赤
苍白或紫暗或皮色不变
25.简述肝郁痰凝型乳癖的治法和选方。
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逍遥蒌贝散加减
26简述血热肠燥型肛裂的治法和选方
清热润肠通便
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
27.疮疡辨肿时,气肿与血肿有何区别?
气肿: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常随喜怒消长。
瘀血肿:肿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消退。
28.简述肝经郁热型蛇串疮的治法和选方。
清泄肝火,解毒止痛
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玄胡索等
29.简述接触性皮炎的预防与调护。
30.简述湿疮的特点。
对称性、多形性、浸润性、瘙痒性、易转化为慢性。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类。

百度搜索 学习知识总结 天涯 学习知识总结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学习知识总结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我们在书中嗨起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我们在书中嗨起来并收藏学习知识总结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