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东周赋 天涯 或 东周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齐哀公既死,夷王的目的也便达到了。于是也没有多留各路诸侯,不日,诸侯们也纷纷向夷王告辞,回到自己的封地。在镐京时,诸侯们还对周王毕恭毕敬,不敢造次。回国后,皆怒不可遏,大骂其无道昏君,罔顾礼法。
楚国国君熊渠反应最为激烈,熊渠回到楚国后大骂周王无道:“周王乃天下共主,说话做事当一言九鼎,且不论齐侯有罪与否,天子欲以罪处诸侯,理当遣王师拿之押解进京,昭告天下,号令诸侯进京,后杀之。今周王欺吾等有要事相商,不明表意,待吾等来京,乘诸侯无兵,杀齐侯。如此行事,同欺软怕硬,鸡鸣狗盗之徒何异哉?如此卑鄙贱人以何做这天下共主?”
正在气头上的熊渠甚至扬言:“如此大王,奇耻大辱。莫若拥兵自立也。”
宫殿里的诸臣闻此语皆慌忙跪拜,道:“君上慎言,君上乃周王属臣,君上此语实乃僭越,大不敬啊。”
熊渠当时也是正在气头上才说了一句气话,不过是句玩笑话。熊渠虽性情刚直,鲁莽,却也知这是大逆不道的罪过,加之众人劝谏,也便没在继续说下去,不过熊渠还是气不过,看着满堂朝臣惊慌之色,只道:“寡人固知之,休要再言,都退下罢!”
其余诸国国君虽不似楚君这般勇莽,却也皆当夷王为一宵小之徒,不愿尊之。
唯齐国与纪国与各诸侯国不同,齐哀公之死为纪国除去了一心头大患,纪君心想终于不再害怕齐国将纪国灭国,故此感恩夷王大德。
齐哀公被烹杀的消息传回齐国国内时,齐国百姓朝臣皆忿忿不平,朝中大臣更是上书胡公联合各诸侯国去镐京讨个公道。奈何胡公毕竟为周王亲立,怎可再犯上作乱,倘不成功,自己的下场怕是比王兄还要惨烈百倍啊。
齐国国都营丘近纪国,胡公害怕再与纪国起冲突,重蹈王兄覆辙,故意欲迁都。一日,胡公召诸臣商议此事,岂料诸臣皆死谏胡公,道:“营丘乃齐国立国之地,齐国百年基业之所在,齐国诸城何处能胜营丘,万不可迁都。”
“寡人又何尝不知,只是营丘近纪国,寡人担心纪人来犯,伤我子民。”
哀公同母弟公子山道:“纪国,弹丸小国,早就该亡,到时纪人归齐,纪国之地皆隶齐国,岂不妙哉?”
“荒唐,两国皆周室属国,当共尊周王,岂可互相攻伐,汝可是忘了先君之鉴。”
“你……”
一朝臣道:“君上所言有理,既如此,纪国当不该来犯,倘纪国来犯,我国出兵御敌乃天经地义,何来罪过,都城还是不迁为上。”
“如此,好不繁琐,况伤亡者皆齐国子民,还是迁都可保我齐国无恙。”
“君上三思啊!”
“诸位休要再谏,寡人意已决,即刻准备迁都事宜,期年之后,迁都薄姑。”
……
“薄姑?薄姑在营丘以西,大抵不会再为纪国所扰,薄姑虽不似营丘富饶,却也非贫瘠之地,假以时日,于营丘富也未可知。”
“齐国先祖乃大周开国元勋,武王尚尊之为尚父,纪君不过是商朝遗老,怎可与太公相提并论,今怎可为此蕞尔小国欺哉?”
“唉……”胡公去后,几位大臣议论道。
齐侯意欲迁都,齐师也开始准备出发,护卫君主和国都周全。然而营丘城内另有一批人马开始涌动。
夷王四年,又到了诸侯交纳岁贡,朝见天子之时。夷王左等右等,最终也只等来了纪侯和齐侯,原先来朝贡的鲁侯,卫侯,郑伯也迟迟没有赴京面圣的音讯。
两国国君,见此情形,也只是同周王一起责骂各国诸侯忘恩负义,数典忘祖,罔顾礼法,大逆不道。除此之外,二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去岁来朝贡,纪炀侯俨然王之心腹重臣,今朝也已缄默不语。
夷王心中百感交集,愤怒,怨恨,无奈,甚至觉得自己这个王做得可笑。他觉得好累!
此后,太子屡屡觐见,请求夷王对诸侯惩处,重振朝纲。可夷王通通否决了,他不想再对任何一个诸侯动手了,他害怕,他怕自己一旦采取行动,就连纪国和齐国也不来了。虽然此时大周一朝足有上百诸侯,区区两国自然无足轻重,可尚有一位诸侯来朝贡,表示周王仍然是王,是天下共主,倘无人交纳岁贡,诸侯国皆不尊周王,那到时诸侯国是诸侯国,王畿是王畿,王又与诸侯何异?故此夷王将太子的提议通通否决。
夷王六年,蜀国国君请求朝见周朝天子。蜀国乃武王伐纣时的盟国,与周王朝为同等地位之国,此番来朝进贡表明蜀国愿向周王称臣,这是周王重振王威的大好机会。
夷王得知蜀国国君请求后,决定亲往河水迎接蜀国使臣。于是,夷王传召太子,命令太子监国,代理政务,自己则准备亲往河岸之处,以宾客之礼迎接蜀国使臣。太子认为夷王乃天子,不应亲自迎客,派使臣迎接更为妥当。夷王却认为如此不能表示我朝诚意,恐事不能成,执意亲迎使臣。太子拗不过夷王,只得遵命。
夷王六年夏,一切皆已准备妥当,夷王出发迎接蜀国使臣。十日后,夷王抵达河水行宫,等待蜀国使臣到来。又过了数日,蜀国使臣抵达河水,夷王以宾客之礼相待,蜀国使臣献上琼玉,表示愿意年年向周王朝交纳岁贡,希望周王能够庇佑蜀国,出兵抵抗南方蛮夷。夷王没敢立即答应,如今周朝王室已经自顾不暇,哪还有多余的兵去帮蜀国打仗,于是便先邀请蜀国使臣进京,请尽地主之谊。进京后,与诸臣商议后在作答复。
楚国国君熊渠听闻夷王亲迎蜀国使臣,再次怒不可遏。
“匹夫竖子也,蜀地尚不如楚大,周王怎可亲迎其小小使臣,如此之辈不配做天下共主,寡人必取而代之。”
话说,自从夷王烹杀齐哀公后,熊渠回国后立刻着手操练兵马。当时众人不解其意,而今看来,熊渠也是早早便觊觎这天下共主的王位了。
熊渠此话一出,同上次一样依旧有许多老臣死谏,不过这次熊渠却不再像上次一样附和这些老臣。
“天下共主固宜大贤者为之,当今天子,妄杀人,惧外夷,德不配位,寡人取而代之乃顺天道而为之。众卿若愿从寡人者,待寡人称王时必升官加爵,子子孙孙受荫庇;若逆寡人者,请先生另谋高就,世世代代不入楚国籍。”
熊渠说完,有些大臣当即表示效忠楚君;有人犹豫过后也表示助楚君成就大业;也有人宁死不屈,劝谏楚君感念周朝历代先君的恩德,熊渠依然不为所动。
这些人见楚君仍执迷不悟,拂袖而去。
当晚,这些人便在府邸中离奇暴毙了。
处理好国内政事,熊渠便开始集结军队,趁夷王还未回京开始对王畿周围的诸侯国发动战争。
百度搜索 东周赋 天涯 或 东周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