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细说刘东事件
百度搜索 独立调查启示录·马家军调查 天涯 或 独立调查启示录·马家军调查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马俊仁驱逐刘东,奖杯从五楼扔下。意在杀一儆百,效果适得其反。刘东回忆有说法。表面是队员去留,实际有更深冲突。事件之后说法种种,甚至疑为“阶级斗争新动向”。刘东事件客观上成了后来全队兵变的先导,令人长思。1993年是马家军红透半边天的最高峰。江泽民、李鹏、李铁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程接见。国家体委、辽宁省委频频发出向马家军学习的号召。
舆论界一致赞扬表彰。正如国家体委主管宣传的副主任刘吉先生后来感叹的那样:马教练啊,现在报纸对你赞扬的词我看都用尽了,我再也想不出更好的词来赞扬你了!
正是在这一年的年尾,关于马家军的舆论宣传开始发生变化。首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众所周知的“刘东出走事件”。最早报道的大约是《沈阳晚报》,该报以《马家军中出走一冠军》的醒目标题,以较大的篇幅,披露了世界锦标赛1500米冠军、七运会800米冠军刘东被马俊仁驱逐出队的惊人事实,引起轩然大波。此后,各报围绕刘东的事纷纷追踪调查、报道议论,在进入1994年以后同时搅入马俊仁辞职事、经商事而久久不能平静。
1995年春天,刘东在沈阳和王军霞等老队友一起恢复了训练。我们在交谈过几次之后,她依旧哀伤有余。一个弱女子,灵魂受伤需要在平静中慢慢恢复。
当时《沈阳晚报》记者冯旭和栾俊学的调查显然下了一番功夫。刘东事件发生在1993年9月30日,冯、栾的报道发出来已经到了12月25日,相距近3个月。在内部本是旧闻外部却一无所知,因此一见报就在社会上引起了震动。冯、栾的说法谨慎而又客观,他们说:
第七届全运会之后,马家军在云南呈贡训练和参加世界杯马拉松赛、亚洲田径锦标赛和后来马家军的几次公开露面,都没见到1500米世界冠军刘东的身影,广播、电视、报纸也没有披露个中原因。刘东哪里去了?本报编辑部频频接到读者电话,一时间议论纷纷,传闻不一。为此,我们曾几次询问了省田径队有关负责人,得到的回答是:刘东这孩子有点儿小情绪,没什么大不了的,马俊仁给她放假回家反思去了。刘东为什么闹情绪?
得到的答复是刘东想退役。但是一些细心的体育爱好者也发现,在当年评选的田径十佳中,这位战功赫赫的世界1500米冠军,全运会800米冠军竟然榜上无名,太不可思议了,人们不禁要问:刘东到底怎么了?我们专程奔赴刘东的家乡进行追踪采访,可惜未能见到刘东本人,只见到了她的母亲。而在沈阳的同人也没见到刘东,刘东会到哪里去呢?刘东难道就这样离开了马家军吗?
“那是1993年9月30日,马家军即将赴云南投入高原训练。此前,马家军到大连服装节进行表演,就是这次,金州区奖励了刘东5000元钱。回到沈阳,在去昆明的前一天,刘东向马俊仁提出退役的想法,刘东说她完成了七运会的任务,不想再干了。马俊仁当时没答应。随后,马俊仁与孙玉森共同和刘东谈到夜里12点半,但刘东没有什么表示,就说不想干了。
“孙玉森送她回宿舍楼,又同她谈了一个小时。孙玉森苦口婆心,就是想让刘东能够第二天随队赴云南。第二天一早,马家军原定6点20分出发,6点钟仍不见刘东。刘东此举惹怒了马俊仁。那天许多人看到刘东的行李、奖杯等物从五楼宿舍窗口被扔到了楼下。马俊仁告诉刘东回家休息,不发工资、奖金,每半个月写一份检讨。刘东就回家了。
“到了12月14日,我们专程去了刘东的家乡——大连金州区杏树屯镇小刘屯寻找刘东。在镇党委同志陪同下,我们在一个破旧不堪的小院门口停下。这就是刘东的家?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马家军主力、世界冠军的家?
“刘东的母亲丛桂香从那低矮的三间小房中迎出来,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蓝上衣,银灰头发有些蓬乱,憔悴的面容露着有些病态的苍老。整个院落能让人心生一动的,是那条久不见生人的狗,它兴奋地上蹿下跳,狂吠不止。走进房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半缸玉米面和带冰碴的水缸及摆放无序的杂物。屋内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一架很旧的板柜摆在地上,上方挂着一个相框,其中唯有刘东身着运动装和父母的合影及刘东佩戴奖牌、手捧鲜花的照片是彩色的。刘东没在家,说是回沈阳了。女主人介绍说,刘东今年20岁,上小学时被金州区体校邱立斗教练选中,后于1987年12月到沈阳省体校宋元红教练麾下训练,4年后加盟马家军,战绩显赫。说到刘东的成长,57岁的丛大娘喜上眉梢,说刘东从小就喜欢跑,我们家里困难,不愿意让她跑,我大儿子过去就能跑,在学校里成绩可好了,我不让他去,给耽误了。刘东是老姑娘,没办法只好由着她。这些年家里的钱都贴在老姑娘身上啦。谁曾想她还真的跑出了名,前些日子(七运会)电视上有刘东跑,我们老两口都到邻居家看电视,看到刘东800米又拿第一名,高兴得直掉眼泪,谁知1500米这孩子没跑完就下来了。
“刘东的父亲叫刘典瑞,今年59岁,他们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已成家自己过,家中只有刘东一个老姑娘。全家的经济来源是刘典瑞在镇肉禽场喂猪所得的菲薄收入。不久前那破旧房子的山墙倒塌,刘典瑞差点儿被砸,至今后山墙上仍留有漏雨水落下的痕迹。刘东的母亲有冠心病、气管病,她目前最大的心愿是房子别再塌了,不然就得住露天地里。
“听说刘东不干了?——我们的话题一转,老人们的脸色也变了,眼神黯淡下来。刘母说,有一天,天都有些擦黑了,刘东突然回了家,说了一句:‘妈,我不想干了!’说完就扑到我怀里哭了起来。你跑得这么好,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呢?俺边问边劝,是不是和教练闹矛盾了?家里人着急,刘东哭,她爸也急得直哭,一家三口哭成一团。俺说你去跑是为国争光,教练教你也不容易,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呢?你现在成绩这么好,你不干对得起谁?家里这些年受那些苦,让你出成绩,你不干了我们养不起你呀!大娘说着就又哭泣起来。
“刘东是个性格内向的队员,脾气比较倔强。在马家军当中称得上才女,有些抄抄写写的事总是刘东来做。性格内向的刘东心里总有自己的小九九。马家军的队员都梳短发,唯有她留长发马尾巴;马家军明令队员不<var></var>准谈恋爱,可刘东偏偏遇上一个好小伙子,是田径队的短跑名将崔会,个头一米七八,运动成绩很好,两人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督促,时间长了有了感情成了情侣。为此,她受到马俊仁严厉的批评,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与崔会终止恋爱关系。
“刘东的母亲是一家之主,这位在艰苦的生活中煎熬了大半辈子的农村妇女,诚心诚意地希望女儿尽快回队里训练。暂且不说刘东在运动场上正如日中天,就说这几年家里付出那么多,也希望有所回报。刘母说,本来刘东跑出成绩了,能挣俩钱修修房子,还还饥荒,可俺没看到刘东拿回什么钱,就是金州区奖的5000元,刘东给了家里4000元,还饥荒用了——面对窘迫的生活和心爱的女儿,这位老人不知如何是好。辽宁田径队没有遗忘他们的优秀队员刘东,10月中旬,田径队长孙玉森、教练栾其成等曾来到刘东家,请刘东归队。当他们看到刘东家的房子、刘东家的生活时,无不为之动容,深表同情。
“那一回刘东在家住了近一个月,每天闷闷不乐。丛大娘怕孩子有个三长两短,决定送刘东归队。11月9日刘东母女踏上了去沈阳的旅途。那几天沈阳正下着大雪,身体不好的刘母几次滑倒在省运动技术学院的大院里。
“想找马教练,不巧马教练回了家不在队中。找院领导,领导的意见还是让和马教练谈。在沈阳10来天,刘母终于找到了马俊仁,她恳求马教练留下刘东,她说俺这老姑娘惹教练生气是不对的,她有错儿,也是俺们家长没教育好,你说她让她改,是你把她拉<tt></tt>扯成人,俺们都感谢你。在家里靠父母,出来就得靠教练哪。但是,马俊仁认为刘东不听话,仍要她回家‘休息’,不同意归队。没法了,母女俩又回到大连老家小刘屯。
“在家‘休息’的刘东,整天看着父母伤心的表情,再也待不下去了。
“1993年12月1日,刘东告别了父母,再次返回沈阳,临别时,刘东含泪告诉父母,回沈阳后一定好好参加训练,请父母放心。可以想象刘东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离开老家的。
“令人不理解的是刘东并没有能够恢复训练。马俊仁认为刘东认识错误不够深刻,而且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态度依然强硬,刘东又被告知回家反思。到了12月17日,我们到大院去采访刘东,被告知刘东回家了,而且记者获得了一个信息,刘东的男朋友,我国著名短跑名将崔会也被分配回家。”
从此以后,刘东流落四方,无处落脚。
冯旭和栾俊学采写的报道发表于报端之后,从北京到辽宁的许多报道随之而来,但很少有替马俊仁说话批评刘东的,更多的是同情刘东婉转地批评马俊仁并寻求解决出路的,这使马、刘矛盾进一步尖锐化。多方报道久不停歇,很快在海外媒体也有了连锁反响。人们普遍思虑和关注的是:
马俊仁是不是有些过分了?“马俊仁干涉队员恋爱,又贪、又霸、又损”,中国培养一名田径方面的世界冠军太不容易,刘东不能恢复训练令人殊为痛心。
1993年12月29日,《辽宁电视报》站在马俊仁立场发表访谈录,所刊标题很生动:《马俊仁终开金口对本报记者独家披露七运会一段鲜为人知的内幕——女子800米世界纪录为何没有拿下》。文章说:
当刘东得意扬扬地把七运会女子800米金牌挂在胸前时,马俊仁脸色铁青。
“我们马家军本应该在这个项目上破世界纪录!我的计划是从800米到10000米,破四项世界纪录,让世界瞧着咱中国人也吃惊!”马俊仁在本报记者的再三追问下披露了其中的详情。谈这段事时,听得出老马很是生气。
“为了在七运会上冲击800米世界纪录,我们马家军事先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做了周密的部署,安排刘东、刘丽和曲云霞上场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当时我计划采取让刘东先领跑,其他二人紧跟最后三箭齐发的策略,凭她们的实力如果按此计划跑,三人都可以改写这项世界纪录。赛前我把这意图跟她们说了,当时就看出刘东的脸色很不好看,因为领跑太消耗体力,而且必须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但刘东当时却什么也没说。”
比赛开始后,场面却让坐在看台上的马俊仁大为吃惊。刘东果然没按事先制定的计划领跑,反而躲在刘丽和曲云霞的后面,而她们二人在前面跑,见刘东迟迟不上来领跑,就把步伐放慢,可仍不见刘东上来,心里纳闷,不知如何是好,这么一犹豫,第一圈就跑完了。马俊仁一掐表,比预定的慢了将近三秒钟。老马心里咯噔一下:800米跑总共就两圈,第二圈就是再快也抢不回来了。
后来赛场上的刘东突然加速,凭她优秀的冲刺速度,自己跑了个第一。回到驻地马俊仁问刘东:“为什么不按计划跑?”刘东满不在乎说:“不管怎样反正我得了金牌。”马俊仁厉声道:“你一个人得金牌和全队破世界纪录谁轻谁重你想过没有!如果你不愿领跑当时为什么不提出来,我完全可以让别人去领跑,那时结局也不会是这样!”但事已至此,老马只好把火压在心头。
“第二天就是1500米决赛,因刘东已在世锦赛上拿了这个项目的金牌,并被计入全运会成绩,她本人在七运会上就是再拿下这枚金牌也不会为辽宁团加分。而且刘东的1500米成绩在马家军中并非顶尖,世锦赛上王军霞和曲云霞因力保10000米和3000米金牌才没参加这个项目的比赛。所以我劝刘东在比赛时带一带队友,为她们创造机会。她不肯,说自己来了例假不能再跑了。我说你别唬我,你的例假半个月前我就给你调过去了,没这能耐我就不当你的教练了。刘东仍是不干,最后我只好让步说那你明天就带两圈然后下来,她这才勉强同意。”
哪料到第二天比赛时,枪一响刘东就像箭一样蹿了出去,比她昨天跑800米时的冲刺速度还快。眼见着就把别人落下一大截,这哪里是领跑?曲云霞等人的节奏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速度给打乱了。“最后冲刺时她们虽然也打破了世界纪录但体能已到了极限,身体差点都被带坏了,相当危险。”马俊仁沉重地嘘了口气。
话唠到这时,马俊仁言犹未尽。记者又问起亚锦赛为何不补此遗憾,让刘东建功?
“参加完七运会,刘东就提出不想干了。我和体委极力挽留她。后来正赶上亚洲田径锦标赛在即,领导又苦口婆心地劝她参赛,她答应了。但在买飞机票时,又说自己身份证丢了。好在民航局知道是马家军出征,破例没用身份证也给她办了机票。出发前一天,我向队员说好明天早六点十一分在大门口集合去机场。第二天早上我们等到六点四十五分还不见刘东的影子。我急了,冲进她的寝室去找,可她不在,一早就跟人出去了。这下我可真气疯了,抓起刘东床上还没叠的被子一下从窗口扔了出去,后来我们紧赶慢赶奔机场,司机忙中还差点出事。那天航班为了等我们(不,等刘东)竟耽误了二十多分钟才起飞。她躲开了亚锦赛,何谈建功?刘东是两年前才由别的教练那儿转到我手下受训的,并不是我从基层体校挑来从小看到大的,所以我对她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我的工作出现了一些失误,导致了这些不该发生的事情。
“刘东现在已经不参加任何训练了,谁劝都不行。有人劝我干脆把她分配算了。平心说,刘东的身体条件在马家军所有队员中是最出色的,而且她毕竟还很年轻,闹成现在这样子我也有责任。少了刘东,马家军还是马家军;但有了她,我们马家军势必就会更多一份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大连有关方面以及不少单位纷纷要求吸收没有着落的刘东入队。《沈阳晚报》于1994年1月24日发出消息《世界冠军刘东将回大连训练》,消息称,“自七运会之后,刘东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赋闲在家,中止在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正常的田径训练,她本人及各有关方面都十分焦急。大连方面日前已与刘东本人达成共识老婶子没有暴露这层亲家关系,老马不知情,在谈话中对刘母她们说:
刘东我一直都很培养她,可是她偏要跟崔会好,有啥可好的?我儿子都25了还没有对象。可是刘东她就是不听话,她要是听话,将来她结婚成家要什么我给什么,花钱多少我全部负责,不用她操一点儿心,她偏不!还是回去写检查吧!
左起:刘东、王军霞、队医张琦、马宁宁、张林丽
听到这种说法,我报以一声长叹,心中若有所悟。
田径场上,我以体育人的目光观察刘东的训练。由于间隔时间太长,刘东已经尽失往日雄风。我沉痛地看到她在跑道上显然跟不上王军霞、张林丽和所有的队友。每堂训练课,她只有量力而为,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适合于自己体力的课目去跑,去拼。以期慢慢地恢复起来。我看到她离开大队人马独自跑在田径场上,总是那个不紧不慢的速度,一圈又一圈,跑得相当艰难,心中便涌起一阵阵难言的哀伤。
1995年5月,刘东随队赴太原参加全国田径锦标赛及世锦赛选拔赛,我也赶回了太原。见刘东尝试性地参赛一个集体接力项目,同刘丽、王媛、吕亿等队友上阵合作4×400米,结果惨遭失败。想一想就在两年前,她还是世锦赛的冠军,而今却没有能力打好国内的选拔赛,这无言的结局真是太残酷了。
这块古老的土地啊!
从刘东事件的披露到大连兵变发生,正好一年整,仿佛刘东事件是开头,王军霞率众造反是结局。不管怎么说,刘东事件对于马俊仁来说确是最早的不和谐音响。在当时,对昏昏然的一大批马家军的崇拜者、神话论者都是一剂清醒药。刘东事件的意义告诉人们,马家军也是中国这块土地上一支凡俗普通的运动队,而不是理想当中拒腐蚀永不沾、拖不垮打不败的铁军神旅。在太原期间邓学政曾同我就此交换意见,他分析说:刘东风波是在老马闹辞职的混乱中重新炒起来的。对于刘东这件事,大量的报道很少有倾向于老马的,同情刘东的呼声要高于老马,对老马相当不利。老马本想在新的形势下搞点杀鸡给猴看,整了刘东今后的队伍更好带,没想到效果适得其反,大家都同情刘东。关键在于客观上对王军霞等一批老队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她们对待老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你看刘东一个人都这么厉害,我们联合起来应该比刘东更厉害吧!从刘东事件以后,她们开始怀疑老马的许多做法,开始怀疑老马驾驭社会舆论的能力。老马在内部、外部都大失威信,给最后的“兵变”留下了隐患。
百度搜索 独立调查启示录·马家军调查 天涯 或 独立调查启示录·马家军调查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