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北伐风云录 天涯 北伐风云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一节
孙*山送走苏俄*产国际代表马令和*产党员张太雷后不久,在桂林北伐大本营的办公室里,又迎来一位重要的客人,北洋军阀段祺瑞身边的重要智囊徐树铮。
徐树铮确有非凡的才干,但为人狂傲,脾气暴躁,在段琪瑞执政时,根本不把当时的总统黎元洪看在眼里,私下称黎元洪只是一个橡皮图章,以至直接导致近代史上有名的“府、院之争”。同时,他还得罪很多北洋老字号军人,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
孙*山和徐树铮一见如故,纵谈天下大势,异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情。
孙*山对徐树铮的才识见地非常欣赏,殷切挽留徐树铮做他的参谋长。但徐树铮心系故主段琪瑞,婉辞不就。孙*山后来在给蒋*石的信中说:“徐君此来,足慰多年渴望!”
1922年1月,100多个人从中、朝、日等远东国家秘密前往苏俄,参加远东人民代表大会。此前受命组团的仲共广泛联络各界人士所组成的37人的仲国代表团规模堪称庞大,格外醒目。
苏俄这次举办的远东人民代表大会,其实是针对日本和美国的。
首先是至1904-1905年日俄战争俄国失败后,被迫和日本签订了《俄日渔业协议》,允许日本在俄罗斯近海进行渔业捕捞,从中源源不绝获取利益。《协议》本应于1919年9月到期,但西伯利亚反苏的高尔察克“**”又同意延期,使日本“依法”继续“自治”捕鱼。苏俄感到芒剌在背,急欲除之。
其次是1921年7月由美国总统哈定发起邀请太平洋沿岸国家到华盛顿开会,是谓华盛顿会议,讨论列强在海上的利益分配和军力配置,故又有海军会议或太平洋会议的俗称。苏俄没有受到邀请。由于美国等列强不仅支持俄国白卫军和捷克军团在远东进行反苏活动,还想把后者势力排挤出太平洋,苏俄被激怒,不仅要报日俄战争那一箭之仇,而且不能坐视自己被排除在太平洋沿岸大国之外。*产国际配合苏俄外交,在1921年8月决定召集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远东人民代表大会,一个没有帝国主义国家代表参加的会议。最初曾将日期定在11月11日华盛顿会议开幕的日子,以与之唱对台戏,地点是在貌似赤化色彩不浓厚的远东共和国境内的伊尔库茨克,后会议升格,移至莫斯科、彼得格勒。*产国际的宗旨是率领和发动远东和太平洋沿岸地区的*产阶级进行苏维埃革命,为了国际*产主义的事业向帝国主义“开火”,把它赶出这个地区,“实现远东一片红”。
于是,早在去年秋季,陈*秀就委派张*焘为仲国代表团团长,组团前往参加。
这次的组团名义上有仲国*产党组织,实际上却包含了仲国当时的很多各阶层人士。武汉社会主义青年团由董必武推荐了贺衷寒;山东推荐了仲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和邓恩铭;活跃于各个领域的少年中国学会握荐了高君宇;唐山推举的是邓培、梁鹏万;广东机器工会推荐的代表是无**主义者黄凌霜;中华女界联合会推荐的代表是著名作家黄璧魂;邵力子推荐的是上海民国日报记者朱枕薪。同时,孙*山也推荐张秋白作为国*党的代表参加。
张秋白于1921年11月初抵达莫斯科。11月6日,他拜会了苏俄外交人民委员(注:即外交部长)契切林,递交了孙*山给契切林的信函。
孙*山的信是对契切林1921年6月14日来信的复函。在信中,孙*山承认当初把大总统的位子让给袁世凯是一个很大的政治错误,其后果相当严重,犹如在俄国让高尔察克、尤登尼奇或弗朗格尔等取代里宁执政。孙*山表示要与契切林和莫斯科友人建立联系,目的是了解苏俄的“苏维埃组织,军队和国民教育的组织情况”。
对于“苏维埃组织”,孙*山着重指出希望通过借鉴苏俄的经验,在仲国组建由仲国国*党专政的党国,而不是通过*级斗争建立*产阶级专政。他认为,“仲华民国的基本思想已经深深札根于明天的劳动者——青年一代的心田里”。这个“基本思想”便是他的三民主义。最后,他还希望能借鉴苏俄红军组织状况,建立一支由他直接指挥的国*党党军。
由于苏俄召开远东人民代表大会的本意是为了对抗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泛太平洋会议。所以,从会议刚召开时,苏俄*产国际负责人鸡诺维也夫和*产国际远东地区负责人萨法罗夫在主持会议时,就着重强调*级斗争和武装革命的重要性。并先后以《第三国际与远东民族问题》和《华盛顿会议的总结》为题做了报告。要求远东各国立即仿效十月革命,开展激烈的*级斗争,建立苏维埃政权,走非资本主义道路直接过渡到苏式*产主义
可能是仲国*产党刚刚组建,对马格斯主义的*级斗争理论和里宁的武装革命主张尚不够予以充分的理解。因此,仲国*产党代表团团长张*焘在发言中显的十分温和。
张*焘在报告中先是引用了欧洲一句谚语:革命是“人类创造的最高级最和谐的音乐”来大谈和谐,说要在这里“制定这样一种坚定而和谐的行动纲领”。然后,在谈到仲国的农村问题时,他从仲国历史上最早的井田制入手,介绍仲国农村情况和外国侵略如何挤压仲国民族工商业,突出的是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讲到农民组织,他说的是农村的宗法制度,农民为抵御匪患而组织的民团,为互助而建立粥棚式的“公共粮仓”,只字未提组织农民没收地主土地等事。至于*人运动,张*焘的报告更没有激烈斗争的意味,介绍的仅仅是仲共创办了几份刊物,通过劳动组合书记部致力于组织和教育刚刚开始建立工会的广大工人。
相反,倒是国*党代表张秋白在报告中阐述:孙*山的三民主义中的民主义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社会主义。进而认为国*党关于土地、全国铁路、矿山、大工业、统归国有和粮食由**分配等的主张就包含着社会主义成分。
在革命道路问题上,鸡诺维也夫和萨法罗夫在大会上坚请代表们把*产国际的口号带回国去尽快实施,说像仲国、朝鲜等工业落后,工人阶级力量薄弱的国家,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立即实行土地国有化,建立苏维埃。
但张秋白不同意鸡诺维也夫和萨法罗夫的提法。他认为在目前的仲国并不存在*级斗争,仲国的农民大都是以自耕为主的小农,也并不存在所谓的大地主阶级。为此,他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就仲国立即实行土地国有化的观点,并着重强调国*党考虑过这个问题,经过权衡得出结论,现阶段还不能颁布类似苏俄《土地法令》之类的文件,否则“会对我们未来的政策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关于土地问题,他最终阐明,即使是在国*党革命成功以后,**也不会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剥夺地主的田地,而是会通过赎买地主多余的田地来达到平均地权。
张秋白所阐述的国*党这一土地政策,最终由蒋*石在台湾得以实现。
针对国*党代表张秋白的言论,萨法罗夫在会上对张秋白乃至仲国国*党进行了严厉的指责:
“若果他们要想抑制仲国劳动运动,若果他们想利用仲国的工会去做他们零零星星的政治运动,想把这些工会限制在旧式手艺组织的精神上或宣传劳资两阶级融合的论调……我们对他们绝不饶恕。”
“谁不帮助民族革命运动的,是一个*产主义*产阶级的蟊贼”,“谁和*产阶级的觉悟为难的,也是一个民族革命运动的蟊贼”,“谁阻止仲国*产阶级站在他自己的脚点上说他自己的语言的,也是一个仲华国民的蟊贼”。
张秋白是国*党代表,对*产阶级专政当然是持否定态度。就连被*产国际视为自己人的仲国*产党代表张国焘,当时在内心里也不能认同苏俄“倚赖武装”的政策,这与仲国行“仁政”,布“王道”的观念相去甚远。
正因为*产国际“唯我独革”的偏狭强硬态度,也许为后来的国共合作过早地投下了阴影。但不管怎样,在大会结束时,伟大的革命导师里宁同志还是抱病接见了仲国*产党代表张*焘和仲国国*党代表张秋白。

百度搜索 北伐风云录 天涯 北伐风云录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北伐风云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第五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第五军并收藏北伐风云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