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穿越平行时空之战争 天涯 穿越平行时空之战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1949年7月中旬,山东平原要算最好的季节。眼前是青纱帐起,白云满天,整个平原就是一片望不到边的滚滚绿海。一座座村镇,就像漂浮在海上的绿岛似的。可是最好的还要算是秋季。谷子黄了,高粱红了,玉米棒子拖着长须,清风一吹,飘飘飒飒,这无边无涯的平原,告诉人们又一个火热的日子开始!
一辆木枯辘马车正行进在夏天的田野上。老远就听见它那有韵节的车声。细小的铜铃声也很清脆。
这辆马车是从聊城下面的一个小站上来的。一大早起,它就载着旅客,离开了那笊篱上垂着红布条的村野小店。小青骡子吃饱饮足想家了,正像爬山没有经验的青年人,一上路就打冲锋,使得心疼的主人也勒它不住。
早晨风小,草棵里露水很大,小青骡子蹄子湿漉漉的,走得十分起劲。不到小晌午,就赶出了30多里。现在已经是正晌午了,太阳晒得人老是擦汗,可是它却慢下来,还没有赶到打尖的地方。赶车人由它走着,尽管人们催促,赶车人可有赶车人的主意。
这车上原有六名旅客,中途下去了两个,还是很挤。车尾上用绳子煞着高高的行李卷儿。小青骡子的料袋子,带着长绳子的小水桶,也在那里系着。车厢里两个妇女一个孩子就占满了。我们的主人公宇文云飞,坐在车前面,两条腿在车下不住地悠打着。经过一个多月风餐露宿终于踏上自己故乡土地上了。
车把式五十多岁,身穿长袍头戴帽黑瓜皮标准晚清打扮,他卷了一支大喇叭筒纸烟,含在嘴里抽了一口,张嘴露出一口黄牙,同车上人议论着土改后家里分多少地。
因为天气热,宇文云飞解开了上衣扣子,敞着怀露出里面迷彩背心,手里拿着草帽,露出一头浓发。一米七八个子,如黑曜石般澄亮耀眼的黑瞳,闪着凛然的英锐之气,在看似平静的眼波下暗藏着锐利如膺般的眼神,配在一张端正刚强、宛如雕琢般轮廓深邃的英俊脸庞上,更显气势逼人。和他同车的还在两个女人,中间那个怀里个抱孩子大约40多岁国字脸中年妇女,常年累积下的风霜在他的脸上留下深刻的痕迹。旁边是一个十七八岁眉目清秀瓜子脸的姑娘,自来熟的宇文云飞很快就和她们混熟了。
“大哥,昵是哪村的?”姑娘问他。
“柳堡。”
“家里还有什么人哪?”
“有俺娘,俺爹。”
“出去年头不少了吧?”
“嗯!出去当兵有个几年了。”
“我哥哥也在部队里,我这次去瞧他了。”姑娘接着问,“你在部队里做什么工作?”
“你猜猜看。”
姑娘歪着头端详了一会儿,说:
“你是个文化教员吧?”
“哈哈,你猜对了。”
宇文云飞他嘻嘻一笑说,
“真的!”
你部队在哪儿驻军?
“汉口。”宇文云飞随口说道。
木轱辘马车慢悠悠地走着。路两旁,密密麻麻高粱,密密地排列着。满耳都是高粱叶哗哗的响声和蛐蛐的歌唱。当小青骡子的蹄声临近时,蚂蚌蹦跳着,展翅飞到远处。蛐蛐的歌声也停了。等到车轮过去不久,它们又唱起来。
“快醒醒吧,天下雨了!”姑娘忽然向那个赶车车把式的身上拍了一下。原来他正抱着长鞭子打盹,小青骡子探头揪着高粱叶,车慢下了。车把式的揉揉眼,轻轻地挥了挥鞭子,车又走动起来。
这一带,路两边都是高粱地。这里土地肥美,庄稼人种地贪馋,地边儿紧挨着车道沟。大车走到这儿,就像钻进一个没有头的长胡同,碰得两边的高粱叶哗哗地响。不断有一两枝高粱,被风吹得垂着红穗,斜倒在路上。小青骡子走走停停,老是把头向两边探着,车已经走得又越来越慢了。
“你看把孩子热的!”那位大嫂用手给孩子遮着阴凉,对姑娘说,“梅花,你催催赶车的大哥快一点儿吧!这样天黑能到家吗?”
“我保你吃饭以前赶到!”车把式打着喜诨。
“嘻!你看你多会耍嘴!半夜赶到,不也是吃饭以前到家吗?”梅花姑娘说。
人们笑了一阵。车把式还是不慌不忙。1948年刚解放,在山东平原上,就有些脑子好使农民看上了赶脚这行买卖。地里活交家里人做,他赶一趟脚倒挣钱不少。这样倒腾两三年,就能盖房子。这匹小青骡子,就是赶车人的心尖子,他怎么肯累着它呀!
就这样赶出了十几里,在预定打尖的村庄一家小饭铺门前停下了。
这时只听店里有人喊道:
“这不是小毛吗?你,你从哪里回来的?”
大家扭头一看,只见小店里走出一个胖乎乎的汉子,腰里系着水裙,肩上搭着手巾,赶过来用两只手模着宇文云飞的手说:“小毛!你出去五年了,还记得俺不?”
宇文云飞一脸尴尬,很快脑子切换成平行时空的自己信息,我去,原来自己还有一个小名叫小毛,他脑子搜索片刻热情说道:“烧饼老王叔,忘了你可就没有烧饼吃了。”原来这人做的烧饼方圆三五十里出名,就得了这个绰号。
老王拉着他笑了一阵说:“快进来歇着!小毛,从你被抓壮丁这些年你到哪儿来着?这街上的人都以为你打仗死外头了,说完眼圈红红的。”
“他是哪个柳堡村宇文家的小毛”?赶车的问。
老王眉毛一扬说:“你这人真糊涂!坐你一路车,还不知道车上的伙计是谁!他就是那柳堡村宇文家的孩子,他偷你们村地主家西瓜、被你捉小毛呗!还有哪个小毛?”
“啊!他就是叫小毛呀!赶车的”惊讶地说,“俺当时给地主看瓜一起抓了好几个孩子哪里记得清呀!
大家扯了一阵闲话,汤面、烧饼已经端上来了。大家匆匆吃过,付了钱,走出门外。
这时候,小青骡子也吃饱了。它是在街上吃的,面前摆着一条长凳,上面放着半筐青草,不用说,它早已习惯了这种打尖方式。
大伙上了车。听说小毛回来了,有不少赶集人挤到车前来看。弄得宇文云飞怪不好意思的,他笑着有山东话说:“俺是新媳妇吗?你们这么看俺?”
“小毛,你比新媳妇还希罕哩!”一个老头笑着说。
一个老太太也插话说,可不是,小毛你可不知道,你们那一批壮丁到现在没有一个回来。
宇文云飞闻言心里也不好受,咬了一下嘴唇才说道,“回去吧,乡亲们,有工夫再来看望你们。”
离开烧饼店,走了10多里,前面就是风林渡。那个叫梅花的姑娘和中年妇兴奋地说:“可到家了!”马车赶过堤坡,就看见了风林河。
太阳已经平西,那一湾满荡荡的绿水,抹上了一层红色。对岸那棵老柳树上,系着一只木船。旁边有一个卖杏子摊子,散坐着几个人。卖杏子的正在晚风里把地下杏子往篮子里放。
大伙下了车。赶车的摆着手喊:“老王头!快摆过来吧!”
只听对面说:“老蚂蚱!你捎来好东西没有?”
“我可养活不起你们这大肚子。”赶车的和对岸那几个人笑骂着。
说笑间,船撑过来了。撑船的和人们亲热地打着招呼,木轱辘马车上了摆渡,小青骡子单另由赶车的牵着,人们坐好,船就开动了。
过了河,大家随意付了渡钱,船家也不争执,只是对赶车的说:“老蚂蚱!你这人是光吃不拉,小心撑破了肚子。”赶车的打着哈哈。原来他来往过路熟了,也不拿渡钱,只在逢年过节带来一瓶半瓶酒,算作报酬。
进了风林村不远,姑娘和媳妇就嚷:“停下吧!到了。”宇文云飞用眼一扫,这一带都是一色青砖瓦房,占了小半道街。宇文云飞问:
“这不是刘老财家大院吗?”
“是呀,”梅花下了车回答说,“现在我们就在这儿住呢,是土改时候分的。”
“怎么院墙不见了?”
“你说的是花垛口大高墙呀,早就拆了。几十家进出一个大梢门,真别扭,咱们又不防穷人,也不要他那个势派!”
“门口那石撵子呢?”
“你眼花了,那不是吗?”梅花顺手一指。
原来那石撵子就在眼前。石撵子旁边有一大块青石。宇文云飞看着看着,不由一阵激动,他爹就是被老日“村民都把日本人叫老日。”(日本鬼子这个名称报纸上才这样写)绑在石撵子上打得半死,想到这就背过脸去。
临分手时,那梅花姑娘叫他毛哥,有空来玩呀,那媳妇跟他打招呼,他都没有听见……。

百度搜索 穿越平行时空之战争 天涯 穿越平行时空之战争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穿越平行时空之战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消失之湖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消失之湖并收藏穿越平行时空之战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