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叁两 天涯 叁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自从北野潾得了那三枚圆形方孔钱,左正则就正式将她当做弟子教诲了。
本该改了称谓,将那声疏离的“先生”改腔换调至“师父”,北野潾却在行了正式拜师礼后,仍是一口一个旁人听来颇有分寸的“先生”。
迟迟不愿改口,仅是出于那个年龄段的小姑娘蒙了层溶溶雾的小心思。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父”这个略显凉薄的呆板方块字,即使就这么平平摊在桌上,白纸黑字,都能让她想起——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酸、田间不可理喻的蛮荒式粗鄙、缺斤短两又时时捉襟见肘的生活、大难临头时毫不犹豫的抛离毁弃。
每每触及,心中的反胃与恶心便扭在一起,不分彼此地卷动着,却又倔强的胡搅蛮缠,不肯四分五裂。
而先生……
若有幸一纸丹青绘及,须融那半弦月光,添几笔白梅凌雪,再加几分若有若无的凛冽,啸出方寸河山才好。
北野潾收回芜杂的思绪,活动了下酸软的手腕,也顺带收起了方才盘算着的、自以为捂得严丝合缝的小心思。
说实话,她的学习功底实在是令人不敢恭维,村口那落魄教书夫子对流传于世的圣贤书都只一知半解,更遑论两天打渔三天晒网,只是偷偷听上几节课的她了。
第一次捉笔时,她跪坐得歪歪斜斜,只得把笔杆牢牢攥在掌心,扭捏着好不容易蘸上了墨,却险些在袖子上造作出幅泼墨图景来。
所幸左正则似乎早有预见,授课之余,熨帖地将每日所传之道誊写纸上,尔后让她依葫芦画瓢地摹上十遍,既是温课,又连带捎上了基础习字。
一连三月,她自基础的“道可道”*而起,习得的内容渐渐偏向了传统卜家的占卜类;浅显的“乾三连”*后,又是深入浅出的《易经》六十四卦*。
整日徜徉于枯燥而枝叶繁杂的卜术,北野潾不仅不加以厌烦,反乐在其中地每日给自己多加了五遍功课量,倒也是稀天下之大奇。
旁人不知,北野潾自己心里却明镜高悬,从不留糊涂账——
吸引她的不仅是“因势导之以善”*的卜筮之法,亦非三坟五典、八索九洲,*纵有通天彻底之能,入了她的眼——都不及先生那笔日日摆于案上帖子来得真切。
先生的字是颇有韵味的——并不锋芒毕露;棱角清俊,沾满的是波澜不惊的夜色。
印象中,先生眼里常臻着一把流尘聚星子般了无牵挂的寂淡,敛眸落笔时却有着冬日醅壶佳酿、半掩门扉,静候落雪点点摇进的气息。
好似那于三尺冰中,凝得剔透的冷暖流转、红尘春秋。
以笔做骨,聚墨成魂,回眸一眼便是惊鸿,大抵堪乱一袭心上风。
也正是缘深陷这手字中,每日苦练,北野潾才能将卦象记得明朗的同时,临得了先生的字形——有形无骨,字里行间自透着股绵软,然这已是小姑娘近乎全力去追逐左正则——那遥不可及的先生——的结果了。
待将六十四卦记至娴熟,她便碰着了几乎所有初学者都逃不过的分水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之云,只消愿勤学苦读,遑论天资,皆可忆得深刻。
而占卦、定术、解爻,更多依赖的却是天资,其后是自身阅历与对“命理”一词的解析。多如群蚁排衙之众,对出神入化的卦象只能熟识,却勘破不得。
北野潾天资倒算尚可,然初学五行生克制化、用神*之时也逢了瓶颈,急得小姑娘心气浮躁,一连多日掌灯至深夜,险些熬坏了眼睛。
左正则明面上不加以制止,仅是在日常功课的基础上加了一项每日必修——占来日天气变化*。
暗地里,他倒是动了些手脚,亥时整便使灯火俱灭——如此一来,北野潾彻底没了辙,怏怏几日,但知是先生手笔,也无甚怨言,只得乖乖歇下。
如此又是一月。在捉摸不定的气象面前,她的预估时准时不准;最为精准的恐是那日清晨,开窗之刻,恰见簌雪纷纷。
如此雪景入怀,乍现于心的念头却是“昨日算了一方准卦”。
并非源于不解风情,只是于她而言,雪总是与某些东西相关联——咯吱咯吱的踩雪声背后,藏的不是静谧的素白,而是冷似寒铁的布衾、单薄的旧衣与冻疮寄居的双手。
艰涩,又美得不可方物。
一时间,如揉碎的白云般的雪片,于眼前,为狂醉的天仙吹开*,街上行色匆匆之人与落梅便一并白头。
她往青紫的双手上呵了口气,搓了搓,飞出口的白雾很快氤氲在空气里。
做完这些,她才套上件厚实些的衣裳*,一路小跑出了驿站,往昨日约好的授课地点赶去。
说起来,衣裳还是前几日先生给的,看纹样 ,该是这个年龄段的小姑娘会喜欢的样式,闻上去还有股簇新的味道;北野潾一度以为是左正则在提醒她该践行承诺了,可临到把话敞开说明白之时,她反倒裹足不前了……
只因为,她不慎一眼望进了先生的眸子。
所谓影,无非是光改变了造物之初的模样,隐匿至不可触及之地——可在她正正当当失足,跌进左正则那双眼时,仿佛游水之人呛到了口冷涩的激流,一时间由游水生生转成了溺水。
先生的一双眼,好似是在失去了光的同时,将影一并抛却了。
一个眼中既无光、又无影的人……究竟是如何诞生,又为何诞生的呢?
这个念头不知从何而起,却顽固地盘踞在脑海,挥之不去。
另一厢,授课仍在继续。
“若事先行于祸*,汝往否?”方才目光交汇,于北野潾失神的片刻,左正则不动声色地错开了目光。
“……”北野潾一句烂熟于胸的'虽千万人,吾往矣'正欲出,在那一望之后竟再说不出口——扪心自问,她可真当有这样的高风亮节,可为人赴汤蹈火吗?
犹豫了一下,两个字自她口中吐出,轻得像声叹息:“不知。”
左正则望了她一眼,终究没说什么,亦不做出评价,仅是若无其事地授起了下一项内容。
这小姑娘,兴许在道术上有天赋,可在修心这方面,仍是懵懵懂懂的婴孩。
人归根结底,该先修心,再修道。在乱世里,不可有心无道,亦不可有道无心。
前者手无缚鸡之力、无法保全自己,后者则是为所欲为,稍加不慎便会为害一方。
雪下得更紧了些。
北野潾在大雪中行色匆匆,临到目的地,不由地缩了缩脖子。也不知是忆及了先前与左正则的对视,还是风裹着雪片直往领口里钻。
艰难地过了一帘风雪,目的地却仅有大石一块,为雪半掩,上书几字,墨迹看似仍未干透——
“不言死生,不乱红线,不窥心。”
无落款,可那字迹却再熟悉不过,有形有骨地矗立彼方,便是怎么也抹不平的印记。
字尚于此,可先生又在何方?
她困惑地出手,提着顆陡然警惕的心,以指关节轻敲了看似未干的墨迹——
入手并无想象的冰凉,反倒好似敲开了扇尘封已久的门,内里积攒了多年的尘灰随着满天大雪纷扬。
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眩晕感与呕吐感,好似自极高的千片浮云堆砌之地坠落,卷进一段又一段碎片样的场景里。
像海的浪潮之巅被冲击,被不断打散又无意识聚拢的浮沫一样,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被时光的洪流裹挟着,看着一幕幕根本不敢抓,也抓不住的片段。
直到那旋钮着的分崩离析之感自身上抖落,她才惊觉,自己竟是到了……
叁两第八章小科普:
1.*道可道:
出自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全文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乾三连:
有八卦歌诀曰“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乾是三长横,所以叫三连;坤是六条短横,样子像是三长横截断了,以此类推。
3.*《周易》六十四卦:
相传为先圣伏羲所发明,卦辞可以应用于占卜,每一个卦都有深刻的内涵,根据卦的含义就可以推断世事的吉凶祸福,是殷商时代传统的卜筮方法,有其神验之处。发展至周代,周文王演绎为三百八十四爻,占筮功能更为全面,所以易经又称之为周易。后面亦发展为以金钱课为代表的各种卜卦法。
4.*因势导之以善:
严君平(公元前86—公元10年)名言,严乃西汉道家学者、思想家,蜀郡成都市人,名遵。原名庄君平,东汉班固注《汉书》,因避汉明帝刘庄讳,改写为严君平。汉成帝时,他隐居成都市井,以卜筮为业,宣扬忠孝信义和《道德经》思想【引文出自《易隐》序注释,侵删。】
5.*三坟五典、八索九洲:
原句出自《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三坟即三皇著作,五典载五帝传说(《三坟》、《五典》现已失传)八索就是八卦,九丘就是九洲洲志。
6.*易有太极:
此句不是出于《易经》,而是《易传》,一本解释《易经》的书,同时也是《易》的组成部分。
7.*五行生克制化、用神:
前半句即五行相生相克,用神即爻象,分父母爻、官鬼爻、兄弟爻、妻财爻、子孙爻;占父母,就以卦中的父母爻为用神。(概念繁冗,后续会有提及时再详细解释。)【也为后世概念,因此在文中不提出处】
8.*布衾:
衾,大被。——《说文》。段注:“寝衣为小被(夹被),则衾是大被(棉被)。”
9.*衣裳:
《周易·系辞下》有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另外,《毛传》有云:“上曰衣,下曰裳。”古人最早下身穿的是一种类似裙子一样的“裳”。“裳”字也写作“常”。《说文》:“常,下帬也。”“帬”是裙的古体字。
10.*为狂醉的天仙吹开:
原句是李白的“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此处不引用原句,防止“穿越”。】

百度搜索 叁两 天涯 叁两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叁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汎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汎北并收藏叁两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