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楚猲春秋 天涯 或 楚猲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出坊市,游村野。田野有黍渐黄,风吹传清香。官吏召农夫聚于坝场,宣讲黄琅法令。其言有三:
一,来年播种,所种者需依官府所定。
二,凡纳足税者,其所需之种由官府出,不需他费。
三,依亩①产纳税,税率②为十五取一。
百姓闻之喜不自胜,所出之语皆称赞朝廷,祝颂大汗与相公。
垣与旌亦闻之,待百姓散去,乃趋问官吏。
垣行全礼,曰:“官者所言之法可是黄相公之令?”
官吏见垣、旌气度不俗,身后有随仆,乃回半礼。答曰:“然也。”
旌曰:“十五取一,朝廷用度能足否?”
官吏曰:“相公言‘国之本为百姓,百姓之本在农稷,农稷者饱腹也。’北地严寒,无论五谷,能种者皆一季,而一年所获之粮至多两收。相公本欲三十取一,朝臣多有异议,乃改为十五取一。朝廷无靡费之举,用度安能不足?”
垣曰:“官者使职似非本州?”
官吏回曰:“吾供职大农寺,奉命至各州县宣讲朝廷法令。”
垣问曰:“此是为何?”
官吏曰:“为使其皆知新法,以避外官本吏私加赋税残虐百姓……”
辞别官吏,垣与旌再游他处。随问百姓农者,其皆知新法条款,多赞黄琅者。
垣曰:“似此行之,不过一年,百姓皆从矣!”
旌摇头,曰:“尚未知豪富之民。”
垣失笑,曰:“纵有怨恨,彼辈敢言敢为之否?且豪富之民终究少数,贫者多矣!”
旌亦笑,后感叹曰:“官府所告,百姓依从,信之铸也。假使征丁,稍加训练即可成军。此黄琅真乃腹心大患!”
居城十日,所贩茶布皆售出。乃进本地之产,贩运沈京。道中曾见官兵剿灭盗匪,匪首或斩或押,余者皆放。不在本地者,勒其返乡,仗二十而释之;本地者当庭仗二十,令其家属领回。
又见使者奔走四方山野,宣布诏令。其令山野逃人限期下山,于当地官府入籍落户,配发田地、屋舍、农具,逾期未入户者按盗匪论处。
次月,曼堤罢原善卜军制,且减军裁汰。十八万降军只留五万,裁者皆发资费,配与田地,令其还乡。乌勒闻之,额手称庆,由是军返驻地,边关复常。新罗亦缓造长城。
种种律令,十五一出,一月两下。经二年,有过则废,有益则勉,由是幽燕大治。
楚太和七年。
猲臣属多上奏,请曼堤称帝,定都沈京。曼堤笑谓黄琅,曰:“汉地靡靡,居此两年,军将已生懈怠”。
遂于次月回草原,幽燕之地尽托黄琅。乌勒、新罗闻之,皆额手称庆。由是乌勒军返驻地,新罗之长城亦缓造。
垣亦与旌居幽燕两年,见此地大治,心忧之。后闻楚边地百姓有逃猲者,遂往问其因。
逃者曰:“吾闻此地徭役轻,税取低,故投之。”
旌怒曰:“尔为楚人,安忍叛国背君耶?”
逃者蔑之,对曰:“人不得活,孰理国君?”
旌不得言,垣乃请之,曰:“何言不得活?”
逃者答曰:“在楚耕,一岁一亩得二三石③,纳粮、捐征、摊赋,去者十之四五,人只余五六,青黄不接常有饿死者;在猲种,一岁一亩同得之,然只需纳粮一项,且其率亦比楚低。试问,何去何从耶?”
垣默之,后曰:“然猲非我族类。”
逃者曰:“吾闻桀纣者自类烈日,日者为人呼?猲虽非我族,然以人待我;楚虽是同族,却不以人相待也。况幽燕之地亦多是汉人,汝等为何不与其言非我族类耶?”
垣闻之亦呐呐无言,待其去,旌仍不平,曰:“此小人愚夫也!”
垣听之而不言。
翌日,黄琅下令于楚逃人,谓之曰:独身来投猲者,皆配与土地。若举家来投者,可按人丁分田地配屋舍、耕牛、农具。凡能回乡里传此消息者得钱两贯,领一人来投可得钱五贯……
垣闻此令,拔剑剁案:“匹夫贼子真乃腹心大患也!”遂闭门苦思对策,三日不出。
然事不待人,此信终由人传至楚,一时逃者倍增。边地官吏不能禁,只能严刑峻法威吓之,然逃者反又增之。
同年六月,猲遣使者至楚,请开析州、大名等六地为边市,许两国百姓互贸互往。
楚亦闻猲人新政,幽燕大治,边地州官屡报百姓多逃亡猲地,故心有疑忌而恨之。乃托词和议无此条,不许。
猲为楚拒,臣属多言伐楚,曼堤乃祭天告之,曰楚帝残暴,百姓悲惨云云。对外宣之为奉天伐无道。
太和七年八月上,曼堤起兵四十万分三路伐楚。
西路攻萧关,中路复攻雁门,东路攻大名。
边关虽告急,然楚人拒之开边市便已有备。且经泰丰之败,楚固坚城险隘多年,屯兵倍之。虽是如此,亦未能拒猲人于外。原是边地百姓经乡人蛊惑,多亲附猲人。
十月下,天气转寒。萧关未破,西路猲军无功。
雁门早破,猲人围延州两月,延州守将为鲍信,颇有能耐,尚能坚守。
东路猲军虽围汴州(开封),却一月不得下。
值此,楚遣使者,复言和议。猲乃言开边市,议和亲。
然此和亲不同前者之和亲,乃是猲遣一女许之楚,楚许贵女于猲。
楚帝闻此二项,暗怒,问策群臣。
马顺曰:“和亲只可遣女与猲,不可迎猲人于楚。陛下乃天子,蛮夷之女安能配耶?若纳之则使宗庙蒙羞④。”
赵元让亦曰:“臣附议太师之言,和亲可。然开边州不可,不若百姓多逃亡,人心不附。”
帝不屑纳猲女,亦不欲许己出,曰:“猲人受阻,楚未败也!和议等之,朕不纳猲女,亦不遣女。”
后十日,汴州城破,楚臣皆慌。
马顺劝谏,请帝许之遣女。帝不言,拂袖而去。
后日,猲人兵锋威逼洛阳。朝会又议,帝乃许之和亲,然不纳猲女。
猲人闻此无有他议,然硬要开六地边市方许和。
楚君臣议之再三,终是许之。
①亩:每代一亩的大小有差别,此处取宋代的一亩制。
②税率:每代农税税率都不同,还有各种摊派纳捐等。
③石:此处的石是指稻麦脱壳后的重量。一石的重量在每代都不同,此处取宋代的一石计量。
④古代和亲各有不同。一类是城下和亲,是战败屈辱的象征,如汉初;一类是恩赐和亲,如汉中期,唐前中期;还有一类不是中原朝廷和亲嫁女,而是皇帝被迫纳胡人女子,这是古代和亲中最屈辱最不能接受的。
百度搜索 楚猲春秋 天涯 或 楚猲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