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楚猲春秋 天涯 或 楚猲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太子徵即位(下称太和帝),改元兴狩,群臣驳封,故改为太和。先帝治丧,臣议谥。有曰康者,因先帝在位文教兴盛,合民安乐。有曰文者,取惠而有礼之意。有曰平者,取无灾罪之意。亦有曰愍者,乃因其后两年兵丧国忧。
群臣论之,多向文者。帝曰:“去恶谦善。”故取平字。
散朝去衙,赵元让谓马顺曰:“圣上亦有变法之意也。”
王棠问曰:“何以见得?”
马顺目视笏板,曰:“兴狩,谥平。”
泰丰帝虽贬谪蔡文及从者,然未废新法。异日赵元让令御史孔方奏事,请废新法。
帝有复兴图强之心。新法行不过一年,得失尚未知之,故不欲就此废法。然无以对群臣,乃以守孝为名三月不朝,留中不发。
似此,元让乃奏请曰:天子者万民之首脑也,日理万机,是故守孝以日计年。今圣上守孝三月,比及百年,仁孝之名天下皆闻。今国事繁重不可延缓,请圣上以苍生百姓为念,去孝理政。
帝推之,百官再请。往复数次,推之不过,方应。虽是,帝亦有怨,谓左右曰:“此臣迫君也!”
比及再论新法,帝曰:“新法者先帝之遗政也,为人子者违逆父母乃不孝,卿等欲使朕不孝耶?”
百官闻之皆不敢应,帝乃使阳悦主新法,推行之。及朝散,帝谓内侍阎衫,曰:“尔之法果有效也,见元让等不敢语,朕心畅矣!”
赵元让等旧党之人议之,曰:“陛下以孝阻之,为之奈何?”
王棠曰:“此必有人为陛下谋也。”
马顺曰:“陛下初即位,不知人间疾苦,不明忠奸善恶,明日吾自请留队与陛下细言之。”
翌日朝散,马顺果请留对,帝允之。
帝问曰:“卿请留对是为废新法?”
顺反问之,曰:“陛下不欲废新法者是欲富国强军耶?”
帝颔首,回曰:“然也。先帝问朕,因何为政。朕答曰保宗庙社稷。然欲保宗庙社稷者,必以国富强军也。今猲人势大,不得不变矣!”
顺曰:“陛下所言是矣。然富国强军非蔡文之法可行。”
帝疑之。顺曰:“敢问陛下,朝中群臣何以皆欲废新法?天下百姓因何怨愤新法?”
帝语塞,顺再曰:“是群臣皆庸碌或有不忠之心耶?是我朝已失天下民心耶?此二者皆非也。实因新法不可行,乃蔡文之流为图上位而故作之。陛下不见变法一年,朝中充斥幸进之辈。似周儒等人方得功名,尚是观政之时,然投蔡文之下何人不居要职高位?请陛下慎思之。”
帝不言,深思之。及后欣然曰:“非卿言,朕处云雾中矣。”言毕,又忧之。问曰:“然,不行新法何以御猲人?”
顺答曰:“行仁政,积善德,不与民争焉,是故百姓皆从之。纵观古史,凡仁君贤王有天下者莫不如此。无德而不行仁政之君,臣未闻有不失天下者。猲虽强一时,然东征西讨穷兵黩武,此自取灭亡耳,陛下不若待之。”
帝礼之,曰:“太师之言令朕拨云见天,朕知矣。”
遂下诏废新复旧,一切如前朝。诏出,朝中上下立时河清海晏重归于宁,盖因有异声者皆远谪边州。
及猲人闻泰丰帝薨,欲遣人凭吊,实探虚实。
察木奏曰:“今楚立新帝,我之人质则轻矣。可令楚再遣人质。”
拉禄泽问曰:“似此,前质,皇子顼如何待之?”
素尔达曰:“前闻楚人变法,今泰丰帝崩而未能卜,不若探得新帝之志再决之。”
木且问曰:“何解?”
素尔达言:“若新帝有图强复兴之志则拥顼立,若其庸碌平常则还归顼。示之两国相好,猲无图楚之意愈惰其心。”
曼堤曰:“正是此理。”乃遣阿满寿为使。
阿满寿至楚,楚使李维迎之。阿满寿问曰:“余曾闻楚变法,今政军律令何以皆如往常?”
李维回之曰:“新法害民,幸圣上明察方拨乱反正。”
阿满寿未置可否。朔日朝见,猲人致哀。之后欲增纳捐,帝不想与,阿满寿威胁之。
赵元让奏曰:“彼之所增纳捐数不过皮毛也,与之无损。若因保皮毛而起刀兵,则动筋骨也,孰轻孰重请陛下明察。”
帝曰:“理虽如此,然朕不忿也!此禽兽名为致哀,实则勒索!”
马顺曰:“百姓治丧,往吊之尚回礼也。陛下可念彼辈穷困寒酸,打发乞儿罢。”
帝郁郁允之,阿满寿乃回。奏之曼堤,曰:“不若其父。”
曼堤笑之,乃归顼于楚。
太和三年春,叶垣、杨旌游至襄樊。
前年闻知新帝废新法,允猲增绢,杨旌忧愤下几有弃志归乡不复出之意。幸叶垣劝阻方罢。
自申州至江南,行道中二人访僧道,请益贤良高士;与士绅游,亦与贩夫走卒乃至随人仆从交。见闻增益,思虑有长。
太和三年夏,游至苏州。
苏州知州名叶圃,乃叶垣长兄。居此一月余,闻猲人东向,与善卜战。垣、旌议之,皆欲北去。
值此有家人自蜀中来,呈叶盛之书信。大意曰;叶垣年过弱冠,尚未婚配,更无子嗣。今出游于外令父母忧心,故叶盛择有中意者,附于书信,欲问叶垣之意。
叶垣持信,思及蜀中严父慈母,恍惚间泪满衣襟。乃作书上复,曰——
父母亲大人如唔:
儿出游他乡久未归家,未知安康否?至长兄处,收父书信,中言娶亲婚配。父慈不以专,特使家人携书问儿,儿敬谢也。然此间事书信难言,心亦彷徨无措。
其一。泰丰二十四年于叔父处上复言,曰儿之志在兴楚灭猲,是故离乡远游不能尽孝。今闻猲与善卜战,正欲北上观其虚实。此去经年不得回,恐误人也。
其二。长兄为官在外,次兄为将戍边,儿亦远游,皆不能侍奉双亲,心实愧痛之。若娶妻归家,代儿尽孝,亦可聊慰此心也。
其三。骤知嫁娶之事,心惊之。不敢瞒二老,儿心中实有人选,乃先帝之八女。人言‘娶妻娶贤’,贵女既是也。若定要婚成,请大人为儿求娶之。
思长纸短,涕泪俱下。待儿此行有获,亟回望二老。蜀中酷热,消暑需戒护风寒。
烦请二老善保身体,勿以儿为忧。
子垣于太和三年七月缄。
百度搜索 楚猲春秋 天涯 或 楚猲春秋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