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抗战之超级军备 天涯 抗战之超级军备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李默连忙对陈铁柱和传令兵道:“赶快命令部队做好伪装,躲避小鬼子的空军,命令炮兵营赶快转移阵地,同时命令高炮营注意防空。”
炮兵营的营长任建华也在统计自己的损失,刚才打的的确是过瘾了,可咱们这边也损失了好几门火炮。“我平时怎么告诉你们的?炮兵的转移要迅速看,你们有人听我的话吗?现在可倒好了,我们占据绝对的优势,还被人家干掉了那么多的火炮…”
任建华原先在东北军担任过炮兵连长,跟李默原先有点交情,被李默拉拢过来担任炮兵营长,虽然克隆兵战术能力强,但是组织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太差,还不适合担任太高级军官。
任建华原来在东北军当中,那可是苦日子过惯了的,按照他的想法,咱们这边好几个炮兵阵地完全可以交替开火,让日本人摸不到咱们的确切之地,现在可倒好了,由于克隆炮兵的数量有限不可能分配到每门火炮,有些家伙打起来就忘了纪律,反而损失了好几枚火炮。
下面这些人也都低着个头,他们也都知道自己错了。
跟陈铁柱预料的一样,咱们的军队战斗力的确是有了,但是战场意识实在是太差了,尤其是这次战斗,步兵都到位了,他们还没到尾,搞得他被李默一通臭骂,不过这种东西也不是一天就能培养起来的,得经过多次战争才能够培养起来,任建华只能是一遍又一遍的交给他们。
“我告诉过你们,咱们和日本炮兵之间的差距很大,你们就是不听我的,非感觉咱们的装备先进战场上打的只是装备吗?装备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人员的素质也很重要,日本人为什么凭借弱小的***步兵炮就能够毁掉我们这么强的建制呢?这是以他们的技术和意识的问题,这场战争如果能让你们意识到我们和日本炮兵之间的差距,损失的这些火炮也值得…”
“报告!团长紧急命令,小鬼子的空袭要来了,命令炮兵营迅速隐蔽。”一名传令兵报告到。
“快!全员隐蔽!通知高炮连做好准备。”
其实高炮营早已进入了指定位置了,就在羊角村一侧的一座小山包上这次来了两个高炮连参战,还有一个连留守,但暂时只有六门40毫米M34型的博福斯高射炮,高射炮只需要六人操作,其余多余的人全部分散到四周担任警戒任务。
由于高炮营居高临下,刚才的战况陈虎看得一清二楚,看到任建华的炮营打得这么过瘾,自己心里一直痒痒的,真想对着小鬼子也来几炮。
正当陈虎想过过手瘾时,通讯兵跑来说:“团长命令,高炮营注意警戒,小鬼子的飞机可能会来了。”
听到命令的陈虎两眼冒光,飞快的往最近的一门高射炮跑去,坐上了射击位置,且命令弹药手赶快做好战斗准备。
平时训练时,不要看陈虎是营长,但打得炮弹比普通士兵还多,在陈虎眼里,自己也必须精通这高射炮的操作,要不然自己怎么过手瘾。
还别说,博福斯高射炮还真好操作,上面装有光学瞄准镜,只要瞄准了打,就打得很准,且没有什么后坐力,自己只用了一天就学会了。
陈虎还没等好久,就隐隐的听见天边传来了飞机的轰鸣声,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十几个小黑点往这边飞来。
其中有八架为九七式重型轰炸机,五架为九八式俯冲轰炸机。
九七式重型轰炸机:研发背景:九七式重爆击机(Ki-2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陆军的重型轰炸机(按日本的标准),1936年由日本军方提出要求:续航时间不少于5小时,载弹量不少于750千克,最快速度要达400千米/时,乘员不少于4人。性能简介:九七式重爆1937年参加侵华战争,1939年参加诺门坎战役,发挥了很大威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性能已经落后,但初期由于零式战斗机的有效护航,九七式轰炸机竟也能发挥很大威力,战争中后期随着零式战斗机与一式战斗机护航作用的衰落,继续用于轰炸任务在战场上难以生存,只好作为运输机使用。该机最后一次作战是1945年5月24日,7架Ki-21从日本本土出发,运载自杀突击队飞往冲绳,其中5架被美军击落,2架在冲绳读谷机场迫降,12名突击队队员炸毁了炸毁了机场上7架美军飞机,击伤26架,炸毁一个储有7万加仑汽油的燃料库。
九八式俯冲轰炸机又名Ki-32,它是日本陆军的俯冲轰炸机,其地位等同日本海军的九九式俯冲轰炸机。性能简介:1936年,日本陆军要开发俯冲轰炸机,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都交了自己的设计给陆军选择,三菱的叫Ki-30而川崎的叫Ki-32,两者的设计很相似,但三菱Ki-30用风冷式发动机而川崎Ki-32用水冷式,结果由于三菱Ki-30使用对当时日本来说比较可靠的风冷式发动机而胜出并命名为九七式俯冲轰炸机。由于侵华战争爆发,日本陆军航空队急需要飞机而令川崎Ki-32有生产服役的机会,成为“九八式俯冲轰炸机”。九八式俯冲轰炸机参与了侵华战争和1939年的苏日诺门罕战役,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九八式作为日军空中武力支援日军士兵攻**国**,这是九八式俯冲轰炸机最后一次参与作战。1942年后九八式俯冲轰炸机淡出第一线,作为教练机使用。
为什么飞机还要分海军和陆军,这就要单独提起历史上的日本海军和陆军的矛盾。
日本海军和陆军的矛盾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倒幕运动,当时,长州藩和萨摩藩镇都支持明治天皇,但在倒幕运动之前,两大势力早已相杀多年,后来在维新派的调解下,本着倒幕掌权的共同目标,结成了萨长同盟。
明治维新后,不管是军政体制、国民思想、文化教育还是科学技术,日本都全盘效仿西方。在军事方面,日本组建了新式的陆军和海军,但士兵绝大多数都来自四强藩的藩兵,军官们也是原来那些倒幕干将。陆军和海军分别由长州藩和萨摩藩掌控着,这种独特的体制,为以后的长期撕逼埋下了隐患。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没有议会和宪法,完全是藩阀政治。萨摩藩和长州藩手握大量兵权,轮流坐庄,左右政局。由于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且受到萨英战争的影响,日本的国防思想是“海主陆从”,即海军当老大。到了明治十年,明治维新导致了一系列矛盾的激化,萨摩藩发动叛乱,最后由长州藩为主的陆军镇压了叛乱,以牺牲5000多人命的代价换取了老大的位置,从此变成了“陆主海从”。从此,陆海军开始暗中较劲,实际上,平日里吵吵闹闹也没什么,到了打仗时能统一听从指挥就行。但问题在于当时日本特殊的二元结构体制,军队的统帅权属于天皇,有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司令部辅翼,内阁无权力干涉,因此**机关和统帅机关处于对立平等的地位。除陆军参谋本部、海军军令部这两个军令机关外,内阁还设有海军省和陆军省作为军政机关。因此在军部中,又存在着陆海军系统各自的军政和军令二元结构,这样一来,日本陆海军上头除了整天不吱声的天皇外,没有一个能够统一管理和指挥他们的机构,两军对立的局面愈演愈烈。
甲午战争时,像伊藤博文这样的大佬们还能镇住场子,直接整了个大本营,把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全搁一块,再把天皇往上一摆镇场子,看谁还能上天。
但到了日俄战争时期,能镇住他们的人都死光了,陆海军的矛盾更加尖锐,只不过对手犯的错误更多,才没失败。旅顺战役中,虽然日本海军率先偷袭成功,但是却没有歼灭俄舰队,最后陆军以损失4万多人的惨通代价攻下了旅顺,把俄军舰队包了饺子,指挥官长州藩的乃木希典被封为军神。在之后的对马海战中,日本联合舰队一举歼灭俄国的支援舰队,打赢了这场决定日本兴衰的关键战役,指挥官萨摩藩的东乡平八郎被封为军神。
双方都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而对方只是在打酱油,明治去世后,继位的大正天皇没有能力调解两军的矛盾,双方对立开始公开化。日本当时虽属列强,但国家贫穷,军备建设中只能侧重一个方向,由于甲午和日俄战争中海军作用更大,起初大本营偏向海军,日本陆军得不到财力和人力的支持,气啊…1914年,军舰采购贪腐案西门子事件爆发,把当时海军出身的首相山本权兵卫拉下马,陆军逆袭上位。导致日本“八八”舰队计划泡汤,陆军增兵提案通过,奠定了接下来十几年陆军在政治上的优势。但是由于日本特殊的政治体制,陆军仍无法直接指挥海军,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1926年,裕仁天皇上位,但对海陆军的明争暗斗装聋作哑。1931年五一五事件爆发后,接连两位首相都是军事海军出身,对陆军没啥好脸色。1936年2月26日,陆军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发动武装政变,刺杀了3位海军元老。海军怒了,立刻加强了海军省和军令部的防卫,调集海军陆战队上岸,还把长门号战列舰开进了东京湾,一副要拿陆军开练的节奏。虽然最后政变被镇压,但又加剧了双方的对立。
他们之间的梁子有多深,咱们可以说几件事。
一、凡是陆军用过的东西海军绝对不用,反之也一样。比如说陆军有参谋总长,海军就没这职位,而是设了个军令总长来替代;陆军建了个陆军大学校(简称陆大),海军同等学历的学校就叫海军兵学校(简称海兵),因为学校在江田岛,所以又称江田海军学校,电影《啊!海军》就是说它的。即便是同一件武器,布局也不一样。比方说陆海军都装备有零式战斗机,但里面的座舱布局就不一样。你的驾驶杆在左边,我的就要在右边;你的螺丝是顺时针方向扭,我的就要逆时针方向扭。陆军的战略是北进打苏联,海军的战略就要南进打美英。双方是相互看不顺眼,斗气打嘴仗是常有的事。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怕部下骂陆军找不到词,还专门给海军编了本骂陆军的词典。
二、在军备建设方面就更搞笑了。翻遍全世界,你听说过有陆军搞航母,搞登陆舰……的吗?除了日本,你还真找不到。当时陆军想北进打苏联,要海军帮忙运兵,海军不同意。于是陆军就自己搞海军。没有运兵舰,自己造;造了运兵舰发现没有护航军舰,接着又自己搞;跟着又发现没有负责空中掩护的飞机,干脆自己搞航母……,尼玛的,这是要抢海军的生意吗?海军也不惶多让,自己造坦克,自己造装甲车……。当年,日本陆海军同时看上了德国装备在FW109战机上的1500马力的BMW801风冷活塞发动机,于是就先后引进技术进行生产。同一款发动机陆海军居然先后引进两次,连元首都觉得无语了。在研究武器装备方面更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相互之间像防贼一样防着对方。海军截获对陆军不利的情报不告诉陆军,陆军搞到对海军不利的情报也不告诉海军。有人说,二战时的日本军队有六成的力气要花在内耗上,剩下四成的力气才是拿来对付外敌。
三、二战中,日本虽然积极开发雷达,但是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就是陆海军各干各的不说,还相互保密。双方还喜欢互相攀比和瞎搞,浪费了大量资源,截至战争结束,海军飞机有112个型号,而陆军有52个型号,但是通用机型只有3种,海军自己造坦克,陆军自己造油轮、潜艇、登陆艇甚至航母……
四、“二二六”事件后,双方发展到,只要是对方支持的就反对,只要是的对方喜欢的就讨厌,只要是对方采用的就不要的地步。双方都觉得自己缺钱花,年年为了预算争得不可开交,结果1926至1945年,日本军费节节攀升,由占**预算的30%一路飙升到85.5%,分完钱,双方又为了资源分配的问题接着撕。海军占了钢铁资源的大头,毕竟各种万吨级的战列舰和航母不能用木头造,因此才造就了二战日本坦克“铁皮车”的称号。开战后,陆军占有大多数的石油资源,远超其本身的需求,却就是不分给用油大户海军。海军则威胁要扣留所有油轮,让陆军有油也用不了,陆军不甘示弱,自己造船运,海军便放话,不给油,就不派军舰护航。

百度搜索 抗战之超级军备 天涯 抗战之超级军备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抗战之超级军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日川纲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日川纲阪并收藏抗战之超级军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