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火刑都市 天涯 火刑都市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次日,即二十六日上午,中村先给这位堂迪先生打了个电话。得知馆林老先生已经打电话交代过了,但对方白天要外出讲学,中村只好与他约定,晩上六点前往拜访。

    堂迪先生刚五十出头,满头的银发格外显眼,也许是因为过于瘦削的缘故,看起来个子很高。面对警察的突然造访,堂迪先生显得从容不迫,由此看来,他应该见过不少大世面。他马上把中村让进了屋里。

    两人互相报了姓名,中村收下对方的名片,却发现自己忘记带了。只寒暄了几句,中村就迫不及待地,把几起连续纵火案的情况做了介绍,不过,对方似乎已经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

    紧接着,中村提出为什么“京”也能写成“京”的问题,堂迪马上站起来,从对面的书架上,取出两、三本厚书。其中一本是有彩色插图的杂志,他先打开这本,翻到中间一页,递到中村眼前。

    中村定睛一看,这页图的标题是“东京银座要道烧瓦取石真图”,下面的介绍上写着,复制自开化时期,流传下来的彩锦织图,原图现存于东京都中央图书馆。

    “还真是这么写的啊。”中村不由自主地感叹道。

    “你再看看这张。”堂迪说着,又翻到了另一页,这页题为“天皇东幸锦绘图”,旁边还有一行小宇,写着“东京江户”四个字。中村也喜欢收集古图,但在他的收藏里,没有“东京”这样的写法。也可能是他没特别留意。

    “果真如此,京字中间多了一横,恕我无知,还以为是罪犯写错了字,原来古时候就是这么写,惭愧啊!……”

    “这种写法确实早就有了。”堂迪不紧不慢地说道。“那这两种写法的‘京’字,读音都一样吗?”

    “这个我倒没有考证清楚。”

    听堂迪先生的口气,更像是站在某所私立大学的讲台上授课,显得那么胸有成竹。

    “尤其是这种织锦图案,经常出现京字的这种写法。除了织锦物以外,当年的官府文书上,也经常能够看见。比如现存于东京都公文馆的文书‘东京府权知事’,那是明治九年的公文。还有明治十三年的‘东京府下暴风景况’,都是这么写的。有些地方,现在还在用这个字。比如专门登载东京都,旧史稿研究成果的杂志《东京市史稿》,刊名就是这样写的。

    “再比如有个叫梅亭金鳶<span class="" data-note="梅亭金鳶(1821-1893)俳人,日本明治时期的小说家、诗人。"></span>的前人,著有《东京漫游导引》一书,是一本类似于现在旅游景区介绍的书,里面频繁地使用这个‘京’字。不过,这个字当年怎么念,还找不到相关的文字记载。

    “在保留下来的那个时代的文字中,也有许多是用现在通用的京宇的,而且,若从绝对数量上看,‘京’字还要比‘京’字用得更多。

    “当时‘京’字大多数发的音,但也有读作‘KYO’的。当年有一份讽剌民风世俗的报纸,叫《团团珍闻》,里面有个名为‘于东京绘’的漫画连载栏目,就注音为‘KYO’。但日本音乐教育家伊泽修这么理解吧?就像当年江户的百姓,以其表达对现在的政治制度的不满?……”中村点头道。

    “这我就不知道了,他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难道想把整个东京烧了,再回到原来的江户去?我真的没法理解,我看这像是疯子的举动。”

    “如果他真想把整个东京都烧遍,那就太可怕了。可他为什么偏偏要写‘东京万岁’,而不直接写‘江户万岁’呢?……”

    “你说得很有道理哦!”堂迪先生点了点头说,“关于这一点,我倒有些想法。”

    “哦?你倒是给我说说看。”中村一副急迫的样子。

    “有可能犯人所写的‘东京’,既不是指江户,也不是指东京,而是在两种称呼转换的过渡期使用的叫法,怎么说呢?就好像是一个梦幻中的都市,带有浪漫主义思想。其实,持这一看法的学者,也不在少数哦。”

    “嗯,您的说法很有意思,请您再说得明白点。”

    “也就是说,他希望江户这么一个古老的封建城市,在向东京这样的现代化都市演变的过程中,能出现一种与这两者都完全不同的、乌托邦式的城市。”

    “混蛋,乌托邦式的理想之乡?”

    “哦……不,可能是我说得太过分了。拿土地来说,看看以前江户城的地图就知道了,当年,普通百姓所占的居住面积,只占全城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其余的都被武士阶层和寺庙所占据。尤其是武士,光他们的土地,就占了全城六成以上的土地,而人口更多的百姓,只能挤在狭小的区域里,住在工棚一般的地方。

    “千代田区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当年这片土地,几乎全部被诸侯和将佐们占有,只有神田那一小块地方,留给百姓们居住。

    “会出现这种状况,并不是因为武士们很有钱,而是他们借口习武,霸占了大片土地,作为自己的练武场。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城中发生火灾时,烧死的几乎全是老百姓。即使有少数武士被烧死,也肯定是些地位低下的浪人。有地位的武士,都舒舒服服地居住在有花有草、宽阔自在、营垒似的地方。

    “如果按照这个意义上来看,明治维新是一场不那么尖锐的革命,它间接地消灭了武士特权阶层和富人阶层,让百姓有机会,进入到被他们霸占的广阔土地,使得当时的江户城里,呈现出一派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的田园都市景象。

    “只有这样,政府才有可能,号召百姓广事农桑,把原来的空地,开垦成桑田和茶园。<mark>99lib.</mark>对于百姓来说,可以在离城市中心不远的地方,耕种采摘,还能自由地在河湖里沐浴戏水,如此美好的生活,他们以前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的哦。

    “说到沐浴戏水,我还要多说几句。从前的江户,可是河流纵横的好地方,素有‘水之都’的美誉。江户在古代地图上,常常被写为‘江都’,因为城市正处在河流交汇的入海口,有江河之都的意思。现在名叫‘本所’和‘深川’的两个地方,以前都是河网交叉的低洼地,四面临水,就像威尼斯城那样。人们沿河聚居,以河为道。河内的水质极其清冽,风景非常优美。以前那里还有座佃岛,从河里捕获的白鱼,尤其有名,味道极其鲜美。有记载说,当时在江户有句名言:‘尝过江户滩边的白鱼,铫子市<span class="" data-note="位于千叶县,以特产比目鱼出名。"></span>的比目鱼,就连正眼都不值得一看了。’

    “我本人特别喜欢,水景优美的地方,所以,对这一点感触颇深。我去过世界上的不少地方,特别感受到保护河流、防治污染的重要。日本的许多河流,都很清澈见底、水草繁茂,这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所剰不多了。拿欧洲来说,那里的莱茵河、塞纳河和泰晤士河,虽然河岸两边的城市,看起来非常漂亮,河水却混浊不清。再说我们邻近的国家,中国的长江、黄河,印度的恒河,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河流,我见过许多人在河里沐浴,口含河水漱洗祈福,但河水很脏,完全没有我们的河水干净。

    “我最近刚去了一趟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参观了中国的水乡苏州。确实,那里的街巷之间尽是小河,小船来往穿梭,十分漂亮,可一看到那水质,却发现很不干净。有些地方的水,甚至是茶褐色的,看了让人痛心。

    “印度尼西亚也一样,飞机刚到雅加达上空就能看见,汇入湛蓝的大海中的几条河流,显得混浊不堪,在天上看得特别明显。

    “这些河流原本都应该是干净的,这是非常自然的道理。日本的河流保持得这么好,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但现在的有些人,也开始不大珍惜河流了。

    “回到刚才的话题上来,早期江户城里的河都很漂亮,百姓闲暇时,便泛舟出游、钓鱼享乐,生活十分丰富多彩。

    “然而,到了明治后期,出现了无节制的开垦填埋,砍掉了许多树木<a>九九藏书</a>用来盖房,当年的美景,被毁于一旦,慢慢发展成这个后来被称为‘东京’的都市。原来那个贫富不均的封建都市,被称作‘江户’,现在这个髙度发展的现代化城市,被叫作‘东京’,那么,从‘江户’向‘东京’演化的这二十年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莺歌燕舞的理想田园都市,也被人们称作‘东京’。虽然它在历史上,只是惊鸿一瞥,但的确存在过。

    “从这个思路来看,犯人专门用‘东京’这个称呼,似乎是在暗示,希望回归当年的生活。以现代的建筑技术,有可能可以在不破坏树木、不填埋河川的基础上,建造更好的住宅和公共设施,但明治维新时期的技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这一点。这么一想,也许可以说,理想中的‘东京’,出现得太早了,反而使我们失掉了真正构筑理想田园都市的机会。”

    中村吉造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地点头,心里却有了不同的想法。在他看来,这个空中楼阁似的“东京”,早来晚来都是一样的,人类迟早会把绿树砍光、河川填平,然后在上面盖公寓和大厦。

    中村又耐心地听了一会儿,堂迪先生的长篇大论,很晚才告辞回家。

百度搜索 火刑都市 天涯 火刑都市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火刑都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岛田庄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岛田庄司并收藏火刑都市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