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诗体小说家园 天涯 或 诗体小说家园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第一章 生前生后的种种坎坷1
我不知道我这一生有着什么样的命运
一念及未来,头脑便一片混沌
纵然我也曾是有着远大梦想的追梦人
那梦想呵,与世界名流的梦想相比丝毫不逊
树立了勃勃无畏的雄心
走过了壮志凌云的青春
经历了坎坷迷疑的酸辛
那梦想呵,如今已腐化成尘
梦已成尘,过往不堪寻
未来命运,是否似锦,此刻看不真
2
但是如果我诞生的时间是个吉日良辰
或者是令人艳羡的名门望族出身
或者上天在先前有个吉祥的预谶
第一声啼哭也后于闪电先于雷音
那么我就能相信我也不是蓬蒿人
我这一生将获得无与伦比的辉煌
即便走到了生命终尽,气息身亡
赫赫的功名仍将勃勃地世代传扬
然而命运往往与奢望的背道而驰
如果的假设并未掉进过我的身世
3
首先从算命惯用的生辰八字上讲我的命并不葱茏
这是因为我是在一个平淡无奇的时间诞生
父母双亲也不迷信鬼神、命相那老一套
不曾用催产、起名、佩戴或调风水等等给我改命
而我的干爸——亚父,也用屡次训诫提醒
相由心生
运自行成
只要心地善良躬行善事就能把鸿运转承
恶能恶化,善能善助
坚持不殆地遏恶欲施善行终能走上光明前途……
4
但是他这劝诫并非颠簸不破的至理
这一点不仅历史人物,连我也是代表性证例
我自认为心行从来都守善不恶
可命运并没有为此减少我生命里的挫折
从**孕育到当下生活
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坎坎坷坷
短暂的甘甜,悠长的苦涩
浅浅的醒悟,深深的迷惑
造化向来都精于把善良的我耍捉
我在人世里苟活,不是哭着痛着就是哭笑不得
5
既然我的八字不是命理学认定的上乘
也不曾被尊亲迷信着改命
又不曾有高人一筹的家庭背景
连受吹捧的行善改命也不能起到作用
这些有希望的道路都走不通
搜觅自己会有出息的证据就需要另辟蹊径
出生地倒是一个很好的备份
人才辈出的圣地可被认为还会持续出产名人贵人
如此便不能排除我是尚未际遇的名人贵人之一
我也就可相信此前的阻逆恰是为了未来的崛起
6
遗憾的是我的家乡亦非钟灵毓秀的地方
这里既没有诞生过皇帝国王
也没有走出过公侯将相
连降格地找一个这名人那功勋的都是奢望
我并不愿意自欺欺人地把家乡刻意美化
不会为了喂哺可怜的自信就把什么歪曲后浮夸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诚然的吊我臆想的词话
可自欺何用,最厚重的还是客观地评价
这个样子就是这个样子,就是这个样子
实事求是,不褒扬也不贬斥
7
而从堪舆上讲我的家我的村皆非风水宝地
没有朱雀呀,玄武呀之类的灵性东西
有没有犯煞倒不知情
这一套东西曾经风行,现在已不再风行
总而言之,我的成长没有受到好风好水的浸润
生在农村,濡染着农民
这倒也算不上什么大缺憾
至多别人成长得风调雨顺而我多受些旱涝不均
所以命相风水都不能作为我未来崛起的证据
毕竟这些都是时下被认为是迷信的东西
8
我也是知晓科学相信科学的年轻人
也相信神明、宿命这些思想糟粕都是封建迷信
也信天道酬勤,不破难新,不通难顺,不行难进
也觉得除了奋斗,再没有什么能否改变命运
可是过往呵,我进取得很积极,奋斗得很努力
神往着实现亚父夸我的那样,比他百倍有出息
努力并未懈气,结果总不如意
遗憾的是付出与收获根本不成正比
天分、鸿运、风顺这些溢美之词都不曾降临我身
我就是个绝缘体,隔绝着人生里所有的五彩缤纷
9
连我的名字也庸俗得很不受追捧
又俗气又容易被世人嘲笑
它是古时候蜀国一个帝王的乳名
这个名字在后世可不受世人称道
因为这位帝王被世俗认为是昏庸无能的君主
避讳重其名自然符合世故风俗
所以不仅历史里再叫这个名的人屈指可数
现在谁被冠以这个绰名常会认为受到了挑衅羞辱
嗯,就是阿斗,我的名字就叫阿斗
当然,这非常的名字自然有着非常的来由
10
只因为我小的时候脾气太拗
比我大的人时常拿着我当时的弗心事儿将我戳逗
只要谁一旦将我惹恼而我又无力暴力反击
我就会躺在地上打着滚儿嗷嗷不止地哭泣
除非哭得累了没趣儿了自己爬起
否则没有人能将我扶得起
于是扶不起就成了我儿时哭闹的典型特征
阿斗也就成了远亲近邻嘲讽我的绰名
后来村官登记户籍时误认为阿斗就是我的正名
于是乎,阿斗也就成了名簿系统中的钦定
11
比起这名字让人觉得嘘唏
我来到这个世间的缘由更像传奇
但是在我出生之前的诸事我无从经历
儿时虽亲身经历,现在也我早已忘记
我所知道的婴童时代的点点滴滴
都是从先辈们那里得到的信息
我也相信这消息不会掺假
因为掺假并不能让他们获得什么利益
如果欺骗不能让欺骗者获利
那么欺骗就很难有滋生的动机
12
据说在我生之前,我的家境令邻里羡慕
日子过得并不吃紧,实际上相对富足
家里有不肥沃也不贫瘠的耕地十余亩
种植的庄家和所养的鸡犬牛羊也并不特殊
只是父亲在外公家的木工作坊里做帮工
每月能领回额外的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
这在当时的农村来讲堪称得上是鸿运眷顾
家里的生活条件在村里也是好得屈指可数
经济基础丰实了,颜面自然有光
家人也得到了全村人的向慕敬仰
13
家里有位年逾花甲的被人唤称“老神仙”的祖母
迷信着神佛,诵经拜神颇为虔诚
能背诵的经诗不下三百首
附近十里八村所有信者唱的经歌她都能诵唱如流
虽然年近古稀,仍耳聪目明
说起话来也腔圆字正铿锵声声
精神矍铄,更从未患上过腰酸背痛病症
虽年寿已高却仍昭显着康健年轻
许多信者矢口认定是她的虔诚和善良感动了神灵
于是神灵赐她了强健的身体和富足的家庭
14
对此,虔诚又善良的祖母并不否认
常常借机唱颂着经歌劝诫村民
“做人不要做恶人
作恶本是招祸根
心一恶是海中沉
行一恶是火中存
恶海虽甜毒骨心
恶火虽暖烧躯身
大恶小恶都是恶
报应簿上都记得真
15
背地里作恶能瞒人
瞒过人瞒不过天上神
神眼虽然隔着十万八千里
人间善恶却看得真
只要心邪做下恶
报应迟早会来临
恶小损福又折寿
恶大害人灭自身……
造下邪恶折福寿
积得阴骘才荣家门……”
16
这样的说教在科学普及的城里少有从信
但在这里却总能触动一些人对神明的敬畏之心
我的父母对神明并非像祖母恁般笃信
出于孝顺,父母对于老人的言行未有过负面言论
任由老人家初一、十五焚香祭拜
没钱了随即给钱去小卖铺里购买
祖母对他们不虔敬神明之行也睁只眼闭只眼
她认为只要家里有一位敬奉着,神明就会保佑全家四季平安
她也常对不信者说信神有神在,不信没妨碍
只要心不坏,就能活自在云云
17
母亲曾经是一位有城市户籍的城里人
当初为了嫁给父亲便留农村立命安身
长得出众,明晓事理,又有学问
起码,善于讲故事就让很多孩子都愿和她亲近
和祖母爱讲鬼呀神呀的故事不一样
鬼神故事她从不给孩子们说讲
历史故事和风云人物她最为擅长
夏商周秦汉晋唐、岳飞徐达李闯王
儿时和小伙伴们攀比母亲时我最有荣光
我曾骄傲地宣称“我妈妈的故事有八箩筐”
18
对此他们都必须信服
谁不信服,母亲讲故事时就不让他光顾
当然,她对外讲故事并不是免费、义务
在农忙需要帮忙的季节才开讲
那时节,我们家来蹭着帮忙的孩子能挤满一屋
毕竟是她的亲儿子,母亲对我尤为照顾
即便不农忙,故事也照讲不误
临睡前我总习惯性地央她讲故事陪护
只是总是还没到精彩处我就已打起呼噜
年幼时光里我为能独享母亲的故事而心满意足
我想,两位哥哥小时候也会有同样的感触
19
脾气好人缘好是她的又一大特点
日常里很少跟家人或外人磕磕绊绊
对丈夫对婆母对长辈礼让恭谦
漂亮贤惠又知礼得到了全村里一致夸赞
“娶到这样的好媳妇儿真是烧了高香”
老婆婆们背地里常如此闲唠家常
谈及母亲,她们都会放射出喜欢与羡慕的目光
似乎是她们的儿媳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所想
对比着更觉得贤良是那么地贤良
更何况艳羡着比得到着更放光芒
20
我出生前大哥的年龄已有十七八
论气派论脾性论家境都值得赞夸
按风俗已应该说媒提亲,谈婚论嫁
已经有爱操心的媒婆前来把好意传达
“别傻了,孩子,相亲这事儿赶早不赶晚
好姑娘要先预订住才算周全
要是再过个三两年别人都挑过了好几遍
到那时上等郎恐怕只能配个下等姻缘”
一家人对媒婆的说劝颇以为然
顺遂着媒婆把大哥的终身事周旋
21
相了数次终于把婚事订下
女方还算个不错的人家
父母是县城人,都有些本事和门路
事业小成,家境殷实当然不愁吃花
也许因为是赶早筹谋或迷信上论是命中注定
女方的长相对比着也算是上乘
只是性格有点儿小女人的骄纵
据说正是因为相亲时骄纵了一下下才让哥哥决定付诸一生
门也当,户也对,婚也合得尤佳
一时间,这亲事在村里传为佳话
22
二哥在家人里头最值得夸耀
他有两样让家里人皆倍感骄傲
一样是处事老成村里学校都评价极好
二是长得风流倜傥格外妖娆
长相上他完全继承父母的优秀基因
特别是他那双遗传自父亲的眼睛溜溜的饱含情韵
“他比他老子当年还耐看三分”
祖母和母亲都认为村里老一辈们的评判比较中肯
虽然前辈圣贤都一再教诲不能以貌取人
可是爽心悦目的容貌总能惹动凡心
23
人无完人这话可真是屡验无错
二哥有一样不足“连神仙都无可奈何”
推理能力一般,数理化很不出色
唯一常出色完成的就是考试挂科
一看到公式符号他都要把头皮抓破
连他的高级特级教师们遇上他也低级得束手无策
如果不是外公协调着把人情关系强托
恐怕后来他连高中的门槛都难以越过
牛顿、笛卡尔、高斯、拉瓦锡……
越是公认的大腕就越被他视为仇敌
24
上大学改变人生这条路相对渺茫
对此家里对他也没有设过高的期望
家里的期望就是他能混到高中毕业
那个年代的高中学历还比较稀缺
有学识毕了业弄一份体面的工作干干
如果能在工厂机关里讨一个铁饭碗
不至于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
父母也觉得这将会很撑门面
对于父母给他的规划他看不上眼
自认为自己将来一定会比父母规划的辉煌灿烂
25
一家人论起来都可圈可点
这样的家庭在别人眼里堪称是幸福美满
只是有一样一直被母亲视为家庭缺憾
她想养个女儿,这愿望尚未如愿
每次逢年过节别人家的女儿回门
母亲一看到便要暗自伤神
夜深时常常在床上和父亲嘀咕诉闷
“咱要是也养成个女儿该多么如意称心”
说尤其是对于一个有两个儿子的家庭
添一个女儿才阴阳平衡,不至于阳气过重
26
大哥订婚后母亲的这一渴望更为强烈
“儿子一旦成家心就向着媳妇儿倾斜
更何况咱们有两个儿子要成家立业
将来俩媳妇儿因为赡养问题闹矛盾不可断绝
到那个时候两个和尚被挑唆着不抬水,起内讧
我们老得动不动的老和尚只能坐着喝西北风
要是有个女儿把我们来心疼
总算有个儿女给咱俩养老送终……”
母亲说得合情理又带着哀求深情
只等待父亲被感化后就付诸行动
百度搜索 诗体小说家园 天涯 或 诗体小说家园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