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书院夜话之俗世 天涯 或 书院夜话之俗世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经此一案,解天略有了些名气。不少人得知他被知府大人高看一眼后起了巴结之心,居然还有人想送他个住处,但这一切解天都拒绝了,什么可收什么不可收解家子弟这点分寸还是把握得住的。相比解天,净慧有些惨。虽然得了师父的首肯,但是潭州城里对这位小师傅却有了其他的看法。有人觉得他不该与俗人搅和在一起,虽然出自好心,但也浑了佛家的清静。有人却觉得净慧小师傅做得对,如果没有一颗正心,又怎能算得了佛。都是各人对佛法的见解罢了,不足一道。
但净慧有些在意,他自认为没错,但反对的声音还是让他不安宁,于是师父让他近期不要下山,就在山上习武。虽然不比少林名声大,岳山寺的武功却也可算得上一绝,看似简单却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让对方失去战斗力,然而,却不会伤害对方。净慧在武艺上还是有一定造诣的,在山上二十七个师兄弟中,排名第二十。经念得不好,书读得半吊子,武功几乎垫底,这就是二十岁的净慧,也是难难难。
解天依然每天都下山读书,每月初五十二渡江去潭州街口逛逛,见见张敏,夜夜与净慧谈至深夜。这日子就像一壶佳酿,好下喉得很。解天本是一个白净的读书人,走不了三里地便会喘上。自从来了潭州,日日要爬山月月得渡江,倒是练得健壮起来。都说经历与环境会改变一个人的面相,这话在解天这儿倒是不错,十八岁的解天离开桃林不足半年,便有了大人的模样。
解天原是喝酒的,但净慧不喝,他便戒了,比起同甘共苦同醉共醒才是更高的境界。湘江边的那口泉,解天是再也没去过的。说来也怪,净慧慢慢地也不再提起那泉水,二人下山时都用水壶取山泉随身带着。
那年夏天,潭州大旱,龚大人一夜累白了头。他是见过世面的大人,只是见过再多的世面若有颗悲悯之心,总是无法将那些痛苦看作公文上的寥寥几字。龚大人有意培养解天,但也只敢用小事给他练手,真正的大灾自然不会用到他。所以那几个月虽然潭州多事,但解天却闲得很。
随着灾情进一步加重,不少难民涌入潭州城。潭州城居民本是富有的,旱个一年半载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但周围的县乡却不行。潭州官府与富户纷纷开仓放粮,岳山寺每两天为一百名香客提供免费的斋菜,书院为保清净虽未直接救济但也把绝大部分的存粮给了粥铺。
大灾大难之前,必有妖邪。随着灾情的加重,潭州城里出现了许多流言闹得人心惶惶。今天不是狐狸精出山明天就是旱魃苏醒,让本就吓心吓胆的小老百姓更加害怕了。
解天是不信这些妖魔之言的,因为他是读圣贤书的人,自小念的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倒不是说他不信鬼神,只是他觉得鬼神应不会这么轻浮地随处可见。净慧也不信这些,因为,如果妖魔遍地的话神佛应该也不难见到,但神佛如果这么容易见的话,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花一生去修行?
谣言如果只是耸人听闻倒也还好,百姓有点敬畏也不是件太坏的事,但如果谣言让人们开始做一些伤人的行为,这便坏了。不知从何时起,潭州城的大街小巷开始流传,这大旱要人祭,还必须是五行属水且刚好年满一岁的女童六人。有人说要将六名这样的小女童一起投至江中,也有人说要血祭,还有人说只要取她们一些血便够了,不必伤其性命……一时间有适龄女孩的人家都吓得半死,生怕被人抢了去。
可怕的不只是流言的内容,而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乡绅亦有此想法。当荒唐与权威相结合时,便是灾难真正的开始。他们甚至希望官府可以出面来做这件事,“宁可信其有”成了谋人性命的理由。
龚大人恨得不把这些人痛打一顿然后丢出去示众,然而却知,要为一方父母官这些人是得罪不得的。他好言相劝,让他们安定民心,共渡难关。但得来的都是一些胡搅蛮缠。
“大人,我们不必一开始就伤那些女童的性命。先取一些血来看看是否有效,万一灾祸就这么解了呢?”
“从古至今,从未有过以人祭缓天灾而成功的。这种伤人性命的事,做了只会让老天更加生气!”
“大人呐,无风不起浪,且试一下!”
“孙员外,你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怎可信这些无稽之谈?”
“如舍小家能保大家又有何不可?我们不是杨朱,要有牺牲精神!”
他们看不到龚大人眼中的凶光,一味强调,自己愿出钱财出人力,寻贫苦家的女儿去人祭,也算是救济了他们。
“大人,如果灾情再不缓解,人们就要易子而食啦,死的可就不仅仅是六个女童了!”
龚大人忍无可忍,将他们都赶了出去,一个人回到书房愁眉不展。龚夫人端茶进来,默默地帮他整理好书案上乱放的文书。
“这群蠢人,仗着自己有些银钱就想草菅人命!如果让他们献出自己家的孩子,我怕是没有人愿意!”
龚夫人走到龚大人身边,拍拍他说道:“鞭子不打在自己身上是不知道疼的,以幼子祭邪魔,这些人也不怕折了自己后代的福寿。不过,我记得孙员外家中正好有此一**,老爷何不用此来堵他们的嘴?”
龚大人叹了口气说:“不能如此啊。让他们闭嘴容易,但如果我这样一提,岂不是间接承认了我也认为人祭有用?现在百姓乡民都不安定,还要靠这些人日常安抚,如果得罪了他们亦不好办事。”
龚夫人无奈地说:“人祭这种莫须有的事情,实在是邪恶得很。如果依他们取了女童的血后旱灾无任何改变,他们又会说光取血没用,还是要用性命去祭。如果还没用,又会有人说找的女童不对人数不对,一试再试,这不是草菅人命又是什么?如果不巧有用,潭州这地方三年一旱年年涝的,那每年岂不是要祭几个女童?”
龚大人把桌子拍得震天响,说:“谁说不是,这种无法证实无法否定的传言,却是以孩童的性命为代价的!我为官二十年,从未听过什么靠人祭来缓解灾难的。这不仅会伤我们的阴德,更有损天家的颜面呀!”
龚夫人叹了口气,说:“知府难当啊。”
龚大人拍了拍夫人的手说:“谁说不是呢?而且现在最怕的是他们私下去做这件事,又或者百姓们都以为这是一个办法,这样的话,潭州城里的小女孩都危险了。”
龚大人越想越害怕,防民之口胜于防川,他们不说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这么想。赶走这些人容易,明面上压住这些流言也不难,怕就怕……不行,必须做点什么……
正当龚大人为难时,下人突然来报:“大人,岳山寺的解天过来给您请安了。”
百度搜索 书院夜话之俗世 天涯 或 书院夜话之俗世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