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失心缭乱 天涯 或 失心缭乱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 人总是会以各种理由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说出不愿意说的话。被世人看来这就是所谓的成长,事实也是如此。想要做到随心所欲,以自身的想法来驱使自己的行为言语,是不可能的。
或许有一小部分人可以做到十事有八成是以心中所想而为,但也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自我”。
“自我”这个词,在我眼里十分刺眼,什么是自我,怎样才是自我?多数人展现自我的方式必须要在场合、他人、物品等其实事物衬托之下才得以展显,但这样的方式局限性很大,不够足以满足自身对于“自我”的追逐。
有人喜爱自然,有人喜爱动物,有人喜爱金钱,有人喜爱异性的肉体,有人喜爱别人不喜爱之物。
有所区别,但其本质都是以某种方式表达自身内心的形态。这种方式同样有局限性,设置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抛弃这种脆弱的“自我。”
内向的人也会因为身边的食物不得不装作外向起来,外向的人也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收敛。
当然这是必然的,人的本质就是如此,谁都是一样的。可多数时候人都会把自己放到非常高的位置,觉得自己与别人本质不同。
因为自己坚持的“自我”更能得到多数人的理解所以贬低否定其他人。既然人都是如此脆弱如此可笑,如此自欺欺人为何还要互相伤害。
当自身的“自我”被自己认为跟自身身份不对等之人所破坏时,所采取也就只能去伤害。而当面对自认为身份比自己高的人时,纵使心中一万个不愿意也得抛弃“自我”附上笑脸去迎合对方。
每个人都是如此,谁又能够脱离。
能够拥有一份小到不能再小,短暂到不能再短暂,又能够偶尔拿起的“自我”已经属实不容易。
所以在我眼里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是可怜人,即使偶尔也会因别人的所作所为而反感,但过后也会审视自身,自己又是怎样的呢?有什么资格去评判他人?拿自身都做不到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吗。
一切发生的事都是必然,尽管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一定是好事。只要是人,其本质就不会发生改变,只因人的本质所为一样,可是围绕本质所展现出来的形式有所不同,才会造成“差异化”。
正因为多数人不明白本质这个概念才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理解,人和人之间互相伤害互相欺骗等后果。
现实中有太多这样的例子,自己因为身边的谁因为欺骗自己而想不开乃至轻生。但任何人不都是一个十足的骗子吗。
可是如果人人都明白人的本质,反而会因为已经不需要伪装,欺骗,伤害,真正实现人与人互相理解,心与心之间不再会有距离。
事物都是两面性的,倘若真的变成这样,反倒会让我觉得恶心。因为这样的世界太过于相似,内心也会渐渐麻木。
当我从小只吃甜食,那会使我将不再觉得吃下去的食物真的很甜,没有其它味道的对比,又怎会明了口中的滋味。
这种心态真的十分下贱。一边叫喊为什么人和人不能互相理解,为什么不能没有隔阂,内心却抗拒着这种是。
没错。这不也正属于人本质的一部分吗。
少年以十分挺拔的姿势,端坐在课桌前。
这是我,也是你。
而少年看着面前摆着的试卷,上面正是语文卷子的最后一道大题...作文。依稀还记得当时的题目是要求写关于jiaojing叔叔的,后来这成为了我学生时代印象颇深的时刻。在动笔之前我首先从脑海里调取关于这方面的记忆,显然比我的试卷还要干净几分。
尽管如此总不至于递白卷吧。于是我只好怀揣着复杂的星期硬编了几段,当然最后得到的成绩根本没眼看,当然写作烂到了现在也没有什么改变。
不过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己正在做和心中所想完全不符是事。
此类事再往后的漫长岁月里,时而发生。
每次我心里的波动愈发强烈。想的越多越会不自禁的加重它对我的影响。
身边的人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只有我在这漩涡之中越陷越深,迷失了反向。
也试图去接受有所成长这个说法,心中的“自我”一次次激烈的抗拒着。
时至今日,还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百度搜索 失心缭乱 天涯 或 失心缭乱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