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烛光下的爱 天涯 或 烛光下的爱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时间过得非常快,很快就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由全县统一命题考试,由各乡镇教育办公室统一组织考试、阅卷。统考结果出来,我当班主任的班各科考试成绩均在全镇同年级排列第一;我所教的全校各年级的英语在全镇同年级排列第一、第二名。初三年级英语超过同年级第二名平均成绩分三十多分。
看成绩那天,办公室里挤满了师生,都在关心着自己或自己学生的成绩排名;最关心的还是余香与张茜,她们既关心自己所教的学科成绩,也关心她们各自的侄儿的成绩。
还好,余快总成绩排在初三前六名,排在全镇同年级七十八名;刘佳佳总成绩排在我班第级四位,居全镇同年级总分第五十多名。其实这两个是老师亲戚给我无形的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这两个孩子没有让我失望。
这是我初出茅芦的第一次成绩的大丰收。
放假前学校要进行一次大的聚餐。
学校决定由老师们自己做饭菜。我们分工很明确,一些老师负责切菜;另一些老师负责洗菜;黄老师负责煮饭。我和张凤,余香负责打杂:打水、烧水、倒水、洗刷碗筷等。张校长、杨主任,刘主任等都是学校领头的,只有张着嘴等着吃吧。
我与张凤、余香又来到办公室时,把四张办公桌子每两张摆在了一起,围成了两大桌,然后把椅子摆在四周。这样大家都坐在一起显得更和气更热闹。
一切都有序地准备好了,三年级的阳聪与张平两个女生到办公室来找我,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这时阳聪对我说:“老师,张茜老师让我们来叫你参加我们班上的的联欢会,我们班上取得了好成绩,让你也来庆祝一下。”
三年级的时间抓的很紧,平时只是周日休息一天,让学生周六下午回家一趟,洗洗衣服,打扫一下卫生,周日下午又返校上课。
期末考试一进行完了,初三就一直在补课,今天已是腊月十八了,学校决定上完今天上午的课学生放假。
上午上了一节课,学生就建议搞活动,因为很早就由文娱委员准备了节目。再加上班主任伍老师也是爱热闹人,决定由学生们自己开一个联欢会,学生们又把能歌善舞的张茜老师请来。
张茜虽年轻但说不上漂亮,毕业于渝西学院中文系,她任初三的历史与政治两门学科,同时任一年级语文。她比我早来这学校一年,她家就住土门村。她分配到自己家乡学校,她也是一百个不愿意,因为自己从小本来在这山旮旯生活已厌倦了,再到大城市读了几年书,城里丰富多彩的生活有一种优越感;回到家乡,要想再出去就太难了。
她虽说其貌不扬,但骨质里眼光很高,说这一辈子不想在特别偏僻地方生活。
张茜对我的印象很好,她特别佩服我教书的能力,更想听我弹得一首好吉他,和一副金嗓子。于是就让学生来找我。正好没有什么事,于是就答应了。我整理好衣服到寝室带上吉他,跟她们来到初三教室。
教室里已经布置得充满了节日的气氛。这时我一下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上学时每年的元旦都是我们最盼望的节日,然后我们可以尽情的玩、尽情的唱、尽情的跳。毕业后以为这样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今天忽然走到学生中间,顿时感觉是那么亲切。同时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每年都可以开联欢会。
联欢会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大家轮流唱歌。先是学生唱,几乎每个人都把自己最拿手的歌唱了一遍。然后轮到我和张茜,她谦让着让我吉他伴奏先唱。我没有推辞,然后站在教室的中央。
我忽然想起自己毕业那年元旦的情景。于是说:“同学们,非常高兴今天能和你们一起联欢。仿佛又让我回到了学生时代。学生时代是最美好的,我也是失去了才感觉非常的留恋。希望你们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把握住自己的明天。我在这里祝福大家一生平安。献给大家一首孙悦的《祝你平安》。”
于是我先深深的一躬。我不知道自己说的怎么样,但同学们给了我热烈的掌声。然后我一边吉他伴奏一边唱。这首歌我不知道自己唱了多少遍了,虽然唱得不好,但我唱的很认真。也许正是我的认真的演唱,深深的打动了在座的每个孩子。顿时,我几乎就成了明星,同时也带动起了同学们的情绪,同学们不自觉跟着唱了起来,最后轮到张茜唱了。但她始终没有唱歌,可能是真的不擅长。
张茜始终没有唱,最后阳聪上场把这尴尬场面代替了,她说:“我给大家表演一个独舞。正综的新疆舞。”
听说阳聪从小与打工的父母在新疆长大,对于新疆舞,她有独特的天赋。说罢用收录机放起了新疆的舞曲,随着音乐声,她偏偏起舞。她那娇小的身躯随着节奏舞起,显得很专业。看着阳聪那娇柔的舞姿,我的手不自觉的跟着舞了起来。
新疆舞,在我上大学时,我与班上的女生也跳过,我比较熟悉,但没有阳聪那么专业。
我也跟着阳聪跳新疆舞,没想到又得到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张茜对我投来敬佩的目光,教室外,张凤与余香也是一阵阵地喝彩。
我停了下来,阳聪也停了下来,走向讲台,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大束野菊花向我献上,我学着歌星的模样,轻轻一声“谢谢!”
“寒老师,你其实跳舞比我跳得好,我还要向你学习,如果以后有什么活动,我们一起跳舞行吗?”阳聪把野菊花递给我时对我说。
“当然可以,其实我应该向你学习才对。”我看了看窗外的张凤,又看了看面前的张茜。
两个小时我们的联欢结束了。学生也放学回家了,我在孩子们一声声:“明年再见!”中离开了教室。
紧接着大家聚餐,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我已唱饿了、跳饿了,一上桌就不客气地吃了起来。大家看我动手了,也纷纷拿起了筷子动了起来。
还没吃一会,学校的几个同事来向我们敬酒,先是张校长,第一个敬我的酒,说:“兄弟,你平时工作都很认真负责,学校考出了好成绩,学校的大凡小事都少不了你,你算帮我撑起了的,这一杯干了。”
一谈起喝酒,我真的怕了,因为我醉过酒,现在几乎谈酒色变了。
记得第一次醉酒是去年实习,实习时,我们去的重庆江津县中学,那学校可大,初高中加起来师生有一万多人;学校热情接待了我们为这一群八个实习生,当天晚上为我们接风洗尘,在学校食堂里,实习生八人与分别的指导老师八个围了一大桌,我的指导老师何老师也是一个好客人,在酒桌上用了不少劝酒文化,他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酒作为一种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且传承至今。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短短几个字,未见酒面,浓烈的酒香已扑面而来。自古无酒不成交,无酒不成乐,山水之乐,天地之乐,皆因有酒。
就这样,对我们实习生进行了酒文化教育,何老师还列举了古人有关酒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从李白、苏轼、辛弃疾的诗句一一解释开来,说哪句离开过酒?在他的劝酒文化熏陶下,几个从不喝酒的女生也喝了,我一个爷们敢不喝吗?
副校长也来与我实习生敬酒,他也说,中国人喝酒,历来崇尚酒德。古人倡导“温克”,即虽然可多饮,也要能自持、不失礼、不失言、不失态。说完向我敬酒,诚惶诚恐之际,还未申辩我不能喝酒,他已一仰头,咕咚一声,一饮而尽。
我从未经历喝酒的场面,更不懂得怎么拒绝,因为他的诚恳,格外感受到了饮酒的庄重,没有任何犹豫,双手捧起大酒杯,一饮而尽,还学着他的样子,将酒杯倒立,没有滴下半滴,与副校长四目相对时,还莞尔一笑。
喉咙、胸腔和胃已被烈性的白酒烧得象着了火,喘气顷刻间也粗了起来。也许是看我如此豪爽,班主任相继向我敬酒,我只得咬咬牙,一不做,二不休,连续又干了两杯。
后来我是怎样坚持下去的,我已记不清了,最后我沉稳地踩着软绵绵的步子离开食堂。在涂金的黄昏,我潇洒地挥手,体内起伏着醉酒后的虚飘,到寝室后倒床便睡,第二天清晨头仍裂痛到不能思考,在那样的空洞里,我第一次体会到醉酒后的难受。
现在,我真的见酒就醉,我怕酒了,可是在酒桌上,张校长与我称兄道弟了,我还有什么不喝呢?虽然我不会喝酒,还是把张校长递的一杯酒一饮而尽。
接着,杨主任也来敬酒,他端着酒对我说:“兄弟,这是咱哥俩初次在一桌喝酒,首先感谢你在工作上对我的支持,以后还要你对我工作的帮助,你来这儿都委屈你了,来,我们哥俩干了。”
哎,这杯酒又不得不喝,喝了这杯酒感觉到胸内火辣辣的。喝完了,他还说要加深印象,还要咱哥俩单独喝一杯,说着就又喝了一杯。
一会儿,总务处的刘主任也端着酒杯走了过来,他举杯对我说:“兄弟,你的工作大家有目共赌的,你的个人问题慢慢发展。”他说着弊了一眼我,“祝你爱情事业双丰收,我们兄弟俩干了。”
我又不得不端起酒杯,仰着头喝了个见杯底。
这时小学的陈校长也端起酒杯来到我面前。陈校长是我校特邀佳宾,三十岁左右,他说师范与我的一个学校——和川师范,算是校友,算起来他毕业时间比我早五年,也就是说,他来这学校已八年了,他是珠溪镇上的人,分在这儿两三年还没有解决个人问题,在一个女的老师覃老师的撮合下,与镇上供销社工作的姑娘恋爱结婚了,现在孩子已五岁了,陈校长举杯对我说:“我们既是校友,这一杯看你干不干?”
无奈,只得又举杯把酒干了。
也许他看我喝酒实在不行了,便对我说:“本来还想与你再喝一杯,这一杯就留在下次我们俩兄弟好好喝个痛快。”
可能是由于的酒精的作用,让我慢慢的对酒没有了雅兴,感觉很困,头脑中很乱,很快酒精开始发挥作用了,感觉有些头晕,趴在那棵榕树下开始呕吐起来,吐得天昏地暗,鼻子周围有一股浓浓的酒精味,吸引着胃部的蠕动,没完没了的吐。可能张凤最先发现,余香与她一起来扶我,她们一左一右,扶住轻飘飘的我,我刚走几步,我胃里又是一阵翻滚,我挣脱她们串出去,倒在沟里,她们又把我扶起,我弯腰又想吐,可是,胃里空荡荡的,吐出来的全是苦涩的胆汁水,张凤与余香在我背上不停地拍,又用毛巾给我擦嘴,最后见我没有再想呕吐的意思时,再把我扶到了寝室。
我后来怎么躺下的,一点也不知道。这一睡便从下午睡到了第二天上午,我才醒来。
百度搜索 烛光下的爱 天涯 或 烛光下的爱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