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天职与使命 天涯 天职与使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刘天民玩笑开够了,呵呵一笑,说出了自己的身份和来云岭目的,随后一再言明自己跟王副部长熟了,这样做是想跟他开玩笑。他话说的轻松,说完想当然以为对方不会放在心上,却不知王副部长半年前离开敌工部到苏北开创根据地去了。值班科长认为刘天民既然和王副部长这么熟悉,一定知道这点,进而认定他是仗着徐海东及王副部长的关系戏弄自己,心中由疑转惊,又由疑转气,瞪视刘天民片刻,终是碍于他是团长,职务比自己高,言语上不敢见责,脸上红白闪过,将信掂了掂,勉强笑着说:“刘团长这玩笑开的大了,请稍等,我去见项书记。”项英是东南局书记,与刘天民一样,红军主力长征后坚持了三年的游击,徐海东写信给他,是希望他善加培养刘天民,算是对留守同志的一种补偿。
项英看完信,想起三年游击战的艰难,登时拉近了对刘天民的情感,向值班科长说,快带我去见他。值班科长曾在项英身边工作过,原想向他说些不满刘天民的话,见他看完信神彩飞扬,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因有共同经历,加上是徐海东推荐,项英将刘秦两人安排军部抗大干部班。半年后,江北指挥部撤消,项英没有让刘天民返回汤池,而是分配到军部直属的第二支队,刘天民继续任团长,秦川提升为副营长。那位值班科长重被调到项英身边任参谋,他对刘天民戏弄他的事始终耿耿于怀。因大家同在军部,刘天民渐渐与他熟悉起来,知道他叫张环宇,父亲在一个军阀手下当过师长,后因同僚陷害,战死于军阀混战。张环宇看透了国民党官场黑暗,大学时加入共产党,又转考了国民党军校,最后经组织委派来到了新四军。项英见他是个学生,长的文质彬彬,不是打仗的料,便把他留在身边做了一名秘书。张环宇原来叫张耀宗,他嫌这名字俗气,于是改成了现在的名字,取意环眼看世界。刘天民与张环宇熟悉了,常拿他长相开玩笑,这更增加了张环宇的反感。
张环宇皮肤细腻,戴一副近视眼睛,看似文弱无争,胸怀十分狭隘,每见有人提升,心必忌妒,像刘天民这类文化水平不高,却掌兵掌权的老红军,他打心里轻视,认为他们所以位居要职,是出身和资格的缘故。张环宇心里若有什么想法,隐藏的极深,项英看中他,是觉得他本分老实,适合管理机密。
新四军军部各机关分部在云岭和四顾山之间长达十几公里的山冲里,军司令部在罗里村。刘天民在半年间跑遍了云岭每一个角落,以打游击的眼光来看,先不说周边国民党环伺,单论云岭巴掌大的地方,近万人挤在一处也不利于发展。刘天民想向项英提出自己的顾虑,转念又想,自己只是个团长,上有支队、军部和党中央,各级领导都比自己英明的多,他们怎会想不到?一次,在军部团以上会议上,项英讲到扩大根据地时,一位支队长站起来说云岭是块绝地,队伍如果想获得生存的空间,必须开赴苏北。刘天民听到苏北,心尖跳了一下,苏北连接鲁南,现已成为新四军创建的最大一块根据地。这位支队长的话一落地,其他支队长纷纷发言,说八路军自前年大举挺进山东,到目前不但根据地创建了好几块,部队也得到补充发展,扩大了十几倍,咱们只在云岭打转是没有出路的。参谋长和政治部主任也同意离开云岭,说向东向北发展符合党中央的决策。刘天民心想,原来党中央和各级领导早就相不中云岭这块地方了,见军长默然不语,知道他在等项英下决心。
项英虽是副军长,却是军委书记,加上军长不是党员,新四军一把手实则是他。云岭位于长江以南,国民党视之为心腹重地,常言说: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党中央意识到云岭不能久驻,数次电告项英,督促他北过长江,或东进苏南。项英打游击惯了的,担心部队失去大山为依托,会在平原遭敌人围奸,总是不肯。今日项英本意是想说服大家驻守原地,不想大家异口同声地与中央意见一致,意料之外说搬迁不是那么容易,此事从长计议。
这次会议之后,军部党委又开了几次会,均因项英打不定主意作罢。随着国民党**政策的加剧,尤其是黄桥战役后,国民党在云岭地区暗暗集结兵力,意图采取措施的同时,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命新四军撤到黄河以北。中央见此,一面驳斥国民党的无理要求,一面催促新四军尽快转移,言词愈发急了。眼看形势越来越严峻,项英终于下定决心,收缩部队,与国民党商量行军路线,择日北上。忽有一天,王副部长从苏北赶来。刘天民与他多年不见,听闻他来,便到军部找他。
新四军军部占用了一所地主宅院,第二支队的驻地位于云岭北面,两地相距十余里,刘天民骑马来到军部,远远见王副部长的警卫员小章和小刘正在大门外,便下马跟他们打招呼。他两个与刘天民自鲁南分别后再未见面,不意竟在军部相遇,惊喜之下,跑过来与他寒喧。刘天民向他们说起了这几年的经历,正说着,王副部长脸色铁青地从院内走出。章刘两人赶紧迎上,刘天民也跟着过去。王副部长一抬眼瞧见刘天民,劈头问道:“你是李政委派来的?”李政委就是李团长,他现下是八路军南下支队的政委,月前南下支队刚和苏北的新四军联手打了场大仗。
刘天民和李团长久不通音讯,见昔日心细如发的王副部长竟分不出八路军与新四军的军装服色,寻思:“什么事气的他心智紊乱?”尚不及答话,见政治部主任从院中追出。王副部长见他来,抛开刘天民,叫了声主任,脸上缓和了不少。政治部主任见门外人多,低声劝了王副部长几句,返回院中。刘天民从政治部主任话中听出王副部长刚和项英吵了一架,心想:“项书记在军部语权极重,军长都让他三分,王副部长怎敢跟他吵架?”
王副部长面向院内张望片刻,轻叹了口气,伸手抚在刘天民左臂上,一瞥眼,瞧见了他的臂章,口中咦了一声:“你参加新四军了?”刘天民三言两语说清了部队改编的缘由,低声说:“王副部长,你怎跟项书记……。”王副部长摆摆手说没事,随即向他讲了来军部的目的。原来苏北新四军消灭国民党89军之后,虽打击了执行“防共、溶共、限共、**”政策的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所部,但也引起了蒋介石的嫉恨。苏北新四军格于形势日紧,特派王副部长前来劝说项英抓紧渡江,王副部长早先是做过项英的警卫参谋,现下是苏北新四军的副参谋长,两人关系亲密,缘于此节,苏北新四军司令部让他带来了几套行军方案交项英参考。本来,项英原则上已同意撤出云岭,但见国民党重兵云集,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思想上又犯起右倾机会主义,认为部队出云岭必危,而据守险地则安。王副部长见他优柔寡断,情急之下,言语上不免有些急燥。项英在新四军一言九鼎,说话无人敢于反驳,今日当着军长、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和各支队长的面被王副部长指责的下不来台,怫然不悦。王副部长见劝说无效,只得负气而出。
两人边走边说,沿小溪来到了军部招待所。王副部长握着刘天民的手,神色忧虑地说:“军部如不撤出云岭,早晚会被国民党吃掉,但若撤的晚了,仍然会被吃掉。徐军长当日派你来云岭学习,目的是为了保护长征后留下的干部,现在看来还不如让留在前线,你想不想随我去苏北?我可在项书记面前把你要去。”刘天民听他言语真切,心下大为感动,说:“王副部长,倘若数月前你提这事,我自会随你前去,可现下军部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我此时离开岂不成了逃兵?日后将无颜见徐军长的面了。”王副部长党性极强,那话原只是忧愤之下一说,说完便觉得不妥,松开他的手说:“嗯,古人尚知尽忠职守,何况咱们是***下的新四军。天民,我来时由和县过的江,从那里经马鞍山、当涂到芜湖以至宣城的夏家渡都是东北军的防地,项书记同意转移时,可由彼处借条道路。”刘天民身为团长,自然知道周边驻军的情况,说了声好,心想:“东北军是比中央军和善,但真遇到两党相争时,未必肯违令让条生路。”王副部长刚惹了项英,怕与刘天民走的近了使他见责,于是也不让刘天民进招待所,嘱咐他要保护军长和项英的安全。刘天民答应誓死尽责,两人在门口分别。
过了几日,项英在军部大礼堂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重提转移,此时王副部长已经离开云岭北上。项英拿出数封电报,心情有些沉重,台上几位领导都知道他受了中央的严肃批评。台下的干部都望着项英手中的电报,良久只听他提出讨论行动方针。是时,台上领导都知道国民党已将云岭团团围住,只等蒋介石下令。叶挺见项英仍迟疑不决,当即发了火:“都什么时候了,还讨论行动方针,生死存亡,现在要决定走哪条路线!”刘天民从未见军长发火,见他这样,深知事情到了千钧一发的地步。项英也知道危机,说就按军长说的,决定一条路线。参谋长遂提出三条路线。随之叶挺和项英在突围路线上产生了分歧,会议不欢而散。又过了几日,经中央再次批评,项英才匆忙定下北撤的路线,编组部队分三路转移。刘天民的第二支队与另外两个团组成第二纵队,与军部一起行动。

百度搜索 天职与使命 天涯 天职与使命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章节目录

天职与使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天涯在线书库只为原作者魏成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魏成飞并收藏天职与使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