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 三国武将馆 天涯 或 三国武将馆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
张辽,字文远,曹操五子良将之首,也是三国诸武将中,近乎全能的武将之一。他善攻、能守、会突击、耐苦战,亦能明察形势、选择战机,擅长洞察人心、通晓舌辩之术。张辽少年从军,最初的几年经历坎坷,就像当代的大学生找工作一样,总要经历几次挫折,才能真正的找到归宿。张辽也是如此,他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皆无所成,直到曹操攻破徐州,吕布授首,张辽这才算遇到了一个比较靠谱的老板那就是(曹操)。归顺曹操以后,张辽接到的第一个大型任务就是与夏侯渊一起领兵平定东海,讨伐昌豨。东海,也就是现在的山东地区,可以说是曹操集团的腹心之地,也是当时北方重要的经济支撑点,因此,平定东海的战争至关重要,而曹操肯把这样重要的战争交给张辽负责,也可见其对于张辽的信任。
在这场战争中,张辽与夏侯渊围困了昌豨数月,然而昌豨依靠东海的丰富物资死守,一时之间难以攻取,张辽粮草耗尽,只能退兵。按说都退兵了,也就是打了败仗,可是张辽毕竟是张辽,他通过敏锐的观察,发现昌豨经常对自己深情的凝视,而且对方射过来的箭矢越来越稀疏,他因此判定,昌豨的抵抗意愿已经越来越低。为了确定心中所想,张辽决定,和昌豨约上一波,二者相见甚欢,昌豨甚至将张辽带回了家中……最终,昌豨十分欢喜,当时就跟着张辽去拜见曹操,投降了。张辽兵不血刃的搞定了昌豨,却被曹操批评,认为这不是大将所为,而张辽则认为,他是仗着曹操的势,昌豨肯定不敢伤害自己,然后才敢去劝降。
此战之后,张辽深受曹操赏识,每战必以张辽为先锋,张辽也不负所望,立功无数,最终被封为荡寇将军,屯兵合肥,兵胁江东。
正是在这里,张辽取得了他人生中最高光的成就——逍遥津一战,杀得吴人胆寒,孙权即便在十余年后,听到张辽的名字,依然忍不住浑身打颤。
这场战争的过程是这样的:当时曹操领兵征讨张鲁,于是孙权趁机围攻合肥,张辽认为,如果死守合肥,等待曹操的援军,时间上是来不及的。因此,必须要主动出击,干掉对方的前锋,打击对方的士气,然后才能固守。张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他连夜从军中选出了八百名精锐,请大家吃了一顿肥牛上脑(贼香)。吃饱喝足之后,张辽亲率部队冲击吴军,大声呼喊自己的名字中,一波就上了高地,打到了孙权面前。于是孙权很慌,拼命死守,幸亏自己一方人多,这才勉强逃了性命。然而张辽却不依不饶,率兵追击,差点活捉了孙权。这一战打出了张辽的名气,也打得吴兵胆寒,在很多年后,张辽已经病重,可是孙权依然不敢掉以轻心,经常对手下人说张辽勇不可当,一定要慎重的对待。
张辽一生,参战无数,虽然并没有达成“百战不败”的成就,但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战功”,张辽镇守合肥,威震江东,在其有生之年,孙权不敢进犯,虽古之名将,亦不外如是也,魏文帝曹丕对他有着很高的赞誉。
张辽在真正的历史之中不亏是一代名将,
百度搜索 三国武将馆 天涯 或 三国武将馆 天涯在线书库 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节.